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疑惑:我們最煩惱的一種動物,為何在中國卻變成保護動物?

2020-12-21 涵涵大世界

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動物,有的是很可愛的萌物,比如中國的熊貓或者是澳洲的矮袋鼠,而有一些動物則是讓當地人倍感煩惱的,那就是當地泛濫的一些野生動物,例如澳洲的矮袋鼠雖然很萌,但是他們的野兔卻泛濫成災,100多年了都沒能消滅掉。

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煩惱,比如說美國人就被野豬騷擾得痛不欲生,野豬這種動物雖然頂著豬的名字,但是它的戰鬥力卻和獅子老虎可以一較高下,於是很多美國人都覺得非常疑惑:我們最煩惱的這種動物為何在中國卻變成了保護動物呢?

不要以為是開玩笑,美國的野豬差不多一直維持在600萬隻左右的數量,而這並不是他們放任自流得到的結果,而是美國拼盡全力進行壓制,才維持住的規模,每年這600萬隻野豬都會對美國的農業造成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但是同樣是野豬在中國卻變成了保護動物,每一次出現野豬的時候都會有新聞非常稀罕的對其進行報導,表示有野豬代表我們的生態環境恢復的很好,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這主要和中國和美國的人數差距很大有關係,美國人實在太少了。

要知道中國的面積雖然很大,但是在我國9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卻住著十幾億人口,本身肉類的供應就有點跟不上,我們進行城市化的時候,對於自然環境的改造也會非常大,因此野生的野豬生活空間受到擠壓,環節的數量自然就會減少。

美國就不一樣了,美國是著名的地廣人稀,他們的農場也往往都是機械化的大農場,可能十幾公頃的地域上只有幾個農夫照看。這麼廣闊的土地,野豬在裡面簡直就是野蠻生長。就算是開放美國人去狩獵野豬,他們也打不完600萬隻,於是他們只好一直忍受野豬的騷擾了。

到這裡今天的內容就已經介紹完了,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何感想呢?歡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中參與討論,分享屬於你獨一無二的觀點,也歡迎點讚收藏轉發。以後小編也會努力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新鮮事,關注小編永不迷路~謝謝大家的閱讀,我們下一期內容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專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李理:我們是如何推廣保護野生動物理念的
    2000年1月,18歲的李理創立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並任站長至今。2010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向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贈送李理的國畫作品《可愛的大熊貓》。這一年的10月18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名古屋召開,中國國家環保部在會上發放了李理繪畫的 「用水墨回報自然」系列明信片作品。
  • 關於「動物權利」保護的一些思考(一)
    本人因為一些浪漫主義色彩的情感,初學民法時對動物一直對當作客體對待而感覺到疑惑——既然在環境保護與思想教育中主張動物是有生命甚至是有情感的,那麼對於動物這一具有靈性的對象,完全以人類利益為目的而掌握對其生殺予奪的權利似乎也有些不妥。
  • 《我們誕生在中國》:感受動物世界的親情
    《我們誕生在中國》填補中國自然動物電影空白     作為在內地院線上映的首部「自然電影」,影片以3個中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家庭」——棲息於四川竹林的大熊貓丫丫、隱居於雪域高原的雪豹達娃、攀緣於神農架密林的金絲猴淘淘為主線,講述它們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為這個暑期檔帶來特別的感動。
  • 斬斷野生動物黑產業利益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開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並非「等」外探索,今年辦案實現新突破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15154人,同比上升66.2%。數據能直觀展現檢察機關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高壓態勢,同時暴露出保護野生動物的現實緊迫性。
  • 動物園長的夫人:我們要珍愛動物,我們更要保護它們
    影片開頭以一對夫婦與動物生活在一起的鏡頭為開頭,然後引出了各種動物的出場,同時也引起了觀眾的興趣,將觀眾帶入到了故事情節中,順勢拉開了電影的序幕。 影片中的女主被稱為扎賓斯基夫人,是一個熱愛動物的人,她與自己的丈夫開了一個動物園,每天早上她都會騎自行車在動物園裡逛一逛,溜溜彎兒,熱情地跟小動物打招呼,給人一種生氣勃勃的新氣象,同時帶著滿滿的正能量,仿佛每一天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 美國人非常疑惑: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途?為何中國人每天隨身攜帶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美國人非常疑惑:這東西到底有什麼用途?為何中國人每天隨身攜帶」。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動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生命
    動物福利不是把動物的需求置於人類的需求之上,讓其享有與人類相近的福利。動物福利主張的是人與動物和諧共存,即在人類利用和動物需求之間尋求一種動態平衡。動物福利水平可以從五個維度來衡量,即動物不受饑渴和營養不良的困擾、動物免受環境不適的痛苦、動物不受疾病和傷痛的折磨、動物免於恐懼和悲傷、動物有適當條件自由表達天性。談到動物福利時,容易進入兩個誤區。
  • 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刻不容緩
    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刻不容緩 2020-12-25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本土動物 紐西蘭人「無底線」
    在這裡,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處處可見,諸如行人、警察護送小鴨、企鵝過馬路而車輛自動熄火靜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聞。對動物慈悲對人「刁」紐西蘭人對動物的愛,最有形地體現在為野生動物建造家園上。目前,紐西蘭已建立了13個國家公園、3個海洋公園、數百個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區等,佔整個國土面積的30%以上。這個比例,在世界居領先地位。
  • 保護本土動物,紐西蘭人「無底線」
    在這裡,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處處可見,諸如行人、警察護送小鴨、企鵝過馬路而車輛自動熄火靜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聞。對動物慈悲對人「刁」紐西蘭人對動物的愛,最有形地體現在為野生動物建造家園上。人們常說,人類的禁區,就是動物的樂園;反過來,動物的樂園,也成了人類的禁區。如安置世界上最珍稀的鳥類鴞鸚鵡的5個小島,除了科學家,其他人一律不得登陸。隨著紐西蘭野生動物保護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新的動物家園也將不斷變大,紐西蘭人的活動範圍也將越來越小。在紐西蘭,最有愛心的人當屬民間志願者。
  • 食草動物看到食肉動物,為何不反抗而是逃跑?看看美國黃石公園!
    食草動物看到食肉動物,為何不反抗而是逃跑?看看美國黃石公園!自然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只有你足夠強大,才可以在惡劣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否則你面臨的只能是淘汰,這就是達爾文曾經說到過的優勝劣汰,在動物當中分為食肉性動物和食草性動物,食肉動物體型非常的強大,並且異常兇猛,而食草性動物體型相對比較小,性格也會更溫順一些,這些食肉動物是以食草動物為食的,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在看到食肉動物之後,食草動物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逃跑
  • 《正大綜藝·動物來啦》:看!動物來啦
    而作為科普人,張勁碩等參與者則對節目的科學內容嚴格把關。比如,會有一些動物參與現場錄製,哪些動物可以上臺而哪些不可以,他們來負責把控。「我們基本上還是找寵物,不能隨便讓野生動物上臺。因為我們倡導的是保護動物,如果讓野生動物上臺,電視觀眾看到後誤以為可以去購買飼養,就變成一種誤導了,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動物行為展示也會邀請專業的動物園飼養人員來進行,不能讓它變成一種馴獸表演。」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說起大熊貓,不用說我們,想必全世界都知道這種體色為黑白兩色,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我們的中國的國寶。可是大家知道嗎?大熊貓之前可是瀕危物種之一。
  • 《百變狸貓》動物們不需要人的「保護」
    (以下全為個人理解)今天,很多的動物保護組織在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保護動物時總喜歡放一些動物很悽慘的照片,動物們被殘殺,奄奄一息,人類要做一點什麼才能「保護」這些動物免受傷害,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西方國家詬病中國吃狗肉簡直是孜孜不倦,這些現象難道不正是證明這些人根本沒有把動物和人放在同等地位來看待嗎?
  • 自然動物影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在華盛頓展映
    新華社華盛頓4月21日電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我們誕生在中國》影片展映活動,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慶祝中外合拍的這一自然動物影片在全球開始公映。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出席展映活動時致辭說,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如果不比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
  • 美國有一種動物,外表笨重且憨厚,卻沒動物敢惹它
    它一直維持著自然界的平衡,可以說在每個地區與範圍都有著一條食物鏈,而這條食物鏈裡的生物圈的每種生物為了生存與繁衍,總是在不斷地避開那些比自己強大的種類,尤其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在美國就有一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它是一種陸地猛獸,站起來可高達兩米五,是美國最兇殘的動物,外表憨厚,卻沒動物敢惹它。它就是阿拉斯加棕熊,其體重可以達到一千公斤,它屬於棕熊亞種哺乳動物。
  • 中國國際動物與自然電影節
    中國國際動物與自然電影節,是目前中國唯一,也是亞洲規模最大、最具專業性的以「動物·自然為主題的電影節日」。創辦於2007年,至今成功舉辦7屆。
  • 美國人疑惑:火雞在美國那麼火,為何在中國無人問津?中國人笑了
    美國人疑惑:火雞在美國那麼火,為何在中國無人問津?中國人笑了我們的國家不僅有著廣袤的國土面積,而且還有著幾十個民族,從南到北的人民,在多年的生活中創造了很多的珍貴文化,其中就包括了飲食文化。因為各種原因包括氣候風俗等,所以國內很多地方的飲食習慣也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沿海地區的人口味清淡,而四川湖南人則喜歡吃辣,北方人喜歡吃麵食南方人偏愛米飯等等。正是這樣的差異造就了中國的無數種珍饈美味,讓國外的遊客們都欲罷不能。
  • 保護野生動物,還需要做什麼?
    ◇違反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一個違法行為既可能同時需要承擔上述三種責任,也可能只需承擔其中一種或兩種責任。其中,全國檢察機關批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類犯罪400人,起訴1749人,同比分別上升14.9%、62.4%。辦案數據表明,未來科學立法、嚴格執法重任在身。長期以來,涉野生動物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如何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懲治相關違法犯罪行為?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就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及食用野生動物的法律責任、提速保護野生動物的途徑等問題進行探討。
  • 被指虐待動物,美國玲玲馬戲團謝幕演出:誰在惋惜,誰在歡呼?
    菲爾德娛樂公司甚至因違反美國《動物保護法》,被判向美國農業部支付了27萬美元(約合186萬元人民幣)罰款。與馬戲演員的依依不捨相比,不少動物保護組織將馬戲團關張稱為一場「勝利」。謝幕演出當天,不少動物保護人士聚集在街頭,手拿「我們把你關了」「再見了動物虐待者」等標語進行抗議。玲玲馬戲團與太陽馬戲團、大蘋果馬戲團並稱為世界三大馬戲團,被譽為現代馬戲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