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在美國「長成豬」,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幼年?

2020-11-17 騰訊網

參考資料:

1、亞洲鯉魚泛濫美國「懸賞」百萬美元求解 .大眾網.2017-02-08

2、「保衛五大湖」: 美國開始大規模毒殺亞洲鯉魚.人民網.2009年12月07日

3、亞洲鯉魚「入侵」美國 傳中國公司欲加工銷回國 .環球網.2013-06-07

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為了阻止亞洲鯉魚在五大湖泛濫現象,美國密西根州州長斯奈德(Rick Snyder)啟動了「挑戰鯉魚入侵」項目。該項目將利用世界各地有創意有想法的人來解決亞洲鯉魚入侵的危機,能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人,將獲得70萬美元獎金。

鯉魚在中國不僅是一種優質的食材,也是傳統的吉祥物。數千年來,中國人賦予鯉魚太多豐富的文化內涵,以鯉為祥瑞的習俗,在春秋時已經普及。「鯉魚躍龍門」寄託望子成龍的期盼,「連年有餘」、「娃娃抱魚」、「富貴有餘」等喜慶吉祥的場面中也少不了鯉魚的形象,這種文化甚至在我們的東鄰日本等地都非常盛行。

作為食材,鯉魚肥嫩鮮美,肉味純正,許多的經典菜餚都會用到鯉魚,能做成極其美味的佳餚,這是一種在亞洲地區特別受歡迎的魚類,但在歐美地區,亞洲鯉魚突然搖身一變成了入侵物種,泛濫成災,當地政府懸賞來徵集辦法消除鯉魚帶來的危害,因為對一些國家來說,鯉魚簡直已經成了一場噩夢。

點擊播放 GIF 3.9M

鯉魚到底能長多大?

鯉魚是最常見的淡水魚,幾乎人人都在菜市場的水產區見過,小一點的一兩斤,大一些的七八斤,就足夠一家人吃上一頓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算是七八斤的大魚,也只能算鯉魚的「幼年」,甚至連童年都算不上。

據相關的科研資料,鯉魚通常壽命高達70年以上,而且鯉魚屬於雜食性魚類,水草、昆蟲、野果、小蝦幾乎碰到什麼吃什麼,食物充足的情況下,能不停的進食,生長速度很快。

人工飼養的情況下,只需要6個月就能從魚苗長到2斤以上的大魚提供給市場銷售。野生環境下會生長得慢一些,但只要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僅僅10年時間,就可以生長成為1-1.5米的「巨物」,體重更是能接近百斤,鱗片也逐漸變成金黃色,在水中如同身披金甲的勇士一般。

目前已知被釣獲最大的鯉魚,來自英國的釣魚者蒂姆.韋布在2019年在泰國釣獲,重量約合201.3斤,在6個人的幫助下,用了一個半小時才拉上岸。

為何鯉魚在美國能胖的像頭豬?

近些年來,經常看到亞洲鯉魚在歐美地區泛濫成災的新聞,大量的鯉魚長到半米長、1米長,幾十斤上百斤依然無人捕捉食用,甚至因為生活環境優越,鯉魚無憂無慮的生長,成年的鯉魚甚至都長出了「大肚腩」,胖的像頭豬。而同樣是亞洲鯉魚,在中國卻需要大量人工飼養,野生更是越來越稀少,價格昂貴。這鮮明的對比到底是為什麼呢?

1、食物充足沒有天敵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美國為了清理淡水湖中的有害藻類,想利用喜歡啃食藻類的鯉魚來「生物治理」,引進了一批亞洲鯉魚,這批鯉魚在環境好、食物充足又沒有天敵的美國水域大量繁殖,加上鯉魚出色的跳躍能力,逃離了當時限定的水域,進入密西西比河、伊利諾斯河、五大湖等十多個河流湖泊,生活空間就更廣闊了,甚至進化出了跳躍能力更強的品種,給當地漁業生態幾乎帶來了毀滅性災難,這個當年請來的河伯,如今都快成龍王了。

點擊播放 GIF 1.0M

一條漁船在鯉魚泛濫的河流上,鯉魚受驚嚇大量跳出水面,其實這是很危險的情況,十幾斤重的魚打在臉上非常容易受傷。

2、美國人不太愛吃淡水魚

美國東鄰太平洋,西鄰大西洋,漁業資源特別發達,吃海魚比較多,通常吃得比較多的有金槍魚、三文魚、羅非魚、 鱈魚等深海魚,營養豐富又不擔心水體汙染,對有一些「土腥味」的淡水魚還是比較排斥的,這是這也主要是美國的烹飪技術達不到,大部分家庭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刺比較多的淡水魚。繁殖生長快又無人捕撈食用,自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亞洲鯉魚橫行無忌,數量越來越多,逐漸遍布整個美國。

點擊播放 GIF 0.7M

加上鯉魚屬於外來魚類品種,最初的作用是為了解決水體汙染,所以人們本能的都會有些排斥,既然有更好的海魚吃,為什麼還要吃這種淡水魚呢?

點擊播放 GIF 4.7M

歐美不愛吃鯉魚,但是垂釣者的心頭好

歐美國家雖然不喜歡吃鯉魚,但垂釣者特別鍾情於釣鯉魚,英國卻有一條名為本森(Benson)的鯉魚甚至登上了倫敦的《時代》報刊,1995年「本森」被送到英國劍橋郡的藍鈴湖區,它的超級Size、完美的體型,讓自英國各地的釣魚愛好者著迷,都希望自己能夠親自釣上這條號稱是「英國最大的鯉魚」,大魚本森曾先後被釣上63次,2009年的時候意外辭世,死時體重為29公斤。

中國的鯉魚為什麼長不大?

1、人為捕撈眾多

如果問鯉魚最強的「天敵」是什麼,毫無疑問是人類了,鯉魚是中國餐桌上傳統的美味佳餚,每個人看見鯉魚的第一反應就是「紅燒」還是「清燉」,大量的捕撈者導致野生流域的鯉魚也是越來越少,幾十年前黃河裡還能捕撈到一米多長的大鯉魚,現在一尺長得都很難見到,一個在歐美泛濫成災的魚類,在中國硬生生的被吃成了需要大量人工養殖的地步。

2、食物匱乏,環境變差

國內水域的環境相對很多歐美地區還是比較差的,水中也沒有那麼多「藻類」,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下,鯉魚的生長和繁殖速度會明顯放緩,所以也很難見到特別大的鯉魚。

3、國內水域有天敵

作為原生的魚類品種,經過數千年的自然調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鯉魚不可能像在美國那樣舒適,從產卵開始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天敵,如黑魚、鱖魚、翹嘴等魚都有可能對鯉魚造成威脅。

——老井說——

有網友調侃到,組建一個10萬人的「中國吃貨團」到美國吃鯉魚,用不了兩年,能把美國鯉魚吃成瀕危物種,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還有人比較務實地問:為什麼不將鯉魚加工後便宜售賣到中國。其實已經有國外公司這麼做了,但鯉魚價值低,運費卻不低,從美國運過來的冷凍魚,到中國基本和活鯉魚一個價格,中國人吃淡水魚又有吃活魚的習慣,所以並不是特別受歡迎。美國如何解決這些造成大麻煩的亞洲鯉魚,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相關焦點

  • 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在美國「胖成豬」在中國活卻不過幼年!為何?
    水資源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這一點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也都知道,然而現如今世界上則是存在著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鯉魚入侵全球水域,在美國「胖成豬」在中國活卻不過幼年!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這是為何呢?
  • 為什麼歐美的鯉魚胖成「豬」,但是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為什麼在歐美國家,鯉魚胖成「豬」,但是在中國卻「活」不過童年。鯉魚在歐美國家,被稱為是亞洲鯉,顧名思義就是原產於亞洲。鯉魚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糖醋鯉魚、紅燒鯉魚、西湖醋魚等等鯉魚的做法。
  • 亞洲鯉在美國胖成「豬」,成為噩夢,在中國為什麼「活」不過童年
    但是亞洲鯉在中國「活」不過童年,但是在歐美,在河流裡活得自由自在,十分安逸,因為優渥的生存環境,肥得和豬一樣,動輒五六十斤。亞洲鯉甚至成為了歐美人的噩夢,這估計讓很多中國吃貨不解,為什麼不吃了他們呢?亞洲鯉為什麼很難在中國長到五六十斤亞洲鯉中最長壽的鯉魚良好的自然狀態下其壽命可達70歲左右,在其兩歲之前,雄性鯉魚生長速度很快,這有助於它較早達到性成熟,兩歲之後的雌魚生長快速,這有助於雌魚更多的產卵,如果鯉魚能在良好的自然狀態下生長10年,其體長可達1~1.5米,而且之後仍能緩慢增長,因此生物學家認為鯉魚最大甚至能長到100斤左右。
  • 亞洲鯉魚泛濫全球,為何在美國胖成「豬」?國內卻「活」不到成年
    亞洲鯉魚在全球範圍內泛濫,它的種類包括我們常見的草魚、鰱魚和大頭魚。我國人民對亞洲鯉魚進行細分,但它們也有一個統稱叫「草魚」,在美國人眼裡,無論是草魚、鰱魚還是大頭魚,它們一概被稱為亞洲鯉魚。所以美國人口中的亞洲鯉魚,其實不代表真正的鯉魚品種,而是一種泛指。
  • 鯉魚入侵全世界:在澳洲吃得膘肥體壯,為何在中國都活不到成年?
    內容如下:日前,部分澳大利亞部分科學家要求政府批准將KHV(鯉魚皰疹病毒)摻入水中,投放至鯉魚最為泛濫的淡水湖裡,以求殺光這一外來物種!不過實驗進入分量實驗的階段時,頂尖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可惡的普通鯉魚以驚人的速度產生了抗藥性,同時KHV對原生態脆弱的水產系統會產生不可控的危害,因此快速地向政府建議不要批准這項危險的計劃,經過最後縝密的研究,這項計劃最終未能面世。
  • 亞洲鯉魚入侵全球:在歐洲胖的像頭豬,為何在中國活不到成年?
    就拿中國鯉魚來說,在我國鯉魚憑藉它討喜的外貌和吉祥的寓意,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特別是過年時,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一道「紅燒鯉魚」。除了其寓意外,它的肉質和營養也較高,同時還具有觀賞性,我們看的錦鯉就是在食用鯉魚的基礎上培育出來的觀賞魚。但是這樣一道美食,在歐美等國,卻泛濫成災,變成了當地人頭痛的存在,這是為什麼呢?
  • 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個個肥的像頭豬,「人魚大戰」美國大敗
    我們國內的鯉魚面對著漁業捕撈和生態的壓力,無論是湖泊、河流還是近海,較大的魚類都很難見到,可以說,它們很難活過「童年」。 和我們不一樣的是,鯉魚在美國的河道中泛濫成災,甚至佔到水中生物總量的90%。不僅如此,它們的體重則高達100斤,體長甚至超過1.5米,真就肥得像頭豬。
  • 鯉魚在歐美長得胖如母豬,讓各國頭疼,為何在中國卻活不到童年
    中國有「鯉魚躍龍門」之說,認為鯉魚能夠蛻變真龍,但也只是閒談而已,畢竟連龍都沒有,哪裡又會有一躍成龍之說。但這並代表鯉魚會喪失人們對於它理想的寄託,誰都是求個心理安穩。在澳大利亞鯉魚泛濫成災,繼兔子泛濫後,鯉魚的泛濫也開始讓澳大利亞政府頭疼,為此政府懸賞獎勵。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中國的入侵種數量已達529種,其中陸生植物,陸生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為主要入侵類群,廣東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也是我國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2009年統計,廣東入侵物種數量超過200種,入侵植物超過90種。當前,薇甘菊、三裂葉蟛蜞菊、銀合歡、水葫蘆和馬纓丹已經在廣州處處開花。
  • 澳洲鯉魚泛濫,胖得像頭豬,老外連吃都不敢吃
    原本生物的生活、遷徙,都是由自己的自然規律,不過,在人類的介入下,很多物種都「被迫」跟隨著人類離開自己的棲息地,去往另一個地方,很多物種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完成了「世界入侵」。不過,世界很大,不同地方的人,飲食文化也都各不相同,比方說在我們眼中代表著很好的寓意,很多家庭經常會買來食用的鯉魚,在國外並不受寵,特別是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鯉魚入侵後不僅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且還讓老外想要去想辦法毀滅它們,原因很簡單,因為老外根本就不敢吃。為何老外討厭吃鯉魚?
  • 中國四大家魚入侵美國成災,美國學了中國技術後,終於看到了曙光
    為了消滅亞洲鯉魚,美國在近10年裡通過了好幾項相關法案,美國陸軍部長還被交代了消滅亞洲鯉魚的政治任務,但是都不怎麼見成效。最近,美國向中國學習了一種控制鯉魚的技術,大獲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9世紀末,美國魚類及漁業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就將普通鯉魚作為飼料魚引入美國,因此普通鯉魚移民到美國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幾乎遍布美國全國的水域,並沒有造成嚴重的生態後果。
  • 亞洲鯉魚美國泛濫之後,開始入侵澳大利亞,澳懸賞500萬撈魚
    我們都知道,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亞洲鯉魚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鯽魚以及鯉魚這些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統稱。這些亞洲鯉在中國是美食,但是在美國人民眼中,卻是惡魔。這些亞洲鯉在肆虐美國之後,開始進軍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甚至懸賞100萬澳元(493萬人民幣)鼓勵澳洲人民撈魚。
  • 胖成豬、還會「飛」,美國人真的不吃亞洲鯉魚嗎?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亞洲鯉魚在美國五大湖裡「翻江倒海」的事,為此美國耗資百億美元治理但還未見成效,而且部分長到如「豬」一般大,差點把美國人給逼瘋。有些人不禁納悶:美國人為什麼不吃亞洲鯉魚呢?
  • 廣東人民都沒辦法,北美「河中巨怪」入侵中國
    這些鱷雀鱔都是通過觀賞魚貿易渠道,漂洋過海來到我國的,但有些人家養一段時間後,卻因種種原因又將其任意拋棄,或者在野生水域隨意放生。之所以會發愁,是因為中國並沒有鱷雀鱔的天敵,鱷雀鱔又是大型的肉食魚類,南方本來就水草豐茂,被放生的鱷雀鱔可以說是進入了天堂。鱷雀鱔鱷雀鱔上顎有兩排大而鋒利的牙齒。
  • 美國人終於下定決心吃鯉魚了?別急,好幾種入侵動物在等著他們呢
    說到美國的入侵物種,很多人都會馬上想起亞洲鯉魚,我們一直開玩笑說美國人為什麼不選擇吃了這些鯉魚呢?美國人終於決定吃鯉魚了關於亞洲鯉魚的介紹部分戳下面連結了解:美國預計花費7.88億美元,布下天羅地網,誓要把亞洲鯉魚趕盡殺絕事實上多年後,美國人眼看著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下去,而亞洲鯉魚不但沒減少,反而越來越泛濫在,終於下定決心研究亞洲鯉魚的烹飪方法了……伊利諾州是位於美國中西部地區的一個州,亞洲鯉魚泛濫的密西西比河也從該州流過。
  • 中國四大家魚進入美國成災,美國學了中國技術後,終於看到了曙光
    幾年前,亞洲鯉魚成了北美入侵物種的新聞大家想必還有印象。鯉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魚。可是,在亞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的鯉魚在北美卻令人頭禿,成了美國人民最討厭的魚類。為了消滅亞洲鯉魚,美國在近10年裡通過了好幾項相關法案,美國陸軍部長還被交代了消滅亞洲鯉魚的政治任務,但是都不怎麼見成效。最近,美國向中國學習了一種控制鯉魚的技術,大獲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美國人民獵殺泛濫成災的「亞洲鯉魚」。
  • 「 吃掉」美國南方的入侵物種,原產地中國,被稱為「巨口怪獸」
    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外貿自然也十分發達,因此美國這些年來的入侵物種也非常多,而且美國有許多入侵物種,都是來自中國,比如說亞洲鯉魚,原產地在中國,後被美國引進改善水質,沒想到卻泛濫成災,成為入侵物種,美國花費180億美元都無法解決。
  • 美國卸磨殺驢!亞洲淡水魚完成使命後,如今卻要趕盡殺絕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鯉魚是如何在美國成長起來的,還是單純的認為,那邊生態環境好,魚長的快,長的多。其實,美國目前鯉魚泛濫成災,花了大量資金去治理,說句不好聽的話,那就是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為什麼這麼說?比如密西西比河全球第四長河,全長3700多公裡,是美國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被稱為美國的「河流之父」。流域涉及美國31個州,密西西比河在歷史上就曾受到嚴重汙染。
  • 把家豬放歸自然,500多年後成了野豬,還在美國泛濫成災
    如今這個問題可以讓美國人來給我們做個解答了……01繼鯉魚泛濫之後,豬也泛濫了……2013年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至少有600萬頭北美野豬每年給美國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直到現在,北美野豬依然是北美生態系統中的大麻煩,因為它們並非本地原產,而是入侵物種。
  • 中國四大家魚主宰美國:政府砸20億美元治理 抓了沒人吃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美國阿肯色州一些漁民們從中國引進了亞洲鯉魚,想用這些雜食性魚類來控制運河水域和養魚場裡的水草和水藻。需要強調的是,美國人所說的亞洲鯉魚Asian Carp,實際上指的是中國的四大家魚,而不是我們常規意義上的鯉魚(Common Carp)。這些來自中國的亞洲鯉魚胃口大,清除水藻的效果也不錯。最初美國人還對這一生物調節舉措感到洋洋得意,完全沒什麼警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