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是誰的作品?別百度!

2020-12-28 騰訊網

歷史的長河緩緩流過,有些人有些事過去了便消逝了,而有一些卻讓我們難以忘懷,讓小編帶你走進歷史的長河裡遨遊吧!

泱泱華夏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英雄人才輩出,這些華夏的英雄和先賢們不但有為國為民的英雄壯舉,還有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貫長虹、熱血磅礴的語錄。有些語錄我們很明確地知道是某個人說的或者寫的,但有些語錄就不一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現代電影電視的影響,有些語錄的主人公可能會在我們的印象中產生偏移,以致乾脆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民族強音很多,有些你可能搞不清楚是誰說的。

今天不才就淺薄地替大家盤點一下,那些中國歷史上的我們稍不注意就可能搞錯主人公的語錄,說得對點個讚,說錯了也別給我巴掌,謝謝了,下面正式開始:

1、「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你是不是以為這是項羽他爺爺項燕說的?錯了!這是楚南公說的,典故出自於司馬遷的《史記》。

至於楚南公是誰我不知道,具體是楚國哪裡人我也不清楚,但這句話真的就極其靈驗而且名垂千古了,因為後來滅亡秦朝的兩大集團,項羽集團和劉邦集團都是楚國舊地之人,象棋中的楚河漢界也直接來源於這兩個楚國老鄉兼結拜兄弟之間的奪國之戰。

之所以很多人認為是項燕說的,個人認為是因為現代電影電視搞的。而且那個畫面我都可以想像出來,項燕戰至不剩一兵一卒,碧血染紅了徵袍,這時,秦人紛紛殺到,項燕自知已無力回天,遂大喝一聲:「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給予了秦國詛咒,也給自己的殉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但是,這句話真不是他說的,他要是說了,也是借用了楚南公的話而已。再說,武將為國戰死之時說出這句話,確實豪氣幹雲,有著無窮的氣概,實話實說,這個導演借用得好。

就是這張劇照引發的誤會

2、「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你是不是認為這是漢武帝說的,或者以為這是衛青霍去病說的?錯了!這是陳湯說的。

雖然漢武大帝說過很多大氣磅礴的話,但真的沒有這一句。這句話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當時,北匈奴郅支單于部在明裡與漢朝交好的情況下,暗地裡得了好處後,卻轉而殺死出使其部落的漢朝大使,這還了得,當時身在西域的陳湯一聽,這還了得,該當往死裡揍啊,要不然他們不知道我漢家威嚴。想是這麼想,但這個陳湯手裡無兵啊,怎麼辦呢?

《漢武大帝》劇照,最經典的漢武大帝「陳寶國」。

思來想去、權衡利弊之後,這個陳湯當即心生一計,他是這麼做的。他模擬皇帝的口吻寫了份聖旨,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假傳聖旨,給大漢屯田邊軍和一些胡人部落都「宣召」一次。這些西域邊陲的軍士們哪聽過這個啊,高興都來不及,大漢皇帝來聖旨了,何等榮耀!也就沒心情去分辨真假了。這樣一來,陳湯靠著假傳聖旨居然集合了一支胡漢雜糅的四萬人軍隊。之後,陳湯就以欽命的名義率領這支雜牌軍縱橫漠北和西域,轉戰三千餘裡,徹底擊敗郅支單于部,悍然維護了大漢天下的神聖尊嚴。

陳湯一舉打敗了言而無信、殺害漢使的郅支單于部的消息傳到長安後,眾說紛紜,說的最多的是他假傳聖旨理當嚴懲。而陳湯為了給自己辯護,上書漢元帝說:「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彰顯了自己北擊匈奴的功績,也闡述了不得已的苦衷。不得不說啊,陳湯雖然假傳了聖旨,但他是在遠在西域戰機稍縱即逝的情況下做出來的,況且他還真的擊敗了犯漢的強敵,給國家民族爭了光,關鍵這句話吧,哪怕隔了兩千年,我們聽起來都還豪情萬丈、熱血沸騰的。漢元帝也許是受了這句話的感召,赦免了陳湯之罪,並封賞褒獎了他,果然西漢無昏君啊。

一個假傳聖旨的漢朝名將——陳湯

3、「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你是不是以為這句詩譚嗣同說的,而且還題寫在獄牆之上?你還是錯了!這句話是梁啓超寫的。

當年譚嗣同維新變法失敗後慨然赴死,以求喚醒活人心中的熱血,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真的是慷慨從容、英雄千古,今天讀來,仍然覺得熱熱淚盈眶、感動莫名。為此,譚嗣同還手書一詩,以表明心志,曰:「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後來他與其他五人一起,在北京菜市口從容就義,史稱「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

後來,與老師康有為一併逃離北京的梁啓超讀到了這首絕命詩,他感佩譚嗣同的天地正氣和英雄豪情,沉思之後將後兩句改動了一下,即將「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改成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不得不說,梁啓超真的不愧為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第一流的大師級人物,單憑這兩句詩,個人認為並不亞於唐宋各大詩人的名詩名句。這樣稍微改動之後,譚嗣同的浩然正氣和悍然為國為民赴死的氣勢馬上就呈現出來了,而且氣壯山河、足吞日月,足可與文丞相相提並論了,改得真是太好了好極了,因此後人就把這句詩直接用在了就義的譚嗣同身上,再也沒有改動過。

我選的這三句話或詩都是氣勢恢宏、言簡意賅的,記起來還特別方便,裡面深藏的歷史典故又都充滿了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實在是兼具文學性和感召力,是我們這個五千年文明傳承中的精華。其他還有不少,要麼大家基本上不會搞錯主人公,要麼就是稍微長一點不那麼好記,譬如: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漢宣帝劉詢定胡碑,這個有點大國沙文主義)。手持鋼刀九十九, 殺盡胡兒方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 何為韃虜作馬牛(元末紅巾軍軍歌,作者不詳,但這句有些大漢族主義,放在今天不太合適)。

最後一個儒家真大師——梁啓超

向我們民族和國家所有的先賢和英雄致敬!

塵埃落定,歷史帶走了該走的,也留下了該留下的,今天的歷史知識就到這,讓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2020.11.10 佳豫東方有佳人,豫雲聖賢道幸福大先生,逍遙女作家《未來學院》院長《佳豫太空站》站長豫見生命,綻放天性《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解讀論語第253天)日經第590篇(憲問第十四)經典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性格桀驁不馴的3星座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然而今天我卻來形容了人的性格,瀟灑大氣,為朋友兩肋插刀或者寧願插自己兩刀的一類人,肝膽相照,公道自在己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說的是哪3個星座,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崩霆」,琴銘分別為「破天一聲揮大斧,幹斷枝折皮骨腐。「雷經其始,我竟其工。是皆有益於琴而無益於桐。」相傳,1898年譚嗣同應召去京參加維新運動前夕,還與夫人李閏秉燭夜話,並對彈「殘雷」、「崩霆」兩琴。 譚嗣同一生好琴,他曾收藏到一架他平生最崇敬的文天祥的「蕉雨琴」。文天祥寫的琴銘是「海沉沉,天寂寂,芭蕉雨,聲何急。孤臣淚,不敢泣!」譚嗣同再也想不到,他殉難之地就是600年前與文天祥同一個刑場:菜市口。
  • ...貼出高雄市長任內最後一篇文章: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晚間韓在臉書貼出市長任內最後一篇文章,並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為題,向支持者分享心情並訴說感謝。內容如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們就將卸下市府職務,離開這裡。我不敢自比周武王,但我敢說我們這個團隊裡的首長是真的個個都有經世濟民的才能,並且我們同心同德,都懷抱著奉獻社會的真心誠意、有所不為的道德自律。今天,大家共聚在此、臨別在即,請容我最後一次以市長的身份好好謝謝他們。謝謝這一群讓我感到驕傲與不舍的市府團隊,謝謝他們願意放下原本舒適的生活,來到熱情的高雄;謝謝他們不少人離家背井、放棄高薪來這個城市和我一起打拼。
  • 【每日一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免費關注訂閱【老朋友】點手機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出自清代 譚嗣同《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詩的前兩句,表達的是:一些人「望門投止」地匆忙避難出走,使人想起高風亮節的張儉;一些人「忍死須臾」地自願留下,並不畏一死,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樣高風亮節的杜根那樣,出來堅貞不屈地效命於朝廷的興亡大業。詩的後兩句,則意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將是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請關注薇信公號:reallylife,明天更精彩!)
  • 韓國瑜貼出高雄市長任內最後一篇文章: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
    晚間韓在臉書貼出市長任內最後一篇文章,並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為題,向支持者分享心情並訴說感謝。內容如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們就將卸下市府職務,離開這裡。謝謝你們讓我們有機會在此相聚一場,更謝謝你們今天還特地來這裡為我們相送一程。古時周武王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能敵紂王億兆夷人。
  •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韓國瑜,告別高雄!
    韓國瑜在告別會的致辭中表示,他不敢自比周武王,但是高雄市府團隊的各首長,都有經世濟民的才華。他向市民和支持者表達感謝。現場民眾大聲呼喊,「加油」。音樂會最後,韓國瑜率領市府團隊合唱《感恩的心》。
  • 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絕命詩中 兩崑崙是指這兩種人
    前言去留肝膽兩崑崙,出自譚嗣同臨刑前的一首絕命詩,《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是戊戌變法時犧牲的六君子之一,他似乎留下了一個謎語,兩崑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譚嗣同寫下「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詩句,「兩崑崙」究竟說的是誰?
    譚嗣同臨終前曾留下一首非常著名的詩歌,在這首詩歌中的「兩崑崙」究竟指的是誰呢?下面來分析一下。1898年9 月,光緒皇帝苦心經營的新政,被戊戌政變付之東流。譚嗣同在臨死前夕,於囚獄裡用炭渣在牆上題過一首七絕詩,這就是膾炙人口、傳頌不絕的《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首詩借諷喻東漢黨錮之禍,譴責頑固派羅織成罪的卑鄙行為,在表現自己視死如歸的無畏精神時,寄莫大希望於來者。後人稱讚「其勇於解放舊思想之束縛,則有清一代,未有其比也」。
  • 譚嗣同絕命詩:去留肝膽兩崑崙,兩崑崙指的是誰
    在獄中,譚嗣同寫下了一首後來流傳甚廣的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有人問詩中兩崑崙指的是誰?張儉一路上看到有人家開門就去投奔借宿,告訴人家:我是張儉,你們抓我去朝廷能得一筆封賞,如果不想抓我,就管我頓飽飯,讓我住一宿。張儉是大名人,為人名聲很好,東漢人很耿直,很多人冒險收留張儉。
  • 「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絕命詩慷慨悲壯,「留」者有3種說法
    知道譚嗣同絕筆詩的人很多,會背誦的也不少,特別是後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不知激發了多少的英雄氣概,其視死如歸的壯舉,驚天地泣鬼神。譚嗣同這首絕命詩是這樣的: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 【文化船舶】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張儉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頑固派的狠毒,表達了對維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後兩句抒發作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雄心壯志。全詩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望門投止思張儉止」這一句,是身處囹圄的譚嗣同記掛、牽念倉促出逃的康有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懷。
  • 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覺
    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覺文:霧滿攔江 (01) 非常喜歡網絡時代那些不靠譜的文字結構 比如說這一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覺。 (02) 我有個朋友,事業有成,家庭幸福。 他家裡,有個很小的貯物箱,不知是誰的,從未打開過。
  • 郭曉峰《錦衣之下》楊程萬: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楊程萬費力地抬了抬眸,望向陸炳,心情有些複雜。此刻坐在眼前之人,正是勾結嚴嵩、構陷夏然,致林荷慘死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卻也是曾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恩重如山的人。此刻他不知當是恨他,或是敬他。但無論如何,楊程萬絕不攀扯於他。去夏府報信、執意救林荷乃他個人所為,與他無關。即便他明知是陸炳陷林荷於死地,他也不能胡亂攀扯於他。
  • 尋訪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令人十分欽佩的是,彭曉玲筆下的這23篇文章,竟都能像寫譚氏父母一樣以貼切的聯語、詩句為題,來畫龍點睛,來統帥全篇。這是非廣泛徵討文獻,且有獨到領悟所難能做到的。
  • 劉力:去留肝膽兩崑崙,我以我血薦軒轅
    【力薦】名家丨讀書丨思享丨美文 墨子:去留肝膽兩崑崙,我以我血薦軒轅 劉力/文 事情的原委大家基本很清楚,故事發生在公元前440年左右,當時29歲的墨子正帶領弟子正在家鄉講學,聽說楚國請能工巧匠魯班為其製作雲梯,準備去進攻宋國,他立刻帶著自己的弟子三百餘人一方面布防宋國,一面又自己風塵僕僕趕往楚國,試圖說服楚王。
  • 去留肝膽兩崑崙,崑崙所謂又指誰?
    俠士說「兩崑崙」指武林「崑崙派」的兩位拳師王五和胡七。這是陶菊隱的說法。眾所周知,譚嗣同出身名門,俠肝義膽,喜結交天下豪傑。當時他與名滿京城的武林高手「大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結拜為兄弟,王五稱「五爺」,譚嗣同稱「三哥」,胡七為「七哥」。戊戌政變發生後,譚嗣同曾與王五、胡七等謀救光緒,因戒備森嚴未果。
  • 「我自橫刀向天笑」,譚嗣同留絕命詩慷慨就義,原來詩中藏著玄機
    西方列強認為只有暴力才是大清帝國能聽懂的唯一語言,於是乎,憑藉堅船利炮狠狠地教訓了大清國一頓,這才使得腐朽的滿清遺老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滿清被胖揍一頓後,許多有志之士希望效法東洋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維新運動,使大清帝國走向富強。
  • 韓國瑜臉書突然換封面 自許面對逆境勿失勇氣
    這句話,旁邊還有韓國瑜的Q版人物與柴犬圖案。  韓國瑜臉書封面更新後,短短2個多小時就吸引4.6萬人按贊,湧入5千多條留言與1100次的分享。許有網友與支持者前往留言加油打氣,而且6月17日就是韓國瑜生日,許多支持者也留言祝福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