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三碗面,藏著江湖大智慧,如何才能吃得有水平?

2020-12-24 藝述史

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場面,情面。」這句話出自知名的黑幫大佬杜月笙,想必你也聽說過他,以「做人」見長的杜先生精通人情世故,他所說的「三碗面」,在我們的人情社會中,吃得好能讓人生順遂、平步青雲,吃不好就容易步履維艱,處處碰壁。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三碗面,應該怎麼吃。

杜先生是個體面人,愛穿長衫,扣子也系得規整,形容消瘦,待人客氣,和我們想像中的黑幫頭子不太一樣。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決不能讓別人見了咱害怕。」他留給大家的始終是謙謙君子的形象,上海灘上人人也稱他一句「杜先生」。

這是他的第一碗麵,體面。

把猙獰陰暗的部分都藏在體面的儀容下,這不容易。

更不容易的是他不僅僅讓自己體面,也讓找他幫忙的人能獲得體面,就比如學者章太炎找他幫忙,他親自上門拜訪,還悄悄把錢留下,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他始終維護著旁人的體面。

第二碗面就是場面。

就比如杜家祠堂落成典禮時,他迎來送往,賓客滿門,排場非常大。我們常說他捨得花錢、捨得給人送禮,排場,其實也是他與人交往的一部分。但我們普通人學吃這碗面時就要謹慎,場面並不是壞事,看法因人而異,打腫臉充胖子、強求鋪張浪費可就不值得了。

合適的場面能給人帶來人脈和隱形利益,不合適的場面可就只能給你留下一份付款帳單了。

最後是情面。

這點我也和大家分享過,杜月笙就說過「別人存錢我不存錢,我存交情。」

比如張學良被人追殺,他就安心讓對方住在自己府上,不必擔心;他可貴的地方在於,不僅僅面對權貴階級是如此,對待普通人更是如此,每年常回家鄉接濟鄰裡,他的情面,不分貴賤,在他眼裡,情義是大,利益是小,從而也獲得了更大的利益。

顯然杜月笙有「邪」的一面,為非作歹,殺人放火,也有比如支持抗日的「正」的一面,總的來說,雖然邪大於正,卻也是個傳奇人物。他人生的三碗面告訴我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中,少不了人情世故,這都是人生的組成部分,逢場作戲也難免,不必過於牴觸,進退是非,守住自己的心就好。

相關焦點

  • 杜月笙: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人面,也有說法是「體面」。做人要有人樣,要門面好看,活得體面,要姿態好看。杜月笙本是窮苦人家,小流氓出身,按理來說,最多也就是土匪頭子,怎麼做得到日後叱吒風雲、黑白通吃、世人敬仰呢?這得從他本人的門面說起。那會,上海灘的流氓都是穿著黑綢短打,對襟開衫,常坦胸露懷。身份高點的便脖子上掛金懷表,手上戴大鑽戒。
  • 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事實證明,他吃的很有水平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從一個鄉下來的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成為上海青幫三大亨之一,跟黃金榮、張嘯林齊名,並且在當時社會獲得了巨大的財富資源和社會地位。當時的上海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杜月笙出身黑道,卻受人尊敬,他靠雙拳打天下,朋友卻遍布軍、政、商三界。
  • 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其中有一句,讀了幾遍,言簡意賅,卻深感當真把他一生說透,也把人生在世的事理講得一清二楚。 便是那句:「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 吃好「3碗面」,杜月笙成上海皇帝,臨死留下這句話,保子女性命
    他雖然是江湖中人,卻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俗子,都對他很尊敬。他闖蕩上海灘,靠著一雙拳頭和江湖智慧,打下一片天下。當時的上海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那麼,杜月笙究竟如何會做人?他又是如何發跡的呢?杜月笙說的最難吃的「3碗面」是什麼?
  • 杜月笙:所有人情世故,不過「三碗面」,吃好了,就過好了一生!
    1927年後,逐漸走向輝煌的杜月笙開始懂得,在這紙醉金迷的上海灘,不能光靠拳頭。杜月笙有經商頭腦,但他的頭腦裡未必真有多少金融才學。 杜月笙之所以能夠崛起,用他的話說人生要吃好三碗面,體面,場面,情面。 體面。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人生信條——做人要吃好「三碗面」
    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與軍閥當局庇護下,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勢力日大,成為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的「上海三大亨」之一。他有句人生格言,就是人生要吃好「三碗面」:體面、場面、情面。杜月笙的人生「三碗面」,在民國時期非常出名,這也說明在他意識裡,重視場面,講究情面。當然,杜月笙講究的人生「三碗面」,最終是要追求回報的。體面,就是做事恰如其分,不可失了身份。
  • 職場人,青幫老大的「三碗面」,你吃過幾碗?
    不過,今天我們來研究杜月笙生前講過最著名的一番話:人生需要吃好「三碗面」,體面、情面、場面。 這三碗面是杜月笙一生為人處世的基準法則,我們職場人,應該從中思考出一點生存之道,就算不能立地頓悟,至少也能讓自己在職場左右逢源,豈不是更好。 一、體面 職場人都希望有體面的工作,但很多人都是外在體面、內在骯髒。
  • 杜月笙:人生最難吃好的,是這3碗面
    上世紀30年代,風雲變幻的上海灘,有這麼一位梟雄:他出身黑道,卻受人尊敬,靠雙拳打天下的他,朋友遍布軍、政、商三界;他沒讀過幾年書,卻對古代帝王將相的故事如數家珍,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他家財萬貫,卻說自己「從不存錢。」他就是上海青幫三大亨之一,跟黃金榮、張嘯林齊名的杜月笙。
  • 癟三杜月笙:五毛錢贏得別人的尊重,開吃人生最難的三碗面
    然而一件事改變了他,讓他有了比吃飽、吃好更大的追求。2.那一年他13,跟以前一樣在賭棚裡遊蕩。一個漢子開玩笑得說:「小子,你整天在這晃蕩,要不要玩一把啊?」杜月笙在賭棚裡呆久了,每次看見有人用很少的錢就贏了大錢時,他總是心癢難耐。一筆很小的賭資就能讓人成為暴發戶,還有什麼能比賭博來錢更快呢?而且賭博的那種刺激感更是讓他熱血沸騰。
  • 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有一句經典名言:「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可概括為杜月笙做人的總綱。先說人面。杜月笙7歲父母雙亡,成了一個孤兒。他只能跟著舅舅過日子,舅母無情常常夾槍帶棒。杜月笙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萬般隱忍。後來杜月笙去了姑媽家,在那裡過了幾年好日子,所以杜月笙終生感念姑媽。
  • 王開東: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有一句經典名言:「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可概括為杜月笙做人的總綱。在落成儀式上,杜月笙收到了無數的牌匾,既有蔣介石、張學良、何應欽、胡漢民等國民黨要人的匾額,又有吳佩孚、徐世昌、孔祥熙、曹錕等民國大軍閥的賀詞,還有章士釗、于右任等文化大鱷的對聯……宴席一連擺了三天,所有人來了就坐,坐下就吃,每天流水席上千席,整個大上海盛況空前
  • 杜月笙的處世智慧:真正厲害的人都深諳人性,翻臉才能體現出來
    杜月笙也曾有過一個體會,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和情面。但顯然,他是將這三碗面吃的還算不錯的一員,他之所以能在上海灘叱吒風雲一時也是因此。 杜月笙從小過的就是窮日子,四歲之前父母雙亡,常年寄人籬下。早些年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他什麼沒見過,什麼沒幹過?不過也因著如此,倒是給了他鍛鍊的機會,提前吃上這三碗面。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你吃了幾碗?
    舊中國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經常感嘆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情面、場面。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抹不開情面抹不開情面是很多人的弱點,當然也不能說弱點,畢竟要是沒有沒有人情味那活著還幹啥,但是抹不開情面有的時候真的很吃虧,就以本人為例,雖然不是大虧但是也是教訓啊,都已經記不得吃過多少次虧了,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一個人跟我借了2000塊,已經10年了還沒要出來,但是感覺關係不錯,抹不開情面就借了,結果一開始是等幾天等幾天,
  • 林桂生對杜月笙有大恩,她晚年退隱之後,杜月笙有沒有去看過她?
    杜月笙雖然起於江湖,說白了就是一個黑幫頭目,不過,他卻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 人面 場面 情面
    民國時期,縱橫上海灘十裡洋場的青幫大亨杜月笙曾經說過,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當年,國家領導人曾經說過,要讓人民活得更有尊嚴一些。國人在國際社會上要有更有尊嚴,更被尊重。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堅守自己的世界觀、維護好自己的形象,秉承最基本的道義和法則。作為一個微小的個體,做人最基本的體面還是要有的,有分寸、有尺度、有人面,我想保持這「三有」,算是能夠端起「人面」這碗面。
  • 爸爸請孩子吃了三碗面,教會孩子三個終生受用的道理,網友:高明
    父親參與教育,孩子看待事物的視野和格局都會有「裡程碑」式的提升,對孩子的未來也會有深遠的影響。爸爸請孩子吃了三碗面,教會孩子三個道理一位爸爸準備了兩碗面,一碗麵上有荷包蛋,另一碗麵上沒有荷包蛋。兒子理所當然地選擇了有荷包蛋的面。 爸爸卻要求和兒子換一碗麵,「你要懂得謙讓,把有荷包蛋的面讓給爸爸。」
  • 「慫」的智慧:青幫大佬杜月笙為何向王亞樵低頭?
    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說白了,杜月笙所說的三碗面合在一起就是中國人常講的「面子」。面子,是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給我個面子」可能是每個中國人在有生之年都會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通常而言,當一個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其潛臺詞就是:兄弟我在這個地界兒還是有些分量的,你得考慮我的意見。
  • 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的後人生活現狀如何?
    提起杜月笙,相信朋友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青龍幫幫主」,以及一身熱血愛國的革命情操。 作為舊社會上海灘的大佬杜月笙做人可謂是十分「講究」。那麼作為當時小混混的杜月笙如何能在數十年內發跡成為上海灘的土皇帝呢?
  • 巔峰時期的杜月笙,財力到底如何?大抵相當於現在什麼水平?
    比如近代時期,上海的青幫大佬杜月笙,他的手下就曾經聚集過一批人才。這位傳奇的人物究竟是如何起家的呢? 杜月笙的家庭比較困難,他在上海街頭流浪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他偶然加入青幫,並靠著自己的陰狠毒辣,一步一步的登上了青幫大佬的位置。
  • 九一八後張學良在上海期間受杜月笙保護,其實兩人早有交集
    「大禮」就是一個沒有引信的炸彈,附帶著的是王亞樵對張學良提出的三條意見:1、回到北方,重整兵馬跟日本人決一死戰,要死就死在戰場上。2、回到北方,自裁已謝罪於東三省的人民。杜月笙當時統領者上海青紅兩幫,有數萬的門徒,即便是如暗殺大王王亞樵這樣的亡命徒也得掂量掂量。於是經過一番協商後改為,讓張學良少帥速速離開上海。就這樣,張學良在杜月笙的保護下,不僅沒有收到上海,甚至還可以日夜往返於上海灘的娛樂場所,順便還在杜月笙的幫助下把大菸癮給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