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2021-02-09 管叔說

人面,也有說法是「體面」。

做人要有人樣,要門面好看,活得體面,要姿態好看。

杜月笙本是窮苦人家,小流氓出身,按理來說,最多也就是土匪頭子,怎麼做得到日後叱吒風雲、黑白通吃、世人敬仰呢?

這得從他本人的門面說起。那會,上海灘的流氓都是穿著黑綢短打,對襟開衫,常坦胸露懷。身份高點的便脖子上掛金懷表,手上戴大鑽戒。總之,一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流氓的感覺。

杜月笙剛站穩腳跟後也是這副打扮。據說是有一次是到某社交場合,發現自己這副著裝不入上流社會的流。

回去後,杜月笙便改頭換面,從此一年四季,無論多熱,都身著長衫,一顆扣子都不解下,袖子也不會挽起,不輕易露出他手上的刺青。

而且他還要求家中出入的傭人都必須衣著得體,不準穿短打,不可赤身露體。

這一盤整治下來,杜家門府給人感覺耳目一新,而杜月笙的氣質也悄然改變,如一介書生,卻又不怒自威。

據說,當時上海灘黑幫三大巨頭,黃金榮喜歡被叫黃老闆,張嘯林喜歡被叫張大帥,獨有杜月笙,最喜歡人家叫他杜先生。可見杜月笙對自己的期待與要求。

這一碗麵,確實很難吃。一要有自知之明,二是能自我追求。

杜月笙對自己身份有所認知:我確是一貧困人家出身的小流氓。但我對自我還有更高要求。因此,門面做齊,重新開始。

但大多數人,對自己都不夠了解,更談何對自我的要求?這第一碗麵,確實難吃。

人面,是自知,亦是自識。

生活裡常常有人講究場面,變得有些虛張聲勢,惹人不快。但在杜月笙這裡,真正懂得場面,確是一件讓主人心悅來者歡喜的事。

比如,他當年的杜家祖祠落成典禮。那不僅是杜月笙一生中的最大場面,亦是舊上海灘百年一遇的大場面。

光是儀仗隊,便有六支,浩浩蕩蕩幾萬人從杜家公館出發,綿延數裡。從不允許軍隊進入的法租界為他破例,讓海、陸軍和公安部隊都全副武裝開過去。還集齊當時京劇四大名旦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同臺。

更別說送匾額的客人裡來頭有多大:蔣介石、張學良、章太炎、于右任……這些人擺在一起都是半部民國史了。

據說當年席開千桌,連慶三日。老百姓都爭相擠去看熱鬧,還有數十人被擠到河裡了。

這樣的場面,不漂亮嗎?人間難得幾回。這種的場面,也只有杜月笙辦得起,承得住。

對杜月笙來說,他當時的名望、聲勢足夠去修建祖祠、光宗耀祖。而他身為上海灘第一黑幫老大,若是辦得不夠氣派,豈不是折了自己的面子?

所以說場面這碗面難吃,是因為很多人以為就是要大場面,打腫臉充胖子,既沒辦好,又落得個不好的名聲。

什麼樣肚量與身份的人,才撐得起什麼樣的場面。

吃好場面,既是人對世事的知分寸,也是對生活的儀式感。

最後一碗麵,最難吃,但或許是杜月笙吃得最好的那個人。

當時,上海灘流傳著一句話:「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

杜月笙會做人,勝在他講情面。他說不做錦上添花之事,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更要命的是,他幫了你,有了情,還給足了你面子,面也到了。實在高明。

最厲害的故事,當屬他和國學大師章太炎的相識相交。

那時,章太炎的侄兒在上海與人有糾紛,想請他幫忙。但章太炎在蘇州,也插不上手,只好寫信請杜月笙幫忙。

這種事對杜月笙來說,輕而易舉,三兩下便把雙方都搞服帖了。

但杜月笙會做人。別人可能派個馬仔匯報一聲就完事了,他卻要特地從上海去蘇州,專程和章太炎處匯報此事。

那時章太炎年紀也大了,經濟也不寬裕。杜月笙看在眼裡,只相談甚歡。唯在臨走時,悄悄在茶杯下壓了一張兩千元的銀票,從此每月還接濟章太炎。

這一著,既幫章太炎解了燃眉之急,又相當顧全對方的面子。而後,章太炎也對杜月笙相當感佩,幫他換名字,修祖譜等等。

興許有人會問,杜月笙是不是只對自己有用的人講情面?倘若如此,那杜月笙的格局就太小了。

那時,他和黃金榮都做慈善,每月給乞丐施粥發錢。黃金榮的做法是領了接濟的乞丐要被帶到另一個地方專門看管著,怕他們再領第二次。

杜月笙這邊就從不管,對此他曾說過:「乞丐也是有臉的,就算領多一次,我也不過損失幾個錢。但派人把他們看管起來,他們丟掉的是面子。」

這一點和他才剛當上小頭目,便把錢財悉數分給手下小弟的做法,如出一轍。

他不在意一時半刻的利,更在乎的是長長久久的情。情面這碗面之所以難吃,是因為你得有大情大義,而非小贏小利。

吃得好情面的人,或許真得如杜月笙一樣,有大格局。

曾聽人說過,人生在世不外乎兩個智慧:自知之明和恰如其分。

想要吃好這三碗面,看來也得有這兩個智慧。

需有自知之明,才有對自我的追求,才能知道要有什麼樣的人面。需懂得恰如其分,才知道自己要吃多大碗場面。而要吃好情面,兩個智慧缺一不可,還得有大格局。

人生這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但難並非不吃,而是當抱著認真吃麵,盡力而為之心,也許我們會活得更為睿智與明朗。

相關焦點

  • 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其中有一句,讀了幾遍,言簡意賅,卻深感當真把他一生說透,也把人生在世的事理講得一清二楚。 便是那句:「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 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事實證明,他吃的很有水平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從一個鄉下來的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成為上海青幫三大亨之一,跟黃金榮、張嘯林齊名,並且在當時社會獲得了巨大的財富資源和社會地位。當時的上海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杜月笙出身黑道,卻受人尊敬,他靠雙拳打天下,朋友卻遍布軍、政、商三界。
  • 杜月笙:人生最難吃好的,是這3碗面
    素來以情商高聞名的杜月笙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場面,情面。」吃得好的人如魚得水,諸事順遂,吃不好的人舉步維艱,難以前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杜月笙口中這「鄭重其事」的三碗面。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 人面 場面 情面
    民國時期,縱橫上海灘十裡洋場的青幫大亨杜月笙曾經說過,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當年,國家領導人曾經說過,要讓人民活得更有尊嚴一些。國人在國際社會上要有更有尊嚴,更被尊重。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堅守自己的世界觀、維護好自己的形象,秉承最基本的道義和法則。作為一個微小的個體,做人最基本的體面還是要有的,有分寸、有尺度、有人面,我想保持這「三有」,算是能夠端起「人面」這碗面。
  • 杜月笙的三碗面,藏著江湖大智慧,如何才能吃得有水平?
    「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場面,情面。」這句話出自知名的黑幫大佬杜月笙,想必你也聽說過他,以「做人」見長的杜先生精通人情世故,他所說的「三碗面」,在我們的人情社會中,吃得好能讓人生順遂、平步青雲,吃不好就容易步履維艱,處處碰壁。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三碗面,應該怎麼吃。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人生信條——做人要吃好「三碗面」
    ;就連蔣介石都對他禮待有加,忌憚三分;孔祥熙、宋子文、戴笠這樣的國民黨大佬都是他的密友。上海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他不但出入黑白兩道,遊刃於商界、軍界與政界,而且將觸角伸向金融、工業、新聞報業、教育等多領域,要說那時的杜月笙有多厲害,看看他名下的商場、碼頭、煙館、工廠就知道了,幾乎整個上海灘的生意沒有不跟他杜月笙沾邊的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你吃了幾碗?
    舊中國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經常感嘆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情面、場面。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所以啊,生活中,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能心軟,不要有太多的顧及,我們要學會適當的拒絕,不能一直抹不開情面,否則是會吃虧的。要學會做一個不講情面人,該幫忙時幫忙,該冷臉時冷臉。
  • 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有一句經典名言:「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可概括為杜月笙做人的總綱。先說人面。杜月笙7歲父母雙亡,成了一個孤兒。他只能跟著舅舅過日子,舅母無情常常夾槍帶棒。杜月笙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萬般隱忍。後來杜月笙去了姑媽家,在那裡過了幾年好日子,所以杜月笙終生感念姑媽。
  • 吃好「3碗面」,杜月笙成上海皇帝,臨死留下這句話,保子女性命
    當時的上海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那麼,杜月笙究竟如何會做人?他又是如何發跡的呢?杜月笙說的最難吃的「3碗面」是什麼?兩年的考驗期滿,在林桂生的極力推薦下,杜月笙開始在上海灘有了一席之地,逐漸地與黃金榮平起平坐。-04- 杜月笙的「3碗面」對於一個人來說,這輩子最重要的事,就兩樣:為人、處世。
  • 杜月笙:所有人情世故,不過「三碗面」,吃好了,就過好了一生!
    1927年後,逐漸走向輝煌的杜月笙開始懂得,在這紙醉金迷的上海灘,不能光靠拳頭。杜月笙有經商頭腦,但他的頭腦裡未必真有多少金融才學。 杜月笙之所以能夠崛起,用他的話說人生要吃好三碗面,體面,場面,情面。 體面。
  • 王開東: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有一句經典名言:「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可概括為杜月笙做人的總綱。但露蘭春非同凡響,開出了三個條件。一是明媒正娶,二是不當妾,三要掌管黃金榮的保險柜鑰匙。黃金榮作死,居然全部答應,林桂生一怒之下,只要了5萬大洋,帶了幾件洗換衣服,黯然退出黃公館。
  • 癟三杜月笙:五毛錢贏得別人的尊重,開吃人生最難的三碗面
    杜月笙不一樣,怪不得人家後來成為大佬。大佬不是一瞬間就成的,而是經過磨練摔打的。他不僅想著吃飽,還有更高的追求,他揣摩人的心思,觀察別人的眼色,想著花最少的力氣要到更多的吃食。在吃飽的時候,他還想辦法得到同伴的友好和幫助。多年後,上海灘人人都說杜月笙會做人。這些技巧就是他在高橋流浪乞討中練就的。
  • 林桂生對杜月笙有大恩,她晚年退隱之後,杜月笙有沒有去看過她?
    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三碗面哲學」,也就是所謂的人面,場面,還有情面。這三碗面很難吃得開,但是杜月笙這麼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人,卻吃得津津有味,並且如魚得水。為什麼?當時的人對於上海三大亨有一個評價:「黃金榮愛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也正是因為他會做人,才能把人生三碗面吃透。
  • 黑幫教父杜月笙的傳奇一生,毛主席的6字評價最貼切
    杜月笙,一生縱橫捭闔,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是中國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 職場人,青幫老大的「三碗面」,你吃過幾碗?
    不過,今天我們來研究杜月笙生前講過最著名的一番話:人生需要吃好「三碗面」,體面、情面、場面。 這三碗面是杜月笙一生為人處世的基準法則,我們職場人,應該從中思考出一點生存之道,就算不能立地頓悟,至少也能讓自己在職場左右逢源,豈不是更好。 一、體面 職場人都希望有體面的工作,但很多人都是外在體面、內在骯髒。
  • 杜月笙為什麼能雄霸上海灘?做人當如此!!
    (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有句人生格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體面、場面、情面。曾經擔任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大員的姜豪,95歲那年接受《海上沉浮》攝製組採訪時,比較上海灘三大亨的為人處世後講:做人最漂亮的還是杜月笙,你去找他,先叫一聲,月笙哥,你說上句,不要說了,他知道下半句了。他杜月笙像孟嘗君一樣,孟嘗君食客三千,大大小小的來投杜月笙一生頗仗義疏財,他的錢財觀,就是散財建立自己的聲譽和網絡,而不是做個守財奴。
  • 揭秘中國第一幫主,人稱上海皇帝——杜月笙
    這和杜月笙的為人處世有關係,上海青幫三大亨中,素有「黃金榮貪財,杜月笙會做人,張嘯林善打」的說法。杜月笙到底有多會做人?無需說多,就說一點就能看出來杜月笙做人與眾不同,杜月笙傳中提到,當年黃金榮打賞杜月笙錢財,杜月笙就把這個錢全部分給手下弟兄們,杜月笙深知」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句話的道理,這件事情被黃金榮知道後,黃金榮感嘆說:以後的上海灘唯有他能成大器!1935年卡迪拉克V-12就是別人送的!杜月笙的車基本都不是買的,都是別人送的。
  • 「做人要學杜月笙」,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杜月笙到底有多黑多毒
    杜月笙被譽為「青幫三百年來之第一號人物」,他的秘書胡敘五所說:「杜月笙之勝,不在做事,而在做人。」當時人們對上海青幫三大亨有個說法是,黃金榮愛錢,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
  • 杜月笙的字畫
    首先從外形上,杜月笙極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文人形象,即使是地皮流氓的身份,也不妨礙他有一顆想做文化人的心!杜月笙 書法 32.5×25.5cm 約0.7平尺鏡框 水墨紙本 題識:和安仁兄四十榮慶。杜月笙。鈐印:杜月笙印(白文)他學習古代成功人士的做人哲學,並勤練書法。
  • 俗語: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可是農村老話也說「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這個總結也很經典。如果你能把這三碗面吃好,那你在這個社會上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了。體面、場面和情面是最難吃好的三碗面,有的人窮盡一生,也吃不好。什麼是體面?簡單來說,就是你做的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完美搭配,這就是體面。什麼是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