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領益精密製造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製造生產線。 鄭琳東攝(中經視覺)
從今年10月至明年1月,廣東東莞開展「百日攻堅」行動,抓投資、抓產業、抓創新,補鏈強鏈,強化發展新動能。
東莞選取了推進有效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動消費回暖、加力發展「3+1」重點產業、實施品質交通千日攻堅行動等10項重點工作作為突破口,全力推進。
為解決重大項目審批中的難點、堵點,東莞整合各方資源,優化對企服務。
「食品加工廠行業建設投產周期正常為兩年,而我們的項目從2月啟動設計到預計12月正式投產,歷時僅10個月。」近日,在廣東東莞市麻湧鎮碧家順廚機器人智能製造及食品加工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建設公司千璽機器人集團副總經理肖然對記者說。
10月29日,東莞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vivo研發中心、順豐智慧供應鏈科技總部等44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從機器人到智慧光電、從智能家居到環保新材料……新一批產業項目落地,為東莞製造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搶時間、抓節點、爭進度……項目全速推進,東莞凝心聚力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從今年10月至明年1月,東莞將大戰百天,抓投資、抓產業、抓創新,補鏈強鏈,強化發展新動能。
增投資增添發展後勁
走進廣東省東莞市重大項目宏遠國際人工智慧(AI)產業中心一期施工現場,工程負責人吳錦華告訴記者,該項目建成後將引進人工智慧等主導產業,預計可吸引300家企業、5000多名高科技產業人才入駐。「要科學發展,就要看得長遠。」項目所在地東莞南城街道黨委書記詹文光表示,南城街道正全力推進招商引資攻堅工作,為未來積蓄勢能。
拓展新投資、爭取新增量、強化新動能,這是東莞「百日攻堅」行動的目標。東莞市市長肖亞非在部署該行動時強調,一是突出抓投資,增強發展後勁;二是抓產業,穩住經濟基本盤;三是抓創新,強化發展新動能。10月13日,東莞出臺《關於紮實推進全市重點工作「百日攻堅」行動的工作方案》,選取了推進有效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動消費回暖、加力發展「3+1」重點產業、實施品質交通千日攻堅行動等10項重點工作作為突破口,全力推進。
作為我國製造業和進出口「風向標」,東莞近日交出了前三季度GDP增長0.2%、實現「由負轉正」的成績單。對東莞來說,不僅要「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更要化解種種風險和隱患,讓發展行穩致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東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度下降17.9%。但得益於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打下的堅實基礎,4月起東莞工業迅速止跌回升,展現出強勁韌性。」肖亞非說,「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東莞產業鏈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推動產業高端化,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迫在眉睫。」
釋放投資活力成為「百日攻堅」行動的突破口。東莞牢牢牽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在今年3月、5月、7月分別集中開工3批279個項目,累計總投資額達1490億元,為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在前三季度來之不易的「由負轉正」成績單上,高達21.4%的製造業投資增長尤為亮眼,也為這座製造業名城增添了底氣。
「疫情之下東莞依然是投資興業的熱土。接下來我們將以『百日攻堅』行動為統領,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東莞市投資促進局局長鍾彬說。
抓產業助力製造業
在東莞,食品飲料加工業是三大優勢傳統產業之一,已聚集形成「中國糧油物流加工第一鎮」麻湧鎮、「中國食品名鎮」茶山鎮、「中國特色食品名鎮」道滘鎮等專業鎮。依託一批「智造」項目,麻湧鎮食品加工行業插上了向價值鏈高端騰飛的翅膀。
由機器人打理「中央廚房」,火鍋、煲仔飯、粉面樣樣精通!「在麻湧落地的碧家順廚機器人智能製造及食品加工項目是我們在全國落地的第一個大型智能化中央廚房。」肖然介紹說,該集團打造了涵蓋中餐、火鍋、快餐、煲仔飯、粉面及單機設備為組合的「5+1」全新智慧餐飲業態,10家機器人餐廳已在粵港澳大灣區開業。
記者看到,該項目利用智能化系統對衛生、生產、運輸等環節進行品質把控,可滿足各種不同類型餐飲業態中智能設備及餐飲門店的食材供給需求。按照項目設計,主要有淨菜加工、生制調理菜餚半成品、熟制調理菜餚半成品、香辛調味料包、中式醬汁包、冷藏及冷凍調理便當,以及牛肉漢堡、麵點食品加工等功能。
肖然介紹,該項目日產量可達180噸,建成後可輻射珠三角地區,能滿足1000家機器人餐廳的供應。項目正式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5億元。「東莞首家機器人餐廳在10月底開業,正式進軍東莞餐飲行業。目前在東莞已立項的機器人餐廳項目共37家。」肖然表示,隨著項目投產和機器人餐廳正式投用,預計將新增數千個就業崗位,有力推動東莞智能製造及餐飲產業發展。
在麻湧鎮,「百日攻堅」行動正推動一批糧油加工新業態項目落地投產,帶動產業向高附加值延伸。記者梳理近日開工的東莞第四季度重大項目發現,不僅食品、家具等傳統特色優勢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也都在借勢發力,擦亮「金字招牌」。
抓產業,是「百日攻堅」行動的又一著力點。目前,東莞擁有工業企業超18萬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突破1萬家,居廣東省第一,已培育形成涉及34個行業和6萬多種產品的製造業體系。此次「百日攻堅」行動提出抓投資,便是要聚焦產業鏈短板,補鏈強鏈拓鏈。東莞將通過該行動,加力發展「3+1」重點產業,「3」是指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加工和家具製造產業,「1」是指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集群,打造以先進位造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
優環境引來優質項目
東莞製造業投資逆勢增長,背後是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百日攻堅」行動再次吹響了號角,東莞正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以快捷的審批通道、便捷的政務服務,讓優質項目「引得來」「留得住」「幹得好」。
「前一天提交申請,次日就獲得審批,真的高效!」廣東大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寶華衷心為東莞給投資「鬆綁」的做法點讚。疫情期間,人們居家時間延長,智能行動裝置需求大增,大普通信抓住了這一機遇,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5%。訂單量呈爆發式增長,產能成了發展的瓶頸。「我們在松山湖現代企業加速器園區相中了約4700平方米的廠房,用於布局新生產線,於是向松山湖管委會提出希望能租下來。管委會立即協調落實,次日就通過了審批。」陳寶華說。
目前,總投資約2.4億元的大普通信總部及研發中心大樓項目工程正在松山湖加緊建設。「我們將在東莞這片熱土上,繼續引進來自世界各地高、精、尖的電子行業研發設備,不斷擴大頂級的行業研發隊伍。」陳寶華說。如今,大普通信已在5G通信設備行業擁有重要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時鐘器件和射頻器件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
此次「百日攻堅」行動,再次為項目落地按下了「快進鍵」。「此次明亨智能家居項目能在第四季度開工建設,我們走了『綠色通道』,為企業投產節省了大量時間。狠抓項目落地的高行政效率,刷新了我對『東莞速度』的看法。」明亨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杰明說,該項目將把智能系統帶入傳統家居行業,為行業注入新動能。
東莞在打一場重大項目審批落地的「閃電戰」:建立重點項目庫管理機制,實施「綠色通道」審批;優化環保前期審批,對基本不產生環境影響的部分項目豁免環評手續;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審批時間,實行數位化聯合審圖……一條條舉措切中重大項目審批中的難點、堵點。「我們將整合各方資源,加強對企服務,用更優的營商環境打造大灣區投資熱土。」鍾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