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罵人? 那還不夠, 想知道那些罵人詞彙的歷史嗎? 《髒話面面觀》和凱奇一起探索那些英文中髒話的來龍去脈, 阿榮看網飛第2期.

2021-02-20 土澳的阿榮和D哥

2020年12月20號,網飛毫無徵兆的釋出了一段預告片.鏡頭剛開始, 主持尼古拉斯凱奇就從看似舒服的沙發上站了起來, 深吸了一口氣, 然後張開嘴大叫了一聲長達8秒盪氣迴腸的:

」F*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ck!」

也許是TV歷史上最牛逼的罵人場景.

這個時候, 預告片才播了10秒, 阿榮心想, 這部片咱看定了.

1月5號上線, 現在阿榮已經看完在回味了,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看?

這個語言畢竟還是髒話,為了文明稍微必要的時候打個碼,但是打個碼你們就不知道是什麼詞了?你們都是老司機精的很,大家都懂的, 心中無碼就行.

《髒話面面觀》到底是個什麼劇?(WTF is History of Swear Words?)

  劇集海報.

《髒話面面觀》(英文名: History of Swear Words) 阿榮先入為主的以為這是個紀錄片系列, 但是片頭赫然寫著網飛原創喜劇劇集, 後來看了下網飛給這部片分的類型,寫的紀錄片系列,還有喜劇. 其實看的開心還能學習點東西, 就不用太糾結片的類型了.

所以當時阿榮蒙圈了不知道這到底是喜劇還是紀錄片.

 

影片一共有6集, 每集大概20分鐘左右, 各講述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罵人詞, 歷史,用法, 以及罵人詞彙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記得網飛英國的油管頻道裡有一個專欄叫做WTF is …? 就是用一個比較簡短的視頻來介紹那些剛出也許還比較火,你聽別人提起過,但是自己還不知道的劇集或者電影.比如WTF is… The Queen’s Gambit (別和我說老提這個劇,因為太好看太火了好嗎)?

這個標題放在這裡還算是貼切.

 

這個截圖真的放在這個文章裡不能再合適了,期待網飛英國油管頻道出個WTF is …History of Swear Words?

所以這6個詞分別是, Fu*k, Sh*t, Bit*h, Di*k, Pus*y,和Damn (是不是我打碼了你依然知道是什麼詞?).

還有一個詞就是阿榮馬上要講到的Damn

Damn

這裡拿Damn這個詞做例子, 看看劇組是如何講述這個詞的前世今生.

為啥要選Damn,因為這是中間最不像罵人的詞好吧,說其他的, 怕萬一尺度大不給發怎麼辦? 你們要理解一下好嗎.

其實Damn就和中文裡的」我靠」, 一個意思.

這段與中文中對應的"我靠"其實是中文字幕加上去的, 但是大家都懂是什麼意思.

劇的一開始就播放了《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中的一個橋段, 其中一句臺詞無需多說, 大家都知道, 但是, 那句最終在電影裡說出的經典臺詞, 差一點就沒有實現, 因為在當時的電影標準守則中,Damn還是一個被禁止的詞語.最後如何達成協議的過程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沒有這句」髒話」, 可能《亂世佳人》也不會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部經典.

如果沒能使用Damn這個詞, 也許對白會變成這樣.

最早的時候Damn的意思有兩種,  其一作為宗教術語,意指詛咒別人下地獄,其二則是法律術語,意指譴責別人有罪.這兩個意思的來源都來自於拉丁語Damnare.

拉丁文是給學霸看的.

在過去西方科學不發達,宗教依然對社會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力的背景下,Damn作為詛咒的意思,自然慢慢的就演變成去譴責,然後罵人的話.

當時的迷信思想和宗教影響讓人們懼怕被詛咒.

像」God Damn」這樣的詞更加證明了, Damn這個詞和宗教千絲萬縷的聯繫. 聖經舊約裡,也有相當多的描述,事實上聖經唯一出現的罵人詞彙,就是Damn這個詞.

16世紀時, 法國人將英國人戲稱為」Les Goddamns」, 因為據說英國人喜歡以神之名罵髒話和詛咒他人.

"李狗蛋", 真是笑死了, 信達雅的翻譯大概就是這樣吧.

接著又講到了委婉髒話(Minced Oath), 這個阿榮有體會,周圍有那些不喜歡說髒話的人,就喜歡用一種委婉的方式說出來了.比如Damn說成Darn, Sh*t說成Shoot, 不過阿榮交朋友還是喜歡直來直去直抒心扉的人.

在後面的社會中,Damn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慢慢各種文化現象頻出,從當初在《亂世佳人》裡得和這個電影條例的條條框框去戰鬥才能使用這個詞Damn,到後來肯德裡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用Damn這個詞來做他的專輯名字, 並用這張專輯贏得了普立茲獎, Damn這個詞也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路走來,才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

記得14年姆爺來雪梨, Kendrick Lamar也有來做熱場, 是當初阿榮揮之不去的記憶.

Damn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很冒犯人的詞語,但是阿榮覺得我們還會把這個詞一直使用下去.

沒有這句臺詞, 整個影片都會不一樣了. Gone with the Wind, MGM.

 

評價

劇中邀請了很多喜劇演員,因為她們在自己的笑話裡,會有很多需要說髒話的橋段,所以她們對髒話的理解和使用多過普通人,還知道髒話對於當下流行文化的影響;還邀請了學術界的嘉賓,來講述髒話的歷史,通過歷史上的大事件來講述髒話演變的過程.整個紀錄片看的過程很輕鬆,很寫意, 阿榮個人覺得這不是那種可以競爭艾美獎的劇集(立個flag萬一有個提名呢), 但是也是讓人能夠開心沒壓力的喜劇/紀錄片.

第二集裡, 劇組把嘉賓分成兩組, 兩組嘉賓都得把自己的手伸入有冰塊的冰水中, 但是只有一組能說髒話和罵人,結果是會說髒話的那一組堅持的比較久,因為說髒話更能讓人放鬆和忍受痛苦. 劇組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證明了髒話對我們來說的重要性.

不能說髒話的基本都沒能堅持過一分鐘, 她靠說髒話堅持了2分20秒.

生活中, 也許我們需要一點東西, 一個火辣的引爆點來點燃人與人之間的火花, 這個火花,就是髒話, 但是估計和做菜時的辣椒一樣, 加多了也不好.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裡阿榮想引用一段最後凱奇結束時的話來結束,因為說的太好了:

「Damn的演化史, 等於所有髒話的演化史, 它也象徵著文化的演化史. 髒話不變,但我們的信念和恐懼一直在變.髒話讓人看清什麼是重要的,摸清人的道德底線,以及了解平日怎麼處理演說和私生活之間的張力.說髒話似乎與人性息息相關,它們處於意識和肉體之間,一個美醜參半的交界出.簡單來說, 人要有心, 有腦和有屁眼, 才能發揮髒話的功能.」

 

後話

看完劇之後, 再回去看《髒話面面觀》的預告片, 下面最火的一個評論是這樣的:」誰選尼古拉斯凱奇來主持的人應該被升職(Whoever chose Nic Cage deserves a promotion).」 節目裡的凱奇可以一本正經的說著髒話, 然後那幅認真的面孔下又藏著邪惡的表情. 阿榮認為沒有人能比他更適合主持這個節目了.

 

不對, 為啥你們沒把神盾局局長山繆爾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找來啊? Motherf**er!

Motherf***er這個詞基本上已經成為他的專利了吧.

多謝大家觀看. 如果有回饋建議, 或者想要阿榮講的劇也請勞煩在下面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
    標題: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果然並不會像我們現在想像的那樣文雅,不是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文明,不會爆粗口。對於古代的社會當中,像這些普通的百姓們也是每天髒話連篇,經常罵人,但是對於那些文化人們來說,也並不是不會罵人,只是在罵人的時候通常都非常的含蓄,沒有讀過書的人,可能在面臨著對方對自己的這些評價的時候,還認為對方在誇自己,或者是就會直接扭曲成別的意思,結果鬧出笑話來。
  • 孩子學會罵人、詛咒、說髒話,他是怎麼了?被語言力量感吸引
    導語:到了一個時期,乖孩子嘴裡也會說出幾句粗魯甚至罵人的髒話。這是語言能力在發展的跡象,家長保持正確心態,4個小方法就能做好正面管教。小玉是個可愛的3歲小女孩。可是,幾個星期前,她突然開始說髒話。不高興的時候就衝著奶奶說「滾出去。」如果有什麼需求不到滿足,她就惡狠狠得盯著父母說,「我要把你們的頭擰下來當球踢。」
  • 尼古拉斯·凱奇出演Netflix喜劇節目《髒話史》:下月開播
    據外媒報導,如果你想看看演員尼古拉斯·凱奇談論他最喜歡的髒話,那麼Netflix已經為大家準備好這個機會了。據Variety報導,凱奇將主持即將播出的系列節目《History of Swear Words(暫譯:髒話史)》。
  • 尼古拉斯·凱奇主持《髒話史》,盤點英文髒話之最
    01FUCK說到英語中的髒話,那是永遠離不開 Fuck 的,這個詞永遠不會過時,在英文單詞排行榜上永遠都是第一名。雖然都情緒強烈,但前者聽起來可以交到朋友,後者卻是在罵人。So,謹慎使用喲。我們說,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大部分罵人的話似乎都與「性交」、「生殖器」聯繫在一起,fuck似乎就是這樣。但歷史上的fuck其實直到14世紀初才與「性交」掛鈎。
  • 為什麼全世界都會說髒話?該如何正確面對與使用髒話?
    第三種類型是「社交髒話」,在特定情境下髒話可以拉近距離,獲得群體認同感。這個在日常生活中或影視中都很常見,就像死黨們許久沒見,見面一開口就是:「操!你臭小子還活著呢!」然後互捶一拳再擁抱。在有男女兩性在場的社交場合,男女說髒話的概率都遠低於性別單一時。一般而言人群越是放鬆說髒話的概率就越高。
  • 最經典的五句髒話!古代知識分子在過去是如何罵人的?
    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作品中,除了優雅的作品之外,實際上還有一些相當高級的罵人語句。沒有文化,他們甚至不會聽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最經典的五句髒話,讓我們看看古代知識分子過去是如何罵人的。第一句話:襟裾馬牛,衣冠狗彘這句話來自明朝陳繼儒的《小窗幽記》,原文是:「人不通古今,襟裾馬牛;士不曉廉恥,衣冠狗彘。」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不理解古代和現代的真理,他就像穿著衣服的牛和馬。如果一個讀書人不知道誠信,那他就像穿著衣服和戴著帽子的豬和狗。因此,這句話的流行說法是豬狗不如。第二句: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很多人覺得,感覺國內一些罵人的話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髒?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眼睛長在屁股上」是罵人的髒話嗎?文映江:你們都理解錯了
    今天來說說「眼睛長在屁股上」這句「罵人」的「髒話」。好多人經常把「眼睛長在屁股上」這句話掛在嘴邊,罵人罵得不亦樂乎,其實這句話看似粗俗,但卻並不是罵人的話,而且也並不髒。相傳文映江在卸甲歸田回到家鄉後,經常約鄉鄰們一起喝茶。有一次,一個不認識文映江的人也受到了別人的邀請,到茶館後不知道哪個是文映江,於是便問文映江:「文老也來了嗎?」同行的鄉鄰告訴他:「這就是文老爺。」那人面對文映江,看他一身布衣,絲毫不像榮歸故裡的官宦人家,竟打趣地質疑起來。文映江於是感慨地隨口吟道:「百鍊千錘一根針,一顛一倒布上行。
  • 日文最傷人心的髒話是什麼?感覺和國人罵人比就是過家家啊
    美劇裡感覺也能聽到很多粗魯的俚語,髒話,但看了日本的動畫片,看日劇學日語,應該發現,日本人罵人的話,不多,也很少能聽到特別難聽的髒話,有一位UP主,就對日本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大都採訪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男女皆有,問他們認為日語裡最難聽的罵人的話,大致有這麼幾個結果。
  • 《髒話史》曝正式預告!尼古拉斯凱奇飆罵「F**k」教你認識髒話
    Netflix本月中宣布將推出喜劇節目《髒話史》另譯髒話面面觀,請來好萊塢男星尼古拉斯·凱奇教大家「認識髒話」!如今正式預告出爐,一開場他就大聲疾呼「F**k」,讓觀眾超級期待影片上線。在Netflix官方頁面中形容《髒話史》為「髒得驕傲、寓教於樂的幽默影集」,它將介紹英文中最惡名昭彰的髒話,例如F**k、Sh*t、B*tch、 D**k、Pu**y 以及D**n 等詞,探討它們的歷史發展與所帶來的影響。
  • 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罵人不帶髒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在誇人!
    古人也會有說髒話的時候:罵人不帶髒字,乍一聽還以為是在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代的文人雅士們都給我們一種典雅別致的感覺,而以今人的眼光看待他們,仿佛個個都能稱得上是「當世大賢」了,不過筆者堅信的一點是,即使他們再文雅也會有其把持不住的那一刻。
  • 罵人軟體「優雅」懟人,莫讓髒話洗白衝擊道德底線
    網上交流一言不合就開罵,源源不斷的「語言炮彈」既不含敏感詞彙,還能將對方罵得體無完膚。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不少批量生產罵人語句的軟體。藉助科技手段參與網絡罵戰,通過技術處理將罵人語句偽裝洗白,當罵人軟體以對抗鍵盤噴子為名,助長網絡語言暴力之時,普通網友又該如何守住網絡禮儀和道德底線?現實生活中,人們常用「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來形容會罵人,或者說罵人有「藝術」。但再有藝術,也是罵人。沒想到,虛擬世界裡竟然也這樣罵人。
  • 「爛片之王」喜回歸,尼古拉斯凱奇聯手網飛,打造全新《髒話史》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一句簡簡單單的「臥槽」,在不同的環境下可以代表憤怒、驚訝、驚喜、震撼、沮喪等等情緒。儘管現代教育的主旨是「說7不說8,文明你我他」。但不可否認的是,髒話,這一敏感詞彙種類。
  • 史上十句經典且著名「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真會聽不懂
    史上十句經典且著名「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真會聽不懂要是知道了中華的一個文化呢,也是博大精深,在經過了5000多年的一個歷史的文明中國就留下了很多非常經典的一個話語,那大家都是知道的髒話,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一個行為,根本就是第一是沒有素養,可是人在非常生氣的時候呢,情緒也是會達到那個點
  • 網飛節目《髒話史》預告 尼古拉斯凱奇探索髒話起源
    網飛節目《髒話史》預告 尼古拉斯凱奇探索髒話起源 2020-12-10 10
  • Netflix《髒話史》曝正式預告!尼古拉斯凱奇飆罵「F.k」教你認識髒話
    Netflix本月中宣布將推出喜劇節目《髒話史》另譯髒話面面觀,請來好萊塢男星尼古拉斯·凱奇教大家「認識髒話」!如今正式預告出爐,一開場他就大聲疾呼「F**k」,讓觀眾超級期待影片上線。  在Netflix官方頁面中形容《髒話史》為「髒得驕傲、寓教於樂的幽默影集」,它將介紹英文中最惡名昭彰的髒話,例如F**k、Sh*t、B*tch、 D**k、Pu**y 以及D**n 等詞,探討它們的歷史發展與所帶來的影響。  為了了解這些髒話的起源,主持人尼古拉斯·凱奇將會訪問歷史學家、娛樂界人士、語源學和流行文化中的專家。
  • 孩子愛罵人說髒話?打罵冷處理都沒用,這4個方法也許可以幫你
    其實在孩子愛說髒話罵人的時候,冷處理是父母最常採用的方法之一,也被很多人推崇,然而這種方法用在這裡效果並不理想。為什麼呢?在暢銷書《遊戲力》這本書中一貫強調"聯結"的科恩這樣描述冷處理:冷處理是人類特有的摧殘孩子的方式,但不知道為什麼卻成了時髦的積極養育的工具。
  • 髒話是如何貶值的?
    音量再也無法博得優勢,「有理不在聲高」的道理重新在娛樂節目中奪回陣地。反倒是那些髒話,在娛樂化的時代中持續貶值。我至今記得,因為這些髒話,有個哥們用兩張票看了三遍《讓子彈飛》,第二場結束時,他壓根沒出來。但令我納悶的是,一個「他媽的」用三遍,真的比只用一個「他媽的」管用嗎?
  • 尼古拉斯凱奇主持《髒話史》:講髒話浪費了他的才華
    它將於1月5日在Netflix上首播,好萊塢演員尼古拉斯凱奇將擔任主持人,主持這一檔內容豐富的節目,探討髒話的詞源,帶領觀眾了解英語中咒罵語的歷史。    繼首支預告之後,Netflix又發布了第二支加長片段,其中有一段是凱奇的超常表演的點睛之筆。在新的片段中,有一段劇情節選,調查了英文f**k這個詞的含義和文化相關性。
  • 嗶——全程消音,男神帶你了解大尺度髒話的歷史!
    (相信就算打了碼,各位老司機們也能把它們認出來)這些我們在美劇、英劇,甚至電影中都能經常看到的詞彙,每一個都帶著禁忌的魅力。那麼它們究竟是如何變成髒話的?又是誰規定這些話不能說、不可說呢?在《髒話史》中,我們將在尼古拉斯·凱奇的帶領下,在歷史學家、流行文化專家和詞源學家的幫助下,深入了解這些髒話的歷史和魅力所在。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