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成都中院制定規則規範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

2021-01-07 澎湃新聞
【權威發布】成都中院制定規則規範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

2020-04-27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反家暴工作從未停止!

今日,成都中院聯合

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總工會

市婦聯、市關工委等十三個單位

召開了聯席會議,集體研討

推進建設反家庭暴力工作合作機制

成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彥

出席會議並講話

期間

成都中院與市檢察院、市婦聯公布了

反家庭暴力8個典型案例

並對外發布了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規則(試行)》

(以下簡稱《規則》)

《規則》共五章二十八條

就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

申請主體 申請條件 管轄

審判組織 審理方式 證據及證明責任

措施 變更及複議 執行等方面

進行了細緻規定

目的是為充分發揮人身安全保護令

在反家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進一步規範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審理

成都法院2020年度

反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成華法院

案例1

吳某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一)基本案情

申請人吳某某與被申請人楊某某2009年相識後成為男女朋友,並居住在一起。2018年農曆春節過後吳某某向楊某某提出分手,楊某某同意。2018年4、5月,楊某某開始對吳某某進行跟蹤、騷擾、毆打並強行闖入吳某某的住所和工作場地,限制吳某某的人身自由,搶奪吳某某住所的鑰匙、手機,在吳某某住所地張貼污衊、辱罵、威脅吳某某的材料。吳某某多次向住所地、工作場地所在的派出所報警,楊某某在經警察教育、警告之後仍屢教不改,並且變本加厲騷擾吳某某。吳某某向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二)裁判結果

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經審查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七條規定,裁定:禁止楊某某對吳某某實施暴力行為;禁止楊某某對吳某某及其家屬實施騷擾、跟蹤、接觸;禁止楊某某接近、進入吳某某的住所及工作場所。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同居關係的一方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件。反家庭暴力法不僅預防和制止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還包括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同居關係中暴力受害者的人身權利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同居關係的一方若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人民法院也可依當事人申請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成華法院

案例2

張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一)基本案情

張某是張某某的婚生女。張某某在家中安裝三個攝像頭,便於其監視張某,導致其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2017年,因張某填報高考志願一事,張某某向張某實施暴力,導致張某左手受傷,縫合三針,張某遂與其母從家中搬出另行租房居住。張某向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二)裁判結果

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經審查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裁定:禁止張某某對張某實施家庭暴力;禁止張某某騷擾、跟蹤、接觸張某及其近親屬;禁止張某某在張某住所地200米範圍內活動;禁止張某某通過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張某通訊方式及通訊記錄。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一起子女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件。父母應當依法履行教育職責,以文明的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若父母以教育之名對子女實施家庭暴力,人民法院也可依照子女的申請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雙流法院

案例3

冉某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

(一)基本案情

冉某某與李某某婚後經常因家庭瑣事及經濟糾紛經常發生矛盾並報警處理。2019年7月2日,雙方再次發生矛盾並報警,李某某將冉某某及嶽母何某某打傷。公安機關作出對李某某予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決定,後冉某某向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二)裁判結果

成都市雙流區人民法院經審查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裁定:禁止李某某對冉某某實施暴力行為。

(三)典型意義

家暴的施暴者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雖然已被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的相關規定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但如果家暴受害者並未因此排除了再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仍然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法院依法依據其申請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成華法院、成都中院

案例4

董某某與張某某離婚糾紛一案

(一)基本案情

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認為張某某雖然存在家庭暴力,但未造成嚴重後果,故對董某某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不予支持。董某某不服,上訴至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張某某在於董某某的糾紛中,不僅給董某某造成左耳股膜穿孔的身體傷害,也嚴重傷害了董某某對其的夫妻感情,故判決張某某賠償董某某精神損害撫慰金10 000元。

(二)裁判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該條規定中的損害賠償既包括物質損害賠償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本案中,張某某的家暴行為給董某某造成了身體傷害,也傷害了董某某的個人感情,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故董某某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應當得到支持。

(三)典型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該條規定中的損害賠償既包括物質損害賠償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本案中,張某某的家暴行為給董某某造成了身體傷害,也傷害了董某某的個人感情,導致夫妻感情破裂。故董某某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應當得到支持。

/第700期/

你花了 · 秒來閱讀

原標題:《【權威發布】成都中院制定規則規範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身安全保護令「不知道 不會用 不敢用」?「接地氣」的適用規則來...
    前不久,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實施《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規則(試行)》(下稱「規則」),並公布了4個相關典型案例,引發廣泛關注。規則就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申請主體、申請條件、管轄、審判組織、審理方式、證據及證明責任、措施、變更及複議、執行等方面進行了細緻規定。典型案例中,有「同居關係的一方」、「子女」作為申請主體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例;有曾申請過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一方,在離婚糾紛中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得到支持的案例。
  • 人身安全保護令如何申請?成都中院發布適用規則 細分了這些措施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4月27日,在2020年成都市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議上,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規則(試行)。其中明確提到,經法院書面審查,確認申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危險的,可以直接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
  • 成都「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規則」即日起實施 身上的...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規範全市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審理,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規則(試行)》(下稱「《規則》」)已經下發,並於即日起實施。《規則》從申請主體、申請條件、申請方式、證據提交等多個方面,規範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審理,同時對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的措施也進行了細化,並對相關的裁定文書形式進行了模板規範。
  • 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律適用
    五是建立完善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當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時,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此外,反家暴法還將適用範圍擴大到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反家暴法規定執行。  筆者主要就人民法院辦理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進行探討。
  • 人身安全保護令操作指南
    為進一步規範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審理,有效預防和依法處置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近日,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印發
  • 九三學社中央:擴大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範圍,含前配偶等關係
    根據人民網·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聯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的「2020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報導,九三學社中央今年擬提交《關於提升人身安全保護令實施實效的提案》,提出擴大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範圍,將《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條修改為:「家庭成員以外的具有前配偶、前姻親、戀愛、同居等特定身份關係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 最高法、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
    11月25日,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國際日,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會現場2016年制定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表明了國家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其中,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也是該法的核心內容。人身安全保護令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一道「隔離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
  • 徐州發出204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徐州發出204份「人身安全保護令」!2016年制定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表明了國家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其中,「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也是該法的核心內容。然而家暴仍時有發生,「女子不堪家暴跳樓致截癱」「山東女子方洋洋不孕被夫家虐待致死」「藏族姑娘拉姆被前夫用汽油大面積燒傷」……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 同居關係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同居關係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如果遭受家暴,你可以勇敢尋求法律的保護!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份,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法律保護傘」「隔離牆」。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旗幟鮮明向社會表明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 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向家庭暴力說不
    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25日下午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司法實踐中,人身安全保護令起到什麼作用?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涵蓋了哪些方面?  司法實踐表明,人身安全保護令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一道「隔離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
  • 人身保護令適用有限 反家暴法律制度仍待精細化
    有專家表示,要想依法遏制家庭暴力行為,關鍵要在司法實踐中準確認定家庭暴力,從而正確適用法律。人身保護令存在門檻高問題人身安全保護令(以下簡稱「保護令」)被認為是反家暴法的一把保護利刃。反家暴法實施以來,從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6月底,數據顯示,各地法院共發出1284份保護令,全國大多數地級市州到目前為止都有基層法院核發保護令。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 11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既包括單純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也包括行政拘留與人身安全保護令組合適用,既有對家暴行為的禁止,也包括後續的中止探視和變更撫養關係等保護措施。
  • ...家庭暴力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人身安全保護令...
    《徵求意見稿》第44條規定,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有關部門或者機構應當依法將被申請人納入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實行失信聯合懲戒」。2016年3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近年來,許多省區市陸續制定法律法規,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實踐操作進行細化和規範。
  • 光明日報等國家省市級媒體,聚焦瀋陽中院「護醫令」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關於對醫療衛生人員適用人身安全保護令措施的實施意見》,用法律手段為「最美逆行者
  • 人身安全保護令信息納入徵信,能遏制家暴嗎?專家:可能適得其反
    《徵求意見稿》第44條規定,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有關部門或者機構應當依法將被申請人納入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實行失信聯合懲戒」。2016年3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近年來,許多省區市陸續制定法律法規,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實踐操作進行細化和規範。其中,將人身安全保護令納入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實行失信聯合懲戒的做法引發關注。
  • 海港法庭發出第一張人身保護令
    海港法庭發出第一張人身保護令近日,海港法庭攜手海港開發區婦聯共同維護了多年受家暴婦女嚴某的合法權益。在受家暴婦女嚴某提出人身保護申請後,李柳青庭長高度重視,仔細了解案情後,指派幹警在港西派出所處調取涉案家暴出警卷宗材料,經審查,該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有對嚴某採取人身保護之必要,法庭依法第一時間為嚴某發出海港開發區第一張《人身安全保護令》。
  • 遭遇家暴,可申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
    「《反家庭暴力法》確立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撐起了法律的保護傘,但是家庭暴力往往具有隱蔽性,加之『法不入家門』『家醜不外揚』的沉痾陋習,一旦家庭暴力發生,如果受害人不主動報告,法院很難發現並及時介入,人身安全保護令適用具有一定的滯後性。」
  •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如果不能,什麼情況下才可以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對此,筆者通過法律規定梳理及案例分析層層深入,明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論與實務。 二、針對「家庭暴力」的保護措施:人身安全保護令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有力的保護,最亮點、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就是人身安全保護令。
  •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十個案例包括行政處罰與人身安全保護令同時適用、依法懲罰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行為、婦聯組織或村委會代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行動不便當事人申請、破除對未成年人進行打罵教育的陋習、探索學校對發現家庭暴力的作用、同居關係及離婚後的暴力防治、放寬申請人舉證標準、精神暴力適用情形、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基於家庭暴力而變更直接撫養關係等多個方面。
  • 【雅慧說家事】人身保護令 撐開保護傘
    【雅慧說家事】人身保護令 撐開保護傘 2020-03-3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