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眾就是最大的利己

2021-03-01 養息堂

來源 | 十方緣

有時候真正的利己其實也是利眾,但每個人如果都能做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他其實也就是在改變世界。我們首先要讓自己的心明白,煥發出智慧的光芒,來照亮自己,許多時候,照亮自己也就等於照亮了世界。當每一個人照亮自己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就光明一片了。


問:怎麼理解功利心?功利心在人生道路上有什麼影響?

雪漠:功利心人人都有,但功利心有大小之分。我認為,功利,就是功德的「功」,利益大眾的「利」,功德和利益眾生,合二為一就是功利,這是大功利,大功利就是利益大眾的好事。以我們作家為例,我的功利心就是,這個世界是不是因為我(作品)的存在而相對變得更好一些。這個功利心有助於我的成長,推著我向上。

而小功利就是,把寫作僅僅作為謀生、升官、發財的工具,這種小功利基本上只滿足個人私慾,如果僅僅拘泥於此,這種功利心很容易讓自己向下走,甚至墮落。因為,僅僅達到一個很低的層次時,他就停滯不前了,就再也沒有繼續向上的動力和勇氣了。他的心就那麼大。

一個人,沒有大功利心,他在面臨多種選擇,前面出現很多條路的時候,他就有可能選擇那條放鬆、向下、墮落的路了。小功利會迷惑了他的選擇。但如果他選擇了那個大功利,選擇利益大眾的時候,就不會輕易受誘惑而改變方向。因為他的人生標杆不一樣,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他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大方向。

大方向就是你選的路,一定要朝著真、善、美的方向走。無論古今中外,這一定是代表人類最終極的嚮往,永遠代表著發展的主流、時代的主流。


問:您心中的信仰是什麼?私利和信仰是不是完全不能融合?利眾與利己是怎樣的關係呢?

雪漠:我心中真正的信仰是利他、利眾。利眾和利己不矛盾。利眾讓自己的生命得到升華,是最大的自利。因為,利眾是通過自身的行為,提升了自身的價值,這就是最大的利己。當一個人通過利眾變成君子的時候,他的生命因為利眾行為而得到了升華,這不是最大的利己嗎?一個小氣、自私、貪婪的人,通過布施,通過利眾,讓自己變得大氣、博愛、包容、快樂,最終受益的還是他自己。

有時候真正的利己其實也是利眾,但每個人如果都能做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他其實也就是在改變世界。我們首先要讓自己的心明白,煥發出智慧的光芒,來照亮自己,許多時候,照亮自己也就等於照亮了世界。當每一個人照亮自己的時候,這個世界也就光明一片了。


問:改變自己與利眾有什麼區別?自己和他人無二無別的時候,利己利眾是一回事,是吧?

雪漠:是的。利他也是一種生命的習慣。久久薰染,就會形成習慣。宗教的修煉儀軌就是為了這個。


問:有時候明明是想幫助別人,結果害別人被騙,行善成了行惡,如何才能預知善惡?怎樣做才是真正地利他?

雪漠:利眾為善。先忘了自己的得失。只要有利眾之實,別管那善惡名相。

問:利眾精神中,「利」的對象是怎樣確立的?應該優先「利」哪些,之後再「利」哪些?對一方來說也許是「利」,而對另一方來說就成「不利」的了。如那些生存在貧困線上的窮人們,他們連自已生活都保障不了,是否也可以用利眾的方式讓他們的生命得到升華呢?

雪漠:儘量都「利」,至少「心」利。先以心利,再以行利。無心便無行,無行哪有心?儘量利他,利他是最大的自利。利眾主要體現在心上,不一定完全體現於物質。


問:如今社會,想做慈善,發動做事,很艱難。有人會不理解,說三道四。甚至認為自己做善事懷有什麼目的,或是炒作,或是為名為利。有時,我好心捐書捐物幫助那些失學兒童,但很多人卻……

雪漠:以前,我也曾以捐助的方式幫助過幾個窮困孩子,但我的幫並沒有改變他們的命運。他們的父母反倒將我當成了「冤大頭」。至今,那些我幫過的人仍是越來越貪婪,也越來越愚昧。所以,我想,真正的幫,必須從清除愚昧開始。這也是我寫作的理由之一。我們的力量雖然很有限,但我想,只要是光明,它總能驅散一些黑暗的。


問:但我堅持行善。我做好被誤解的準備。像您所說,只要對別人有好處,任人評說吧。畢竟,我們把內心的願望變成了實際的行動。我不怕,而且會和您一起做大,讓更多人受益。您的超然塵外,豁達率真,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也一直在這樣做自己。我從您那裡學會了無私無畏、真正的坦然放下和豁達.

雪漠:許多時候,人不是活給社會的,也不是活給別人的。人是活給他自己的。他的價值就是他的行為。別管別人如何看你,也別管你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你的人生價值本身,已經給了你的行為以最大的回報。

人猶如飛過虛空的蒼蠅,要是沒有好的行為,是留不下一點痕跡的。所以,古人認為不朽者,不過「立功、立德、立言」。這三者,都由人的行為構成。所以,只求無愧我心,豈能盡如人意?

百年之後,我們現在執著的一切都沒了。也許留在這個世上的,就是我們對別人有所幫助的那點兒精神。肉體雖死,那精神卻可以傳遞給下一代人。所以說,精神不死。無論怕不怕,幾十年之後都是一堆骨頭。趁著有生命時多做些事,讓人生儘量有價值些。

相關焦點

  • 巴薩諾瓦音樂小甜心夏瑤——利眾集團娛樂品牌形象代言人與你傾情邂逅~
    今天,發生了神秘的代鹽事件我知道我知道,就是中國夢之聲讓任賢齊眼睛眯成一條縫的女孩嘛~是啊,唱的還是爵士樂呢!!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 那個有大愛的利己者,走了
    因為吳先生對自己生命的價值,就有類似的三段論:利己,利他,利眾生。在誠品書店的經營理念上,吳清友希望能夠把生命的價值融入在事業的理念中:「誠品是一個不一樣的開始,它是從理念形成之後,再去尋找營運模式,所以才會產生有書店,有畫廊,有講堂,有藝文空間,我希望能夠兼顧到所謂愛、善、美之後才會形成一個人文藝術跟創意,希望能夠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展現一種文化。」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他也說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恥心就是義、恭敬心就是禮、是非心就是智,仁、義、禮、智不是外來的,而是本來就具有的人性。意思就是楊朱主張「為我」,即使拔一根毛髮對天下有利,他也不肯做;墨子主張「兼愛」,即使磨禿了頭、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有利於天下,他也要去做。但是〈盡心〉篇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就是在困境裡沒有機會和權力的時候,「達」就是在順境裡擁有機會和權力的時候。
  • 這件事「利國,利家,利己」,人人都可以做
    今天我想重寫舊文,想告訴大家:閱讀真是一件利國利家利己的事。利國網上一直都會有很多關於疫情的傳言,我讀一遍下來,真的覺得漏洞百出,沒有一點邏輯。但就是這樣的傳言,卻是傳播得跟廣。為什麼?「不信謠,不傳謠」,就是對國家最大的支持。利家之前也經常有家長問,「我的孩子就是不喜歡閱讀,或者就是喜歡看漫畫書,其他書都不喜歡看。又或者我的孩子也喜歡看書,但是看了也沒用,看過了全忘了,跟沒看一樣。「」大家捫心自問,「我自己有閱讀的習慣嗎?」
  • 利己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利他是社會進步的階梯
    名人名言就是有這種魔力,它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了深刻的道理,讓我們產生共鳴。一個人的修養,體現在人前人後的一致性,它不需要外在行為的證明更不需要外人的肯定和嘉獎,它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一舉一動。因為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所以它不需要外界的刺激和他人的提醒。
  • 《天道》水善萬物而不爭,利己和利他界限在哪裡?
    布施,絕不是為我所用之術,而是道; 它的本質就是自我對他人的分享,再同時接受他人的分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現代商業社會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利他思維,無論做人做事,都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別人的利益,以及別人的立場,高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不僅是思維上的立體,而是全方位的為相關者利益最大化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
  • 利人有度,利己有方,萬事萬物皆需有度
    在合理的範圍內,利己與利人是統一的。利已與利人發生矛盾時,利己還是利人,要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合理的利他主義也是應當得到贊同的。為人處世中,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相反,如果你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世界上的路也會處處擋著你,即使是屬於你的也將會變成別人的。
  • 事不關己精緻利己——《第三次死亡》
    事不關己精緻利己——《第三次死亡》男主角馬丁·貝倫斯是德國聯邦情報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日常工作就是收集整理情報。一次常規問話中,馬丁·貝倫斯從一名尋求德國政府政治避難的難民口中套出恐怖組織頭目位置,隨後將情報共享給了美國。美國隨即發動無人機襲擊了恐怖組織頭目基地,除掉了目標人物。
  • 精緻利己無往不利——《爆炸新聞》
    精緻利己無往不利——《爆炸新聞》大家對傳媒大亨默多克應該都比較熟悉,最熟悉的大概就是他和鄧文迪的一段婚姻八卦物化女性還只是說得輕的,女性在他眼裡根本就是個工具罷了。羅傑·艾爾斯總是強調新聞臺是視覺節目,將鏡頭聚焦在女性裸露的長腿上。白花花的大腿這點倒是在國內不少綜藝臺能看到,真是好的學不會,壞的一學就會。
  • 「企叮咚」利己達人
    企叮咚創始人王一帆這樣描述企業與合作夥伴的關係,「我們提供供應鏈、平臺、技術和營銷策略,用網際網路思維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利己達人,與客戶實現共同成長」。打造一站式企業營銷平臺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商迅速成為時代的寵兒,電商平臺也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眾多商家依附著國內幾大電商巨頭在B2C、C2C領域賺得盆滿缽滿。
  • 契訶夫《變色龍》:虛偽是人的天性,利己不損人是道德底線
    人性本來就是虛偽的,在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反應。03人性虛偽,你我皆是利己主義者其實我們都是契訶夫筆下的變色龍,我們也會變色。任何一個人,在做出選擇和決定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都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我們都是利己主義者。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資源爭奪的關係,包括財富的爭奪,土地的爭奪,食物的爭奪,權利的爭奪。
  • 自覺覺他,利人利己
    也就是自覺之外還要覺他,因「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利人也是利己,渡化眾生也是成就自己啊!
  • 人生最大是什麼?(說的真對)
    人生最大的收穫是滿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穫。人要學會滿足,不滿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獄。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一個人能夠感恩、惜福,他就是人生最大的擁有者了。時時想要施與別人,給予別人,快樂自己!
  • 惠而不費,欲而不貪----利人利己,一舉兩得的智慧
    孔子說:「將國家、集體的利益順從並保持與人民的利益一致,為國爭利就是為民爭利,這不就是對百姓有利而不自掏腰包嘛!選擇可以讓百姓勞作的時間和事情讓百姓去做,又有誰會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而成就了仁心,哪還有貪心呢?君子對人,無論多少,勢力大小,都不怠慢他們,一視同仁,這不就是莊重而不傲慢嗎?君子衣冠整齊,相貌莊嚴,使人見了就讓人產生敬畏之心,這不就是威嚴而不兇猛嗎?」
  • 多為考生著想,利人也是利己
    利人就是利己,服務高考同樣如此。大家都為服務高考出一份力,都盡己之力幫助考生,都參與到服務高考的「愛心接力」中,就是幫助我們自己的孩子順利參加高考。文/孫維國編輯/王涵
  • 精英利己主義者卑鄙無恥之徒
    孩子從小就要教育,不能只顧自己利己主義者,就是事事都先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考慮別人的利益。抗日戰爭時期南京言情小說家,粉飾太平這樣的人如果能在事業上幹出什麼成就來,鬼都不信。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生命價值在於利己、利他、利眾生
    這就是誠品所謂的人文思維。」在誠品點燈1萬天的感恩分享會上,吳清友曾哽咽,堅持不過是為了初心。「從誠品的第1天到1萬天,這條路萬裡迢迢,卻不是晴空萬裡。」他感謝光明的火光,更感謝為誠品點燈的朋友,以及每一位來到誠品的讀者,聚光燈雖是在他身上,實則有一大群在燈暗處努力不懈、辛勤耕耘的執燈人們。
  • DNF:謀略戰利人利己的快速連勝上分法,不過需大量玩家自覺配合
    玩家紛紛開始進軍謀略戰排位模式,有人開始提議全體玩家協力上分最近兩天,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培養出自己的「終極陣容」進入阿拉德謀略戰第二期的排位模式中各種關於排位模式的上分技巧也隨之在各大論壇上出現,其實也就是玩家們把自己在阿拉德謀略戰第二期小遊戲中的心得體會分享出來,
  • 夫妻間的相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小心謹慎和放下利己心的智慧
    心理學研究顯示:對孩子心理成長影響最大的家庭因子就是父母之間的感情是否融洽。父母如果感情好,孩子也能夠比較安心地進行自我探索,培養獨立的人格。相反地,如果孩子在一個父母關係不和諧的環境中長大,往往容易焦慮、不安。互黑是好是壞,前提是雙方的關係能否在整合期完成對自己以及對雙方的具體認識,包括理解與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