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能打到北京,不是靠宋獻策和牛金星,而靠此人獻計先取關中

2021-02-23 天涯看點

李自成雖然被清軍擊敗,從北京趕出來,但是李自成在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領袖中也算比較成功,或者說離成功比較接近的一位了,而李自成出身驛卒,並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也不具備明太祖朱元璋那樣的戰略大局觀,他能夠取天下除了時勢以外,也靠他的一位智囊團成員。

 

李自成

很多人認為,李自成最終沒有取得天下就是因為其手下的知識分子太少,或者李自成沒有能夠重用有才能的知識分子,所以李手下的文人,讓大家耳熟能詳的不過是宋獻策和牛金星這樣的半吊子文人而已,其實李自成手下還是有能人的,而且李也能夠聽取他們的建議,顧君恩就是其中一位。

 

顧君恩,湖北鍾祥人,比較有謀略,在崇禎年間投奔了李自成的起義軍隊,不過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影響了李自成的人生軌跡。

 

1643年五月,李自成的軍隊一直混跡於湖北、河南一帶,李自成從湖北襄陽進攻鄖陽,但是卻被明軍打敗了,李自成只好退守襄陽,面對此後起義軍的方向,李自成心中也沒底,於是召集手下的大將和智囊團們共同商討。

 

襄陽

在會議上,牛金星建議向北攻取河北,然後直搗京城,簡單明了。而楊承裕則建議先攻佔留都南京,斷了北京的漕運之路,這樣北京就不攻而自亂了。上面兩個建議看起來都挺有道理,但是顧君恩在會議上則將兩個方案都否定了。

 

顧君恩先就攻佔南京的方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南京位於長江的下遊,不能佔據長江中上遊,南京是守不住的,難成大事,而且這個計策太過緩。緊接著他又對牛金星的方案做出了評價,他認為直搗京師,如果不能一舉攻下北京,則連退路都沒有,這條計策顯得有點操之過急。

 

當然顧君恩對兩條計策如此評頭論足,他是有底氣的,他有一條足夠幫助李自成奪取天下的妙計。顧君恩建議,先取關中之地,關中是李自成的家鄉,而且又能攻能守,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可以現在關中建國,然後攻取三邊,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然後再向東攻佔山西,然後再攻取京城,這樣即使一時戰敗也有退路,這一招可謂可攻可守。

 

關中

聽到顧君恩的計策之後,李自成十分高興,覺得顧君恩的計策十分妥當,於是欣然採納。而後,李自成和他的數十萬大軍依計行事,於這一年攻佔了陝西,並且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1644年大年初一就從西安向北京進軍,最終在三月份攻下了京城,至此,顧君恩的計劃已經完美的實現了,李自成離一統天下也只剩下一步之遙。

 

北京

當然,我們都知道李自成最後這一步沒有成功,最終被吳三桂聯合清軍在山海關將其擊敗,然而這並不能否認顧君恩的計劃,如果沒有顧君恩的計劃,李自成攻下南京,恐怕最後也就是洪秀全的提前版,最終被明軍困守在南京城裡。

 

作者簡介:

蘇昊

騰訊「芒種計劃」籤約作者,入選騰訊歷史自媒體「好望角計劃」

百度百家號籤約作者,入選「百+計劃」

頭條號入選今日頭條「禮遇計劃」


企鵝號 「漫談南明」

百家號「天涯看點歷史

頭條號 「天涯看點歷史號」

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和小常識,請搜索公眾號「天涯看點」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作為大順政權謀士之一,李巖為何會被殺死,是李自成容不下他?
    不是李自成要殺死李巖,而是牛金星容不下李巖。大順政權有三大謀士,分別是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巖,三人都是飽讀詩書的文人,都因為各自原因加入大順政權。作為大順政權內部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三人的關係卻並不融洽。牛金星心胸狹窄,擅於弄權,正是他進讒言,導致李自成下令殺害李巖,令宋獻策大失所望。眾叛親離的牛金星最後與兒子牛佺投降了清朝,宋獻策則選擇了脫離大順政權。
  • 明末的時候李自成手下核心人物都跑哪去了下場怎麼樣了?
    文丨東漢讀書(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自古亂世出英雄,在我國充滿封建和壓迫的古代社會中出現過許多英雄人物,他們的出現都推動了我們枯燥的歷史發展。
  • 李自成真的打不過清兵?錯,是關鍵時刻一個關鍵人物壞了事!
    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時,麾下確有總數150萬的大軍,然而過黃河向北京進發時,實際帶領的軍隊數也就50萬左右,一路過關奪城留守,打到北京城下時,實際兵力也就30多萬人。當時,李自成還沒完全摸清楚北京城的底細,否則他不會兵臨城下還與崇禎談判討封「西北王」。當李自成成佔領北京城後,自以為已推翻了大明王朝,在戰略上產生了嚴重的失誤。主要表現在對外與對內兩個方面。
  • 李自成在九宮山消失後,他的十幾萬大軍去向哪裡?
    1645年,李自成在清軍的追擊下,連吃十三敗仗,在率部退至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時,李自成消失了,死因成謎。而他的十幾萬大軍似乎也消聲匿跡了,那麼這些軍隊到底去向哪裡了?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李自成和他的大順軍是如何由鼎盛走向沒落的。
  • 有趣|宋獻策測字
    他有個隨身太監叫王承恩,在旁邊進言:「啟奏皇爺,您何不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或許能遇異人,保我大明江山。」崇禎一聽:嗯,這主意不錯。於是換上便衣,出太和門、端門、午門,直奔前門。出前門一看,打磨廠口上有個測字攤兒,後邊坐著位測字先生,四十多歲,眉清目秀,鼻直口方,三綹短髯,看著那麼瀟灑。這位不是測字先生,他是李闖王的軍師宋獻策。
  • 李自成破北京 劉宗敏拷掠群臣
    本來,他「建國」之後,依理應該大賞將士,如今金銀缺少,如何是好! 李自成回想崇禎太子一番話,又有劉宗敏等人竄掇,李自成下令「追贓」。至於明末清初士人楊士聰在《甲申核真略》中所記說明宮中有銀三千七百萬兩,完全是臆測和道聽途說。崇禎帝再財迷,也知道金銀在國亡時只徒為賊軍當賞金,他的「覺悟」不會低到那份上。可
  • 李自成歸宿之謎
    大順政權的武將之首劉宗敏,文臣之首牛金星、宋獻策等或戰死,或被俘,或投降。李自成的兩個叔父、三個妻妾與許多將領的家眷都落到敵人手裡。李自成本人在這毀滅性的打擊之後,也在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然而,明清雙方也有不少官員感到懷疑:李自成身經百戰,履險如夷,怎麼如今竟死在一小撮烏合之眾的「鄉兵」手裡。恰好這時又傳來了有關李自成還活著的種種消息,不久查明,關於李自成在江西、江北活動的消息純屬謠傳。七月間武昌總督衙門來了通山縣的土豪程九伯,自呈在九宮山牛跡嶺下殺死李自成的經過,並上繳了據說是李自成的「龍衣金印」等物。清朝當局即派人與程九伯到通山驗看屍首。
  • 李自成與三原的情結,源自三原才女:鄧夫人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眾所周知,李自成的夫人是大名鼎鼎的高桂英。李自成進入北京登極大順永昌皇帝後,封高桂英為皇后。大順軍則習慣稱呼高桂英為高夫人。 豈不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時,還有一位心愛的妻妾妃子,她就是陝西鹹陽三原縣才女:鄧夫人。
  • 韓國瑜和李自成
    ……袁承志本來一心想望李自成得了天下之後,從此喜見昇平,百姓安居樂業,但眼見今日李自成的言行,又見到滿城士卒大掠的慘況,比之崇禎在位,又好得了甚麼?滿腔熱望,登時化為烏有。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小說家的虛構,但歷史學家郭沫若也說過:在過短的時期之內獲得了過大的成功,這卻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劉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淪進了過分的陶醉裡去了。郭沫若寫道:進了北京以後,自成便進了皇宮。
  • [米脂故事]明末第一驍將,李自成的剋星——賀人龍
    李自成起兵後就一直被他追著打;幾乎一個人把山西所有的義軍都打光;李自成的舅舅,老闖王高迎祥被他活捉。硬是靠自己戰功累積,升為總兵(軍區司令),成為明朝頂級武官。最後因為桀驁不馴,兩年內坑死明朝兩任總督,被自己的上司設計擒殺。他死後,闖軍擺酒慶賀,再也無人可擋,隨後就攻佔了關中,進兵北京。
  • 李自成揮師東徵滅明,很可能只是一個偶然
    可大順政權的將士們,是絕不可能等到關中地區日常經濟和農業生產恢復後,再靠政府合法徵收的賦稅錢糧來餵養他們的。 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 還是就是如他們宣傳「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的政治口號一樣,追求現世「吃喝」的物質快感,才是農民軍的最主要追求之一。
  • 帝業夢碎:闖王李自成的悲劇
    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遊於市,將置至死」。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二月到甘肅甘州投軍。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為軍中的把總。
  • 孫傳庭為什麼突然就打不過李自成了?他死之後《明史》嘆曰:「大明亡矣!」
    在這種不利局面下,孫傳庭靠著僅有的六萬兩白銀的「啟動資金」,艱難地維持局面、積蓄力量。他按照「以秦兵衛秦地,以秦地養秦兵」的理念,徵募壯丁並勤加訓練,打造了一隻勁旅,這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精銳之師——秦軍。此外,孫傳庭招募流民,大興屯田,積攢了大批軍糧。他還下令各州縣要輕徭薄賦、革除弊政,並嚴懲不法之徒,穩定社會治安。在他的努力下,關中之地很快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 秦暉:李自成到底是「闖王」還是流寇?
    秦暉接受文化客廳視頻採訪眾所周知,李自成在陝北起家,但他在起義後並沒有直接進軍關中平原地區,而是經山西到河南、金鄉一帶,等待羽翼豐滿之後,才回去攻打關中地區,進軍西安。而且,在李自成羽翼豐滿之後,他並沒有馬上選擇進軍北京或者佔據富裕的江南地區,而是選擇回到他老家的核心地區。李自成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 孫傳庭為什麼打不過李自成?原因就一個字
    說到孫傳庭很多網友都知道這個人的的確確是很厲害,是大明朝的都督,打仗呢也幾乎是沒有敗績的,說到李自成呢其實他還真的是屢戰屢敗的一個人,那麼就是這麼大懸殊的兩個人為什麼會出現孫傳庭打不過李自成的情況呢
  • 闖王李自成逃出北京時,為何要上演一出登基「鬧劇」,他是怎麼想的?
    二來是吳三桂和李自成之間的戰鬥還處於膠著狀態,雙方的優勢還遠遠沒有消耗殆盡,此刻出兵,不是最佳時機。 只有雙方戰力消耗殆盡時,一舉出兵,便能在頃刻之間,將敵人徹底打垮。作為大清一位富有戰場經驗的攝政王來說,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 此時,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和吳三桂帶領的關寧鐵騎正在鏖戰,雙方從21日上午七八點終開打,一直打到晚上。
  • 李自成稱王后決定北上,將導致「甲申之變」,為他的慘敗埋下伏筆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必究上一節說到李自成再度圍攻開封。
  • 北京90年代的小混混,曾追著向華強打到深圳,靠一把刀獨闖浙江村
    他是北京90年代的小混混,曾追著向華強打到深圳,靠一把刀獨闖浙江村。向華強這個人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作為娛樂界的中流砥柱,他曾是劉德華的老闆,再火的明星都希望能得到他的垂青,從而給自己的演藝之火再添一把柴。
  • 歷史:闖王李自成竟然被宿松桑落洲農夫一鋤頭打死
    看到李自成一伙人,他們毫不膽怯,在李筠庵的帶領下,把搶奪糧食的兵痞流氓打得丟盔卸甲,還把其主帥給打生生打死了。後來從死者遺物和俘虜口中得知,他們打死的是闖王李自成。李筠庵怕牽連鄉裡,就舉族搬遷到了德化縣白鶴鄉(今天九江縣沙河街),他則上東林寺出家為僧,法號山鐸,終成一代名僧----真在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