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四大假合色身

2021-03-01 喜舍語

  佛陀時代,有兩人為莫逆之交,視對方為良師益友,以「知識」互稱。

  後來,其中一人因故犯罪被迫逃亡,於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向他的好友求救,沒想到對方不但不願開門,反而問:「你是什麼人?」犯人說:「我是你的知識,因為犯了罪,特來向你求助。」對方回答:「平時我們形同至親,但危難時應當各自負責,不要影響、拖累對方。」由是此人大為不悅,心想:「平常吃飯、玩樂、出入行來都與我不相舍離,臨難時卻棄我不顧,這哪是我的良師益友。」想想便往深山行去。

  途中,犯人遇到一位善知識,此人了解狀況後,竟然帶他到家裡避難。善知識說:「你我雖不相識,但我仍應送你到安全的地方。」於是就帶著珍寶,親自駕車送他到別的國家。該國國王及長者們聽聞此事,亦為他安置田宅、供給財寶,令他享福至命終。

  佛陀知道此事後,就以此譬喻,教導弟子:「罪犯好比人心,他的這位莫逆之交則如地、水、火、風四大假合的色身,而途中幫忙他的善知識則是三皈、五戒。凡夫眾生平時執著、滋養四大假合的色身,供給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不虞匱乏,然而一旦無常降臨,大限來時,還是可能墮到三塗惡道受苦。再者,罪犯幸好遇到善知識,不僅安全送他到他國安置,還有助緣供給所需,直至命終。這也是譬喻因布施持戒的功德,使其能至天界享福,住七寶宮殿、著天寶衣,百味佳餚自然現前,生活極樂無窮。因此,人生在世,不應貪著利養,應當少欲知足、布施持戒、修善積福,若只知滋養色身,則無所助益,行者應當慎思。」

  在短暫的生命裡,人們總是汲汲營營追求色身的享受,反而使自己墮入三塗惡道中,無法出離輪迴之苦。三寶猶如世間明燈,普照大地,引導正確的人生方向,吾人應當把握有限的光陰,皈依佛法、落實修行,方能達到究竟的彼岸。

………………………………………………

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無量!
投稿信箱:xishetang@126.com


相關焦點

  • 10.人的身體就是四大假合,四大若分離了,這身體就沒有了【證道歌淺釋】(宣化上人)
    講述於美國加州洛杉磯金輪聖寺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放四大「放四大」:什麼叫「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地也是周遍世界的,水也是周遍法界的,火也是周遍法界的,風也是周遍法界的;這個地水火都是有形的,風是無形的。
  • 佛典故事: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十二)
    南天竺國有一位善男子出家修行,然而他始終放不下對自己色身的愛戀,經常以酥油塗抹全身、以香湯水沐浴,又用各種上等美味飲食滋養色身。因為對色身的愛執,使他無法契悟真理,不得解脫成就聖道。他因此非常煩惱,思惟著有誰能為他說法?
  • 《西遊記》提到的四大部洲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佛經裡有記載
    吳承恩的《西遊記》裡寫的是神佛事,那麼在《西遊記》中出現的四大部洲,在佛經的記載中,又是什麼樣子呢?關於四大部洲的敘述,散見於《長阿含經》、《立世阿毗曇論》、《俱舍論》等佛教經典中,這裡簡單匯集佛經中的一些記錄,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 佛經故事:此身無我,道不遠人!
    《眾經撰雜譬喻》中記載了一個「鬼故事」。如是聞,從前有個旅人,有一天在一處驛站歇息。佛陀那時候的驛站比較簡單,沒有守衛,沒有侍者,就是在那些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搭建一個小木屋,裡面備點糧食,炊具,還有處床榻,供來往旅人休息。
  • 各種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在佛陀的各種說法當中,譬喻說法是比較生動、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時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這也成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個有效方式。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
  • ▷佛經故事有聲書(117) 獵 人
    想每天收聽並閱讀更多上師開示,聲文並茂的佛經故事、大德教授、傳記等,歡迎添加微信公眾號:向巴恩珠上師。想系統學習菩提道次第者,可參閱公眾號的第二條內容。更多講記可在歷史消息中查看。添加方法:1、回到文章頂部,點擊藍色字「向巴恩珠上師」,關注公眾號。2、打開微信→「發現」→掃一掃→掃描文章底部,圖中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 佛典故事:諸根寂靜的難陀
    您觀察這個色身,骨頭就像枷鎖一般,身上的肉如成堆的石頭笨重,欲愛更像塗在刀上的蜂蜜,貪求一時卻後患無窮!貪念熾盛,如同果實繁盛,必令樹枝折斷;皮囊只堪暫時借用,卻不能長久;淫慾好比劍樹、毒藥、毒果……明白淫慾的諸多過患,就不會起貪著的心念。如果不明白這種種過患,妄想度脫生死橫流,契入菩提涅槃,是不可能的。
  • 南懷瑾老師:大家研究佛經,知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三災八難」?
    大家研究佛經,知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三災八難」?佛學經常講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有「三災八難」,大三災是什麼?火水風。這個宇宙毀壞時,火災先來,譬如現在全世界科學家,擔心我們這個地球,北極的溫度高,冰雪化了,化了以後將來水災一起來,這個世界毀掉,這個地球翻了個身了。
  • 莫高窟最動人的佛經故事畫:完美精湛的橫卷裝飾藝術
    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南壁的《小沙彌守戒自殺因緣》壁畫,是莫高窟最動人的佛經故事畫,依據《賢愚因緣經》繪製。故事大意:一個篤信佛教的長者,送子到高僧門下,受戒為小沙彌(小和尚)。高僧和弟子的衣食,由本城的一位居士供養。
  • 星雲大師:佛經將宇宙眾生的死亡分為四大種類!
  • 六個來自佛經的經典寓言
    這時翻譯的佛經就更多,質量也更高了。我們都知道「唐僧取經」的故事,那位唐僧唐玄奘在歷史上原是一個真實的、了不起的人物。這種佛經翻譯事業,從東漢時開始,到了唐代,達到極盛,又一直延續到宋代,宋代以後才基本停止了。但在這同時,我們的一個兄弟民族,藏族,他們用自己的語言翻譯佛經的工作卻方興未艾。這樣算來,佛經的漢譯工作,前前後後進行了將近一千年。
  • 《紅樓夢》就是一本佛經,您如何解讀?
    作者當然知道妙玉修行不徹底,但是《紅樓夢》本身像佛經,本來就在寫人性不徹底的修行。人世間有誰修行徹底了呢?妙玉的不徹底,與其他人物沒有那麼大的不同。評論家對她苛刻挑剔,或許還是因為她是「尼姑」吧。妙玉的故事令人心痛,這樣的潔癖,這樣的堅持。這樣愛美,在梅花盛放的花瓣上收積雪,雪帶著梅花蕊的香,存放在青瓷缸中,埋在地下,五年後打開,為幾個青春知己喝一次茶。
  • 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寓意
    在佛陀的各種說法當中,譬喻說法是比較生動、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時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這也成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個有效方式。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01、龍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