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我們盤過最小眾的音樂

2021-01-08 騰訊網

在一些特別的時刻,我們總要做一些充滿儀式感的事,來告別舊歲,迎接新的自己。

元旦將至,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聽一場新年音樂會來迎接新年。

不同於喧囂的派對,這些聖潔肅穆的古典音樂帶給我們的,是回歸音樂本身的最初的感動。

不過,你知道嗎,新年音樂會上演奏的那些音樂,不少都借鑑了中世紀音樂的演奏方式。

是的,就是那個在歷史上被看作「黑暗時刻」的歐洲中世紀。

- 01 -

教廷歌曲的神聖感從何而起?

中世紀一直被看作是西方的「至暗時刻」。

的確,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古歐洲長久以來都處在鼠疫、戰爭、獵巫之中,冰島火山爆發引起的連鎖災難更是導致整個世紀黑暗無光……

雖然時局混亂,但音樂卻作為一種服事上主的工具得到了充足發展。

中古音樂介於古代音樂與文藝復興時期之間,見證了音樂從原始到古典,從單調到復調,從自由到線譜的完整經歷。

後期世俗參與兼之吸收交融了諸多國家地區民族宗教的風格,因而才有了其多變豐富、意蘊深廣、悠揚迷人的特徵。

教會作為權力擁有者,保存了中世紀時期的大部分音樂作品,大多數出自修道士之手,並被存放在修道院的圖書館中。

而世俗音樂則大多為即興作品或口口相傳,鮮有機會記錄,因此現存早期作品一般都是宗教音樂。

宗教類型的音樂泛指的是格裡高利聖詠,又稱素歌,此為單音音樂的作品,是中世紀最有代表性的音樂,亦可稱之西方專業音樂歷史的源頭。

再過渡至復調音樂,後來逐步發展成為奧爾加農、狄斯康特、經文歌、彌撒……

來自西班牙的僧侶「本篤會僧侶合唱團」,以格林高利詠聖聞名。他們錄製的第一張專輯《Chant》一經出版就造成了轟動,並且奇蹟般地打入了美國流行音樂的《告示牌雜誌》排行榜。

在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共收集整理了三千多首歌曲,以此統一教會儀式中的音樂。

相傳曾有一隻象徵聖靈的鴿子站在他的肩膀上對之詠唱聖歌,旁邊的抄寫員負責記錄,因此形成聖詠。

實際上,直到9世紀左右,格裡高利聖詠才確立了作為統一的羅馬教會禮拜音樂的權威地位。

於查理曼大帝統治的加洛林文藝復興時期,以當時的羅馬聖詠為基礎融合高盧聖詠,最終形成了歐洲天主教會統一使用的儀式音樂——格裡高利聖詠。

這首《聖誕節彌撒》選曲,由樂滿地唱片公司(harmonia mundi)發行,公司於1958年由貝納德 古塔茲在法國創立,成立至今一直是發掘稀有樂曲的先趨者。

作為法國現存最老的古典音樂廠牌,《紐約時報》稱其為「歐洲最優秀的獨立唱片公司之一」,其發行唱片追求古典音樂的原始風貌,不少作品均從歷史原稿中考證,重新修訂樂譜再正式錄音。

無伴奏純男聲歌唱、拉丁文歌詞、單線自然音階、教會調式、節奏自由、旋律級近、速度徐緩……這便是最為傳統的格裡高利聖詠特徵。

《When a Child Is Born》則來自教皇合唱團(Gregorian),製作人FrankPeterson曾是Enigma的一員。

雖合唱團名為格裡高利且使用聖詠技法,但多種樂器的使用和女聲與現代元素的加入,嚴格說來更應歸屬於新世紀音樂

可我們欣賞時,大可將之劃為中古教廷風格,靜靜享受便可。(1958年,教會又頒布了《聖樂與禮儀訓令》,管風琴仍是教會正式禮儀中唯一允許使用的樂器。)

Enigma源自於希臘文,英語解釋為「謎,不可思議的東西」,屬於策劃工作室,通過取樣混音,以現代電子樂重新演繹呈現傳統民樂或宗教歌曲,充滿神秘主義且富有故事性。

而這首英格瑪的代表作《sadness》便是T臺的常客。

中世紀的音樂更多運用於教廷儀式,到中期才有貴族將通俗作品保留下來,仍以巴黎聖母院派等教會音樂為主流,直至中世紀末期,定量記譜法的誕生,大量民間音樂因此得以保存至今。

赫伯特·馮·卡拉揚指揮

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演唱

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

莫扎特《安魂曲》(末日經)

- 02 -

中世紀吟遊詩人在歌唱什麼?

中世紀許多俗樂與民謠改編自格林高利聖歌的曲調,而其詠唱者並非只有我們印象中背著樂器四處流浪傳唱歌謠的吟遊詩人。

簡單來說貴族圈子有以宮廷愛情為主的遊吟詩人、更加浪漫且涉及更廣的戀歌詩人,民間則是全能型選手戎格勒。

文章開頭演唱《女巫之歌》的 Ordo Funebris 是來自西班牙的新古典團,其音樂糅合借了中世紀的曲式風格與本民族傳統音樂調式,神秘黑暗優美的中古之聲由此誕生。

但令人惋惜的是樂團並未維持太久,僅有區區兩張專輯。

世俗音樂多為單聲部的分節歌,屬於單音音樂,內容多反映戰爭、愛情及貴族生活,以本國語作詞為主。

常用維奧爾琴和豎琴伴奏,調式上經常採用教會棄用的伊奧尼亞調式,其發展借鑑了宗教音樂的技術和理論成果。

烏鴉座 Corvus Corax 成立於1989年12月,他們是柏林圍牆倒塌時唯一一支中世紀組合。

據說其從圖書館裡找到了一些被偶然記錄下來的旋律並仔細研究,後又學習遊吟詩人的生活更是親身體驗。

他們重造了那些中世紀樂器再根據實際經驗加以改善,且在歌曲中注入和諧的現代元素,古為今用再次流行。

德國的中古實驗民謠樂隊Adaro,風格吸收了諸多音樂元素與地方特色,音樂舒緩好似具有魔力。

樂隊名字來源於遠古的美拉尼西亞,傳說在西南太平洋群島的礁石上,當地人稱為Adaro的美人魚會於其上吹奏美麗憂傷的風笛。

她們的家在太陽深處,順著彩虹來到有人類出沒的水域,平時隱匿於海上龍捲風中。

由Adaro演奏的《雪落時分》(Es ist ein Schnee gefallen)是德國流傳甚廣的中世紀民謠,講述一位未婚先育的年輕女子被族人驅逐,寒冷冬夜藏身破屋內,期待男子出現,最後仍是無果的故事。

還是來自德國的中世紀民謠樂團 Die Irrlichter 慣於使用中世紀樂器彈奏中古小調,多變的旋律純淨的和聲,似乎讓時間又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中古時期德語民謠《紅月》(Roter Mond)是一首很簡單的民謠,樂器傳統,曲調平緩,經久不衰。

其描繪了一個準備狩獵的清晨,紅月懸於銀湖之上,繁星樹林苔蘚,藍白旗幟飄揚,露水閃光晨曦已現。

Wolfenmond亦是一支來自德國在1999年成立的樂團,專注於中世紀音樂的5人組。

節奏到曲式編排有嚴格要求,偏向以較嚴謹的中古風格表達古代民間歌謠,整個樂隊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氣息。

這是一首中古高地德語民謠,那時德語首字母還不用大寫,相傳為Neidhart von Reuental所作。

他是奧託二世的巴伐利亞騎士和吟遊詩人,關於他的一生我們知之甚少,據說幽默機智,喜好諷刺,歌聲充滿了敵人與他自己之間的對話。

歌曲常描述普通鄉村生活,亦是第一個把高雅詩歌降到中產階級的人,他與平民的聯繫確保了其作品的流行和不朽。

最後推薦一支丹麥維京民謠樂隊——Heilung(治癒),所有樂器均源於自然,他們將自己的音樂描述為「放大的中世紀北歐歷史

據主唱說樂隊來源於挪威森林裡偶遇一個男人,一起散步後便被啟迪醍醐灌頂了。

《Norupo》根據古代符文詩《挪威符文詩》改編,這首詩保存在一份已丟失的13世紀手稿的17世紀抄本中,並完整描述了早期如尼字母所有的16種符文。

- 03 -

意想不到的中古樂器?

14-15世紀初的「新藝術」時期,中世紀以來世俗音樂的影響在這一時期達到高峰,而器樂主要就是作為世俗音樂得以發展起來的。

歡迎關注印客美學視頻號

早期基督教會的音樂追求平和、自然,因而要求純人聲演唱,反對在教會音樂中使用樂器,後來開始使用管風琴。

來自英國的夫妻組合Blackmore's Night,慣用清亮優美的嗓音加之中古樂器曼陀鈴、錫哨、提琴、鈴鼓、軍鼓,手搖風琴等創造獨特的中世紀音樂,其專輯涵蓋了歐洲多個國家的民謠曲風。

愚人金除「黃鐵礦」之外,亦指令人空歡喜一場的事物。

演奏中世紀音樂的樂器至今依然存在,但是形式有所不同。

中古時期使用許多彈撥樂器,如琉特琴便是現代吉他的前身;其他的諸如薩泰裡琴、齊特琴也頗為常見。

有種極為特殊的中世紀樂器,更應稱為刑具——羞恥之笛(Shame Flute)

因演奏糟糕或其他原因,會讓樂手戴上羞恥之笛。這個裝置實質上是一個沉重的鐵笛,鎖在音樂家的脖子上再將音樂家的手指夾在琴鍵上,給人以演奏樂器的形象。

最後,為了進一步羞辱,他們會被迫在鎮上戴長笛遊行,以便公眾向他們扔腐爛的食物和蔬菜。

總的來說,中世紀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徵便是從原始的單音音樂到復調音樂的過渡;音樂理論亦產生總結出了對位法的理論和線譜記譜法,樂器的發明與製作也有不小的進展。

中世紀寶貝來自英國,以接近消亡的中世紀語言包括中世紀拉丁語、古英語、古法語、古斯堪地那維亞語、古凱爾特語等,質樸詠唱著13世紀前後流傳在村落鄉間的古老歌謠。

且通常使用中世紀特有的樂器如西特琴、手鼓、洋琴等及著中古服裝為特色。

歌曲由拉丁文清唱,歌名為拯救我們,歌詞中的海洋之星代指聖母瑪利亞,是其在天主教中的古老尊稱,源自聖熱羅尼莫的一次抄寫錯誤。

西方歷史上的「中世紀」在過去很長時間被視為無所作為的「黑暗時代」,但客觀來說,其對西方音樂有著承前啟後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聆聽這悠揚千年至今的音樂吧!

印客開通微博啦!

每天分享各類清單、插畫、藝術家等資訊

來和小印互動吧~

相關焦點

  • 李思雨盤過的男人,沒有差的,陳一鳴是最棒的
    陳一鳴:「我想給你一個最好的我,一個最穩妥的未來,我會用餘生來證明,我是最棒的!」李思雨:「我李思雨盤過的男人,絕不會差!」ps:看過這預告的童靴可以複習下,沒看過的童靴趕緊點進去看呀。生活就是如此就是這樣,是啊,這就是城市打拼的人們。簡直是太無奈了吧,我想真的可以對號入座一下,期待著快點播出吧。
  • 小眾音樂app | 滿足你的特立獨行
    記得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敲黑板劃重點)。類型:原創音樂類app評分:5星還記得好聲音節目裡驚豔了大家的歌曲《卷珠簾》嗎?演唱這首歌的霍尊將自己2017最新單曲《粉墨》發布在了5sing原創音樂基地,如此小眾的音樂類網站實際上是大量網絡原創音樂人的神器,無數優秀的音樂人和好聽的原創歌曲紛紛聚集在此,歌荒的你還不來找找有沒有驚豔的新聲音嗎? 5sing推出的app版本方便大家隨時隨地分享交流好音樂。配色清新、音樂新穎的主頁有沒有喚起你的好感!
  • 小眾音樂的烏託邦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2007年4月誕生的蝦米音樂,從一開始就帶著創始人的音樂審美。王皓大學時代就組過樂隊,開過琴行,也做過杭州地下音樂組織人。他打造的蝦米,幾乎是文藝、小眾音樂的代名詞。相比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的用戶體驗也是最專業的。輕鬆調頻EZFM音樂節目主持人方舟註冊蝦米已11年7個月。他認為,目前國內幾大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各有千秋,蝦米音樂的優勢在於做得早,且足夠專業。
  • 小眾音樂出圈的「痛」,在華晨宇身上放大了
    如先鋒派音樂、前衛電子實驗音樂、前衛舞曲、噪音音樂、地下民謠、校園音樂等音樂類型都可以冠以「小眾」二字。 與被聽眾廣泛接受的主流音樂相比,小眾音樂的情感、內容和演繹方式都存在著不一樣的元素,這使其獨特化,讓它贏得一小部分品味獨特的樂迷們的青睞,引得一些觀念前衛的樂評人紛紛叫好,也提高了聽眾欣賞的門檻。
  • 目前國內最小眾的音樂是哪一種,搖滾民謠還是嘻哈?做出你的選擇
    所謂小眾音樂從字面上來理解無非就是受眾面窄聽得人比較少,而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小眾音樂,就是聽眾相對比較少的音樂,可以理解小眾音樂就是暫時被埋沒了的大眾音樂。」那麼今天小編就來深度分析幾種在國內屬於小眾的樂種,不知道你更喜歡哪一個?
  •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小眾音樂一定會死嗎?冰島音樂第一個不答應!
    1月5日,蝦米音樂官博宣布將於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之後將轉向商業場景服務,一代人的音樂回憶也就此完結。在真心喜歡並惋惜蝦米關停的用戶眼中,蝦米是真正站在愛音樂的人角度做產品,有情懷、小眾、專業、包容的音樂軟體。小眾不一定會死,但小眾也需要被看見、被聽見。今天想來給大家安利小眾的冰島音樂。
  • 向美而亡:蝦米音樂 死於小眾
    也是在這一年,蝦米音樂接受了來自阿里巴巴的收購要約,被收編入阿里音樂事業部   這是王皓的音樂理想向現實的一次商業妥協。   一年之後,王皓認為數位音樂市場即將會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一樣,大資本介入進入巨頭遊戲時代。
  • 樂隊的夏天:小眾音樂的「破圈」
    國內的綜藝節目流行很多年了,從超女快男到哥哥姐姐,題材終於擴展到小眾的現場音樂了,大概是得益於時代大環境對藝術多樣性的寬容和音樂市場對個性聲音的需求。看到許多混跡於live house多年的搖滾樂隊粉墨登場,很多以搖滾樂迷自居的人們心情是多少有些複雜的——既不希望自己喜歡的樂隊被規規矩矩地放到臺上供人評頭品足,又期望這些現場樂隊能被更多的人認可。
  • 這7款小眾音樂App免費體驗
    同時倒帶還支持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同時登陸,也同時支持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搜索,互不衝突。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清新簡潔,整體顏值相當高,將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相結合。帶給用戶 純粹的音樂盛宴。它的音樂豐富;由騰訊出品,且它的音樂庫也十分豐富,並且軟體擁有強大的搜索功能,可以輕鬆搜到想聽的歌曲。這款軟體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將音樂和短視頻相結合,讓人有另一種音樂體驗3:發條
  • 樂隊的夏天火了,小眾音樂商業化的春天來了嗎?
    ,沒有頂流明星參與,只有真誠的製作團隊,以樂隊這一小眾的亞文化圈層為核心,為觀眾展現了小眾音樂的魅力,和樂隊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樂隊生存艱難,《樂夏》幫助樂隊變現暴富樂隊在不火之前的生活過得很艱難,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傳統樂隊收入的來源就是演出費用、專輯、音樂版稅。《樂夏》第一季裡面我們就知道,刺蝟樂隊的子健是靠程式設計師的工作謀生。
  • 草莓、迷笛…小眾音樂節憑什麼出圈?
    在這一主題裡,我們窺探到了時代的潮水暗湧:下載已是過去時,這是一個全民上傳的時代。,甩頭,在夏日的篝火旁大聲歌唱;我們喊著「保護姑娘」的口號,跳水,開火車(一種樂迷活動),在草地打著拍子彈著吉他;我們相識,相知,相遇,又再次各奔東西。
  • 蝦米音樂告別典禮上映,「小眾音樂圈」的夢碎時刻
    蝦米音樂敗亡的原因很多,既有內因也有外壓,但它的沒落也一定程度上標誌著小眾音樂圈的活力不再,大眾多元化音樂生態圈優勢顯著,說到底是暗地裡品牌角逐的轉向,可惜的是蝦米並沒有抓緊這一風口。 不隨大流,對於音樂蝦米有著自己的思考,小而精並非大而泛的品牌定位讓蝦米小眾特性不斷破圈更多人群的認知,也讓無數音樂發燒友了解到這一專注於音樂本身建設的播放器,逐步構建起屬於小眾人群的音樂烏託邦。
  • 財華洞察|向美而亡:蝦米音樂,死於小眾
    近日,微博認證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發博:江湖傳聞蝦米將在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當被標籤為小眾、專業的蝦米音樂湮滅於數位音樂市場的滾滾洪流,一個時代也該結束了。蝦米音樂成立初期,充滿了爭議。
  • 重塑雕像的權利:拿下第一是小眾音樂的勝利|新京報×樂隊的夏天
    對華東而言,重塑參加《樂夏2》拿到HOT5第一名,並不會對未來的音樂道路有任何影響,但卻代表著小眾音樂的勝利,代表著對大眾音樂審美一次成功的拓寬,「之前包括我父母也會認為,你這歌怎麼三四分鐘了,還沒人唱。但節目之後大家可能會慢慢認可,原來這也是一種音樂方式。我們這一季努力把這扇窗戶撐大了一點,也許下一季就會進來更多更小眾的樂隊。
  • 古典音樂煥然一新:B站破圈的時代,小眾市場應該怎麼做?
    這樣的市場環境是否給許多以「小眾文化」崛起而今突破圈層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過去大家十分注重頭部市場,而那些針對特定人群、內容的小眾市場往往容易不被人們所關注,隨著市場面領著新生代的90/00後的不同的個性化需求,不同的圈層文化,小眾的市場的優勢:競爭力比較小,生存優勢,用戶忠誠,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垂直行業、小眾市場,或許是中小型企業的新方向。
  • 「撈五條人的夏天」熱鬧過後,小眾音樂算勝利還是流俗?
    重塑的主唱華東宣布:「如果今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一種勝利的話,那麼我認為這不是重塑的勝利,這是小眾音樂的勝利。」」的背後,是年輕人的音樂消費養成在娛樂綜藝裡強調「小眾」,能夠製造一種「逆襲」的戲劇爽感。
  • 進入改編賽,聚焦小眾音樂的《樂隊的夏天》終於出圈了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從小眾文化和小眾圈層切入,最終還是要走向大眾圈層,這通常都是節目本來的命題——傳播和普及小眾文化。所以,《中國有嘻哈》如此,《這就是街舞》如此,《樂隊的夏天》同樣也是如此。
  • 音樂發燒友必備,幾款文藝又唯美的小眾音樂APP
    今天就為耳機不離身的你推薦幾款小眾的音樂APP,雖然沒什麼知名度,但音樂的質量肯定能滿足你各種刁鑽的口味,讓你不管是跑步鍛鍊,亦或是上下班的地鐵上,都沉浸在音樂的海洋裡。1.落網只關心獨立音樂,適合真正熱愛音樂的狂熱分子,設計別致,在這裡你會聽到治癒系,逗逼系,古風系,二次元系等,具有個性的質感音樂,社區的組織也很個性化,並支持彈幕,好聽又好玩。2.5sing原創音樂
  • 重塑雕像的權利:拿下第一是小眾音樂的勝利|新京報×樂隊的夏天
    對華東而言,重塑參加《樂夏2》拿到HOT5第一名,並不會對未來的音樂道路有任何影響,但卻代表著小眾音樂的勝利,代表著對大眾音樂審美一次成功的拓寬,「之前包括我父母也會認為,你這歌怎麼三四分鐘了,還沒人唱。但節目之後大家可能會慢慢認可,原來這也是一種音樂方式。我們這一季努力把這扇窗戶撐大了一點,也許下一季就會進來更多更小眾的樂隊。
  • 全網音樂怎麼一鍵下載?4款跨平臺音樂神器分享,5款小眾音樂APP推薦!
    第一個就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可以選擇試聽或下載歌詞和整曲。點擊下方的MP3就能開掛,免費獲得該曲啦……路徑默認在 手機存儲\音樂俠\歌曲小tip:APP可以更改成你喜歡的顏色。②倒帶這款 App 目前只有安卓版本且只整合了QQ 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歌單資源,雖然不多,但是有這兩家也夠用了~界面非常的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