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微博熱搜上總有與熱門綜藝相關的話題,青你、創3、浪姐等選秀類綜藝的陸續亮相,為節目組帶來了比電影電視劇更高的關注。
不管是小仙女集結的青春類選秀還是臉熟的女明星們鬥豔,選秀類綜藝總是將激烈的競爭、火爆的賽制,甚至通過剪輯手法將成員之間的矛盾進行「升級」從而引起熱議,讓自身關注度不斷升溫。
「綜藝」本身作為電視文化裡的快消品,講究的正是熱度、話題度和新鮮感,所以近年來各種或大牌出鏡或挑戰極限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觀眾的審美和口味也不斷被刷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這個節目逐漸成為了綜藝領域裡的「清流」。
與賽況激烈、話題度極高的選秀綜藝不同,目前已拍到第四季的《嚮往的生活》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慢節奏風格,把明星們的生活日常與自然生活之美展現給觀眾。
雖然熱搜話題都被選秀類綜藝收割,但慢節奏的生活化綜藝其實大有市場,真實生活魅力無窮,平淡的日常也有許多可以被挖掘的看點,這點從李子柒、小高姐等各種生活類vlogger不斷走紅就能看出來。習慣快節奏的繁忙都市人,還是非常嚮往閒適的親近自然的生活,這也是以《嚮往的生活》為代表的慢綜藝的獨特優勢。
《嚮往的生活》劇照
用溫柔打動人心,用真實的生活之美讓觀眾感覺眼前一亮,可以說,正是這種「真誠」的態度,才是以《嚮往的生活》為代表的慢綜藝擁有忠實觀眾群的根本原因。
提及綜藝,也不能漏了綜藝冠名的話題,綜藝營銷也是備受品牌青睞的方式之一。比如當年的加多寶×中國好聲音、近年大熱的農夫山泉×偶像練習生、雪花勇闖天涯×這就是街舞等,都是很成功的冠名案例。
復盤這些冠名案例,可以發現品牌自身特質與節目特性的結合與否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兩者契合,則會強強聯手釋放最強效應,讓觀眾通過觀賞節目就能感受冠名品牌的主張。
就像旗下擁有有機奶產品的特侖蘇,因為主打自然有機的產品概念,就對慢綜藝《嚮往的生活》青睞有加,連續兩年獨家冠名《嚮往的生活》第四季節目。
二者的合作契機正是由於雙方有不少共通之處:特侖蘇有機奶強調「自然有機」,其目標人群也是偏愛健康的有機產品、嚮往自然生活的群體,剛好與《嚮往的生活》的觀眾群相重疊。
而本季《嚮往的生活》節目主題是「每一天都要好好過」,特侖蘇傳播主題則是「嚮往的生活,從做更好的自己開始」,也說明了兩個品牌雖然主攻領域不同,卻都是為了展現生活和自我中最好的那一面,更為了更好的狀態不斷努力。
圍繞「好」和「更好」的概念,嚮往的生活與特侖蘇就像平行時空裡的兩個相同的人,都堅持對內容和品質的精挑細選,最終將真實的生活之美展現給了受眾。也正是由於兩個品牌相輔相成、互為支持,才讓節目最大化保留了原生的積極向上的氣質,帶來出乎意料的收視人氣。
由此可見,就像與另一個自己相遇一樣,品牌與冠名的綜藝也需要找到彼此的契合點,這才是一場成功的冠名案例的首要元素。
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綜藝類型,對品牌來說,下一步則是如何將品牌元素自然融入進節目內容裡,規避綜藝營銷的痛點。
從節目配置來看,《嚮往的生活》本身擁有強大的明星班底,節目常駐MC是王牌主持何炅、著名演員黃磊,以及乖乖牌新人張子楓和彭昱暢。這幾位常駐嘉賓的個人特質與節目本身「慢悠悠」的狀態相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他們在節目播出過程中與觀眾形成的陪伴感,也讓觀眾與這幾位明星無形中建立了情感紐帶。特侖蘇正是看到了這份情感聯繫,果斷籤約常駐嘉賓作為品牌代言人,「收割」了這份節目最重要的品牌資產之一。更邀請他們出鏡拍攝創意TVC,在節目外持續轉化綜藝價值。
除此以外,特侖蘇深諳慢綜藝裡觀眾極易對節目成員產生情感依賴的道理,藉助「724特侖蘇京東超級寵粉日」這一品牌節點適時推出了帶有代言人形象的定製款有機奶,將節目元素與產品緊密綁定,通過銷售場景不斷深化「特侖蘇+嚮往的生活」的合作概念,促使觀眾對MC的依賴轉化為對產品的信賴。
不過作為節目冠名,特侖蘇真正出彩的地方是將產品毫不違和地植入節目中。除了以中插廣告或是花字特效、明星口播臺詞等形式出現,更通過一系列與節目聯動的玩法為觀眾帶來深度沉浸式體驗。
比如正處於成長期的子楓妹妹在節目中隨時隨地都要喝牛奶,從而被大家暱稱為「奶孩子」;又比如特侖蘇在微博發起#特侖蘇牛奶美食#票選活動,再由擅長烹飪的黃小廚將網友們票選出來的第一名「炸牛奶」驚喜呈現,讓牛奶變成了美味的創意料理······這些生活化的場景都讓特侖蘇牛奶巧妙出鏡,並為觀眾留下了美味、健康等印象標籤。
除了在節目中「偶然」亮相,特侖蘇還精準把握了觀眾在節目播出過程中的心理波動——隨著節目的播出,奶牛「蘇蘇」人氣越來越高,特侖蘇腦洞大開地以奶牛「蘇蘇」為主線上線了小程序,為粉絲們提供了一個「雲養牛」的場所:粉絲只需要每天籤到,跟蘇蘇產生互動,就能不斷解鎖福利,贏得特侖蘇的牛奶獎勵。
小程序上線至今,用戶突破1300萬,訪問量破一億,這不只是為特侖蘇品牌做的一次成功引流,更讓粉絲對節目有了多維度的參與感,助力慢綜藝節目成功「破局」。
始終堅持為觀眾帶來更具創意和更多互動的思考,這讓特侖蘇×嚮往的生活區別於傳統品牌冠名。不但讓觀眾與節目本身有了「更好」的互動和情感聯繫,也讓觀眾「更好」地接收到了特侖蘇品牌信息。
由此可見,對冠名《嚮往的生活》這樣一檔慢綜藝來說,想要增加觀眾的品牌好感,首先要學會將產品信息自然融入進節目內容,將產品變成節目的一部分。還需要找到節目觀眾與品牌受眾的契合點,根據對目標人群的洞察,藉助節目本身的特質放大品牌的相似理念,從而精準鎖定觀眾群中的潛在消費者,更能借著節目的火熱成功出圈。
從單純嚮往節目中的生活到自己有機會過上這種嚮往的生活,特侖蘇通過一系列沉浸式營銷為觀眾「造夢」,讓他們感覺「嚮往的生活」原來觸手可及。從這個角度看來,特侖蘇與《嚮往的生活》已經不僅限於單純的冠名關係,而是巧妙藉助節目的原生氣質加深了自己的品牌定位,成為慢綜藝營銷的經典案例。
就像特侖蘇始終堅持「更好」理念一樣,本來已經是全程有機的特侖蘇有機奶也在節目播出期間實現了品質升級,由原來的3.6g/100ml蛋白質升級到3.8g/100ml蛋白質,帶來更好的營養支持,實力演繹「更好」的品牌主張。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綜藝營銷都像特侖蘇×嚮往的生活一樣融合得相得益彰。在全民娛樂化的時代,品牌紛紛把橄欖枝拋給了話題熱度更高的選秀綜藝,連冠名合作模式也都千篇一律,綜藝營銷之路似乎越走越窄。
此次特侖蘇×嚮往的生活的合作,一定程度上為綜藝營銷尤其是慢綜藝營銷打開了新思路:節目負責構築觀眾心中的「嚮往的生活」場景,特侖蘇通過沉浸式體驗讓人們從觀眾變身為屋主,親身參與到這份美好生活中來。
未來的綜藝營銷或許已經不是用博眼球的節目話題來帶動品牌曝光,而是更加注重觀眾在觀看節目時的「參與感」,通過與用戶的互動來放大品牌價值。只有做到了這一點,品牌才能真正借力綜藝來提高自身的曝光和口碑,進而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觸發購買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