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重大新發現!2545光年外有一個太陽系

2021-01-10 三體迷

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5日凌晨2點,NASA如期舉辦了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重大新發現——確認了兩顆新的系外行星克卜勒-80g和克卜勒-90i。

克卜勒-80g是1100光年外的一顆大小與地球相近的行星。對於系外行星獵手克卜勒來說,這只能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發現。

不過,克卜勒-90i則不然。這顆行星環繞在2545光年外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克卜勒-90周圍。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在這裡發現了七顆行星,克卜勒-90i是第八顆。於是,克卜勒-90成為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首個與太陽系一樣具有八顆行星的恆星系。

在這八顆行星中,內側五顆可能為超級地球或迷你海王星,而外側兩顆則是氣態巨行星:

據介紹,新發現的克卜勒-90i被認為是一顆比地球大30%的巖質行星,而且和地球一樣處於所在恆星系由內到外的第三位。只不過,這裡的環境堪比地獄,其表面溫度約426℃。這是為何呢?因為克卜勒-90i於母星保持太過親密的關係,在極其靠近母星的軌道上運轉,以至於僅需14.45個地球日就可完成一次公轉。

實際上,這個恆星系可謂是一個緊縮版的太陽系——八顆行星都緊密團結在以克卜勒-90為核心的恆星系中央周圍。就算是最外圍的克卜勒-90h,其軌道半徑甚至比地球的還小。因此,這個恆星系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並不大。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還利用了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技術,藉助機器學習對克卜勒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

毋庸置疑,人工智慧在天文研究領域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對海量觀測數據進行分類、審查,最終找出有價值的發現無疑是一件令天文工作者們頭痛的事。頭痛砍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對此他們通常會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向全球熱心的志願者們尋求幫助,將一些繁瑣的任務分包出去。然而,隨著各大望遠鏡持續不斷地快速收集新數據,人類明顯跟不上節奏,而人工智慧則可能成為完美的解決方案。

前不久,格羅寧根大學的天文學家還曾利用人工智慧從海量觀測數據中找出宇宙中的引力透鏡現象。他們利用的是所謂的卷積神經網絡,先用數百萬張自製的引力透鏡圖像進行訓練,待完成深度學習後再對一小片天區的數百萬張圖像開展識別。結果,初步篩選出761個引力透鏡候選,隨後再由天文學家進行二次篩選,最終得到56個新的引力透鏡候選。

當然,現在還只是開始,相信未來人工智慧在太空探索上會有更大作為。

相關焦點

  • 第二個「太陽系」:克卜勒-90星系
    所謂的」第二個太陽系」指的就是克卜勒-90星系(Kepler-90 Planetary system),它距離我們地球約2545光年,位于天龍座,目前已發現其有八顆行星,與太陽系大行星數目相同,是目前為止除太陽系外,已發現擁有大行星數量最多的行星系。
  • 人工智慧找到「第二太陽系」
    美國宇航局(nasa)於北京時間15日凌晨宣布,通過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距離地球2545光年的克卜勒-90星系中,又發現了第八顆行星,這使得克卜勒-90與太陽系並列成為行星數量最多的星系。更值得關注的是,該發現是研究人員首次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取得新突破,將對科學家在今後的外星生命研究中有極大的啟示意義。
  • 53光年外,克卜勒的繼任者新發現一顆行星!
    2018年10月底,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因調整姿態用的肼燃料耗盡而退役,這項長達近10年的偉大探測任務宣告結束。在整個職業生涯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一共發現了兩千多顆系外行星。偉大往往是可以傳承的,NASA的新一代行星獵手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正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繼任者。早在2018年4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就被送入太空,並在進行一系列熱身和測試後,於2018年8月正式開啟科學觀測,與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實現完美交接。2018年9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剛開工一個多月,科學家就從它的探測數據中新發現了兩顆系外行星。
  • 1400光年外的行星克卜勒452b,為何被稱為地球的「表兄弟」?
    在多年對太陽系各大行星觀測之後,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擁有生命形式,可以說我們人類在太陽系中是無比孤獨的,而太陽系以外眾多行星的發現,使科學家們欣喜若狂,在這些行星中,是否有像地球一樣,具有可以為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演化提供適宜條件的個體存在呢?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新行星系統
    新華網華盛頓2月20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航天局20日宣布,天文學家利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新行星系統
  • 距地88光年,一個完美的恆星系統被發現,這裡不缺「超級地球」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上近日刊登的一篇科學報告,在距離地球88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恆星系統,目前已知的是,這個恆星系統中擁有6顆行星,和太陽系非常相似
  • 天文學家認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可能有季節變化
    天文學家近期發表新論文發現,認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的較穩定轉軸傾角使得這兩顆系外行星或者擁有常規性的季節變化以及穩定的氣候,這使得這兩顆此前被發現的宜居星球更有可能成為生命棲息地。而火星則並沒有這麼幸運「在太陽系宜居帶上的火星,其傾斜軸角非常不穩定,從0-60度之間變化。這也讓火星的大氣退化,以及造成火星地表水的蒸發。」克卜勒186f是一顆環繞紅矮星克卜勒186的太陽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492光年。該行星是第一顆在太陽以外恆星旁發現的適居帶內半徑與地球相若的系外行星。
  • 克卜勒又發現「超級地球」,退役的探測器為什麼還能發現行星?
    1995年10月,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共同公布了他們的新發現,通過在普羅旺斯天文臺的觀測,這對師徒在太陽系外的飛馬座51周圍發現了第一顆行星,和太陽系八大行星一樣正在繞著它自己的中心恆星公轉,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太陽系外繞恆星運動的行星,這顆行星和太陽系內的木星類似,都是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它被命名為51 Pegasi b。
  • 580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人類怎麼樣才能飛過去?
    2018年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服役的最後一年,據了解它在服役的三十多年間一直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之外的行星世界,數據顯示僅是克卜勒這一架太空望遠鏡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3000顆行星,並且在其中發現了不少類似木星和地球的星球。
  • 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的10大發現!
    第一批行星克卜勒於10年前就發現了5顆系外行星,編號為克卜勒4b、5b、6b、7b和8b。它們被發現在不同的恆星周圍,這些行星也被稱為「熱木星」,因為它們的質量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質量相同,並且距離母星非常近環繞母星一周不超過5天。雖然天文學家可能無法在此期間發現地球生命,但克卜勒計劃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 克卜勒發現的2600多顆行星中,最重要的這幾顆你一定不知道!
    自2009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一直沿著太陽軌道運行。現在它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克卜勒極大地促進了對系外行星的探索。在已知的4000多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中,有超過2600顆被克卜勒發現。但他的成就不僅是推動了行星科學的發展,也推動了恆星科學乃至廣義相對論的發展。
  • 美航天局發現「宜居」行星「克卜勒-22b」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日說,一顆被命名為「克卜勒-22b」的太陽系外行星或與地球環境相似。  溫度宜居美國航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顆行星與地球表面環境相似,可能適宜人類生存。「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項目科學家道格拉斯·赫金斯評價,認知「克卜勒-22b」是尋找地外宜居星球的「裡程碑」。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八項調查結果
    目前已知的大約4000顆系外行星 - 即太陽系外的行星 - 在克卜勒發現的超過2600顆系外行星。但他的成就不僅推動了行星科學的發展,也推動了恆星科學乃至廣義相對論的發展。我們匯總了一些使命的亮點。克卜勒452 b | 假設克卜勒452b是一個具有堅固表面的巖石行星,它可能看起來像這個插圖。然而,對這個世界的實際屬性知之甚少。圖為他和他的中心星與地球和太陽相比。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集合體,宇宙中分布著無數的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雲等等天體,我們抬頭仰望星空,除了月球,以及太陽系內的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外,滿眼所見的都是宇宙中的恆星,或者是遙遠的星系。
  • 克卜勒再次立功!發現新的宜居星球,距離地球約300光年
    此外,人們也有了足夠的實力去開拓地外世界,並在地球以外的星體上建立宜居的家園。那時候,人們再也不用為資源緊缺問題而擔憂了,隨時隨地可前往不同星域旅行。電影裡,在編劇和導演豐富的想像力和紮實的虛構能力下,星際移民的場景實現了。但在現實世界中,我們距離實現這個夢想還有多遠呢?
  • 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可能比預想更像地球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最新研究顯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可能比早先預想更像地球,因而可能適合某種形式的生命生存。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日報導,克卜勒-186f距太陽系500光年,得益於穩定的轉軸傾角,行星上可能有季節更替並出現某種氣候。
  • 太陽系行星規模增加三倍!那些系外行星都是通過什麼方法被發現?
    太陽系行星規模增加三倍!那些系外行星都是通過什麼方法被發現?在美國航天局標誌性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射10年後,候選外行星Koi(克卜勒的目標)4.01被確認為10年來發現的第一顆外行星。現在它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克卜勒1658b,也可以觀察到,當它在望遠鏡的視角下離主星更遠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明顯的光線下降,這就是所謂的「二次日食」。確認的太陽系外行星與先前的預測有什麼不同?在克卜勒-1658b被證實之前,許多科學家認為Koi4.01是一個假陽性的存在,它應該和海王星差不多大,並且會繞著一顆比太陽大的恆星運行。
  • NASA發現宜居行星,距地約100光年
    利用行星推動器驅使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唯一可以做的是,在地外世界尋找第二顆星球,進而星際移民。 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他們先後對太陽系其餘七大行星和一些天然衛星進行了初步探測,可結果都是不盡人意,發現不了第二顆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
  • 地球的親戚——克卜勒-452b
    【每日科技網】  2015年7月24日0:00,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稱,他們在天鵝座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似指數達到0.98的類地行星克卜勒-452b。這個類地行星距離地球1400光年,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運行。
  • 奇妙的多星系統,錯位的系外行星,太陽系外更精彩的星系!
    新研究發現,環雙星系統的系外行星錯位,將告訴我們怎樣的奇妙故事?在舊版《星球大戰》電影中,有一幕標誌性的場景,盧克·天行者在塔圖因沙漠欣賞令人震撼的雙落日奇觀。現在,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環繞多顆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可能位於距原雙星軌道平面非常遠的錯位軌道。這一發現對複雜多星系統中行星的形成產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