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豬放歸自然,500多年後成了野豬,還在美國泛濫成災

2021-01-11 爪爪的二團兒

我們現在吃的豬肉是家豬的肉,而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和爪爪一樣,時不時會想一個問題:家豬要是回到野外,會不會又變回野豬呢?

如今這個問題可以讓美國人來給我們做個解答了……

01繼鯉魚泛濫之後,豬也泛濫了……

2013年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至少有600萬頭北美野豬每年給美國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直到現在,北美野豬依然是北美生態系統中的大麻煩,因為它們並非本地原產,而是入侵物種。而且它們的老祖宗,是我們口中「只會吃和睡」的家豬。

家豬怎麼會在北美成為入侵物種呢?

我們看到家豬懶惰,那是因為人家在豬圈裡。一旦把它們放回到大自然中,它們用不了多久就會恢復野性。

豬吃得多,體型又壯實,繁殖迅速,跑得又很快。一頭六個月大的母豬就可以懷孕,一頭豬一年能懷好幾窩豬崽子,每一窩少則5,6隻,多則十幾隻,怪不得會泛濫呢。

成年豬動輒幾百公斤,皮糙肉厚,北美缺乏老虎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而像北美灰狼,美洲獅一類的捕獵者,只敢偷襲豬的幼崽。

美洲豹算是美洲大陸上對豬最感興趣的動物了,所以南美洲豬泛濫的情況相對來說好一點……

北美黑熊倒是能和豬打個平手,但人家食譜裡更多的是水果、蜂蜜、魚和小動物,並不想費勁去和豬較量。

於是豬就這樣泛濫成災了……

02豬能造成什麼危害?

可能有人會說:區區一頭豬,怎麼會製造這麼大的麻煩呢?其實細數一下麻煩不小呢:

破壞本地原生生態

豬在尋找食物的時候有一個習慣,用鼻子拱。它們的鼻子就像一個鏟子,能把田裡的土鏟起來,讓豬找到土中的食物。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它們破壞了耕地,也破壞了植被的根系,不但破壞了生態,也給當地其他原生動物帶來了嚴重的競爭壓力。

別忘了一點,豬是雜食動物。它們不但吃植物,也吃小動物和動物幼崽,本地動物不但要和它們搶食物,還得提防自己不要變成它們的食物。

傳播外來疾病

入侵物種最麻煩的一點就是會傳播外來疾病,要知道每個生態體系中,不但包含了已經達到平衡的動植物系統,也包含了細菌病毒和抗菌抗病毒的系統。一旦入侵物種攜帶了本地生物無法抵抗的外來細菌病毒,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北美野外泛濫的豬,至少是34種病原體的潛在宿主,而且這些疾病都是人畜共生病,可以傳播給人,傳播給農場的動物,輕易就能引發疾病蔓延。其中也包括最危險的豬瘟。

襲擊人類、造成交通事故

野豬不但傷害植被和小動物,還有可能傷害人類,尤其當它們為了尋找食物踏入人類的領土時,一旦被激怒,它們就有可能攻擊人類。2019年年底,一位美國女性居民就不幸死於野豬之手。

野豬經常在公路上穿梭,一旦汽車不小心撞上它們,它們的體重會讓車輛在高速撞擊時嚴重損壞,同樣也是相當可怕的安全隱患。

03「野豬」泛濫,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我們現在所說的家豬,是7000年前亞洲人馴化的歐亞野豬。既然是歐亞野豬,美洲大陸上自然是沒有了。北美大陸上第一頭家豬,很不巧,正是500多年前,由著名探險家哥倫布帶去的。他不但把家豬帶了過去,還親手把它放到了野外,目的是為以後的探險提供糧食儲備……可以說帶給現在美國人超級麻煩的野豬問題,還是當年他們的老祖宗們一手種下的因果。

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大陸探險時,在北美大陸放下了一批豬,它們來自於西印度群島。從那時起,家豬,或者說歐亞野豬,就在北美大陸紮下了根。

整個16,17世紀,無數冒險家攜帶了活的家豬作為口糧,並在北美大陸上野放,他們不但釋放家豬,還釋放一些被稱為「剃刀野豬」(Feral pig)的豬,「剃刀野豬」指的是從農場逃跑的家豬和一直在野外從未被馴化的野豬雜交的後代,它們保留了一部分家豬馴化的特徵,也保留了一部分野豬野性的特徵。比起普通的家豬,它們更容易在野外適應及生活。

這個劇本似曾相識啊……澳大利亞的兔子一開始不也是這麼來的嗎?

04為了消滅「野豬」,美國人煞費苦心

美國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受到保護,但入侵物種不在此列,比如北美肆虐的野豬。各地都鼓勵人們使用各種方法獵殺野豬,多多益善。

美國一到狩獵季就會鼓勵獵人多殺野豬,每個州都還有殺野豬的指標,每年必須把野豬的數量控制在當年的多少百分比,否則隔年這些野豬的數量就是幾何增長。為了讓獵人們能夠更輕鬆更安全狩獵,一些地方還提供了開著直升飛機獵殺野豬的項目,這個打獵項目相當受歡迎。

單靠獵人們憑興趣打獵,還不足以完成任務,野豬泛濫最嚴重的德州,根據統計有260萬頭,有人看中這巨大的商機,乾脆把誘捕和狩獵野豬「企業化」,順便把打到的野豬肉加工處理以後出售。僅在2004年到2009年之間,德州就有46萬頭野豬通過檢疫,在市場上出售。

除此以外,政府還專門購置和安放了很多專門抓野豬用的捕獸夾,甚至有時候會採用農藥來殺滅野豬,但因為野豬的繁殖力實在驚人,所以到目前為止,北美的野豬數量依然沒有減少到可以讓人放心的程度。

無論是美國的鯉魚還是野豬,亦或澳大利亞的兔子,德國的大閘蟹等等,其實都是一些人過於低估自然的能力,種下的惡果。只希望在拼命消滅這些入侵物種的同時,某些人也能吸取教訓,不要輕易地破壞生態平衡,並想當然地認為這並不會造成什麼很嚴重的後果。

相關焦點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人豬大戰」連連大敗,600萬頭怎麼解決?
    如今野豬在我國很多地區已經看不到了,由於國人對野味的喜愛,野豬的數量也在逐漸的減傷,因此政府也將野豬列為保護動物。但是在美國,野豬卻是泛濫成災,甚至政府是支持對野豬的大力捕殺。其實豬並不是美國本土動物,後來西班牙和俄國探險家將家養豬引進到加州,讓它們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自由覓食,尤其是每年秋天,大量落下的橡樹果實成了豬豬們最喜歡的食物,從那時起,很多家豬逃到野外逐漸變成野生種群。野豬能適應環境,不挑食,什麼都吃,甚至能在極端環境下生存,會遊泳。
  • 家豬放歸自然會變回野豬嗎?美國野豬成災,年損20億,農場主哭了
    豬,是一種進化非常成功的動物,也是人類馴化動物中唯一還具有龐大野生種群的物種。野豬在我國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野味,且屬於「三有」保護動物。相信大家都清楚,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如果將家豬重新放回到野外,它們會不會重新變成野豬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參考美國的範本。
  • 豬八戒是家豬還是野豬?來自哪裡?終於發現了"二師兄"的真面目
    很多人表示疑問,電視中的豬八戒投胎的究竟是家豬呢還是野豬呢?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在一般人印象中,豬八戒白白胖胖,大耳朵,長鼻子,一看就是家豬,其實,這是受到電視劇的誤導。在《西遊記》的原著中,豬八戒可不是這副長相,就連其作者吳承恩也沒有見過這種大白豬。
  • 野豬誤入玻璃橋,從沒見過這麼搞笑的豬,網友:魔鬼的步伐
    野豬誤入玻璃橋,從沒見過這麼搞笑的豬,網友:魔鬼的步伐在國外,野豬經常泛濫成災,而在我國卻成了保護動物,很多網友調侃中國人口味太刁鑽,竟然把野豬都能吃成保護動物。野豬雖然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但是偶爾也會有搞笑的一面。
  • 鯉魚在美國泛濫成災,個個肥的像頭豬,「人魚大戰」美國大敗
    其中鱅魚、草魚、青魚和鰱魚更是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四大家魚」。 而在美國,這4種魚則被統稱為亞洲鯉魚。 和我們不一樣的是,鯉魚在美國的河道中泛濫成災,甚至佔到水中生物總量的90%。不僅如此,它們的體重則高達100斤,體長甚至超過1.5米,真就肥得像頭豬。
  • 拿著一根鐵棍就想挑戰野豬?你可能想多了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野豬野豬是家豬的祖先,而我們的祖先之所以會選擇馴化野豬,主要就是看中了它食性雜(沒有不吃的東西)和強大的繁殖能力。雖然家豬在我們的印象中都是白白胖胖的,沒有什麼殺傷力,但是它野外的祖先可是一種兇猛的雜食性的動物。
  • 隨著數百萬野豬橫行全國,美國面臨「野豬炸彈」的威脅
    野豬踐踏和撕毀農作物,襲擊牲畜,並可能破壞敏感的棲息地。該豬也可作為疾病攜帶者。它們可以感染30多種病毒和細菌性疾病,以及數十種寄生蟲。 在美國,大約有900萬頭野豬,並且它們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 三十年前,只有17個州擁有野生豬種群。如今,至少有39個州處理這些動物的破壞性趨勢。
  • 「真豬」奶茶!野豬下山,南京上演「圍城大作戰」
    有網友戲稱,今後這家店可以叫「真豬」奶茶店了。  當天為了抓住這隻亂竄的野豬,警方花了3個多小時。 當野豬闖進奶茶店時,店員施女士正在店裡接訂單。  在奶茶店裡亂撞了一通,野豬就頭也不回地衝出了商場。接到報警後,沙洲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沿街搜尋。
  • 野豬惡意毀壞農田,村民只用小小「彈簧」,就將野豬就地解決
    野豬惡意毀壞農田,村民只用小小「彈簧」,就將野豬就地解決野豬作為一種雜食類動物,他們適應環境能力極強,強大的適應環境能力再加上繁衍的速度、使得它們經常會在沒有天敵制約的地區泛濫。日前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由於野豬身強力壯、幾乎無人敢惹,它們肆意的破壞著莊稼,使得村民對其痛恨不已,為了對付這些傢伙,當地的村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有人還會訓練獵狗捕殺野豬。
  • 野豬與家豬配種,需要掌握的幾個技巧和養殖注意事項
    野豬和家豬同屬一個品種。完全可以雜交配種。我這裡就有野豬和家豬雜交、配種基地,俗稱家養野豬。野豬和家豬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決定了它們下一代的品質,混血豬。以前自己捕殺烹調的野豬味道不好,只有一個原因。後文會交代清楚原因和解決方法。
  • 美國野豬泛濫,看到他們的處理方式,中國吃貨不淡定了!
    在中國,野豬是三種受保護的動物,但在美國,野豬是可以隨意獵殺的。野豬已經成為美國人民的噩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一直想控制野豬的數量。然而,人和豬打敗了美國。美國還有600萬頭野豬,數量還在上升。
  • 「西遊篇3」豬八戒到底是野豬還是家豬?
    有道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豬八戒既不是家豬也不是野豬,這是主流觀點。在《西遊記》原著第六回,觀音菩薩和木叉行者收服了沙悟淨之後路過福陵山,遇到不識好歹的豬妖竟然衝撞菩薩,觀音按下雲頭,前來問道:「你是那裡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間擋我?」
  • 將家豬和野豬關在一起,會發生什麼?鏡頭記錄全過程
    將家豬和野豬關在一起,會發生什麼?鏡頭記錄全過程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家豬懶惰,任人宰割,沒有任何攻擊力,而生活在野外的野豬則擁有著截然相反的性格,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開懟。在國外更是猖狂,讓許多老外都拿它們沒有辦法,可是如果將家豬和野豬關在一起,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一般人肯定會認為當然是野豬獲勝,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向溫順的家豬在面對野豬的時候,也展現出了自己的暴脾氣,打的野豬連連後退,很明顯野豬沒有佔據優勢,最後野豬直接被家豬打敗了,這樣的結果也讓人不敢相信!
  • 從野豬到家豬,「佩奇」你到底經歷了什麼?
    家豬是由野豬馴化來的我們平時說到的「豬」多是指「家豬」,它是從野豬(Sus Scrofa)馴化而來的。大約530萬年到350萬年前,野豬最早出現在東南亞西部島嶼,後來逐漸擴散到歐亞大陸,並且在多地形成了十數種不同的亞種。野豬的擴散(箭頭所示)與家豬主要的馴化地(紅色陰影) 供圖/謝海兵研究者發現,在距今約9000年前,全球多地都發生了野豬向家豬的馴化事件,這一點在大量考古發掘中得到了證實。
  • 豬是一坨行走的肉,野豬才是凌然不可侵犯的生命!
    那頭野豬一路走到一個鄉親家,遇到一個婦女餵家豬,野豬不識趣也去爭吃,婦女不認識野豬拿勺子打它。野豬生氣了,把婦女拱倒在地。野豬又順路到河邊,遇到幾個婦女洗菜,它不識趣去吃菜葉,被不認識野豬的婦女們用石頭砸,野豬惱羞成怒,拱倒了兩個婦女。 野豬又走,遇到幾個挑茯苓的漢子,漢子認識野豬,大喜,紛紛拿出扁擔打野豬。野豬大怒,逐一拱倒。
  • 爆料:筠連縣墊泥村一帶野豬泛濫成災,鄰山的土地完全攻陷村民束手無策.
    2017年4月3日,收到網友「無奈的季節」給本平臺爆料,說在筠連鎮墊泥村4組後山,莊稼地裡野豬已經泛濫成災,本村唯有的一片熟地已經被野豬攻陷。蔣三哥在視察被野豬攻陷的土地,心裡是拔涼拔涼的.在墊泥村方圓幾裡可以說野豬泛濫了,野豬多了,一方面說明生態恢復的好,另一方面野豬禍害莊稼,更重要的是給這裡居住的村民造成了安全隱患,村民面對這件事情傷透了腦筋,是束手無策。
  • 美國人疑惑:我們最煩惱的一種動物,為何在中國卻變成保護動物?
    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動物,有的是很可愛的萌物,比如中國的熊貓或者是澳洲的矮袋鼠,而有一些動物則是讓當地人倍感煩惱的,那就是當地泛濫的一些野生動物,例如澳洲的矮袋鼠雖然很萌,但是他們的野兔卻泛濫成災,100多年了都沒能消滅掉。
  • 母豬產下一窩罕見「蛇皮豬」,獸醫的一番話,讓主人高興壞了
    原來他養了30年的豬,最近他家的母豬意外懷了孕,馬上就要下小豬仔了,本來老漢很開心,就在老漢一切準備就緒,真想給母豬接生的時候,卻出事了。老漢說自己養了30年的豬了,第一次碰見這麼奇怪的事兒,又到了一年母豬生產的日子,在我們很多人的認知裡面,我們一般看到的豬的顏色都是粉紅色或者是米白色的,可是老漢家新生的小豬仔卻有些不一樣,這些小豬皮毛就像是顏料染色一樣,藍色花色都有,就跟蛇皮一樣,反正就是跟平常的小豬一點都不一樣。可是母豬皮毛是正常的呀,怎麼生出來的小豬就變色了呢?
  • 美國火雞泛濫成災,偶爾還敢攻擊人,為何上不了中國百姓的餐桌?
    美國火雞泛濫成災火雞在美國的分布群體非常的大,泛濫成災,所以也是屬於無危物種,上面我們也說了,如今就算是美國也很少吃火雞了,所以這加大了火雞在美國的蔓延,同時美國野外火雞已經完全進化達到了一個新高點。並且野生的火雞還在不斷擴大種群,新罕布夏州也是由最初的25隻野生火雞,繁殖出了約40000隻,同時在美國緬因州有約60000隻等等,幾乎火雞在美國已經全部分布了,從火雞的分布圖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少有地區沒有火雞的棲息地,所以泛濫成災已經是一個明顯的情況了。
  • 八戒看了直呼內行,豬突猛進的野豬人
    這群艾澤拉斯的二師兄們不像八戒那樣看起來憨態可掬,反而個個兇神惡煞,彎腰駝背而面露兇光,真的有些荒野上的兇狠味道,可能這就是家豬和野豬的區別?而關於新版本的主題眾說紛紜,與野豬人相關的剃刀高地、貧瘠之地也看起來頗為真實。昨天Box君帶大家粗略瀏覽了一遍野豬人的歷史,今天就來詳細瞅一瞅,這群鋼背獸們的刁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