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嚷嚷道:李煒如守的那幾個破關,我想衝就衝想守就守。四川人...

2020-12-24 騰訊網

許世友嚷嚷道:「李煒如守的那幾個破關,我想衝就衝,想守就守。四川人打仗不行!」

可誰知許世友的這句話傳到了劉伯承的耳裡,他也是四川人。於是他把許世友叫來,質問道:「許軍長,你說四川人打仗不行?」許世友尷尬地笑了笑。為何許世友會這樣說呢?

在第四次圍剿失敗後,紅四方面軍被迫離開鄂豫皖根據地,打算向西進行突圍。當時,許世友作為12師34團的團長,英勇善戰,在與敵軍鬥爭的時候,直接揮動著他的大刀向前衝去,敵軍嚇的直後退。因此有了「大刀團長」的稱號。

1932年的12月,紅四方面,軍西徵進入四川境內,蔣介石急忙命令川軍的兩個旅在八中集合,消滅我軍。許世友提前率領34團佔領了哨恩哥嘴這個有利的位置,許世友帶領的部隊作戰勇猛,僅用三個小時就消滅了敵軍的一個團。敵軍好幾次想衝關,卻以失敗告終。

劉湘命令師長李煒如率領三個旅在清江、杜得勝山一帶進行防守,阻止我軍向巴中挺進。許世友直接帶領34團直接突擊,絲毫沒有給川軍劉準備的機會,很快就把敵軍擊退了,敵軍嚇的四處亂竄,許世友繼續追擊,還佔領了右埡口,李煒如在這場戰役中也顯現丟棄性命!許世友這一仗打得真漂亮,直接把敵軍打得落花流水。

在戰役後,許世友特別驕傲,跟士兵們說:「衝關最難的要算漫川和大坡嶺,李煒如這幾個爛關,我要衝就衝,要守就守四川人打仗不行!」他說的這些話,唯獨這句「四川人打仗不行!」很快就在部隊上流傳起來了,也成了戰士們的口頭禪。

紅軍三大主力陝北會師後,許世友兩年以後也由團長升為了副軍長。劉伯承作為四川人,自然聽到這話很不舒服。因此,他見到許世友的時候,就會打趣道:「許軍長,「四川人打仗不行。」是你說的吧?」劉伯承也是戰神,在戰場上戰功顯赫,許世友灰溜溜地走了。

俗話說「無川不成軍!」,四川人還是挺會打仗的,打仗出了名。在我軍的一些將領中,也有的是四川人,比如朱德,陳毅,聶榮臻等人。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家風家訓】張世貴 ‖ 上將許世友的家風
    《上將許世友》許世友真是個大孝子,見到母親直接下跪磕頭,感人 當許世友派人把母親第二次從大別山接來身邊時,他親自動手為母親生火盆,每天的洗臉洗腳水,他不讓任何人端,每次親自端到母親面前。儘管許世友夫婦無微不至、盡心孝敬,可母親還是不習慣城裡的生活,想回老家。許世友只好尊重老人家的心願,把母親送回大別山區老家。但他始終不能消除惦記母親之心。
  • 許世友想逃跑時,上級特派這位高手去抓他,許世友束手就縛
    嚴大芳1918年出生於四川廣元一個農民家庭,15歲就參加了紅軍,但是在他剛參加紅軍不久,父親和母親就都被反動派打死了,嚴大芳聽說後,痛不欲生,咬著牙說:「這個仇不報,我嚴大芳誓不為人!」嚴大芳打仗非常勇猛,而且身手靈活,反應極快,後來就被調到中央保衛局特務隊當班長,專門給毛主席、朱老總等人站崗。
  • 唯大英雄能本色——許世友將軍快人快語,彰顯英雄本色
    許世友憤然而起,反駁說:「幹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才行。張國燾犯了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嚴重錯誤,在生活作風上也不夠檢點,但對革命也作過一點貢獻,尤其是他剛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那陣子……張國燾蛻化變質,顯然與我們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必須界限分清,各走各的路。但我老許不能昧著良心同意別人對他全盤否定,更不能容忍那些對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無理指責。」「噢,還有第二個張國燾!
  • 女兒向人透露自己父親是上將許世友,許世友知道後提著槍上街找人
    你給我老老實實工作……許世友提槍上街  許世友和夫人田普共生了6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是許世友起的,所以聽起來總讓人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兒。  小孩子嘴饞又沒錢,於是見到想要的東西就向老闆互相介紹對方:「這是許世友的女兒……這是聶鳳智的兒子……」老闆聽到後,出於對他們父親的尊敬,總會熱情地招待他們。  後來許世友知道了這件事,大罵道:「這個破壞紀律的兔崽子……」,隨後竟提著自己的手槍上街到處找人。許經夫「經此一劫」後,再也不敢亂報家門了。
  • 初生牛犢許世友:學成真功夫的少年,出手兩次,便結果了兩個惡人
    正走著,突然從身後來了一位青年人,二十歲上下的年紀,新剃的頭,青青的頭皮,只見他忽閃著大眼睛,口裡喊叫道:「嘿嘿,你們快去看,那邊人騎人,把人當馬騎呢……」一邊喊著就跑了過去。這條街本來就很擁擠,來往的家鄉人又很多,乍聽得有人這麼猛喊一聲,便都朝著喊叫的青年那邊跑去,少年許世友好奇心強,也順著人流的方向跑去想看個究竟。沒跑多遠,他就來到一條斜街。
  • 許世友為何終生不原諒妻子?陳賡在其中撮合,他怒火攻心破門而出
    許世友是河南新縣人,八歲離開家鄉,前往少林打雜,十六歲時,他參加了軍閥吳佩孚的舊軍隊,在隊伍裡,作為新兵蛋子,許世友飽受老兵的欺負,有一次,他與人爭執,一時失手,踢死了一個老兵,當時部隊要處決他,在老鄉的幫助下,他離開了軍隊,之後他參加了紅軍。
  • 他是許世友帳下第一猛將,許世友晚年時,他像兒子一樣養老送終
    許世友將軍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性格特點,就是勇敢又兇猛,打仗一股腦的往前衝,不怕死,或者說是每次在死地求生,創造出奇蹟來。聶鳳智作為許世友的部下要敢於跟著許世友一起出生入死,更要忍受許世友的暴脾氣。從戰爭年代到和平年代,許將軍身邊很多的人,都有和許司令爭論過,而爭論次數最多的,那就是聶鳳智了。
  • 許世友落難時妻子提離婚,幾十年後前妻有事求他,許世友批8個字
    軍旅生活中,許世友將軍既有快樂也有憂傷,這麼多年來,給他打擊最大的,莫過於妻子雷明珍在他遇難時的離去。一九三五年七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會師,得知紅一方面軍許多高級幹部已經結婚,王建安就跟時任軍長的許世友說,他也可以找一個革命夥伴,許世友並沒有立即答應,他以前有個妻子朱錫明,是在他母親的安排下迎娶的。
  • 為勸誡許世友逼人喝酒,總理「以酒製酒」,許世友喝得滑落到桌底
    「那你們四人中到底誰的酒量大呀?」「算我大吧。」許世友自豪地說。周恩來淡淡一笑:「許司令是老實人,可我聽人說,就是喝酒不老實,酒量不行還吹牛。」「啊,總理,這是誰說的?媽了個巴的,我去找他!」許世友就怕人激,怕人說他不行,一激就急:「我喝酒不是吹牛,還從來沒遇到過對手。」「這樣吧,」周恩來說得平靜:「今天就咱倆喝,你若喝得過我,就不是吹牛。」「我怎么喝不過?」許世友又急又難:「可我怎麼能跟總理比酒呢?總理不信,另找個能喝酒的來。」
  • 許世友的兒子入伍30年,卻只做到「副團級」,許世友如何評價?
    但許世友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決定,那就是讓兒子回來孝敬自己的母親。許世友認為,自己母親年紀越來越大,而自己無法盡到孝道,那就只能讓孫子來代勞。許光也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從大城市回到大別山,盡孝照料自己的奶奶。許光50年代初期入伍,30年過去,還是一個副團級的「七品芝麻官」,與很多同期的人相比,職務都要低很多。也有人提出疑問:這不是找你父親說句話的事情嗎?
  • 許世友坐牢,老婆沒探望、還寫決裂信,復出後開槍示警,絕情離婚
    推薦語:知道許世友那個第二任妻子嗎?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本就沒有什麼地位,成婚後更是"以夫為天"。而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隨著思想的解放和社會的發展,女人為了追求自身的價值,越來越站在一己私利去思考問題。許世友被關,妻子未探望、反寫決裂信,解禁後開槍示警,絕情離婚。
  • 許世友的原配妻子改嫁,他沒有埋怨,但第二任妻子卻讓他記恨終身
    1924年春,20歲的許世友回到家鄉,一個人挑起來了照顧家庭的重擔,同時還擔任當地農民義勇軍大隊長。按照許母的想法,許世友20歲的時候結婚生子,30歲就可以兒孫滿堂了。早在許世友去出家之前,母親就整日痛哭:「以後當了和尚怎麼娶人,我還想抱孫子呢!」
  • 許世友與雷明珍離婚,幾十年後前妻有事求他,他是如何回應的?
    一、許世友將軍的第二段婚姻許世友將軍的第一段婚姻是由他的母親一手包辦的,在這之中,許世友並沒有太大的說話權利,由於二人結婚之後情感不合,兩人最終沒能白頭偕老。其實,這也是當時封建婚姻大多數人面臨的困境,只不過大部分人為了家庭的圓滿,並沒有採取離婚這一方式。
  • 雷明珍在許世友落難時離開,二十年後有事相求,許世友如何做的?
    愛情,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有的情比金堅,有的弱如草芥。患難見真情,這情不光只有友情,也有愛情。每次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知道哪些人是真正為你好的。古往今來,有很多夫妻,他們始於愛情,卻終於患難。例如開國將軍許世友的第二任妻子雷明珍,他和許世友的愛情是革命愛情,卻在許世友落難的時候,雷明珍選擇離開許世友,這就是各自飛吧。
  • 許世友嗜酒如命,被周總理喝得滑到桌子下.
    正值壯年的幾個大漢一年多都沒吃上幾頓好飯,這一頓是甩開腮幫子幹,那派頭,簡直是要把長徵途中餓著的飯要一頓吃回來似的。這頓飯,光許世友一個人,就喝了5斤燒刀子,吃了7斤羊肉和32個羊肉大包子,飯館子裡一幫人高馬大、能飲能吃的西北壯漢都看愣了!
  • 王必成與許世友的恩怨
    一點兒思想準備也沒有的王必成,本想講話反駁幾句,一看已是下午4時多了,便寫了個條子給參加這次會議的顧問委員會秘書長榮高棠,請他轉給總書記胡耀邦和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表明自己不同意許世友的發言,但因時間關係,顧全大局,保留意見,不作發言。許世友和王必成都是很有個性的傳奇將軍,他們兩人有很深的淵源——正兒八經的老鄉,兩家相隔沒有幾裡路。
  • 田普:15歲參軍,19歲嫁許世友,養育7個子女,享年93歲
    那戶人家待田明蘭不錯,但田明蘭始終覺得自己沒有一種歸屬感。稍稍年長懂事了一些後,田明蘭打從心裡不願意嫁給一個與自己毫無感情的人,那種受人擺布的婚姻是她一想起來就覺得受不了的,一眼就望到頭的日子,也絕對不是她想要的。1939年,八路軍第五支隊到達田明蘭的家鄉西朱蘭村進行抗日宣傳,並鼓勵村民踴躍報名進入八路軍革命隊伍。
  • 許世友新婚時為何向自己新娘連開三槍?震驚內幕曝光!
    接著,又粉碎了膠東抗戰史上日偽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大「掃蕩」,膠東根據地恢復了,許世友的名字也家喻戶曉。就在這時,許世友的第三位夫人走進了他的視野。那是在祝捷大會上,一位姑娘的舞姿引起了許世友的注意。他轉臉對坐在身旁的吳克華說:「老吳,你看那排頭姑娘扭得好,人也長得出色。」這位姑娘就是田普,當時名字叫田明蘭。
  • 叱詫風雲開國虎威將軍――許世友
    身先士卒衝敵陣,威懾敵膽傳英名。鐵骨錚錚英雄氣,俠肝義膽總是情。精忠盡孝揚天下,青史留芳萬古存。     心情激動豪邁,寥寥數語足已不夠對上將許世友將軍一生的讚美,崇敬加緬懷。遙先敬拜,斟清酒一杯,豪情盛滿,對革命前輩開國大將,猛將――許世友將軍的悼念。
  • 許世友前妻在落難時離開他,幾十年後有事相求,許世友批下8個字
    許世友的第一任妻子是在23歲的時候成親的。當時許世友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他的母親覺著自己的兒子應該娶親了,但是許世友自己沒有心上人,就在母親的安排下娶了朱錫明。他們的婚後生活只有三天的時間,之後許世友就前往前線,參加戰鬥。他們二人生了三個孩子,但是只有一個存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