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月談報導,網絡上存在不少批量生產罵人語句的軟體。這類軟體可以快速檢索、生成符合特定要求的罵人語句,還能根據需要屏蔽敏感詞彙。「有修養地罵人」、「罵得對方狗血淋頭一個髒字都不帶」,成為這些罵人軟體自詡高級的宣傳語;一款名為「莎士比亞罵人生成器」的罵人軟體,可從莎士比亞名著中檢索出罵人語句,在一些用戶心中,莎翁因此成了最會罵人的老頭。
「你是數字界和字母界的二把手」、「你到底是什麼雜交品種,腦仁兒竟然還沒瓜子大」,從這些看似無髒字卻惡意滿滿的話術中可以看出,罵人軟體真可謂「對噴界」的「寶典集萃」,懟人能夠懟出「新高度」。不過,如果以為不帶髒字地罵人,就能洗白臭嘴、摘掉不文明行為的帽子,純屬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使用這些奇言怪語,同樣是侮辱他人的語言暴力,或許能過一時嘴癮,卻汙染了語言環境,破壞了公序良俗。罵人軟體「口吐蓮花」,不是才華橫溢的智慧成果,而是戾氣逼人的文化垃圾;使用者照搬這些話術,展示的不是豐富的底蘊,而是精神世界的貧瘠。軟體生產再「優雅地罵」,也脫不了一個髒字。
罵人軟體的走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風靡遊戲社區及社交平臺的「祖安文化」。各類粗鄙文化公然流行,值得警惕與反思。這一現象,既源於道德觀念的缺位,社會心態的失衡,也折射一些人在網絡世界隨波逐流,失去價值判斷。長此以往,參與者很可能會從語言的單純互懟走向生活的複雜對抗,從而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對此,不僅監管部門要及時出手,清理相關軟體,肅清上網環境;網絡用戶也要端正價值觀,提高判斷力,遵守禮儀規範,自覺抵制加入語言暴力的行列。
偶爾產生負面情緒並不可怕,但要找到合理的釋放渠道,尋求正確的解決途徑。君子和而不同,如果一遇到不滿意的人就劈頭蓋臉朝對方罵一頓,感覺自己罵人乏術從而求助罵人軟體,並不是文明社會該有的樣子。
來源 北京晚報 | 記者 殷呈悅
編輯:殷呈悅
流程編輯:王夢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