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體系之太歲、功曹、靈官、雷神

2020-12-25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靈官地仙是道教神仙體系的第二大系統,包括功曹、城隍、太歲、雷神等。他們的特點是民間信仰與道教文化的融合,是道教從民間信仰當中發展起來的神仙。

靈官

靈官是道教的護法天神。道教有五百靈官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是王靈官,很多道家宮觀的第一各大殿中,鎮守道觀山門的靈官一般都是這位王靈官。靈官又有所稱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除五顯靈官外,其他靈官皆為道壇上供作法者,即高功驅遣的小神。又司巡察世界,濟世護法。《三寶大有金書》說,真武入山修道,其父淨樂國王遣大臣率500兵往尋覓之,後來500兵也修道不返,得了道果,便是五百靈官。五百靈官的5位統帥,便是五顯靈官,也稱靈官大聖華光五大元帥。五大元帥中之最尊者為都天靈官王善,也稱豁落火車王靈官;又說他是雷部尊神,故又稱為太乙雷聲應化天尊。

功曹

功曹,也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神。值年神明叫太歲,月日時的輪值神則叫功曹。功曹本來是我國古代的一種不大的官職,後來就被運用到道教的神話中,作為玉皇大帝的下屬。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記錄人和神的功績,同時也是守護神。根據道家的說法,道士們所有的祈禱文在焚燒後,就是由他們呈送給各位大神的。所以,在各種道教儀式和宗教場合中,他們都是重要的人物。

城隍

城隍是我國民間和道教信奉的守護城池之神。城隍神的奉祀,有史可徵者,約在南北朝。唐代奉祀城隍神已較盛行,唐代地方守宰多有撰祭城隍文,祭祀城隍神者。宋代城隍神信仰已納入國家祀典。明代城隍神信仰趨於極盛。

洪武二年,封京都城隍為承天鑑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城隍也封為王,秩正一品;其餘府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靈祐侯,秩三品;縣為顯祐伯,秩四品都、府、州、縣城隍各賜王、公、侯、伯之號,並配製相應的袞章冕旒。

民間奉祀城隍最初以為城池、地方的保護神,後人們又奉城隍為主管陰司冥籍之神,道教至遲在唐代即奉祀城隍。它因襲民俗,也視城隍為保護地方、主管當地水旱疾疫及陰司冥籍的神靈。

太歲

太歲君,歲神也,道書以六十甲子,由天幹地支循環,60年為一周,每年由一位太歲輪值,太歲能祛除邪魅,獎善罰惡,掌理人間禍福之事,為值年太歲,俗稱為歲君也。太歲神的奉祀,據杜佑《通典》載,北魏道武帝時,已立「神歲十二」專祀,每年要祭祀歲星,並且還專門設有祭祀歲星的祠。太歲神因時而化,據《夷堅志》記載,宋時常州東嶽廟後所供太歲,已儼然冠冕,具有人格特徵。自元明以後,最高統牿者設專壇祭祀太歲神,並常與月將日值之神並祭。因歲神為值年之神,掌人間一年禍福,又稱「值年太歲」,俗稱「歲君」。後來道教又把太歲稱為大將軍。《神樞經》稱:「大將軍者,歲之大將軍也。」故《正統道藏》中稱60年太歲神均有真名實姓,且皆有神歷。

雷神

雷神又稱雷公或雷師。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雷神信仰起源很古。至戰國,《山海經》中描繪的雷神形象為:「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則雷也。」

東漢王充《論衡雷虛》所記雷神形象有了變化,說:「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稱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基本上已是擬人化了。

民間自古崇敬雷神,流傳許多雷神故事,尤以唐宋為甚。唐宋文人筆記中,多記大雷雨後,雷神、雷鬼從空而降,雷神霹打不孝子和不法商人,及雷神娶婦等故事,反映出人們對雷神既存敬畏心理,又寄託主持正義的願望。

道教也尊奉雷神,杜光庭刪定的《道門科範大全集》卷十二、十八等,已將風伯雨師、雷公電母作為乞求雨雪的啟請神靈,北宋後的雷法道士又以之為施行雷法的使役神。北宋末興起的神霄,清微諸派,以施行雷法為事。聲稱總管雷政之主神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師、雷公為其下屬神。舊時各地多有雷神廟。

相關焦點

  • 道教神祇——四值功曹
    在漢朝是洲郡長官的幫手,有功曹,功曹吏等名目。主要的工作是考察記錄功勞,掌管功勞薄。後代沿用,到明代才廢除。道教理論家在編織神仙天廷世界時,也給玉帝等高級神明配備了這一官職。 四值功曹是民間信仰和道教所奉的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時四神。相當於天界的值班神仙。這四神分別是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黃承乙 、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中國各地的城隍廟供奉有四值功曹。
  • <生活道教>道教神仙譜系全圖:作為道教弟子,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
  • 道教神仙譜系全圖: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因此只得以整理的形式,將神仙譜進行歸納,重在引起諸位道友的興趣及愛好,為大家拋磚引玉。
  • 一份當前最全面的道教神仙譜系全圖!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
  • 中國道教神仙譜系全圖:這些神仙你都知道嗎?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
  • 【神靈】道教裡的四值功曹
    四值功曹是道教所信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四位小神。功曹本是人間官吏的名稱。在漢朝是洲郡長官的幫手,有功曹,功曹吏等名目。主要的工作是考察記錄功勞,掌管功勞薄。後代沿用,到明代才廢除。道教理論家在編織神仙天廷世界時,也給玉帝等高級神明配備了這一官職。
  • 道教第一護法神王靈官 | 靈官咒、靈官寶誥註解
    有版本為太乙雷神應化天尊。意同。即所謂的道教四大護法神之一的王靈官,道教宮觀多於山門塑其像,赤面紅須,金盔金甲,手執金鞭,威猛異常。行糾察天上人間之職,聲名顯赫,其主要是除邪祛惡,主行正義。故道教凡道場皆啟請其來護法。至心皈命禮       先天主將,一炁神君⑵。都天糾察大靈官,三界無私猛吏將⑶。金睛朱發,號三五火車雷公⑷。
  • 比較全的道教傳統神仙(附圖),如有遺漏,請各位斧正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信仰黃老,以道家、神仙家的修煉理論及方法為中心,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和諧、天下太平,教導人們通過修道積德達到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道教神仙是對道教信奉的神和仙的統稱。
  • 道教神仙:九曜星君分別指的是哪幾位神仙?
    很多人誤以為九曜星君是一位神仙,其實是有九位。那麼這九曜星君到底是哪幾位神仙呢?我們都知道,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辰部諸神分支。關於九曜星君,道教對此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九曜星君為北鬥七星加兩顆輔星構成,即貪狼星君、巨門星君、祿存星君、廉貞星君、文曲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和兩位輔星左輔洞明星君和右弼隱元星君。
  • [道教文化]中國道教神仙譜系
    這其中,中國的道教神仙體系無疑是最具特色而生動的,歷史長河幾千年,神仙體系幾經變換,這其中有試圖重塑神仙體系的民間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也有道教大理論家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談中國道教神仙問題,必然不是學術話題,因為華夏文明的特殊性造就了神仙體系的龐大而繁瑣;而且不得不重視民間信仰,因為十年的民間信仰是民間信仰,但是千年的民間信仰則可以上升到被社會容納的信仰體系。
  • 「三隻眼」並非二郎神專屬,盤點道教神話中擁有三隻眼的8個神仙
    說起「三隻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二郎神楊戩,這第三隻眼睛又被稱為「天眼」,能識破一切虛妄,堪比照妖鏡,比孫悟空那半吊子的「火眼金睛」強大多了;但是擁有「三隻眼」的並非只有二郎神楊戩,在傳統神話中共有十幾個之多,但是這裡只盤點屬於道教的神仙,共有八位。TOP、8 雷公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
  • 走近道教: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說一說道教的神仙三官大帝
    下元節,又叫下元誕、下元水官節等,是道教神祇水官大帝的聖誕日,它與農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元節」。道教有三官大帝信仰,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大帝分別有不同的神職,道教《太上三官經》有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中華風俗志》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
  • 他是道教五百靈官第一位,與趙公明地位相當,九月廿八是他神誕日
    這位其實就是民間所謂的那位三隻眼的「靈官馬元帥」。同時因為他的來歷,民間也稱他為「火神爺」。華光大帝,名叫馬靈耀(馬勝),他與趙公明、溫瓊、關羽並稱為「馬趙溫關」道教護法四大元帥,並且位列第一位。在道教廟觀內,進了山門的第一座大殿就是靈官殿,供奉著一位右手提鋼鞭,左手託拿金磚的神像,就是馬靈官。
  • 道教中的主要尊神有哪些?附北京白雲觀歷代藏畫鑑賞
    無論從數量、規模、內涵還是研究價值來看,它們在中國道教神仙繪畫中都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白雲觀藏水陸畫以它的彩絹工筆濃縮了泱泱中華道教的文化內涵,以紙帛柔絲映現著古代中國千年的宗教思想體系,以勁健的筆力、鮮明的色彩表現出世俗生活的真實寫照和人們對美好願望的追求和寄託,它不僅是研究宗教發展史的實物資料,也是研究中國美術發展史的實物資料,對道教史、民間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及美術史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天庭的四位「快遞小哥」——四值功曹
    天庭的四位「快遞小哥」——四值功曹讀這篇文章的道友或多或少對道教的科儀法事有些了解。
  • 道教全真科儀丨玉皇朝科
    功白:伏以,化身彌羅,位尊無上,妙相冠於諸天,慈光燭乎三界,玉京贊難名之號,寶笈演瓊章之文,臣皈依心教,稽首金闕,遙瞻萬寶之祥光,緬想九霞之流景,茲當朝奏,必假香傳。伏願,演清靜解脫之道,濟沉迷幽苦之途,上祈天恩,下付凡情,法眾虔誠,聖號宣揚。表白舉:香雲達信天尊。
  • 拜太歲詳解
    據古籍記載: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
  • 道教神仙 | 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與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將、七十二地煞等同為道教的護法神將,經常在禳災中被道士召請,歷行風雷,制伏鬼神。  六丁六甲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稱,其神十二位,道經中說他們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重修搜神記》載: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
  • 【圖文詳解】道教中的神仙們
    三官大帝餘氣應化人間,便為堯、舜、禹三位明君,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遊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品匯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若眾生常禮念醮祭三官大帝,則可以賜福、赦罪、解厄,功德無量。(上元一品賜福天官)
  • 道教常識普及:道教法教的各類兵馬
    而我也不敢說我是搞明白了的,畢竟他們在陰司,我們在陽間,對方到底是如何,我們只能通過法本和夢境來判斷,再結合道藏過去記載的一些道法,以及祖師傳承下來的雷神混練大法,從此中,找尋兵馬的究竟奧義~首先談道教正一派天師道,祖天師受太上親授三五都功經籙,籙中佩受一千二百之官軍將吏,此為道教建教之始,第一次有「兵馬官將」一詞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