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事實證明,他吃的很有水平

2021-01-17 更讀書社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

從一個鄉下來的小癟三混進十裡洋場,成為上海青幫三大亨之一,跟黃金榮、張嘯林齊名,並且在當時社會獲得了巨大的財富資源和社會地位。

當時的上海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

杜月笙出身黑道,卻受人尊敬,他靠雙拳打天下,朋友卻遍布軍、政、商三界。這些和他的為人處世不無關係。

素來以情商高聞名的杜月笙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情面,場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杜月笙口中這難吃的「三碗面」。

01.體面

中國人喜歡講體面,不論你是身在高處,還是掙扎在底層,體面,是每個人都在努力維護的東西。

我們在許多老照片中,看到杜月笙都是一身整齊的長衫,頗有文化人的氣質,很難想像他是個不識幾個大字,混混出身的黑幫老大。要知道舊上海的流氓,用來顯示身份的打扮是黑拷綢短打,對襟中分,單排密扣,捲袖敞懷,胳膊上刺青,胸前掛懷表,手上戴鑽戒,橫眉豎眼,招搖過市。而杜月笙摒棄這身流氓打扮,一年四季穿起長衫,因為身上有紋身,即使再熱,他也不會挽起袖子。如此注意自身形象,讓他很快融入上層社會,也吸引了一批文化人朋友。

而且杜月笙不僅自己體面,也會給人體面。給窮人施粥,從來不限定份量,不派人監督,既然是做好事,就讓人吃個痛快。國學大師章太炎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杜月笙多次以買其字畫為由接濟章太炎,即使在當時章太炎的字基本沒人買,但這樣做算是保足了他的面子。

杜月笙懂得讓自己體面,並予人體面,所以收穫了尊重和人心。

02.情面

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做人不能太死板,要講情面,人與人之間貴乎一個「情」字。

杜月笙能有那麼多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就是因為他講情面,有義氣。

他很少拒絕別人,有事求他的,他一般都回三句話:

「你的事兒,我曉得了。」「我會替你辦好!」「好,再會!」

兄弟朋友遭遇不測的時候他會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他。

如他自己所言:「別人存錢我不存錢,我存交情。」

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張學良因此背上了投降將軍的罵名,當時有愛國殺手之稱的斧頭幫老大王亞樵要殺他,杜月笙得知之後便出資20萬將張學良保護了起來。可以說在上海只要是杜月笙要保護的人,其他的黑勢力都是會給杜面子的。

做人做事,給人情面,日後若有困難,也會多個幫手。

03.場面

做人除了注重體面,給人情面,還要學會做場面事,說場面話,幹場面活。

當年杜月笙修建杜氏祠堂,國學大師章太炎親自題詞,引得社會各界名流紛紛跟著題詞獻字,而杜月笙在其中不僅得到了無限榮光,還因為這些大人物的吹捧,個人身份得到認可,社會地位得以鞏固。

上海法租界工人大罷工,是杜月笙出面與工廠老闆談判,解決了工人們加薪的問題。不過事情解決後他沒急著向社會宣布,而是把工人們請到一所高檔酒樓,上好酒菜後,才鄭重宣布:

「各位,現在他們已經答應了!給工人們的薪水漲75%!」

如此,不僅消除了工人們的質疑,還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晚年的杜月笙不顧身體狀況,開始籌備與孟小冬的婚禮,也是因為準備移民法國時,孟小冬的一句:

「我跟你一起去,是算丫鬟,還是算女朋友?」

給足愛人場面,也是一種尊重。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排場太過鋪張浪費,但也正因為這些排場,讓杜月笙的朋友、親人、愛人,感受到最大的誠摯與情誼,也讓他在為人處世中事半功倍。

講究體面」、「善用場面」、「留足情面」這是我們一生需要學習的。

*本文為更讀書社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杜月笙: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而他身為上海灘第一黑幫老大,若是辦得不夠氣派,豈不是折了自己的面子?所以說場面這碗面難吃,是因為很多人以為就是要大場面,打腫臉充胖子,既沒辦好,又落得個不好的名聲。什麼樣肚量與身份的人,才撐得起什麼樣的場面。吃好場面,既是人對世事的知分寸,也是對生活的儀式感。
  • 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其中有一句,讀了幾遍,言簡意賅,卻深感當真把他一生說透,也把人生在世的事理講得一清二楚。 便是那句:「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 杜月笙:人生最難吃好的,是這3碗面
    素來以情商高聞名的杜月笙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場面,情面。」吃得好的人如魚得水,諸事順遂,吃不好的人舉步維艱,難以前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杜月笙口中這「鄭重其事」的三碗面。
  • 杜月笙的三碗面,藏著江湖大智慧,如何才能吃得有水平?
    「人這輩子,有三碗最難吃的面——體面,場面,情面。」這句話出自知名的黑幫大佬杜月笙,想必你也聽說過他,以「做人」見長的杜先生精通人情世故,他所說的「三碗面」,在我們的人情社會中,吃得好能讓人生順遂、平步青雲,吃不好就容易步履維艱,處處碰壁。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三碗面,應該怎麼吃。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你吃了幾碗?
    舊中國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經常感嘆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情面、場面。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然後下個月下個月,最後找不到人了,這就是抹不開情面的後果,還有一次就是最近了,一個人找我借錢,第一次借1000,關係不是很好,也就見過幾面把,我沒敢接,然後沒過多長時間又找我,這次借100,我還是沒有借給他,第三次找我借10塊,說晚上還,我實在不好意思了,而且10塊也不多,就借給他了,結果被拉黑了。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 人面 場面 情面
    民國時期,縱橫上海灘十裡洋場的青幫大亨杜月笙曾經說過,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 當年,國家領導人曾經說過,要讓人民活得更有尊嚴一些。國人在國際社會上要有更有尊嚴,更被尊重。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堅守自己的世界觀、維護好自己的形象,秉承最基本的道義和法則。作為一個微小的個體,做人最基本的體面還是要有的,有分寸、有尺度、有人面,我想保持這「三有」,算是能夠端起「人面」這碗面。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人生信條——做人要吃好「三碗面」
    ;就連蔣介石都對他禮待有加,忌憚三分;孔祥熙、宋子文、戴笠這樣的國民黨大佬都是他的密友。上海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他不但出入黑白兩道,遊刃於商界、軍界與政界,而且將觸角伸向金融、工業、新聞報業、教育等多領域,要說那時的杜月笙有多厲害,看看他名下的商場、碼頭、煙館、工廠就知道了,幾乎整個上海灘的生意沒有不跟他杜月笙沾邊的
  • 癟三杜月笙:五毛錢贏得別人的尊重,開吃人生最難的三碗面
    杜月笙不一樣,怪不得人家後來成為大佬。大佬不是一瞬間就成的,而是經過磨練摔打的。他不僅想著吃飽,還有更高的追求,他揣摩人的心思,觀察別人的眼色,想著花最少的力氣要到更多的吃食。在吃飽的時候,他還想辦法得到同伴的友好和幫助。多年後,上海灘人人都說杜月笙會做人。這些技巧就是他在高橋流浪乞討中練就的。
  • 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有一句經典名言:「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可概括為杜月笙做人的總綱。先說人面。杜月笙7歲父母雙亡,成了一個孤兒。他只能跟著舅舅過日子,舅母無情常常夾槍帶棒。杜月笙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寄人籬下、仰人鼻息,萬般隱忍。後來杜月笙去了姑媽家,在那裡過了幾年好日子,所以杜月笙終生感念姑媽。
  • 王開東:人生三碗面
    杜月笙有一句經典名言:「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可概括為杜月笙做人的總綱。杜月笙所說的人面,就是能識人、會做事,這兩者都要恰如其分,不可失了身份和體面。杜月笙能識人。這個識人就是會「看人」。杜月笙說:「愛罵人的人,內心都很恐懼。長角的動物都不是食肉動物。一群人中最安靜的人往往最有實力。」
  • 杜月笙:所有人情世故,不過「三碗面」,吃好了,就過好了一生!
    在他的設計下,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他也因此一戰成名。1927年後,逐漸走向輝煌的杜月笙開始懂得,在這紙醉金迷的上海灘,不能光靠拳頭。杜月笙有經商頭腦,但他的頭腦裡未必真有多少金融才學。
  • 吃好「3碗面」,杜月笙成上海皇帝,臨死留下這句話,保子女性命
    當時的上海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金榮貪財,張嘯林能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那麼,杜月笙究竟如何會做人?他又是如何發跡的呢?杜月笙說的最難吃的「3碗面」是什麼?兩年的考驗期滿,在林桂生的極力推薦下,杜月笙開始在上海灘有了一席之地,逐漸地與黃金榮平起平坐。-04- 杜月笙的「3碗面」對於一個人來說,這輩子最重要的事,就兩樣:為人、處世。
  • 俗語: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可是農村老話也說「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這個總結也很經典。如果你能把這三碗面吃好,那你在這個社會上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了。體面、場面和情面是最難吃好的三碗面,有的人窮盡一生,也吃不好。什麼是體面?簡單來說,就是你做的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完美搭配,這就是體面。什麼是情面?
  • 林桂生對杜月笙有大恩,她晚年退隱之後,杜月笙有沒有去看過她?
    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三碗面哲學」,也就是所謂的人面,場面,還有情面。這三碗面很難吃得開,但是杜月笙這麼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人,卻吃得津津有味,並且如魚得水。為什麼?當時的人對於上海三大亨有一個評價:「黃金榮愛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也正是因為他會做人,才能把人生三碗面吃透。
  • 職場人,青幫老大的「三碗面」,你吃過幾碗?
    一說青幫老大,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杜月笙。一個市井水果小販混成上海灘的「土皇帝」,跺一跺腳都能讓上海灘顫三顫,甚至差點當上了解放前舊上海的市長。他的逆襲人生,成功之道,也許很值得我們研究一番。
  • 黑幫教父杜月笙的傳奇一生,毛主席的6字評價最貼切
    不但杜月笙的秘書胡敘五說過:「杜月笙之勝,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毛澤東主席也曾評價他「有本事,沒脾氣,是為上等人」; 甚至連當年上海灘的黃包車夫、短衫階層,都喊出了「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號。杜月笙作為民國時期備受爭議的大佬之一,他的生平從來都是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黑幫大佬,為什麼會被人們尊稱為「杜先生」呢?這與他做人做事的方法有莫大的關係。
  • 杜月笙的處世智慧:真正厲害的人都深諳人性,翻臉才能體現出來
    杜月笙也曾有過一個體會,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和情面。但顯然,他是將這三碗面吃的還算不錯的一員,他之所以能在上海灘叱吒風雲一時也是因此。 杜月笙從小過的就是窮日子,四歲之前父母雙亡,常年寄人籬下。早些年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他什麼沒見過,什麼沒幹過?不過也因著如此,倒是給了他鍛鍊的機會,提前吃上這三碗面。
  • 人生必吃的三碗面(一定要知道!)
    來源:儒風大家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抹不開情面梁啓超是最正直的人,可以說不講情面。他有個很出名的弟子,叫徐志摩。作為老師,梁啓超欣賞徐志摩的才氣,卻看不慣徐的生活作風。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鍾情,逼迫髮妻張幼儀離婚。追求林徽因不成,又對陸小曼愛得死去活來。二人不顧雙方家庭阻撓,執意結婚。
  • 「慫」的智慧:青幫大佬杜月笙為何向王亞樵低頭?
    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樹先生》中的樹哥就是這種情況,他一開始對自己並沒有一個正確和清醒的認識,以為自己經常和村裡人喝酒、開玩笑,別人也都很親熱的叫他一聲「樹哥」,自己就多少有幾分薄面,這從他經常把「輩份」掛嘴邊就可以看出來。殊不知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別人眼裡的笑料,屬於最沒有面子的那類人。
  • 上海灘風雲人物杜月笙,喪事從簡,為何棺材卻要花大錢買好的?
    做人要吃三碗面,一是情面,二是體面,三是場面,這是三碗難吃的面,可是為了朋友,再難吃都要吃。 ——杜月笙剛聽到這個名字,一瞬間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如此的溫文爾雅,應是民國時期的翩翩公子吧。其實主要是想說,他們其實是在香港,還身處異地,所以不應過分的鋪張,要做到喪事從簡,並且強調自己的喪事只能維持三天,不可超過一天。「不過有一件要多用兩鈿的事,我那一口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