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2020-12-28 澎湃新聞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2020-09-29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

9月28日,在臺灣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讓陳揮文聽完後一臉錯愕,表情複雜。

當天,在這檔名叫「觀點·揮文看社會」的節目後半段,主持人陳揮文按照節目慣例,接聽來自觀眾們和聽眾們的電話。此時,一位網名叫做「冰山一角」的朋友打來了電話。

「冰山一角」介紹稱,自己是一名已在大陸工作13年的臺商,目前住在江蘇省崑山市花橋鎮,妻子是湖北人,兩個孩子目前也都在大陸上學。這位臺商直言,自己之所以打來電話,是因為擔心下一代,不知下一代的方向應該如何選。

聊天過程中,陳揮文希望臺商說一說兩岸的差別,為什麼這十幾年來兩岸差這麼多?

臺商則表示,別說是這十幾年,光是自己到大陸的第一天,恰逢上海正在建造世博會園區,他那時就感覺「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聽到此處,陳揮文說道:「可是我們以前比他們好啊。」

「因為我自己本身是做工程的,我一到上海的浦東機場,走在他們的高速路上,我看到一整片的建築塔吊,這輩子沒看到過這麼多,上百個在我眼前,在臺灣根本看不到這麼多。」臺商說完這話後,陳揮文又補了一句:「我們(臺灣)就看到一個,呵呵呵。」

「啊?他們1年,我們5年追不上?」當陳揮文皺著眉頭再次確認臺商的說法時,這位臺商又表示,這只是他當年的想法,現在看到臺灣社會內耗成這樣,別說5年了,可能給個100年臺灣也很難追上。

臺商說:「不是我唱衰(臺灣),我自己也很心疼,作為一個臺灣人,每一次回臺灣,看到臺灣有發展,但是很緩慢,而且有太多的意識形態。」

如今,這位臺商已在大陸成家立業,並在大陸買了房產。他在電話中透露,自己並沒有太大的意願想回臺灣,今後如果兩個孩子有競爭力在大陸闖,他和妻子會選擇支持,如果沒能力就回臺灣。

事實上,作為島內的資深媒體人,陳揮文也多次承認島內內鬥及內耗嚴重,節目中數次吐槽臺灣,認為臺當局「什麼都做不好」,為了選舉吵來吵去,格局太小,而臺灣的媒體也「不行」。

他批評民進黨不會「執政」,「但很會亂」,整天有「綠媒」配合帶風向:「一些羨慕『民主制度』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們臺灣的例子,非常負面,美國送給我們的『民主選舉制度』有很大的問題。」

在陳揮文以往的多期廣播節目中,也接到過臺民眾表達對大陸印象的電話,打電話的人所談的內容,也時常會讓陳揮文感到驚訝。

去年10月4日,陳揮文在在飛碟聯播網廣播節目中連線了一位聽眾,這位來自宜蘭、在臺北工作的林小姐近幾年常去大陸。在「深綠」家庭長大的林小姐覺得,、「去了才看到,原來人家的進步是我們臺灣跟不上的。」談話中,陳揮文全程「不敢置信臉」,並表示這讓他很想去泉州、廈門看看。

而在去年10月31日,陳揮文又在這檔廣播節目中接到一位臺灣宜蘭李大爺的電話,他如今人在廈門。李大爺說自己的父親曾是民進黨黨員,但如今父親卻「氣得要死」,「本來不想來廈門,後來他氣啊,我把他帶過來了」。

李大爺透露,父親看到民視、三立等綠媒就氣得要命,叫全家人不許看這些媒體。「那兩個臺啊,真的是教壞小孩子!報導亂七八糟,我們臺灣就是被這些媒體給搞壞的!」李大爺甚至表示,越是民進黨的,來大陸後越不想投民進黨,越想統一。

為什麼那位名叫「冰山一角」的臺商對兩岸發展會有這樣的想法?又為何許多「深綠」的臺灣民眾在來過大陸之後轉變了看法?此前,曾有一位大陸聽眾在陳揮文的節目留言區寫道:「說多了沒用,來大陸看看就知道,大陸人都不敢說了解大陸,發展太快了。」

來源|觀察者網 文/熊超然

原標題:《"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9月28日,在臺灣地區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9月28日,在臺灣的一檔網絡節目中,
  •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
    「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9月28日,在臺灣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
  • 臺商稱「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聽完一臉複雜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上海1年(的發展),臺灣5年追不上」、「現在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 9月28日,在臺灣的一檔網絡節目中,節目主持人、資深媒體人陳揮文現場電話連線了一位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談及兩岸的發展時,這位臺商說出了這些話,讓陳揮文聽完後一臉錯愕,表情複雜。
  • 臺商在臺媒講述大陸見聞「上海1年發展,給臺灣100年都難追上...
    「上海1年的發展」,「別說5年了,給(臺灣)100年可能都很難(追上)」一位在大陸十三年的臺商在和臺灣節目《觀點》主持人連線時,不禁發出了這一感慨。聽得主持人表情一臉複雜......9月28日,在臺灣節目《觀點》上,主持人陳揮文隨機連線了一位聽眾:一位自稱來大陸13年、定居江蘇崑山的臺商。「上海進步1年的時間,臺灣5年都追不上。」,在被主持人問及兩岸為什麼在十幾年的時間裡有這麼大的差距,這位臺商網友直言,在他13年前剛到大陸的第一天,就有了這一感嘆。當時正好是上海在蓋世博會園區的時候,「那時候我就覺得,上海1年,臺灣5年追不上。」
  • 聽說你們要看2020年臺灣段子合集?安排!
    臺灣各大電視媒體就此事連番報導,反倒是讓《我的祖國》更加流行,2300萬臺灣人天天都在聽。有嘉賓嘲諷:(臺當局)一心反「統戰」,實質上被「統戰」。每天都在聽這個歌,一直都在討論這件事,《我的祖國》以前一些臺灣人或許還不知道,現在2300萬人天天都在聽。一些臺灣民眾一聽,跑去一搜索,看到祖國河山那麼好,就蠻想去看的,就「突然被統戰了」。
  • 爆笑段子不斷 臺灣媒體「名嘴」為何頻頻變身「歡樂喜劇人」?
    「臺灣不會再退讓了,大陸又不是臺灣的爸爸」 10月19日,親綠名嘴董立文在節目上老調重彈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叫囂道「臺灣不會再退讓了,大陸又不是臺灣的爸爸……」 「上海1年發展,臺灣100年都難追」,臺主持人表情複雜
  • 臺灣知名主持人跳槽大陸節目 建議臺青來大陸發展
    臺灣知名財經主持人楊世光。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東森財經臺前主持人楊世光去年結束合約後,為了突破臺灣工作上的瓶頸,毅然離開待了11年的老東家前進大陸,經過在上海3個月的洗禮後,他用「野生動物園」來比喻大陸,他說,若是「肉食性動物」,有未來發展空間,應大膽過去發展,而相比之下臺灣只是「木柵動物園」,沒有競爭壓力和天敵,適合「草食性動物」。
  • 臺灣知名主持人跳槽大陸節目 建議臺青快去大陸發展
    臺灣知名財經主持人楊世光。(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東森財經臺前主持人楊世光去年結束合約後,為了突破臺灣工作上的瓶頸,毅然離開待了11年的老東家前進大陸,經過在上海3個月的洗禮後,他用「野生動物園」來比喻大陸,他說,若是「肉食性動物」,有未來發展空間,應大膽過去發展,而相比之下臺灣只是「木柵動物園」,沒有競爭壓力和天敵,適合「草食性動物」。
  • 臺灣著名主持人張小燕祖籍是官陂?
    前段時間看了那個臺灣的《大陸尋奇》節目主持人說張小燕的故居是官陂在田樓,於是找了一遍,整理一下。
  • 嘉華:對臺灣廣播節目主持人
    ,1999年考入湖南婁底電視臺任主持人;2001年,考入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學習播音主持專業;2003年8月,考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華夏之聲擔任主持人工作;2011年1月,調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中心文藝部,將播音名改為「嘉華」,期待開啟全新的人生嘉年華。
  • 最新發布 | 2019年上海文化貿易發展報告
    隨著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不斷深化,圍繞全球影視創製中心、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亞洲演藝之都、全球電競之都的建設目標,影視、藝術品、演藝、電競等領域在文化貿易交流方面也取得長足的進步,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1、影視創作海外屢獲佳績。
  • 臺灣人:臺高鐵要蓋11年,會被大陸笑啊......
    「蓋一條臺北到宜蘭,行車時間才17分鐘的高鐵要蓋11年,我看會被大陸笑死啊。」聽到蔡英文在新年談話裡稱「臺灣正在進步」,曾經不相信「臺灣落後」的島內「名嘴」陳揮文都忍不住了,他在1月4日的節目中連珠炮式吐槽,批民進黨是「民主退步黨」,蔡英文引以為豪的「環島鐵路電氣化」竟然搞了40年,「人家海南島是環島的高鐵啊!」
  • 1949年,國民黨秘密搶運百萬兩黃金去臺始末(下)
    臺灣生與死5月27日,解放軍佔領上海,運輸大隊長張振國率隊直奔上海外灘中國銀行,把人民幣送進了「至少兩三個籃球場那麼大」的遠東第一地下金庫,金圓券時代至此結束。臺灣那頭,俞鴻鈞於1949年6月15日受蔣介石指示,以80萬兩黃金為準備金,發行了與金圓券沒有任何聯動的新臺幣,並以1:40000兌換舊臺幣,但最初臺灣民眾對於運來大量黃金一事半信半疑。
  • "庶民市長"徵服臺老百姓 臺灣人對上海人刮目相看
    風度翩翩、玉樹臨風……這幾天,臺灣媒體把溢美之辭都送給了赴臺宣傳世博會的上海市長韓正。上海早已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臺灣人對上海早已不陌生。臺灣人喜歡上海菜的濃油赤醬,甚至還有人專門教人講吳儂軟語的上海話。「俊男型」政治人物在臺灣一向受歡迎,韓正的臺灣之行短時間內在臺灣颳起一股上海熱。
  • 2021年,重慶力爭建成換電站100座
    在會上,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做了題為《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從這個報告了解到,2021年,重慶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會有不小的進展和變化。比如,在2021年,重慶將力爭建成換電站100座,新建充電樁5000個(快充樁1000個) 。
  • 臺灣主持人造詞「古今臺外」 網友:蔣臺正很贊
    視頻截圖  臺灣政經類節目一直被認為是臺灣綜藝的精髓。這次,臺灣節目主持人還祭出新詞——「古今臺外」。  今日(22日)中午,微博博主@科羅廖夫發文稱:【臺灣名主播彭文政,為避免混淆,創新發明「古今臺外」一詞】業界娘心,臺灣人民給予五星好評!  據小編查詢發現,「古今臺外」這一說法並非網友PS偽造,而是臺灣主持人彭文正在10月4日臺灣談話性節目《正晶限時批》中的說法。
  • 主持人大賽的那些年那些事
    節目通過搭建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才的國家級競爭平臺,力求選拔出一批具有文化素質好、專業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人物個性鮮明的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為中國電視事業發展提供人才力量。 2004年14歲的我第一次觀看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就被主持人這個職業所吸引。
  • 央視2015年中秋晚會主持人是誰
    其父母1949年遷到臺灣,母親出身大陸望族,45歲時才生他,是家中6個孩子中的么子。1969年其父病逝,由母親操持家計。信天主教,從小經常在神父旁擔任輔祭。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畢業(1982年),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畢業(1986年),1992年律師高考及格,曾經擔任統一超商法務專員(1988年~1989年)、臺灣電視公司法務律師(1991年~1994年)、齊麟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1995年~1999年)、中國臺灣仲裁協會仲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