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每一個在光陰中尋找自我的普通人

2020-08-25 大航媽媽

這一段時間《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火了我的朋友圈裡,大家談論「重塑」「馬賽克」「後海大鯊魚」等等樂隊的歌曲和個人風格,但談論到最多的還是在第一期出現的,因為臨時換歌被淘汰的「五條人樂隊」。「可以土到掉渣,不能俗不可耐。」這是被討論最多的一句話。說出這句話的是五條人樂隊主唱仁科。

樂隊中的仁科和阿茂其實都是很簡單的人,就在普通人之中,在做樂隊之前做過的職業繁多,包括賣CD、盜版書、到大學校園裡貼商業活動廣告、CD店店小二,琴行吉他教師等等,從出租屋的胡彈亂唱,到朋友間的自我欣賞,再到酒吧的周末專場,用音樂託舉他們的尊嚴與生活。

他們的定位在草根,在那些城鄉之間飄搖行走、賣力維生的人群中。「五條人樂隊」唱的內容往往來自他們熟悉的縣城生活。小販、底層員工、流浪藝人、鄉鎮女孩,乃至那些在黑暗縫隙夾縫求生的失語者,這些很少進入主流視野的人群,成為五條人樂曲當仁不讓的主角。

從他們的身上和歌曲中,仿佛就看到我們自己,普通平凡的自己,掙扎的自己。或許生活給予我們傷痛,我們卻依然用我們的方式去熱愛生活。

是的,人不可能生來就進入一個黃金世界;你必須愛上你的命運,才會徹底愛上自己。人生中點滴經歷,好的壞的,都是今日之我的必要組成部分。就好比《度光陰的人》作者蘇辛說:我們生存於世間,常常誤以為物質是立身之本,卻忘記了,光陰,才是自己唯一擁有的東西。我們來到人世,得到的不過是一個使用時間、度過光陰的機會。用完了一生,才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蹟

《度光陰的人》的作者蘇辛,本名師素珍,生於河南禹州。出身貧病之家,自幼腿部殘疾,飽經憂患,卻以闊朗胸襟、柔韌性情,一路向上,終於完成了自我認知的過程,成為一個明朗、寬厚、自足的幸福之人。

然原本年少時候的她,對於自己的殘疾也是難以接受的,是憤怒的,她曾經對媽媽說:「媽你為什麼這麼偏心眼?生個兒子腿那麼好,生個女兒腿這麼不好?」直到三十歲後,她才能接受這個不由分說的命運。

而就在她剛上大學時間,家庭也發生大的變故,父親病了,母親精神上也出現問題,「找到工作活下去」成為她當時必須面對的猛獸,沒有任何退路。不斷的為生存而努力的十年工作,將她逐步變成了少抱怨、就事論事、理性的人。認清人生中那些自己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的事情,釋然,與自己和解。

當她回頭的時候,她發現過去的道路雖然曲折黯淡,但是只因為內心的火焰從沒有熄滅。它不僅熔化了傷痛的碎片,還可以熔煉更大的事物,更廣闊的未來。經歷過這些之後,她依然相信——愛和溫暖,才是拽著自己向上的力量。

正是這萬般磨難,才讓一個人的成就變得有價值,有了觸動人心的力量,因為這是生命與這個世界的直接對話,正面對抗。在這個過程中,不甘、不堪、掙扎、快樂,都是生命最純粹和最本質的反應。從這個過程中,會懂得人類多麼脆弱,人生多麼艱難,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蹟!

你必須徹底愛上命運,才會徹底愛上自己

愛,就落實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親人,愛人,朋友,甚至擦肩的路人,都有可能在那麼一剎那,給過你真實的、不可替代的善意和溫柔。

原生家庭不管它帶給我們的是什麼,都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但對待原生家庭卻也可以有不同的態度。蘇辛的父母沒那麼恩愛,父母之間的矛盾也時不時激化,母親還因為婚姻的不完美精神分裂過,「愛」對於她的家庭來說,好像只是個遙不可及的詞語。

對於蘇辛而言,愛情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不完美的她,在愛情面前也曾自卑,也曾拘束,甚至給自己帶上了鋒利的「刺」。而當經歷過幾段感情之後,她也從愛情中得到解脫,她敢於坦蕩的面對自己的感情。而且,在愛別人之前,她知道要先好好愛自己。

在愛上自己之後,可以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並認可欣賞不完美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微小普通,而又帶著些許的而不平凡;知道自己不是美人,卻又迷戀自己的美。

我們要先學會了愛自己,才能真正的學會了愛人的方式。讓自己時刻記著自愛,自尊,自省。這樣在你愛別人的同時,也在愛著自己。所以即便是有人離開你的時候,你也不會覺得不適應,因為你從未改變。就算失去愛情,不要怕,你對自己的愛還是有增無減

《度光陰的人》,獻給每一個在光陰中尋找自我的普通人。讓我們在歲月的流逝中,理解了我何以成為現在的自己,並再一次,愛上了這一切。

相關焦點

  • 《度光陰的人》:生命是一場尋找自我的旅程
    她就是作家蘇辛,暢銷書《度光陰的人》的作者。蘇辛,原名師素珍,河南禹州人,自幼腿部殘疾,卻柔韌前行,實現了人生的華美逆襲。這本《度光陰的人》就是她的自傳體散文,她那溫婉、真誠、飽含深情又充滿哲理的文字像涓涓細流滋潤人的心靈,也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我。今天我就從原生家庭、悅納自我、致青春三個角度來分享一下這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散文集。
  • 在昏暗世界追尋光陰與希望,《蠟燭人》讓玩家在逆境中尋找自我
    在遊戲中,玩家將要扮演一根只能燃燒10秒的小蠟燭,利用自我短暫燃燒所產生的光亮,快速記下黑暗場景中所隱藏的陷阱、機關以及環境元素,從而通過"馬裡奧式"的跑跳操作闖過一個個難關。昏暗的遊戲場景烘託出了一股惴惴不安的氛圍,面對眾多挑戰,玩家需要依靠微弱的燭光小心探索神秘世界。《蠟燭人》更像是一件藝術品,它所帶來的是多方面的美學體驗。
  • 冷焰|每一個人反抗者都來自普通人——電影《普通人》觀後感
    冷焰|每一個人反抗者都來自普通人——電影《普通人》觀後感  最近兩年
  • 尋找自我與堅持真我
    大家好,今晚我們聊下:自我與真我我想說的自我,其實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這不僅是與時光和歲月的糾纏博弈,還是窮盡一生的覺醒。以前我們在慢慢長大,也在逐漸失去自己。人生苦短的感受大多數是來源於悔不當初及重複的悔不當初,而大多數人都是在這樣的糾結和沉淪中失去了發現自我的意識和自我覺醒的機會,最終只能藉由宿命論來安慰和鼓勵自己妥協並放棄。而在所有的宗教和哲學中,佛教是最徹悟人生真相的。它看破有,安於無,謂之空。但佛本慈悲於破除對是非利害禍福的執著,而這俗塵之眾卻想借佛的法力求是舍非,趨利避害,祈福去禍,甚至無法無天,從而被縛因果,永墮輪迴。
  • 《光陰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在路上
        光陰的故事,一個溫暖的故事,一個每個人都覺得感同身受的故事。故事中的孫爸、孫媽,陶爸陶媽,張奶汪奶,朱夫人……每一個人我們都覺得那麼地親切,有如我們身邊的這群有點八卦、有點自私,但卻在關鍵時候互相幫助,團結一起的「大人們」。    很久之前,在鳳凰臺偶爾瞥見這部電視劇,就為之深深吸引。
  • 尋找自我,過有意義的生活——卡耐基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全國III卷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倘若你要向一個成功的人問道:人生最大的難題是什麼?那他多半會回答: 難在發現自我。一個人命中的最大幸運,莫過於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生活的使命,所謂成功者、名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並不在於智力或體力,而在於多大程度上認識和掌握自己。有時候,人幾乎總是離自己的距離是最遠的, 從自我分析開始,是了解人生的第一步。
  • 尋找自我,認可自我——2021年開篇
    在刨析自己的過程中,很有趣的發現,原來很多人的生活狀態都差不多,時不時會焦慮,時不時會說自己迷茫,不知是對還是錯的時候把自己的感受發洩出來,然後後悔,更有甚者通過看到一個電影、電視情節,或者看到一篇文章,覺得就是再說自己,而且這樣的情況還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感覺。
  • 《光陰的故事》——時光的「雕刻師」羅大佑
    這其中有一首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歌曲,就是被稱為「時光記錄詩」的《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是羅大佑剛完成從醫生職業到音樂人的轉換不久的時候創作出來的,此時的他又在人生道路上初遇到了自己心動的人。也許是因為佳人的出現從而使才子的靈感得到了更大的迸發,這個時候羅大佑創作出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光陰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首,歌曲出來後他將這首歌和《童年》一起,獻給了張艾嘉並由她來進行首唱。歌曲流行開來後,羅大佑又自己親自唱了這首歌,其實以他的有些嘶啞和粗曠的聲音,唱起這首歌來反而帶有一種滄桑和歲月感,倒更加切合這首歌所表達的意境和韻味,歌曲於是迅速走紅,終成經典。
  • 密宗星象學:摩羯座使用中尋找自我
    密宗星象學:摩羯座使用中尋找自我1、天空中的魔羯座在巨蟹座的對軸,是十二星座中最不起眼的魔羯座。它之中最亮的行星,是主要由五顆太陽亮度的恆星組成的牛宿一。而其中最亮的兩顆,可以被裸眼觀測到。整體星座如同三角帽,或正在飛翔的鳥,而非更神似山羊。西邊的點上(鳥翼)也由剛才提到的五顆星組成,而東邊相對明亮的行星稱為牛宿二(山羊的尾巴)。
  • 在買買買中尋找自我:消費主義的另一面
    前消費主義時代的意義和價值,並沒有給平凡的我們留下立足之地——無論是基於高昂的學習成本的「立功立德立言」,還是傳統的儒學中對個人要求的高尚道德情操,都不是一種具有公共性的、獲得尊嚴和價值的方式。長久以來,處在「平均線上下的大多數」的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關於定義「價值和尊嚴」這件事情上缺乏話語權,更缺少一種對自我的價值肯定。這樣一個群體的價值失落,在中國的社會歷史中也一直存在著。
  • 如何尋找自我?不如看看這5本書書獻給迷失複雜的你!
    《德米安》《德米安》作者是赫爾曼·黑塞,述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歷程。《德米安》中塑造的是一個深入內心尋找自我的個體。《自我與自性》人是潛在完整的,人是無窮神性的一小片。榮格認為,在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有一個原型至關重要,那就是自性。自性是與意識相對的概念,但是它容納自性。自我包含著一個人有意識的人格和無意識的部分;自性必須透過自我來討厭自身。
  • 在無盡的黑暗中尋找一絲光明
    (部分內容涉及劇透)迷霧劇場的網劇沉默的真相我已經看完了全集,整個劇看下來感覺特別壓抑,一個年輕的支教教師為了伸張正義保護自己的學生而遭到殺害,反被誣陷成兇手,一個年輕的檢察官跟一個刑警為了尋找真相還教師清白付出了數年的光陰,工作,家庭,最後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 《度光陰的人》|活著要做之事千千萬萬件,唯有這件最重要
    ——《度光陰的人》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曾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與很強的東西、可怕的東西、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才知道自己是什麼,這才是「自我」。這段話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尋找自我是一件很難的事。有些人可能一出生就知道這一生自己要什麼,有些人生下來就能完全的自我認同,帶著天生的自信,遊走於這個世界。
  • 戀愛中的自我放逐
    而在我們從第一段感情中獲得這些後,我們依然會對之後的愛情產生嚮往憧憬,而這個時候生理原因又往往不是主要原因。我很好奇這個因素是什麼,後來呢我發現這個因素好像就是自我放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邊界,這個邊界就是指我們和他人的隔閡,比如說兩個陌生人間的邊界感是最強烈的,而和同學,這種邊界感會減弱一點,和朋友會更弱。
  • 在孤獨的生活中尋找自我,解放自我《感謝那個愛上孤獨的自己》
    讓悲傷、疲憊、孤獨的心靈找到了棲息處,在一片寧靜的世界裡重新發現自我價值,給人帶來了慰藉和欣喜。孤獨給人深度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寂寞卻容易讓人沉淪甚至墮落。在這世上了解你的只有自己,獨處是跟靈魂深處的你對話。接納孤獨,享受孤獨,是心智成熟的必經過程。
  • 魏曦生新單曲《讚美的歌兒獻給你》 獻給每一個人
    搜狐娛樂訊 近日,作為頗具唱功的歌手魏曦生於近日發行了自己的全新單曲《讚美的歌兒獻給你》,他也用這首歌獻給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魏曦生雖然是一家民營口腔醫院院長,但是他一直熱愛歌唱事業,早前也曾獲得了多次大獎,《讚美的歌兒獻給你》作為他這些年來的積累,也將這首正能量滿滿的歌曲唱給了大家,這首歌由白嘉信、魏倩二人作詞,馬成翔作曲,孟文豪編曲,「你的話語像甘霖/點點滴滴潤心脾/以誠相待 排除煩惱/把歡樂留在心裡」,的確是這樣,魏曦生簡簡單單的一首歌,其實也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同時魏曦生也將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傳遞給了大家
  • 《光陰的故事》光陰的故事不覺已是十年的光景
    最近看完了韓劇請回答系列,正在腦補國內翻拍該拍哪些年才好,就在那邊的劇評裡看到有人提到光陰的故事,才猛然想起曾經看過的這部劇。回頭想想,距離在鳳凰臺第一次看到已經過去十年了。剛開始看的時候甚至沒意識到講的是臺灣的故事,只覺得裡面阿公講的閩南話跟孫爸的河南話莫名的很搭。後來突然意識到那是對岸的光陰,又開始覺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大概沒什麼不同吧。
  • 海信XFIRST年度面孔:美好顯示,獻給每一個人
    而後,他更是將年度人物,頒給每一個人。FIRST的如約舉行,對剛結束176天停擺的電影行業而言,像一針興奮劑,雖然危機尚存,但更多從業者與觀眾都在一種「重新出發」的情緒中,對未來充滿期待。黃軒甚至在開場主持調侃自己興奮狀態:「我到現在酒還沒醒。」
  • 最可怕的人生是失去自我,莊子讓我們去宇宙中尋找自我
    最可怕的人生是失去自我,莊子讓我們去宇宙中尋找自我。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租來的出租屋中,身心疲憊,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進入了夢鄉。腦袋裡慢慢浮現出客戶那刁難的嘴臉,老闆那不屑的眼神.....這個冷酷的世界讓我心力疲憊。
  • 樸炯植談演技:在演戲中尋找自我
    男團偶像出身的樸炯植最近在電視劇中的出色表現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