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黨幹事長石坡茂(資料圖)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日前公開宣稱,一旦有安全需要,日本自衛隊可以到地球另一端行使集體自衛權。此言一出,立即引發日本國內進步輿論對安倍政權修憲意圖的擔憂,同時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以及中國等周邊國家的警覺。由於這番言論事關日本防衛政策是否會發生根本轉變,謂其「石破天驚」之語並不誇張。
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同盟國家可行使集體自衛權。但是,按日本現行憲法解釋:「日本擁有集體自衛權,但不能行使。」也就是說,若美國的盟國遭到攻擊,日本也不能反擊,除非日本本身遭到攻擊。這是日本「專守防衛」基本國策的具體要素。因此,若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則意味著日本即便沒有受到直接攻擊,也可攻擊他國。與之相應,日本也將突破不能擁有大型海上登陸艦、遠程轟炸機、運載殲擊機的航空母艦和中遠程彈道飛彈的「專守防衛」規定,這也是日本欲解禁集體自衛權引起廣泛關注的關鍵。
毋庸贅言,日本能否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二戰後,使日本不再成為美國及世界和平的威脅,曾是美國對日政策的基本原則。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宣布日本放棄戰爭、不承認國家交戰權、不保持武裝力量,就是這一原則的體現。
冷戰開始後,美國對日政策由「抑制」變為「扶持」,使日本得以重整軍備,並在1954年建立了防衛廳和自衛隊。但是,對是否允許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美國一直持謹慎態度。去年1月13日,安倍公開宣稱,將在訪美時告知美國總統歐巴馬,日方擬加速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修憲討論,並稱這是「安倍政府的大方針」。但是,歐巴馬並未公開對此作出回應,令安倍倍感失望。
不過,失望不等於放棄。在今年「新年獻詞」中,安倍公開宣稱「恢復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剛開始」。安倍「恢復強大日本」的終極目標,是通過修改和平憲法,突破戰後體制和國際秩序。由於修憲受阻,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遂成為安倍政權近期的主要行動方針,並獲得美國支持。去年10月初,日美防長和外長安保磋商委員會,已就此達成意向。今年4月5日,美國防部長哈格爾在訪日時更是公開表示,對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表示「歡迎」。
哈格爾之所以公開表態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與美國因財政困難和受各種國際因素挈肘,實施戰略再平衡力有不逮,希望獲得日本配合密切相關。事實上,石破茂正是深諳此理,並不失時機地以「強化日美同盟」相標榜。今年3月6日,石破茂在議員會議上提出,應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中心,並聯結東南亞各國的安全保障體系,遏制「軍事實力持續增長」的中國,並稱「解禁集體自衛權是安倍首相和民眾的一致意願。這也可以視為安倍政權推行『積極和平主義』所邁出的具體一步」。
此前,安倍曾表示,如果日本自衛隊獲準行使集體自衛權,也將限定在「必要最小限度」。日本《朝日新聞》日前援引多名日本政府官員的表態稱,日本政府已草擬一份憲法解釋方案,謀求「有限」行使集體自衛權,自衛隊只在「日本領土、領海和領空及公海」行動,「原則上」不派往外國領土。但這次石破茂的言論公然違背既定方針,是否故意透露新的信息?是美國的公開表態使之得意忘形,還是美國的「困境」使之感到可進一步討價還價?一切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馮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牛寧)
(原標題:馮瑋:石破茂「石破天驚」之語透露何訊息?)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