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最近你在讀什麼書呢?在百度百科中,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11月15日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以及我對它的感悟,也有的版本譯作《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魯濱遜因船難而漂流到一個海島上,而後在海島上生活,然後第二十四年救下野人星期五,幫助發生內訌的船隻的船長奪回船隻,三十多年後重新回到英國的故事。這是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的一本書,小時候看,最吸引我的是魯濱遜克服重重困難,去打獵,養牲畜,種水稻小麥,做麵包等等,那時候覺得這類敘述非常有意思。
在上周我又重溫了一遍。吸引我的地方發生了變化,人是群體性動物,而魯濱遜一個人能在荒島生活這麼多年,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或許是被動的,但我覺得更多是主動的。他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了堅持,不也是一種勇敢嗎?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時候孤獨是被動的,大部分人不喜歡孤獨,但不喜歡孤獨的人在面對孤獨時仍選擇了堅持,堅持到現在。沒有自暴自棄或者一了百了,這也是一種勇敢。是你嗎?如果你是這樣的,那麼你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但如果可以,我更祝願你不感到孤獨。
我的另一點感悟,魯濱遜喜歡航海,但他就是在航海過程中發生意外,流落荒島。航海是他的夢想,流落荒島是他面對的現實。小時候看覺得他很慘,現在看仍然覺得他很慘。但是不同的是,讀這本書,小時候的我是旁觀者,只會思考他愛航海,卻因為航海流落到這境地,他會後悔嗎?他還會愛航海嗎?而現在的我讀這本書,就像在讀自己。夢想與現實之間,仿佛存在一道鴻溝。願你我永懷赤子之心,永遠不會覺得夢想是個可笑的詞。
在追求夢想路上,除了「現實」我們還有一個強大的敵人,那就是「時間」。我們除了與現實鬥爭,還要與時間賽跑,是不是很難?那你選擇了什麼樣的路呢?是放棄還是堅持?亦或者其他。如果你是一名學生,還未真正進入社會,可能我們可以踏踏實實充實自己的時間,只有在學校的日子而已,畢業進入社會,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充實自己的時間就很少了。你留在學校的日子還剩多少天呢?無論多少天,它都能讓一個人成長,也能讓一個人墮落。你得自己選。
以上就是我關於《魯濱遜漂流記》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