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羽毛烏黑油亮的烏鶇百舌鳥?關鍵有幾點

2020-12-21 鶇龜先生

烏鶇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但鳴聲婉轉動聽,尤其善學百鳥之音,因此有「百舌」之稱,深受古今中外人們所喜愛。從春秋早期至清代中葉,烏鶇一直被我國古人當成八哥一樣的寵物鳥飼養,並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章。烏鶇也是西方人心目中「高雅的樂者」,瑞典直接將其選為國鳥。

烏鶇雖然善於鳴唱,但生性膽小神經質,經常撞籠、反生,因此在寵物鳥界又有「養不熟的白眼狼」之稱。當然,這種說法其實是對烏鶇的誤解,鶇龜先生在《被誤解的烏鶇:百舌鳥並非養不熟的白眼狼,烏鶇撞籠反生另有原因》一文中已經作了專門分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連結查閱。

雖然說「白眼狼」是一種誤解,但烏鶇愛撞籠確實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尾巴和翅膀經常受傷,禿著尾巴幾乎成籠養烏鶇標誌。所以,能夠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的烏鶇,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還能渾身羽毛烏黑油亮,那就更令人羨慕了。事實真的如此嗎?烏鶇真的難以全翅全尾,羽毛黑亮?其實並不是這樣,要想使烏鶇保持一身完整而油量的羽毛,還是不難辦到的,關鍵是飼養得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才能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羽毛黑亮有光澤的烏鶇,供感興趣的鶇友們參考。文中所說的烏鶇是指公烏鶇。

一、如何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的烏鶇?

烏鶇之所以羽毛容易殘破,其原因在於經常撞籠。而撞籠的原因,多數人都認為是因為烏鶇愛反生,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其實並非如此,撞籠主要是因為其膽小、機警、神經質的性格所致。這種性格是它與生俱來的天性,是從大自然中帶來的。實際上在野外生存中,保持足夠的機警非常有必要,畢竟烏鶇不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鳥,各種猛禽等天敵還是很多的;在城市中生活的烏鶇,還要應對流浪貓等動物的危害。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烏鶇就驚飛上高枝,是一種對生活環境的適應

籠養以後,這種機警而神經質的性格並沒有改變,但生活環境已經變了,於是撞籠問題就出現了。比如當你換了一身衣服時,當你拿了一件它以前從沒見過的東西時……,總之,只要是它以前陌生的人或物,膽小而神經質的性格,使它的第一反應不是定睛分辨到底是誰、是什麼,而是因為極度害怕想儘快飛走。沒錯,在自然界中它們就是這樣做的,受到驚嚇就會一飛而走,這只是一種本能反應。但它忘記了這是在鳥籠裡,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嘭嘭」撞籠現象,越撞它越害怕,越慌不擇路,於是就持續「嘭嘭」撞下去。可想而知,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它的羽毛又怎能完好?

烏鶇就如膽小神經質的孩子,適應陌生環境需要更長時間,其實耐心等它過去這個「瘋」勁就好了。撞籠不是因為它不認主人,只是太膽小,對陌生的東西害怕所致。鶇龜先生的烏鶇小黑,雖然養的很熟,但偶爾也有撞籠的時候。比如前幾天給鳥籠安裝監控,攝像頭就把它嚇得夠嗆,在籠裡亂撞。不過遇到這種情況,通常在和它說過幾句話後,就會平復下來。也就是說,烏鶇是能分辨出主人聲音的,只是在害怕時喪失了理智。

要想讓烏鶇的羽毛能保持完整,最根本的就是要減少它撞籠的發生機率。那麼怎樣才能減少撞籠呢?既然撞籠是因為膽小,那麼解決之道就是練膽,要讓它多見世面,見得多了就好了。以小黑為例,由於在前兩三個月是半籠養、半散養,所以一直養的比較熟。但這也僅限於自家人,如果見了外人還是會受驚,在籠裡的表現就是撞籠;如果是散養狀態,會驚飛到高處,然後偷偷看著陌生人。一般兩三天左右,熟悉了這個人以後,就不再害怕了。也就是說,烏鶇只是對陌生的人或物害怕,只要熟悉了就不會撞籠。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有針對性的來解決問題了。簡言之,就是想辦法把陌生的東西,讓烏鶇熟悉起來

鶇友所養因撞籠而禿尾的烏鶇

有條件的話,建議經常將烏鶇掛出去,特別是掛在街邊、路邊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見的人多了,慢慢也就不會撞籠了。千萬不要一看到它撞籠,就去採取懲罰措施,這樣只會使情況更糟。因為烏鶇聰明、記性好,受到懲罰會記仇。這樣的情形多了,哪怕是見了自己的主人,也會「見人如見鬼」。膽小神經質的孩子,只適合用耐心和愛心去收服。

如果是因對家中的某些東西害怕而撞籠,解決的辦法有兩種。一是不再讓這些東西出現在它面前;二是讓這些東西一直呆在烏鶇面前。第一種辦法顯然是以烏鶇為中心,它怕什麼我們就不拿什麼、不幹什麼。這樣烏鶇是安生了,但我們會很累,很可能養寵會成為負擔,甚至成為家庭不和諧的導火索。建議大家選擇第二種方法,即烏鶇怕什麼,就把什麼東西拿到它面前。這樣做的結果是,一開始會撞籠,但等它平復以後,會自行觀察這個陌生的東西,慢慢就會發現其實對它沒有危險,這樣下次再見就不會撞了。這樣做,其實也是一種練膽的過程,是讓烏鶇逐漸去適應更多的陌生事物;否則如果因為害怕它撞籠,什麼東西都不讓它見,情況只會越來越「鬧心」。

此外,烏鶇屬於中等體型鳥,羽毛缺損也和籠子的大小有關。一般建議籠子的直徑(圓籠)或最短邊長(方籠)不小於35cm。太小的話,烏鶇在籠裡轉不開身,自然容易損傷羽毛,特別是尾羽,也就難以全翅全尾。

綜上所述,烏鶇撞籠並不是因為反生、不認人,是其太膽小、敏感的性格使然。選擇一個大小適中的籠子,並經常給烏鶇練膽,可以顯著減少撞籠行為,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的烏鶇也就不算難了。那麼,如何在全翅全尾的基礎上,再養出羽毛黑亮有光澤的烏鶇呢?

二、怎樣才能使烏鶇羽毛黑亮有光澤?

作為一隻黑鳥,烏黑髮亮的羽毛就是烏鶇最漂亮的著裝。同時,羽毛色澤黑亮有光澤,也是烏鶇健康體魄的標誌。因此,和擁有全翅全尾一樣,養出一隻羽毛烏黑鋥亮的烏鶇,也是各位鶇友非常期待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使烏鶇羽毛黑亮有光澤呢?根據鶇龜先生的飼養經驗,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保證營養均衡

羽毛是烏鶇體表覆蓋物,毛色好壞能夠反映健康狀況。一般營養缺乏的烏鶇,毛色暗淡無光;而營養均衡,毛色一般都不會錯。以小黑為例,到今年五月底正好兩年。其中第一年飼養,照顧比較精心,除了主食飼料外,還經常外出捕捉活食(小魚蝦)給它吃,毛色就非常黑亮。第二年養時,就沒那麼盡心了,只是給點成品鳥食,很少出去捉活食給它吃了,導致有段時間毛色很差,對比還是非常明顯的。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營養均衡呢?說來也不困難,主食飼料建議選擇八哥料、鷯哥料或畫眉料等,同時再經常餵食些蔬菜水果等輔食,以及黃粉蟲、蚯蚓和淡水小魚蝦等活食就可以了。只要營養不缺乏,基本都能保持毛色黑亮。

2、經常曬太陽

鳥類的羽毛顏色多樣,色彩豐富。有的比較簡單,非黑即白;有的羽毛則比較複雜,色彩斑斕。形成羽毛顏色差異的原因,在於其體內沉積的色素或羽毛物理結構不同。因色素原因形成的顏色稱為色素成色(也稱化學色),色素主要靠鳥類自身合成或從食物中獲取。因羽毛物理結構原因形成的顏色稱為結構成色(也稱物理色),是通過羽毛的微結構反射、散射自然光形成的。例如我們熟悉的蜂鳥,羽毛閃耀著彩虹色或金屬光澤,並且從不同角度看顏色還會發生變化,其原因就在於蜂鳥羽毛特殊的微結構對自然光的散射。

烏鶇羽毛呈現黑色,是因為黑色素的原因。黑色素是由鳥類黑色素細胞裡的黑素小體生成的,之後隨羽毛的生長,進入羽片表皮層,並在此沉積,顯示出黑色。

從根源上看,黑色素的生成其實是生物應對紫外線輻射的一種應激保護性反應,黑色素通過吸收或反射紫外線,保護深部組織免受輻射損傷。換句話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助於黑色素的形成,紫外輻射越強烈,黑色素形成越多。在這方面,我們人類深有體會。夏季陽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強烈時,我們的皮膚動輒變黑色,就是這個道理。實際就是皮膚應對紫外輻射過多時的一種保護機制,代價就是我們的皮膚變黑了。

因此,多曬太陽,可以促進烏鶇體內黑色素的形成,進而使羽毛更黑。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也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經常曬太陽,也有助於清理烏鶇羽毛表面的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蟲,沒有了它們的幹擾,同樣可以使羽毛更為健康。

3、經常洗澡

烏鶇是非常喜歡戲水、洗澡的鳥。根據對小黑的觀察,無論冬夏,只要是放出籠,幾乎每天都洗。如果哪次超過兩天沒有放出籠,那麼再次出籠時,基本會連續洗三四次,由此可見烏鶇對洗澡的喜愛程度。

洗澡對烏鶇的好處有很多。一是可以清潔身體和羽毛,就如我們人一樣,皮膚表面會有代謝的廢棄物皮屑(即俗稱的「灰」),烏鶇羽毛表面也有類似的東西,稱為羽屑,這是造成人過敏性哮喘及咳嗽的過敏原之一。因此養鳥及時清除羽屑十分重要。經常給烏鶇洗澡,就可以有效去除羽屑,蟎蟲和羽蝨等體外寄生蟲也可以通過洗澡去除。

洗澡的第二個好處就是可以保持羽毛黑亮有光澤。烏鶇的羽毛之所以油亮有黑金屬光澤,其原因就在於尾部有一處可以分泌油脂的尾脂腺。每次洗澡之後,烏鶇都會用嘴蘸取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塗抹在羽毛上。每天都洗澡,就相當於每天都向羽毛塗抹一次油脂,想不油光鋥亮都困難。

洗澡的第三個好處是可以檢驗羽毛好壞。健康的羽毛具有荷葉避水效果,水粘在羽毛上一抖即落。如果發現羽毛沾水就粘結在一起,成了落湯鶇,那就說明羽毛不健康,需要增加營養了。

有條件的話,建議每隔兩三天就給烏鶇洗一次澡。勤洗澡不僅有助於清潔身體,同時對促進羽毛黑亮光澤也大有裨益。關於洗澡的方法,因烏鶇是否養熟而不同。已經很熟的烏鶇,可以每天定時放出籠,讓烏鶇自己洗澡。如果一直籠養,沒有養熟,可以採用浸籠法給烏鶇洗澡,即將鳥籠底部浸入水中約3-5釐米,烏鶇看到水以後,就會跳下去洗澡。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建議強迫給烏鶇洗澡,這種鳥膽小神經質,容易受到驚嚇,一旦被嚇住,可能很久也不願意洗澡。而且強制洗澡也容易受涼感冒,得不償失。

三、結語

很多鶇友都說烏鶇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容易反生撞籠。其實這只是其膽小、神經質的性格所致。過於膽小、機警,帶來的結果是經常撞籠,由此導致籠養烏鶇保持全翅全尾有一定難度。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給烏鶇練練膽,經常帶它去人流量多的地方「見見世面」。同時如果家中也有烏鶇比較害怕的東西,也要經常讓它見一見。熟悉了環境和物品以後,就可以減少撞籠機率,養出一隻全翅全尾的烏鶇也就不再難。

很多鶇友同樣也認為,養出一隻羽毛烏黑鋥亮的烏鶇不容易。其實這也不算難,只要保證營養均衡、充足,勤洗澡、經常曬太陽,就可以做到。羽毛是鳥類表皮細胞衍生的角質化產物,它的好壞能夠反映鳥的健康狀況。羽毛暗淡無光,通常表明鳥健康狀況不佳,營養缺乏。因此,保證營養充足是羽毛黑亮光澤的基礎。烏鶇羽毛為黑色的原因是因為黑色素,紫外線有促進黑色素細胞增長的作用,因此經常曬太陽,有助於烏鶇羽毛更黑。而羽毛的油光鋥亮則和尾部的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有關,每次洗澡後,烏鶇都會在此處蘸取油脂塗抹在羽毛上。因此,想要烏鶇羽毛黑亮有光澤,就要經常給烏鶇洗澡。

只要掌握了以上方法,養出一隻令人羨慕的全翅全尾、羽毛黑亮有金屬光澤的烏鶇,並不是難事。

鶇龜先生,專注於不一樣的烏鶇、烏龜和原生魚飼養經驗分享,歡迎關注。如有不同意見或疑惑,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張天林丨百舌鳥
    每到春季,百舌鳥便會落在高高的樹梢上,施展她那婉轉嘹亮、悠遠多變的歌喉,盡情歌唱春天,迎接春天的到來。愛鳥的人都想把它養在鳥籠裡,殊不知,這種鳥有一個特點,成鳥是養不活的,老人們都說百舌鳥氣性大,有烈性,寧死不屈,只要把它關進鳥籠後,它會不斷地用頭撞向鳥籠,直到撞死為止。懂鳥的人為了能養活百舌鳥,會在百舌鳥雛鳥期便開始餵養。
  • 冬季了烏鶇還不愛叫?那可能是母鳥,把握3個變化特點輕鬆辯公母
    但對於飼養烏鶇的朋友們而言,這又是一個耳朵開始享受的季節。到了冬季,也就意味著到了烏鶇的鳴叫期。從冬天一直持續到來年春夏季,我們的耳邊總能縈繞著烏鶇那優美動聽的鳴叫聲。不論是當年的雛鳥,還是養了多年的老鳥,此時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烏鶇都應該一展歌喉,在放聲歌唱。當然,以上有一個基本的前提條件,那就是養的必須是一隻公鳥。因為烏鶇母鳥不會叫、不願意叫。
  • 你撿的百舌鳥為何總生病和死亡?烏鶇雛鳥救助餵養方法新手指南
    烏鶇是一種廣布於我國西北及黃河以南各省區的留鳥,其常見程度,大概只有麻雀才能與之相比。正因為如此,在每年春夏繁殖季節(3-7月份),撿到從樹上掉下來的烏鶇雛鳥也是司空見慣。然而並不是每一份「愛心」都值得稱道,在撿幼鳥「救助」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我們是「好心辦了壞事」。
  • 烏鶇幼鳥險成家犬美餐
    3日晚19時許,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瓜埠派出所民警接到轄區一名群眾報警稱,自己在路邊撿到一隻「貓頭鷹」。民警趕到現場發現這並不是貓頭鷹,而是一隻烏鶇幼鳥。民警現場觀察,這並不是一隻貓頭鷹,後聯繫動物保護協會的工作人員確定該鳥是一隻幼年烏鶇鳥,又名百舌鳥,被稱作是鳥中的「口技大師」。報警群眾張先生稱自己飯後帶著自家的三條狗散步,突然三隻狗猛地向路邊追趕起來並狂吠,張先生立即上前將狗拉住,發現一隻小鳥在路邊。「看著不像普通的鳥,我以為是貓頭鷹,又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報警了。」
  • 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烏鶇,因雄鳥善於鳴唱和學舌,又稱百舌鳥,是一種其貌不揚的黑鳥。雄鳥擁有一身黑色羽毛,橙黃的喙(鳥嘴)和眼圈。烏鶇每年的繁殖期為春夏季,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為3-6月。基本過程為修建鳥窩-產蛋-孵蛋-孵化-育雛-出飛。下面的圖片,詳細記錄了烏鶇修建鳥窩到產蛋的過程。
  • 它叫烏鶇!徐州4年級學生記錄鳥兒繁育過程,被老師當課件
    除了鵝黃色的嘴,全身披著烏黑的羽毛,叫聲特別清脆悅耳。
  • 烏鶇今年還來我家「作客」嗎?
    去年春天一對烏鶇鳥意外喜歡的上我家放在陽臺外的蘭草花盆,並在裡面安營紮寨,生兒育女,我家住在8樓,可能是鳥認為把窩做在高高的陽臺上比做在樹上安全吧,開始烏鶇先用草和爛泥巴做窩,窩做好就開始下蛋了,烏鶇膽子太小,見人就飛離鳥巢,為了不再驚嚇它,我用了塊紙板把陽臺玻璃遮了起來,很快鳥巢裡有了6枚小蛋,大約孵了一個星期左右,小鳥就先後出殼了,從出殼到飛走僅需半個月左右
  • 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 終待烏鶇幼鳥展翅飛!
    孵化出的幼鳥飛走前不時地回望窗內,似不舍離去。窗臺外放的有米、水、水果。6月4日,本報報導了《3隻烏鶇寶寶破殼而出!愛心市民守護了1個月》。10多天過去了,這些烏鶇寶寶怎麼樣了?兩隻幼鳥飛走了昨天下午,程女士小心翼翼地靠近南側窗臺,只見窗臺上的烏鶇鳥窩裡,兩隻幼鳥先是蹦到窩外側,抖了抖雙翅,不時向四周張望。接著,又跳到了邊上的鋁合金支架上,繼續環顧四周。稍作停留後,兩隻幼鳥突然用力振動雙翅,向天空飛去,盤旋幾周後,再次落回到窗臺上。
  • 家裡的貓得罪了一隻記仇的鳥,結果……貓:恨上天不給我一雙翅膀
    浙江寧波一位網友家的貓不知道從哪得罪了一隻「黑鳥」,結果家裡的窗戶可遭了殃。那隻鳥經常在窗外滑翔,只要是看到家中的貓咪坐在窗邊,馬上就會飛過來丟炸彈(鳥屎)。結果主人也不知道自己家裡的貓咪跟這隻「黑鳥」有什麼仇什麼怨。快看!
  • 養鵝解決難養技術知識 規模養鵝要怎樣才能好養 品種有哪些
    養鵝解決難養技術知識 規模養鵝要怎樣才能好養 品種有哪些養鵝時怎麼高效養鵝養鵝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預防鵝生病效果好,要想養出不病好養的鵝注意觀看呀。產蛋鴨。常見的蛋鴨品種有什麼。鴨鵝難養現在養鴨鵝為什麼越來越難養,原因很多點,大規模養鴨鵝和小規模養鴨鵝差別很多,做好這些才可以養好鴨鵝,了解鴨鵝病知識,大美鵝技術培訓學院,老李經驗現場分享,幫助咱們養鴨鵝人養好鴨鵝,做好精細管理。
  • 被烏鶇鳥屎攻擊了怎麼辦?烏鶇襲擊人的原因真相、方式和防範對策
    熟悉烏鶇的都知道,這是一種極度膽小的鳥。膽子能小到什麼程度呢?例如鶇龜先生飼養的烏鶇小黑,是從小養大的,和家人也都很熟悉。但如果哪天你換了身衣服、剪了個尺度大點的頭,就能將它嚇得「大小便失禁」。任何一個它以前沒有見過的人或物,都有可能被「嚇得屎都出來了」,其膽小的模樣,令人啼笑皆非。
  • 文玩圈也有「小黑胖子」,盤玩包漿之後,烏黑油亮非常美!
    現在最著名的傳統相聲天團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被許多人戲稱為小黑胖子,但是這個小黑胖子,長相不起眼,卻是非常有才華,文化底蘊深厚,相聲技能強悍,是相聲圈子裡的黑馬。而在文玩圈,也有一種文玩菩提,也是一個小黑胖子,同樣是文玩圈的一匹黑馬,它就是無患子。
  • 這7種鸚鵡,人生養上一隻就夠足夠了,你家在其中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聊,國外鳥友飼養老鷹,那麼今天聊一聊國內鳥友飼養這7種鸚鵡其中一隻,人生才完整。主要是貓狗作為寵物壽命都比較短,一般離開主人會很傷心,而大型鸚鵡基本上都是幾十年起步。一隻鸚鵡可以陪你一輩子,不知道你家鸚鵡是否在其中呢?或者你最想養哪只呢?
  • 怎樣養出又大又乾淨的小龍蝦?做到這幾點,蝦想不大都難
    在受環境和技術制約的情況下,無法提高每畝池塘龍蝦的產量,於是養出大規格成品蝦,成了每個蝦農的追求。畢竟一斤大蝦的價值差不多是小規格蝦的3倍。無論從技術要求,池塘環境維護,市場需求和養殖成本來講,大規格蝦似乎更勝小規格量產蝦。要想養出一塘好蝦,首先就是需要一池好水和水草。好的水質培養大量的浮遊生物和藻類,提供充足的溶氧。
  • 《一隻黑色羽毛的烏鴉》出洞蛟-協助拍攝
    烏鴉一種鳥,嘴大而直,全身羽毛黑色,翼有綠光,多群居在樹林中或田野間,以穀物、果實、昆蟲為食物。一隻黑色羽毛的烏鴉【第1幅圖】此作品由福州攝影愛好者梅先生在著名的廈門地區拍攝一隻黑色羽毛的烏鴉【第2幅圖】此作品由嶽陽攝影愛好者弘先生在著名的漳州地區拍攝
  • 烏鶇為什麼能對藍貓有的放「屎」?這段愛恨情仇可能我們都想錯了
    此時此刻,人類的語彙很難描述這隻藍貓出離的憤怒。線索在窗外。「戰場」另一邊,有一隻全身墨黑的烏鶇(blackbird)時不時飛掠。它有「子彈」——它的屎,每次路過藍牙的領地,就一通甩屎到玻璃上,留藍牙獨自在屋子裡暴躁。說來奇怪,藍牙的姆媽有兩個貓——一個英短QQ,一個藍貓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