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鍛鍊方法,使膕繩肌力量更強,遠離腿部肌肉拉傷

2021-01-18 健康囚徒

我們健身的人經常有這種感覺,運動後腿部肌肉容易拉傷,這是因為我們對腿部股四頭肌的訓練比膕繩肌的力量練習要多,使腿部的肌力失去平衡,小編介紹種鍛鍊方法,進行這3種方法的長期練習,膕繩肌的肌肉力量增強,這樣就會降低腿部受傷。

1、俯臥屈膝抗組訓練

抗組訓練是一種對抗阻力的運動,就是利用器械進行鍛鍊,目的主要是鍛鍊全身的肌肉,它的運動形式包括伏地挺身、啞鈴、槓鈴等,它的作用可以延緩衰老,減少體內的脂肪、減少損傷和疼痛、能夠改變體形改進姿態,同時還能加強體內的新陳代謝。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使用槓鈴進行的抗組訓練。

動作要求:身體俯臥在腿部彎舉器械上,後小腿的腳踝勾住墊板,雙手握住把柄,運動時,雙腿的小腿做向上抬起墊板的動作,隨著雙腿的向上屈膝,使墊板靠近臀部,人體上半身保持平穩,當墊板到達臀部時保持動作1秒鐘,然後慢慢放下墊板。這個動作可以使雙腿的膕繩肌得到更好地刺激,肌肉的收縮和拉伸度增強,提高了膕繩肌的肌肉力量。

2、進行槓鈴硬拉

身體保持正直站立,雙腳之間的距離和肩部同寬,雙手握住槓鈴向上拉至到大腿的髂骨處,運動時雙手慢慢放下槓鈴到腳面處,彎曲膝蓋同時背部肌肉繃緊,使上半身彎曲和地面保持平衡,當槓鈴下降到最低位置時,請保持此動作1秒鐘,使腿部的膕繩肌最大限度的拉伸,然後緩慢拉起槓鈴,使槓鈴回到大腿髂骨處,一次動作完成。注意的是我們做槓鈴上升和下降都要保持背部筆直,經過膕繩肌的向下拉伸和向上收縮,使肌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3、彈力帶抗組屈膝訓練

身體俯臥在瑜伽毯上,雙腳伸直,雙腳的前腳背著地,背部肌肉收緊繃直,左腳腳踝勾住彈力帶,運動時左小腿向臀部方向運動,使小腿和臀部的夾角小於90度,身體姿勢保持不變,當小腿拉到頂峰時保持動作1秒鐘,彈力帶儘量最大限度的被拉直,使腿部膕繩肌的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運動,放下左腿,換右腿進行練習,動作同以上。我們可以多次進行運動左腿,然後再換右腿練習。

小編希望這3種動作或多或少的給你帶來幫助,在以後的動作訓練中,讓自己的鍛鍊方法更加科學性,避免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傷。

相關焦點

  • 膕繩肌的肌肉訓練有哪些活動?
    事實上,多年來,膕繩肌無論在健身還是健身比賽中都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它對整個腿部的美感和身體的前後平衡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我們熟悉的幾個大動作,膕繩肌在深蹲和硬拉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無論是職業運動員還是健身愛好者都需要強健的膕繩肌。
  • 腿部訓練不要忽略了後側肌肉,五個動作練出發達的膕繩肌
    我們在訓練中要將膕繩肌當做一個整體來進行鍛鍊,在了解了膕繩肌的構成和功能後,我們接下來看看怎樣的動作能夠對膕繩肌進行有效的鍛鍊。雖然羅馬尼亞硬拉主要的收縮肌肉為臀大肌,但是全程膕繩肌保持緊張,並且參與髖關節伸展的驅動,也能受到很強的刺激,獲得很好的訓練效果。由於羅馬尼亞硬拉可以使用較重的訓練重量,因此能夠帶給膕繩肌很強的訓練強度,十分適合作為膕繩肌鍛鍊的第一個訓練動作。
  • 股四頭肌的老冤家,一般深蹲都練不到的「護膝神肌」——膕繩肌!
    不過在我們練腿的時候,往往對股四頭肌的重視程度遠大於過膕繩肌,畢竟股四頭肌帶來的視覺衝擊才是面子工程。其實作為一對兒對抗肌,如果膕繩肌長期過於薄弱狀態,那麼股四頭肌也將沒無達到完全發達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進行腿部訓練的時候決不能忽略膕繩肌的重要原因!
  • 膕繩肌12個最佳鍛鍊動作
    膕繩肌是身體其中一組最大的肌肉,可惜因它處於大腿後方,因而往往被不少健身人士忽視。其實發達的膕繩肌能大幅提升運動表現,並能有效地減少膝關節受傷的風險。
  • 不能忽視的肌肉——膕繩肌,運動能力的提高,穩定關節都離不開它
    膕繩肌在諸多的肌肉討論中,它出現身影幾乎是最少的,我們常說健身練腿的重要性,也只不過把過多的心思放在大腿前側股四頭肌上。膕繩肌似乎是一直被忽視的一塊肌肉,位於大腿後側,肉眼不容易看到,自然而然很容易被人忽略掉,膕繩肌鍛鍊不足幾乎可以說是大部分健身者的通病。
  • 練腿不要再只練前側了,後側的膕繩肌也要好好強化
    膕繩肌是大腿後部的肌肉。從美學角度來看,強壯的膕繩肌從後面和側面看起來會使腿部更加勻稱有力量。但是強壯的膕繩肌不僅僅只是出於美學考慮,更是有助於避免受傷。理想情況下,股四頭肌和膕繩肌的力量和產生動力的能力大致相同。雖然大多數男性都是這樣,但女性卻不是。研究表明,女性往往以股四頭肌為主導,這意味著股四頭肌比膕繩肌更強。這種股四頭肌和膕繩肌失衡會增加受傷的風險,尤其是膝蓋受傷的風險。那麼為什麼膝蓋更容易受傷呢?
  • 讓腿筋健康的7種方法,緩解膕繩肌緊繃,並使它們保持健康和強壯
    膕繩肌功能障礙膕繩肌健康的一個主要挑戰是我們長時間坐著。它會長期縮短膕繩肌,削弱它的力量,限制血液循環。甚至練習瑜伽也不一定有所幫助,因為大多數瑜伽練習更強調腿筋的靈活性而不是力量。任何膕繩肌失衡的影響都不僅僅是大腿後部的局部緊張那麼簡單。
  • 在家怎麼鍛鍊膕繩肌?這3個動作學起來,讓你的下肢健康又粗壯
    我們在鍛鍊下肢肌肉的時候往往過度重視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的發展,常常把膕繩肌的鍛鍊拋在九霄雲外,雖然膕繩肌在深蹲和硬拉這兩個動作中會被順帶著練到,但畢竟不是針對膕繩肌的專門性訓練動作,如果我突然問你鍛鍊膕繩肌的動作都有什麼,你可能會一時語塞,除了健身房的俯身腿彎舉器械外真的想不出還有什麼動作能專門的練到膕繩肌,其實除了俯身腿彎舉還有山羊挺身這個動作也能練到膕繩肌,但這兩個動作都需要我們在器械上練習
  • 緩解膕繩肌(腿筋)-分步指南讓你安全拉伸緊繃酸痛的膕繩肌
    圖1膕繩肌是使我們一直保持直立並幫助我們走路和跑步的肌肉。由於其「工作」的繁重,膕繩肌的組織結構也相應的更堅韌些。豐富的內置結締組織(即筋膜)使膕繩肌比其他肌肉更難以伸展。圖3當髖部習慣性地向前移動並且膝蓋過度伸展(即,向後鎖死)時,膕繩肌被用來穩定姿勢,抵消股四頭肌和臀肌作用,這些肌肉通常支持骨盆在腿上的正確對齊。
  • 一個體式檢測你膕繩肌的靈活度,躺著就能拉伸腿筋,放鬆肌肉
    這個瑜伽動作的練習有助於拉伸大腿內側,增強腿部的力量,能有效緩解腿部酸痛,放鬆肌肉。對於穩定盆骨也有很好的作用。我們先來看看如何練習仰臥,雙腿併攏,收緊雙膝。平穩呼吸。保持雙腿肌肉結實有力。通過將腿拉近胸部,保持腿部伸直,同時保持腰部自然彎曲,來測試膕繩肌的柔韌性。保持這個姿勢5次呼吸,然後慢慢退出。在另一側重複。練習中要避免這些常見的錯誤不要彎曲膝蓋。
  • 膝窩疼痛,不能翹二郎腿請查膕繩肌
    這三塊肌肉是全身最長的雙關節肌,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髖、屈膝。當屈膝時,股二頭肌能使小腿輕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輕度內旋在完成走、跑動作時,牽拉腿部向後從而推動身體向前。 一.有關肌肉的解剖半膜肌位於股後肌群的最內側,與大收肌和半腱肌相鄰,肌塊大。
  • 腿筋(膕繩肌)的柔韌性很差,應該怎麼練習拉伸?
    你說所的腿部柔韌性差,應該主要是大腿後部的膕繩肌群(就是我們所說的腿筋)過於緊繃。因為我們的生活習慣就是經常坐著,導致我們的大腿後部膕繩肌緊繃和虛弱,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且還很難放鬆拉伸。網上的拉伸拉伸教程很多,但個人覺得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還應該科學有針對性的進行腿部柔韌性的提升。
  • 5種居家阻力帶訓練,鍛鍊臀部肌肉、股四頭肌和膕繩肌,瘦腿翹臀
    如果你準備在家進行自重訓練,那麼你可以通過添加一條阻力帶使體重鍛鍊更上一層樓,阻力帶會讓體重鍛鍊更具挑戰性。下面是貓老師健身分享5個可以在家訓練的阻力帶的動作,可以針對臀肌、股四頭肌、膕繩肌的複合動作。
  • 膕繩肌:「為什麼你們總是忽略我,股四頭肌哪裡比我好了!」
    沒錯,只有一個硬拉對膕繩肌刺激強烈一些,其它動作只算得上是「參與」狀態。我不是在刻意引導大家,事實上確實如此。我們在每次練腿時,其實大部分都是在訓練股四頭肌,雖然股四頭肌是腿部肌群中最具代表性的肌肉,但是作為同樣重要的膕繩肌就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
  • 易建聯:關於肌肉拉傷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北京時間8月3日,易建聯的傷勢報告出來,診斷為「股後肌群(膕繩肌)拉傷」,這意味這阿聯可能無緣後面的賽場!前者是由於做主動運動的猛烈收縮時,其力量超過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擔的能力;後者主要是肌肉用力牽伸時超過了肌肉本身特有的伸展程度,從而引起拉傷,而易建聯的情況就屬於前者——主動拉傷。
  • 直腿硬拉—鍛鍊膕繩肌的黃金動作,它的優勢無可替代
    膕繩肌是非常重要的大腿後側肌群,這個肌群除了有屈膝及大腿後伸的功能外,還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但很多人在練腿日會忽略膕繩肌的訓練,所有的動作都是以蹲為主,雖然在蹲的動作中膕繩肌和臀大肌都有相應的參與,但這並不是針對性的訓練,也許有些人會在俯臥腿屈伸的器械上練幾組對膕繩肌進行專門的強化,但其實這個動作並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膕繩肌訓練動作是直腿硬拉,因為在直腿硬拉的時候不僅能強化膕繩肌還能對它進行適當的拉伸
  • 膕繩肌易被忽視 4個方法緩解緊張和疼痛
    網易體育7月29日報導:膕繩肌並不是一塊單獨的肌肉,而是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組成,它們位於大腿後側,所以也稱為股後肌群。
  • 膝蓋疼、腹股溝拉傷?可能因為你的內收肌不夠強!如何訓練改善?
    回去以後,卻一直不見好,甚至越來越疼了,膝蓋前部也跟著疼,還伴有腿部無力的感覺。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腹股溝拉傷。經過物理治療和休息,差不多5個星期才好。腹股溝拉傷是很常見的,不僅高發於從事對抗性運動(籃球、足球)的運動員身上,普通人在平時運動中也很容易受傷。
  • 生活中常見的膕繩肌筋膜疼痛,如何正確的訓練改善康復?
    對於運動的人來說,最常見的原因是過度使用,腿後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籃球、足球、橄欖球、手球...等需跑步時間較長的運動,大腿後肌容易過度使用超出負荷而產生激痛點。另外拉傷後亦會生成激痛點。●騎腳踏車時,坐墊與腳踏板的位置不當,最低踏板位置無法伸展膝蓋和大腿,會導致膕繩肌長時間處於收縮狀態,也會產生激痛點。
  • 鍛鍊腿部肌肉除了深蹲,還有什麼?大腿內側和外側肌肉怎麼練?
    我們鍛鍊腿部,要清楚我們的腿該練哪些位置。腿部肌肉可以簡單的分為五個部分,大腿前側的四頭肌、後側的膕繩、內側的內收肌、外側的外展肌以及小腿的肌肉。那麼僅僅靠一個深蹲就想完全練好這所有的肌肉,顯然是不可能的。股四頭的訓練,相對來說會在深蹲的時候,得到更多的刺激。因為這塊肌肉的作用就導致它可以讓我們站起來。所以再練完深蹲後。我們可以做一個倒蹬,或者說腿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