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雖然被清軍擊敗,從北京趕出來,但是李自成在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領袖中也算比較成功,或者說離成功比較接近的一位了,而李自成出身驛卒,並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也不具備明太祖朱元璋那樣的戰略大局觀,他能夠取天下除了時勢以外,也靠他的一位智囊團成員。
李自成
很多人認為,李自成最終沒有取得天下就是因為其手下的知識分子太少,或者李自成沒有能夠重用有才能的知識分子,所以李手下的文人,讓大家耳熟能詳的不過是宋獻策和牛金星這樣的半吊子文人而已,其實李自成手下還是有能人的,而且李也能夠聽取他們的建議,顧君恩就是其中一位。
顧君恩,湖北鍾祥人,比較有謀略,在崇禎年間投奔了李自成的起義軍隊,不過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影響了李自成的人生軌跡。
1643年五月,李自成的軍隊一直混跡於湖北、河南一帶,李自成從湖北襄陽進攻鄖陽,但是卻被明軍打敗了,李自成只好退守襄陽,面對此後起義軍的方向,李自成心中也沒底,於是召集手下的大將和智囊團們共同商討。
襄陽
在會議上,牛金星建議向北攻取河北,然後直搗京城,簡單明了。而楊承裕則建議先攻佔留都南京,斷了北京的漕運之路,這樣北京就不攻而自亂了。上面兩個建議看起來都挺有道理,但是顧君恩在會議上則將兩個方案都否定了。
顧君恩先就攻佔南京的方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南京位於長江的下遊,不能佔據長江中上遊,南京是守不住的,難成大事,而且這個計策太過緩。緊接著他又對牛金星的方案做出了評價,他認為直搗京師,如果不能一舉攻下北京,則連退路都沒有,這條計策顯得有點操之過急。
當然顧君恩對兩條計策如此評頭論足,他是有底氣的,他有一條足夠幫助李自成奪取天下的妙計。顧君恩建議,先取關中之地,關中是李自成的家鄉,而且又能攻能守,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可以現在關中建國,然後攻取三邊,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然後再向東攻佔山西,然後再攻取京城,這樣即使一時戰敗也有退路,這一招可謂可攻可守。
關中
聽到顧君恩的計策之後,李自成十分高興,覺得顧君恩的計策十分妥當,於是欣然採納。而後,李自成和他的數十萬大軍依計行事,於這一年攻佔了陝西,並且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1644年大年初一就從西安向北京進軍,最終在三月份攻下了京城,至此,顧君恩的計劃已經完美的實現了,李自成離一統天下也只剩下一步之遙。
北京
當然,我們都知道李自成最後這一步沒有成功,最終被吳三桂聯合清軍在山海關將其擊敗,然而這並不能否認顧君恩的計劃,如果沒有顧君恩的計劃,李自成攻下南京,恐怕最後也就是洪秀全的提前版,最終被明軍困守在南京城裡。
作者簡介:
蘇昊
騰訊「芒種計劃」籤約作者,入選騰訊歷史自媒體「好望角計劃」
百度百家號籤約作者,入選「百+計劃」
頭條號入選今日頭條「禮遇計劃」
企鵝號 「漫談南明」
百家號「天涯看點歷史」
頭條號 「天涯看點歷史號」
想要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和小常識,請搜索公眾號「天涯看點」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