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郭帆和餃子在哪裡?中國青年導演和編劇生存狀態一覽

2020-11-16 騰訊網

日前,「2019-2020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生態調查聯合報告」在各大平臺發布。該報告由《2019-2020中國青年導演生態調查報告》和《2019-2020中國青年編劇生態調查報告》兩份子報告組成。

通過對近400位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的線下訪談和線上問卷的形式,這兩份報告為讀者描摹出一幅生動鮮活的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群像。

中國影視行業工業化發展至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遠遠大於人才的供應和儲備,而工業化建設的核心人才——編劇、導演、製片等,需求遠遠大於供給。越來越多的製片公司把目光投向了青年一代,期望能在這批人中發掘有能力者。

而對於青年創作者來說,環境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會帶來困擾和局限,他們自身亦不可避免地經歷著嬗變和迭代。創作者與製片方在立場、需求、對能力的理解以及溝通方式上的差異,也時常導致誤會或矛盾出現。「2019-2020中國影視行業青年創作者生態調查」就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

調研方希望能夠通過更準確、更直接、更科學的行業調研方式,聚焦在中國影視工業化的核心「人」身上,搭建行業和青年創作者之間互相了解和溝通的橋梁。

導演:作品最重要價值體現在觀眾口碑上

此次聯合發布的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凡影·畫外hoWide聯合驚迷影視、藍莓影業、樂創文娛、淘夢和星火計劃共同出品的《2019-2020青年導演生態調查報告》。

該報告調研了187位活躍在電影、電視劇及網生內容等領域的青年導演。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2歲,93%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43%擁有海外留學經歷。報告全方位調查了這批青年導演對創作環境的訴求、對內容本身的理解、對行業趨勢的觀察以及對自我身份的認知。

報告顯示,有38%的受訪導演處女作發布於網絡平臺,還有10%的導演明確表示將專注於網生內容領域的發展。此外,有海外求學背景的受訪者中超過八成人接受過導演專業教育,而他們發表處女作時也偏愛專業度更高的電影節。

報告還調研了青年導演們對導演工作的理解。63%的受訪導演認為,自己作品最重要的價值應該體現在觀眾的口碑上,其次是自我藝術追求的實現和業內的肯定。在我們列舉的多種描述中,匠人、藝術家、追夢人是青年導演們最為認同的三種身份。

報告還顯示,受訪青年導演們普遍認為,與中國影視行業相似,國內導演崗位整體面臨著「缺乏行業標準,工業化體系不健全」的困境。

提高各工種專業度是受訪導演們最在意的事情,半數人認為,中國影視產業最缺乏的專業支持就是從業者培養機構。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青年導演們的創作也受到了影響。

年前過半數的受訪青年導演的項目都還在早期開發和籌備階段,只有4%的受訪者的項目因疫情影響直接中斷,多數項目轉到線上繼續進行溝通和籌備。同時,參與補充調研的121位青年導演中有54%的人明確表示,此次疫情對其2020年的整體收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編劇:希望對自己的作品多一些主導權和話語權

而此次聯合發布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則是由華語國際編劇節聯合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凡影·畫外hoWide共同出品,與編劇圈、好劇邦、劇本君的電影世界、拍電影網、派樂傳媒、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影視工業網等機構和媒體聯合發布的《2019-2020青年編劇生態調查報告》。

相較於導演、演員這類高光職業,作為故事創作核心的編劇群體常常顯得過於低調。而處於事業起步階段的青年編劇,則更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境。

基於此,調研方儘可能地觸及了行業內大多數符合條件的青年編劇,一對一發出並收回208份有效問卷,形成了這份報告。

參與此次調研的編劇平均年齡30歲,其中84%的受訪編劇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和青年導演類似,這批青年創作者都具備較高的基礎素質。

比較明顯的不同在於,此次受訪的 208 位編劇大多是在中國本土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只有13%的編劇有海外求學經歷。有編劇表示,華人導演在海外發展或還有機會嶄露頭角,而編劇所面對的文化隔閡似乎很難通過劇作消弭。

報告顯示,作為行業資歷不深的青年編劇,有七成受訪者都是經由老師或朋友的介紹來獲得項目機會的。超過七成的受訪編劇上一年的稅後年收入在20萬元人民幣以下。

同時,有50%的受訪編劇明確表示未來會向製片人、導演等崗位發展,這群人中男性略多於女性。究其根本,多是希望對自己的作品多一些主導權或話語權。

談及自己作品最重要的價值時,超過半數的編劇把「觀眾口碑」「業內的肯定和榮譽」以及「自我藝術追求的實現」放在了前三位。

至於整個編劇行業面臨的主要困境,大多數受訪編劇的意見集中在「製片方專業度參差不齊」以及「行業缺乏評判標準和定價體系」上。

同樣,在新冠疫情補充調查中,參與的109 位青年編劇中的61%在疫情發生前有項目處於創作和開發階段,22%的編劇處於暫時沒有項目的狀態。

受到疫情的影響,有45%的受訪青年編劇明確表示 2020 年度收入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36%的人稱尚不明確。

當被問及是否考慮疫情相關題材的創作的時候,62%的受訪編劇表示會考慮,也有38%的編劇明確表示不會進行相關創作。

這兩份報告集結了近四百位中國影視產業核心青年創作者的態度、觀點和生存現狀,除了挖掘他們對創作、職業身份和行業的認識之外,還對其喜好、作息、身心狀態等個人情況做了深入了解和調查。

我們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製作公司和平臺向青年創作者們伸出了橄欖枝,更為寬鬆和良性的行業發展環境正在慢慢形成。

相關焦點

  • 《中國銀幕》年度導演 郭帆餃子等青年導演上榜
    郭帆攜中國科幻橫空出世、餃子打破動畫片票房天花板、曾國祥交出青春片完美答卷、騰叢叢帶女性題材引發廣泛關注……青年導演鬥志昂揚、朝氣蓬勃引領中國電影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徵程。,在中國夢、電影夢的共同感召下,由陳凱歌掌舵,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集結在一起,組成中國電影導演夢之隊。
  • 大眾電影百花獎揭曉後,郭帆、周冬雨、餃子、袁泉、黃曉明真棒
    大眾電影百花獎揭曉後,郭帆、周冬雨、餃子、袁泉、黃曉明真棒大眾電影百花獎揭曉後,郭帆、周冬雨、餃子、易烊千璽、袁泉、王傳君>郭帆參與導演的《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電影,和其它現實題材的電影相比,帶有科幻色彩,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 吳京、餃子、郭帆都不是科班出身,為什麼卻能創作中國電影神話?
    我們在看到中國內地電影排行榜的時候,前三名分別為:《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三部電影的導演分別是吳京、餃子、郭帆。不是科班出身的三個人卻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神話,這究竟是為什麼?一 熱愛餃子是學醫的,在大三的時候,開始學習三維動畫軟體,當發現一個人也能做出好的畫面之後,產生了興趣。為了完成16分鐘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餃子一個人用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理智與情感」
    同樣是面對危及整個人類生存的災殃,這篇兩萬字的小說給出了一個不同於過往西方主流科幻作品,「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敘事道統(克里斯多福·諾蘭2014年的電影《星際穿越》亦循此道)。而是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明顯帶有農耕文明孕育下「有土,斯有人」意涵的中國方案:為地球裝上發動機,衝出地月軌道、進而衝出太陽系……人類與地球的命運捆綁在一起,於宇宙洪荒間流浪。浪奔,浪流。
  • 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一覽,感覺都算是實至名歸了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名單一覽,感覺都算是實至名歸了!王傳君登臺發表感言:「感謝在疫情之下一直努力付出的每一個普通人,是你們的努力讓我們在這裡相遇。感謝主辦方組委會評委們。感謝藥神的夥伴們,愛你們,祝中國電影百花齊放,最後祝譚卓好運。」
  • 導演郭帆:《流浪地球》續集正在籌備中
    11月19日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光影中國夢」上,與會嘉賓郭帆導演透露了一些大家關心的《流浪地球》續集籌備情況。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一個從法學院畢業的導演
    郭帆成為法學院裡唯一一個拿著攝影機拍短片的人。 老師和同學也漸漸發現,郭帆是個美術天才,畫畫速度特別快,一天能畫很多,而且畫得很好,尤其是漫畫,想像力非常豐富。 「確定一個夢想吧,這特別重要。」郭帆回憶道。 這是郭帆能堅持下來的原因。不會電影前期後期知識,他靠自學彌補;缺乏專業指導,他努力於2009年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電影夢的實現越來越近。 2010年至2014年,郭帆導演拍攝了兩部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和《同桌的你》。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我們的科幻片還是小學生,一片蠻荒有待耕耘
    把人物的表演狀態的度調到類似舞臺劇,才能跟這個環境匹配。」好在中國特效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前些年許多魔幻大片的出現,讓不少視效公司都得到了鍛鍊和發展,「基本上能趕上韓國的級別,但是跟好萊塢的水平還是有差距的」。而這些特效上的經驗,並不會像場景製作一樣,因為魔幻和科幻的區別產生很大的不同,有很高的通用性,「全片有25%是海外團隊做的」。
  • 電影導演協會年度演員:胡歌、易烊千璽、周冬雨和姚晨,誰勝出?
    important}文|冷絲欄目|娛樂界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公布了上個年度(2019年)名單,年度男演員有胡歌、易烊千璽、王景春、于謙、張頌文等5位明星被提名;被提名的女明星有周冬雨、姚晨、白百何、詠梅和宋佳等;被提名的導演有王小帥、郭帆、餃子、婁燁等人;餃子以《哪吒之魔童降世
  • 導演郭帆:我給《流浪地球》打一百分
    中國新聞周刊:你合作的幾個後期公司在國內應該也是做得比較好的,他們在國內的生存現狀怎樣的?郭帆:其實且不說國內頂級的特效公司,即使好萊塢頂級特效公司,如果連續三個月沒活幹的話也得倒閉。國內同行必須得不斷地有類似的這一類片子出現,才能生存下去。中國新聞周刊:像工業光魔,當時對你們項目很感興趣,後來沒合作是因為報價嗎?郭帆:對,實在貴太多了。大概差十倍。還有一個溝通成本問題。
  • 《送你一朵小紅花》4天票房破7億,青年導演「接棒」中國電影進行時
    目前正在熱映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和《溫暖的抱抱》都是由青年電影人導演。在這兩部影片的助推下,截至目前,2021年元旦小長假三天票房已接近13億元,創檔期新紀錄。其中《送你一朵小紅花》上映4天,票房已突破7億元。
  • 如何讓新人導演直面真實的電影市場,中國青年導演聯盟啟動
    6月18日上午,一場名為「矚未來-從創作到市場,持續為新導演賦能」的主題論壇於上海展覽中心隆重舉行。該活動由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辦,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蔥計劃、中國、烹鮮聯盟、導演幫聯合承辦,聚焦新人導演的生存現狀和創作環境,從投融資、製作、宣發、影節、策展等電影產業鏈各環節全面介入,探討他們的健康成長方式及如何為其賦能。活動分為主題演講、圓桌沙,中國年導演聯盟啟動儀式三大環節。
  • 《沉默的真相》導演選秀出身?這些青年導演把大導演的臉都打腫了
    只要關注中國選秀的都知道龍丹妮的地位。這位新劇拿下8.8分的青年導演,居然「選秀節目」出身?我和大多數網友一樣,也立刻產生了又一個「不務正業」的青年導演;居然拍出高口碑的影視劇,比很多中國大導演都要強的那種感覺。
  • 專訪丨導演郭帆:我們小破球連腿都沒有,只能「滾」著走
    無論是那8000張的分鏡圖、10000件的道具、75%國內團隊製作的特效、7000人的團隊協商、統籌,還是電影中的「中國內核」,劇本中的父親情感,包括對演員表演狀態的調整,郭帆都要最終負責。好萊塢工業體系完整,有著高度精細的分工制度,演員和導演一樣,都只是籤約僱員,僅有大製片人要對最終成片負責,大部分的影片都是前期籌備已經結束,導演才到片場進行拍攝,殺青就是他工作的結束。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體系還未完成,郭帆說:「對於我們來說,在最開始它(工業化體系)是像霧氣一樣是模糊的,我們做到去年,大概能看到它是一個怎樣的人形。」各種嘗試、努力不言而喻。
  • 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公布提名
    時光網訊 近日,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公布提名名單,本屆評選範圍為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映的影片。《少年的你》與《地久天長》《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哪吒之魔童降世》入圍年度影片。
  • 王小帥獲導演協會年度導演 王景春周冬雨獲年度演員
    9月19日,2019年度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在京舉辦。王小帥憑《地久天長》獲年度導演,《流浪地球》獲年度影片,王景春憑藉《地久天長》獲年度男演員,周冬雨憑《少年的你》獲年度女演員,刁亦男憑《南方車站的聚會》獲年度編劇。
  • 《流浪地球》獲導演協會大獎!陶虹姚晨易烊千璽魅力強
    近日,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公布結果,《流浪地球》獲得年度影片,王小帥憑藉《地久天長》獲得年度導演》《哪吒之魔童降世》年度導演:王小帥《地久天長》(獲獎✔)郭帆《流浪地球》餃子《哪吒之魔童降世》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陳凱歌《我和我的祖國》
  • 對話導演郭帆:選擇希望,相信未來(1872期)
    《流浪地球》視覺效果總監丁燕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因為有你們的認可,才讓我們繼續前行」;郭帆也在微博上發布了現場視頻,並說,「我們選擇希望」!而觀眾們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正是這隻「小破球」帶來的。導演郭帆在參與各類採訪或者論壇期間,經常提到《流浪地球》海報上的四個字——相信未來。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拍成現在這樣沒有遺憾
    中國電影幾乎沒有任何科幻電影拍攝的經驗,好萊塢電影又領先太多,沒法直接拿來借用。大多數時候,郭帆和劇組只能土法煉鋼,用人力和時間去彌補工業上的不足,再經歷數次停拍、延期、補拍之後,終於有了如今的《流浪地球》,讓一些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科幻元年」。「元年」的說法,營銷噱頭大於實際意義。電影是生意,也是藝術,從沒道理規定,後來的電影會比之前的更好。
  • 208位編劇年收入過百萬隻有11人,青年編劇之死背後的青年編劇們
    這份工作在邀約生產機制下生存。2019年,影視行業有一千多家公司破產,如果甲方製作機構停止工作,編劇就沒有合約。大部分青年編劇們已經做好了2020年減少收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