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交流一言不合就開罵,源源不斷的「語言炮彈」既不含敏感詞彙,還能將對方罵得體無完膚。
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不少批量生產罵人語句的軟體。藉助科技手段參與網絡罵戰,通過技術處理將罵人語句偽裝洗白,當罵人軟體以對抗鍵盤噴子為名,助長網絡語言暴力之時,普通網友又該如何守住網絡禮儀和道德底線?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用「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來形容會罵人,或者說罵人有「藝術」。但再有藝術,也是罵人。沒想到,虛擬世界裡竟然也這樣罵人。你瞧瞧,不僅有不少教人所謂「文明」罵人的軟體,甚至連髒話互懟都成了網絡交流剛需,何嘗不是以恥為榮風盛行呢?
然而,問題的嚴重性遠不止這樣簡單。有的罵人軟體一鍵生成各種罵人神句不帶重複,令人「驚嘆」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尤其是還能根據需要屏蔽掉敏感詞彙不被和諧或封號,蠻神奇和厲害的。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以暴力應對暴力,以髒話回復髒話,不會兩句髒話仿佛就無法在網絡世界立足,在如此剛需下,罵人軟體大受網友歡迎。
究其原因,專家表示既有流量吸睛壓力下的情緒化、低門檻表達,也有網絡交流匿名化固有的弊病,更因為網民的從眾心理作祟。
罵人較件雖沒有暴力攻擊性強,但仍具有攻擊性,即便罵人不帶髒字亦如此。
說白了,罵人軟體再怎麼不帶髒字,也改變不了罵人的性質。
更值得關注的是,罵人軟體的危險性,遠不止文明這樣簡單,既髒了網絡空間,也汙染了日常生活表達,甚至加重社會戾氣,容易導致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甚至誘發網絡安全隱患和網絡犯罪現象。
令人揪心的是,罵人軟體2005年就引發媒體關注,至今10餘年仍然安然無恙,極為諷刺。
罵人不道德,罵人軟體實為流氓軟體,無論如何也洗白不了臭嘴,所造成的社會危害性可想而知。如果仍然放任自流,對社會道德底線的衝擊力度不難想像。
社會需要正能量,罵人軟體則是負能量。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至關重要,但凡影響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衝擊道德底線,危害網絡安全、誘發網絡犯罪的因素,均不能存在。
說到底,罵人軟體「優雅」懟人 ,「殺傷力"不可小覷,當納入網絡安全治理工作射程,且早剷除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