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選擇合適的胰島素
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患者很熟悉的療法了,不過由於每個患者的情況都具有獨特性,而目前市面上的胰島素製劑有很多種類,各種胰島素的功能與用法也不盡相同,所以了解自己最適合哪一類胰島素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胰島素的種類都有哪些。從見效速度來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超短效胰島素:包括門冬胰島素和賴脯胰島素。皮下注射後10~20分鐘起效,作用持續時間3~5小時。一般需緊鄰餐前注射。
2短效(速效)胰島素:包括動物來源的普通胰島素(正規胰島素、可溶性中性胰島素)和重組人胰島素(諾和靈R、優泌林R、甘舒霖R)。起效時間約30分鐘,作用持續時間6~8小時。一般在餐前30分鐘注射。
3中效胰島素:又稱低精蛋白鋅胰島素注射液,內含魚精蛋白、短效胰島素及鋅離子。平均1.5小時起效,作用持續時間18~24小時。
4長效胰島素:相較於中效胰島素,魚精蛋白量增加,作用持續時間更長。
5超長效胰島素:包括地特胰島素和甘精胰島素。皮下注射後可24小時保持相對恆定濃度,無明顯峰值出現。
6預混胰島素:為短效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按一定比例預先混合好的產品,包括低預混人胰島素和中預混人胰島素。作用持續時間會受到混合比例的影響。
明確了各類的胰島素類型,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什麼情況用什麼樣的胰島素。這個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胰島素除了單獨使用某一種之外,也常常混合使用,一般來說分為如下情況:
如果您急需胰島素治療,就用短效胰島素。但是使用的方式也略有不同,若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血管病、大手術前後、1型糖尿病及2型中重型糖尿病初治階段,可於皮下注射胰島素,每天3~4次,餐前30分鐘注射。
若有嚴重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神志模糊,伴循環衰竭、嚴重失水、血壓下降、皮下吸收不良者,或有抗藥性需極大劑量時,常使用正規或鋅結晶胰島素靜脈滴注。
如果您的口服藥物和飲食治療失效,也用短效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當口服藥物及飲食治療失效,需胰島素治療時,可用短效胰島素試明劑量後,改用長效胰島素,或用長效與短效胰島素的混合劑,有時可與口服降血糖藥聯合治療。
如果您是重型糖尿病2型及1型糖尿病患者,則用短效或中效混合劑。在使用時,試明劑量後,選用魚精蛋白鋅胰島素加鋅結晶胰島素(1∶2~1∶3之間),也可以用特慢或慢胰島素鋅混懸液,加鋅結晶胰島素或中性魚精蛋白鋅胰島素,在餐前皮下注射。
若每天用量大於50U,可分二次於早晚餐前0.5~1小時注射,早餐前注射一天量的2/3。
如果您是血糖波動較大的1型糖尿病患者,則要短效、中效胰島素結合。1型糖尿病血糖波動較大、不易控制的患者,除用中效胰島素每天2次注射外,可酌加口服雙胍類降糖藥,如血糖波動過大不易控制者可用短效胰島素,每天4次注射。
總的來說,中效胰島素作用較強而持久,靈活性較大,可加短效胰島素以加速其療效,亦可加長效胰島素而延長其藥效時間,對血糖波動大而不易控制的糖尿患者較為合適。
短效胰島素適用於有嚴重併發症而急需控制血糖者及初治階段以便摸索適當劑量者,不僅可皮下注射,也可靜脈滴注;長效胰島素作用持久,每天僅需1次注射,使用方便,但藥效緩慢,不能應急使用。因此不同製劑的胰島素應根據病情靈活選擇。
糖尿病的新型治療方案——無針注射
胰島素注射是許多糖尿病患者經常要做的事情,但總是打針還是會有些苦惱。近幾年,在國內的醫療系統內和患者之間,逐漸開始探討"無針注射"。其實在國外已經將其認定為注射胰島素的重要工具之一,就目前來看,這也是科技含量較高且安全的注射工具。
什麼是無針注射?廣大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無針注射嗎?什麼樣的患者適合無針注射?廣大患者對這些問題都不一定了解,所以我在這裡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什麼是無針注射
無針注射又稱射流注射,指的是利用機械壓力產生的瞬間高壓,推動藥劑經過很細的噴嘴,形成高壓射流,高速穿透皮膚直接彌散到皮下組織的過程,這種射流的速度極快,且進入肌體的深度有限,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很小,不像有針注射那樣讓患者有明顯的痛感。
那麼什麼樣的患者迫切需要無針注射呢?第一類是剛開始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第二類是長時間採用有針注射已經產生硬結的患者;第三類是恐針或是對針頭過敏的患者;第四類是血糖控制得不好,藥量在持續增加的患者。
無針注射的優勢
無針注射有許多優勢,最直接的優勢是能夠避免恐針。據調查,我國有50.2%的糖尿病患者因為恐針而拒絕胰島素治療,長期拒絕胰島素治療,僅用口服藥,會錯過糖尿病治療的最佳時機,同時也會增加併發症發生的概率,所以無針注射器對於剛開始注射胰島素的人群來說,是一個福音。
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是青少年,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每天針頭注射會給他們心理上帶來很大的負擔,所以無針注射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無針注射最顯著的優勢是控糖、省藥。通過彌散給藥的方式,讓胰島素吸收更好,更快,10分鐘起效,血糖控制更穩定。
在各個地區都已經有實際的案例,有的患者使用無針注射3個月,注射原來劑量的胰島素時,已經出現明顯的低血糖現象,無針注射可以減少用藥,而藥量越來越少,就意味著血糖控制得穩定了,也可以緩解併發症的發生。
另一大優勢是長時間注射不會有硬結,對已經有硬結的患者也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無針注射不通過金屬介質注射,而是讓胰島素藥液直接進入皮下,這就避免了針頭對皮下脂肪的刺傷和劃傷。無針注射不會有硬結的原因在於無針注射時皮下脂肪的損傷較小,它用胰島素藥液本身代替了針頭,由於沒有金屬類物質進入體內,所以會降低感染的風險及皮下的損傷程度。
不過任何一種產品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無針注射也不例外。無針注射與傳統胰島素注射筆相比,注射方式上有一定改變,因胰島素藥瓶無法直接完全安裝入無針注射器,增加了注射的操作步驟,加大了年老的糖尿病患者使用無針注射的難度。此外,無針注射的初次投入成本較大,目前市場上無針注射器的價錢相對有針注射筆的幾百元來說比較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