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號,網飛毫無徵兆的釋出了一段預告片.鏡頭剛開始, 主持尼古拉斯凱奇就從看似舒服的沙發上站了起來, 深吸了一口氣, 然後張開嘴大叫了一聲長達8秒盪氣迴腸的:
」F*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ck!」
也許是TV歷史上最牛逼的罵人場景.
這個時候, 預告片才播了10秒, 阿榮心想, 這部片咱看定了.
1月5號上線, 現在阿榮已經看完在回味了,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
這個語言畢竟還是髒話,為了文明稍微必要的時候打個碼,但是打個碼你們就不知道是什麼詞了?你們都是老司機精的很,大家都懂的, 心中無碼就行.
《髒話面面觀》到底是個什麼劇?(WTF is History of Swear Words?)
劇集海報.
《髒話面面觀》(英文名: History of Swear Words) 阿榮先入為主的以為這是個紀錄片系列, 但是片頭赫然寫著網飛原創喜劇劇集, 後來看了下網飛給這部片分的類型,寫的紀錄片系列,還有喜劇. 其實看的開心還能學習點東西, 就不用太糾結片的類型了.
所以當時阿榮蒙圈了不知道這到底是喜劇還是紀錄片.
影片一共有6集, 每集大概20分鐘左右, 各講述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罵人詞, 歷史,用法, 以及罵人詞彙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記得網飛英國的油管頻道裡有一個專欄叫做WTF is …? 就是用一個比較簡短的視頻來介紹那些剛出也許還比較火,你聽別人提起過,但是自己還不知道的劇集或者電影.比如WTF is… The Queen’s Gambit (別和我說老提這個劇,因為太好看太火了好嗎)?
這個標題放在這裡還算是貼切.
這個截圖真的放在這個文章裡不能再合適了,期待網飛英國油管頻道出個WTF is …History of Swear Words?
所以這6個詞分別是, Fu*k, Sh*t, Bit*h, Di*k, Pus*y,和Damn (是不是我打碼了你依然知道是什麼詞?).
還有一個詞就是阿榮馬上要講到的Damn
Damn
這裡拿Damn這個詞做例子, 看看劇組是如何講述這個詞的前世今生.
為啥要選Damn,因為這是中間最不像罵人的詞好吧,說其他的, 怕萬一尺度大不給發怎麼辦? 你們要理解一下好嗎.
其實Damn就和中文裡的」我靠」, 一個意思.
這段與中文中對應的"我靠"其實是中文字幕加上去的, 但是大家都懂是什麼意思.
劇的一開始就播放了《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中的一個橋段, 其中一句臺詞無需多說, 大家都知道, 但是, 那句最終在電影裡說出的經典臺詞, 差一點就沒有實現, 因為在當時的電影標準守則中,Damn還是一個被禁止的詞語.最後如何達成協議的過程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沒有這句」髒話」, 可能《亂世佳人》也不會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部經典.
如果沒能使用Damn這個詞, 也許對白會變成這樣.
最早的時候Damn的意思有兩種, 其一作為宗教術語,意指詛咒別人下地獄,其二則是法律術語,意指譴責別人有罪.這兩個意思的來源都來自於拉丁語Damnare.
拉丁文是給學霸看的.
在過去西方科學不發達,宗教依然對社會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力的背景下,Damn作為詛咒的意思,自然慢慢的就演變成去譴責,然後罵人的話.
當時的迷信思想和宗教影響讓人們懼怕被詛咒.
像」God Damn」這樣的詞更加證明了, Damn這個詞和宗教千絲萬縷的聯繫. 聖經舊約裡,也有相當多的描述,事實上聖經唯一出現的罵人詞彙,就是Damn這個詞.
16世紀時, 法國人將英國人戲稱為」Les Goddamns」, 因為據說英國人喜歡以神之名罵髒話和詛咒他人.
"李狗蛋", 真是笑死了, 信達雅的翻譯大概就是這樣吧.
接著又講到了委婉髒話(Minced Oath), 這個阿榮有體會,周圍有那些不喜歡說髒話的人,就喜歡用一種委婉的方式說出來了.比如Damn說成Darn, Sh*t說成Shoot, 不過阿榮交朋友還是喜歡直來直去直抒心扉的人.
在後面的社會中,Damn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慢慢各種文化現象頻出,從當初在《亂世佳人》裡得和這個電影條例的條條框框去戰鬥才能使用這個詞Damn,到後來肯德裡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用Damn這個詞來做他的專輯名字, 並用這張專輯贏得了普立茲獎, Damn這個詞也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路走來,才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記得14年姆爺來雪梨, Kendrick Lamar也有來做熱場, 是當初阿榮揮之不去的記憶.
Damn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很冒犯人的詞語,但是阿榮覺得我們還會把這個詞一直使用下去.
沒有這句臺詞, 整個影片都會不一樣了. Gone with the Wind, MGM.
評價
劇中邀請了很多喜劇演員,因為她們在自己的笑話裡,會有很多需要說髒話的橋段,所以她們對髒話的理解和使用多過普通人,還知道髒話對於當下流行文化的影響;還邀請了學術界的嘉賓,來講述髒話的歷史,通過歷史上的大事件來講述髒話演變的過程.整個紀錄片看的過程很輕鬆,很寫意, 阿榮個人覺得這不是那種可以競爭艾美獎的劇集(立個flag萬一有個提名呢), 但是也是讓人能夠開心沒壓力的喜劇/紀錄片.
第二集裡, 劇組把嘉賓分成兩組, 兩組嘉賓都得把自己的手伸入有冰塊的冰水中, 但是只有一組能說髒話和罵人,結果是會說髒話的那一組堅持的比較久,因為說髒話更能讓人放鬆和忍受痛苦. 劇組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證明了髒話對我們來說的重要性.
不能說髒話的基本都沒能堅持過一分鐘, 她靠說髒話堅持了2分20秒.
生活中, 也許我們需要一點東西, 一個火辣的引爆點來點燃人與人之間的火花, 這個火花,就是髒話, 但是估計和做菜時的辣椒一樣, 加多了也不好.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裡阿榮想引用一段最後凱奇結束時的話來結束,因為說的太好了:
「Damn的演化史, 等於所有髒話的演化史, 它也象徵著文化的演化史. 髒話不變,但我們的信念和恐懼一直在變.髒話讓人看清什麼是重要的,摸清人的道德底線,以及了解平日怎麼處理演說和私生活之間的張力.說髒話似乎與人性息息相關,它們處於意識和肉體之間,一個美醜參半的交界出.簡單來說, 人要有心, 有腦和有屁眼, 才能發揮髒話的功能.」
後話
看完劇之後, 再回去看《髒話面面觀》的預告片, 下面最火的一個評論是這樣的:」誰選尼古拉斯凱奇來主持的人應該被升職(Whoever chose Nic Cage deserves a promotion).」 節目裡的凱奇可以一本正經的說著髒話, 然後那幅認真的面孔下又藏著邪惡的表情. 阿榮認為沒有人能比他更適合主持這個節目了.
不對, 為啥你們沒把神盾局局長山繆爾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找來啊? Motherf**er!
Motherf***er這個詞基本上已經成為他的專利了吧.
多謝大家觀看. 如果有回饋建議, 或者想要阿榮講的劇也請勞煩在下面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