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5日凌晨2點,NASA如期舉辦了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重大新發現——確認了兩顆新的系外行星克卜勒-80g和克卜勒-90i。
克卜勒-80g是1100光年外的一顆大小與地球相近的行星。對於系外行星獵手克卜勒來說,這只能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發現。
不過,克卜勒-90i則不然。這顆行星環繞在2545光年外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克卜勒-90周圍。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在這裡發現了七顆行星,克卜勒-90i是第八顆。於是,克卜勒-90成為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首個與太陽系一樣具有八顆行星的恆星系。
在這八顆行星中,內側五顆可能為超級地球或迷你海王星,而外側兩顆則是氣態巨行星:
據介紹,新發現的克卜勒-90i被認為是一顆比地球大30%的巖質行星,而且和地球一樣處於所在恆星系由內到外的第三位。只不過,這裡的環境堪比地獄,其表面溫度約426℃。這是為何呢?因為克卜勒-90i於母星保持太過親密的關係,在極其靠近母星的軌道上運轉,以至於僅需14.45個地球日就可完成一次公轉。
實際上,這個恆星系可謂是一個緊縮版的太陽系——八顆行星都緊密團結在以克卜勒-90為核心的恆星系中央周圍。就算是最外圍的克卜勒-90h,其軌道半徑甚至比地球的還小。因此,這個恆星系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並不大。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還利用了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技術,藉助機器學習對克卜勒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
毋庸置疑,人工智慧在天文研究領域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對海量觀測數據進行分類、審查,最終找出有價值的發現無疑是一件令天文工作者們頭痛的事。頭痛砍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對此他們通常會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向全球熱心的志願者們尋求幫助,將一些繁瑣的任務分包出去。然而,隨著各大望遠鏡持續不斷地快速收集新數據,人類明顯跟不上節奏,而人工智慧則可能成為完美的解決方案。
前不久,格羅寧根大學的天文學家還曾利用人工智慧從海量觀測數據中找出宇宙中的引力透鏡現象。他們利用的是所謂的卷積神經網絡,先用數百萬張自製的引力透鏡圖像進行訓練,待完成深度學習後再對一小片天區的數百萬張圖像開展識別。結果,初步篩選出761個引力透鏡候選,隨後再由天文學家進行二次篩選,最終得到56個新的引力透鏡候選。
當然,現在還只是開始,相信未來人工智慧在太空探索上會有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