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掉」美國南方的入侵物種,原產地中國,被稱為「巨口怪獸」

2020-12-28 知了珺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就連物種入侵,都開始走全球化路線了,由於人類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並且活動的越來越頻繁,很多物種跟隨著人類的腳步,也開始在世界各地都活動起來,有的物種競爭性比較強,就成為了全球性的入侵物種。

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外貿自然也十分發達,因此美國這些年來的入侵物種也非常多,而且美國有許多入侵物種,都是來自中國,比如說亞洲鯉魚,原產地在中國,後被美國引進改善水質,沒想到卻泛濫成災,成為入侵物種,美國花費180億美元都無法解決。

除此之外,中國還有一樣植物,也入侵美國多年,在中國被當成寶貝,來到美國卻成了入侵物種,給美國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原產中國的物種,入侵美國67年

這種入侵物種就是野葛,它的學名叫做葛麻姆,是一種原產地在中國,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的植物,在中國除了新疆和西藏外,幾乎全國都有這種植物,在路邊,草坡等地方都很常見,

在中國野葛也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植物,莖皮纖維供織布和造紙原料;塊根可制葛粉,並且還可以入藥,有解熱透疹、生津止渴、解毒、止瀉的作用,但是到了美國,由於沒有天敵的制約,野葛泛濫成災。

野葛有很多功效,正常情況下不管是對環境還是對經濟都有好處,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非常受美國人歡迎,1953年,美國的水土流失嚴重,所以開始提倡在南方地區種植野葛保持水土,並且向農民提出了8美元一英畝的補貼,於是野葛開始在美國泛濫開來。

野葛泛濫成災,被稱為「巨口怪獸」,吃掉美國南方

一個的繁衍能力非常強,在美國又沒有天敵的制約,很快,野葛就在美國南方泛濫開來,佔領了南方各個州,美國人把野葛稱為「巨口怪獸」,它像是怪獸一樣吞噬著一切,農田,森林,電線桿,鐵軌等等,都被其覆蓋。

南方已經沒有哪一個州沒有野葛,美國人說這是「吃掉美國南方的攀援植物」,而現在它已經不再止步於南方,開始向北方入侵,每年美國為了制止野葛的泛濫,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但是效果卻不是很好。

所以我們在引進一樣新的物種的時候,不能只考慮正面的影響,如果不把負面因素考慮清楚,很容易造成物種入侵事件,現代很多入侵物種,都是人們主動引進的,比如中國的福壽螺就是如此,現在福壽螺已經在野外泛濫。對於物種入侵,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最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國外泛濫成災,卻被我國吃貨吃到供不應求
    然而世事無絕對,恰恰有一些物種還真沒個像樣的天敵來控制,導致其泛濫成災,讓人類頭疼無比,其中的代表就是小龍蝦了,小龍蝦原產地是美國,但是這種生物的生存能力超強,一般是不會死,即使將它扔到垃圾堆裡,它還照樣可以活蹦亂跳,即使在乾涸的陸地它也可以堅持一個星期,而且是雜食動物,連腐爛的東西都吃,這讓許多人感覺很噁心,咋那麼像蟑螂呢。
  • 家裡蟑螂都是「入侵物種」?比起北方,其實南方蟑螂更受人們喜歡
    入侵物種不管如何,很多人都覺得它們特別的遙遠,特別是一些城市裡頭的人,更是有這種想法。試想,其實常見的入侵物種主要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清道夫等等,這些東西在高新發展的城市裡頭,並不常見,所以也就讓給人一種很遙遠的距離。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一種生物以任何方式傳人其原產地以外的國家或地區並在那裡定殖建立自然種群擴展並產生一定影響的過程或現象稱為生物人侵,生物人侵是當前對森林 、草原 、農 田和水系等生態系統的最嚴重 威脅之一。中國的入侵種數量已達529種,其中陸生植物,陸生無脊椎動物和微生物為主要入侵類群,廣東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也是我國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2009年統計,廣東入侵物種數量超過200種,入侵植物超過90種。當前,薇甘菊、三裂葉蟛蜞菊、銀合歡、水葫蘆和馬纓丹已經在廣州處處開花。
  • 蟑螂是家裡的「入侵物種」嗎?南方蟑螂和北方蟑螂有什麼不一樣?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143字,閱讀約3分鐘無論如何,很多人認為入侵物種特別遙遠,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入侵物種。試想,其實常見的入侵物種主要是小龍蝦,羅非魚,水葫蘆,清道夫等,這些東西在高科技城市並不常見,所以給人的距離非常遠。但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因為有一個物種,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它都特別活躍,生活在每一個角落。是「蟑螂」。很多人一說起蟑螂就聞風喪膽。畢竟蟑螂特別可怕,特別噁心。
  • 「海淘」大蟑螂:外來入侵物種不能當寵物
    「在世界任何國家,對外來入侵物種都有嚴格的管理法規,因為它們對當地生態平衡存在嚴重危害——主要是破壞食物鏈的平衡。」唐業忠以外來入侵物種巨蛙為例介紹說,在野外考察中他和團隊常常發現,在沼澤、池塘等生態圈內,一旦有這種巨蛙的存在,其它生物幾乎消失,「包括小型的蛇、鼠及其它蛙類,幾乎全部被巨蛙吃掉了」。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網友:這是對中國吃貨的「侮辱」
    是中國吃貨還不夠狠?還是小龍蝦比中國吃貨還狠?明明這個季節的朋友圈已成為小龍蝦的朋友圈了啊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從非洲來中國的入侵物種,為啥在國內沒人肯吃,出口後卻徵服老外
    當提起中國的入侵物種時,很多人都能夠說出好幾種,比如鼎鼎大名的小龍蝦,或者是在南方街道上到處爬來爬去的非洲大蝸牛,但是有一種魚其實也是入侵物種,大家卻都不怎麼了解,這種魚就是羅非魚。
  • 廣東人民都沒辦法,北美「河中巨怪」入侵中國
    要論對美食的喜愛,那廣東人絕對是名列榜首,然而特別喜歡吃魚的廣東人,卻對一種魚發了愁,那就是鱷雀鱔,這是一種入侵物種,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
  • 2020年不太平,草地貪夜蛾入侵、蝗蟲大如麻雀
    那一邊,疫情防控工作還沒平定;這一邊,中國又出現了入侵物種。近日,農業部聲明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危害面積約240畝。其實細細想來,關於物種入侵,可追溯到早期歷史,更是聯繫到全球所有國家。前有小龍蝦入侵中國、「亞洲鯉魚」入侵美國;後有蝗蟲大面積席捲東非,網友喊話鴨鴨出徵。
  • 小龍蝦的上位史:日本人帶來的「入侵物種」,成為中國美味享受!
    中國餐桌上異常火爆的小龍蝦在國外收到冷遇,真是暴殄天物。美國導演Graydon Sheppard製作的「口腹之慾」系列短片《龍蝦》一片中,他講述了龍蝦是如何從卑微的食材變身為高級料理的歷史。卻隻字不提小龍蝦,可見美國人對於原產地來自美洲的小龍蝦並不待見。小龍蝦與龍蝦雖一字之差,但差別還是挺大的。大龍蝦是海鮮,主要棲息於溫暖海洋的近海海底或岸邊,是一種名貴海產品;而小龍蝦是河鮮,棲息於永久性溪流和沼澤,包括灣渠和池塘等。
  • 入侵中國17年「棒棒魚」,在松花江泛濫成災,釣友一天釣一桶
    現在是一個貿易往來非常頻繁的時代,我們可以在超市或者網絡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外國產品,而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也有許多商品出口國外,這樣的貿易往來增多,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物種入侵。
  • 野外泛濫的入侵物種,淡水石斑魚,到底是何方神聖?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野外淡水石斑魚泛濫成災的報導,也有很多喜歡釣魚的釣友,經常會釣到一種所謂的淡水石斑魚,無一例外的把它們稱為入侵物種。既然它們是入侵物種,那就一定不是我國的原生魚,而在我國的很多地方,由於各地的叫法不同,我們的原生魚,諸如光唇魚、還有部分鱖魚品種,也可能被稱為:淡水石斑魚。
  • 又一入侵物種出現在長江,外形像「小鯊魚」,網友:味道好嗎
    而除了人類被帶到世界各地以外,還有很多自然界當中的物種,跟隨著人類從自己的棲息地,走到了世界各個角落。這些物種有些是人類主動引進,作為觀賞或者是食物。而有些則是「偷渡客」,在人類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帶到世界各地。而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有些在當地沒有天敵,再加上適應能力很強,所以會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的物種平衡。
  • 五種曾遍布中國,卻慘遭滅門的物種,第一種看起來就是個笑話!
    反觀入侵中國、試圖稱霸的動物,不是被吃絕就是變成了養殖場的利潤來源,中國人的吃貨能力實在是太強大了,甚至能開發出你想像不到的吃法!泛濫的小龍蝦?怎麼可能!小龍蝦居然是入侵物種,各位聽說過嗎?相信肯定沒有,畢竟每年小龍蝦季那個全民小龍蝦的場景實在是太震撼了,再配上啤酒,還有小美女一起聊聊人生,那絕對是人生一大快事,你居然告訴我小龍蝦泛濫,那麼好,給我來十斤!
  • 中國四大家魚入侵美國成災,美國學了中國技術後,終於看到了曙光
    原創 萬物 把科學帶回家撰文 七君幾年前,亞洲鯉魚成了北美入侵物種的新聞大家想必還有印象。鯉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魚。可是,在亞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的鯉魚在北美卻令人頭禿,成了美國人民最討厭的魚類。
  • 美國這類物種泛濫,連中國吃貨都束手無策,非洲卻吃到靠人工養殖
    中國作為一個美食大國,煎炸蒸炒煮樣樣俱全,甚至一道菜就有不同的做法,因此中國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大國,這個名號可不是白當的,曾有好幾次中國吃貨都幫別的國家解決了物種入侵的問題,查閱《入侵物種》的名單,你會發現,其實在歷史上我國也出現不少物種入侵的現象,但是都被中國吃貨變成了餐桌上的可口美食
  • 美國又迎來挑戰,疫情期間再遭物種入侵,專家:被咬一口就完了
    往日在全球都橫著走的美國,近日接連遭受災難,在美國疫情還沒有出現拐點之際,又一種可怕物種現身美國街頭,對此專家發出緊急呼籲。美國本就因為疫情不堪重負,如今「大黃蜂」危機降臨,對於美國人來說簡直就是噩耗。在美國華盛頓州首次發現大虎頭蜂,它也被稱為「殺手大黃蜂」。美國專家表示,這種大黃蜂是極具破壞性的,而且一般養蜂人的防護服是不足以防護這類黃蜂的,它的毒性很強,人們如果多次被這種黃蜂的刺扎中,很有可能導致死亡。
  • 入侵我國多年的農田「霸王花」,一株產十萬後代,見到要清楚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許多物種突破了地理限制,追隨人類走向陌生環境的腳步,有了一個共同的名稱:入侵物種。當然,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在研究各種物種時,有些物種可以被吃掉,有些可以用作藥物。然而,有一種入侵物種是有害的,也是無益的。它被稱為黃頂菊花的"生態殺手"。
  • 嚴重的海底生物入侵,每平方米生長3萬個,想吃掉它卻無從下口
    外來入侵物種會威脅本地物種的多樣性,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對我們人類自身產生影響。所以,關於引入物種的話題,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熱點。今天所要介紹的主人公是一種貝類,它的入侵,導致本地地棲動植物的減少、死亡,甚至是滅絕,嚴重限制了本地生物的發展空間,對水產養殖以及生態系統打擊。
  • 防控飛機草入侵,我們有辦法了
    目前,飛機草在我國已擴散至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南方多地。大面積的緻密單優群落嚴重威脅了本地生物多樣性以及農、林、牧業生產安全。在我國西南地區尤其是雲南省,大批本地名貴野生藥材(如重樓、黃精和三七)的生境被飛機草迅速侵佔。因飛機草生長迅猛、資源利用率高,廣東某林場每年給桉樹追施的肥料多半被飛機草侵佔,嚴重影響了桉樹的生長,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