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變色龍》:虛偽是人的天性,利己不損人是道德底線

2020-12-23 小慧問心

契訶夫是俄國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在我們初中、高中的教科書中,收錄了數篇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比如《裝在套子裡的人》、《變色龍》等。

其中,《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小說描述在俄國某木柴廠附近發生了一起狗咬人的事件,警官奧楚蔑洛夫前來主持「公道」。在短短的時間內,奧楚蔑洛夫五次變換他的態度,醜態畢露。

契訶夫

《變色龍》為我們勾勒出一個靈魂醜惡,面目可憎的沙皇走狗——警官奧楚蔑洛夫的形象,寄寓著一個發人深思的主題。

契訶夫寫出的不僅是奧楚蔑洛夫的虛偽,更有我們人性本就虛偽的真相。人性本來就是虛偽的,在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反應。

01故事以小見大展現人性虛偽

首飾匠赫留金被狗咬了,他嚷嚷著要狗主人賠錢。混亂間警官奧楚蔑洛夫來了,這是他大顯威風的時候。

在判別如何處理小狗時,劇情出現了三次反轉,而奧楚蔑洛夫五次變化他的態度,實在讓人覺得可笑和諷刺。

第一次反轉,是赫留金被咬了,奧楚蔑洛夫說這多半是條瘋狗,他要好好管管放狗出來的人。沒想到人群裡有人說這是將軍家的狗,他嚇得馬上轉變了態度,說赫留金是誣陷了狗,想訛詐狗主。劇情第二次翻轉,手下說不是將軍的狗,將軍家的都是大型獵犬,奧楚蔑洛夫再三確認後又開始耍威風,大罵這隻狗是下賤胚子。沒想到葉爾德林說雖然將軍養的都是大狗,但他在將軍家見過這隻狗,人群裡也有人證實了這一點。奧楚蔑洛夫再次嚇到了,忙說狗是嬌貴的動物。第三次反轉,將軍家的廚師來了,確認了狗不是將軍養的。話音未落,奧楚蔑洛夫馬上說這是野狗,弄死算了。沒想到廚師又說,這是將軍哥哥的狗。奧楚蔑洛夫再次轉換口氣,整個臉上洋溢著含笑的溫情,還稱讚小狗伶俐。契訶夫用「變色龍」作標題,把奧楚蔑洛夫比作變色龍。奧楚蔑洛夫集囂張跋扈與媚上欺下於一身,虛偽是奧楚蔑洛夫的本性。

奧楚蔑洛夫和他的下屬

他在光天化日之下五次變色,警官的威嚴,人的尊嚴,一再退色。

奧楚蔑洛夫的每一次變色都有規律可循: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麼他嚴懲小狗,株連狗主,中飽私囊;如果狗主是將軍或將軍哥哥,那麼他奉承拍馬,邀賞請功,威嚇百姓。

契訶夫刻畫的奧楚蔑洛夫正是沙皇專制統治下警察的化身。《變色龍》在1884年發表,當時俄國亞歷山大三世剛上臺,他竭力強化警察統治,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給殘暴的專制主義蒙上一層面紗。

這時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時代橫行無忌的惡霸了,而是打著法律的藉口,幹著媚上欺下的行當。

奧楚蔑洛夫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警察,他代表的是病態的俄國社會,是黑暗的沙皇專制主義。

02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帶來了什麼

「牆頭草」、「勢利」是奧楚蔑洛夫的標籤屬性,《變色龍》是描述人性扭曲勢利的經典代表,諷刺了人性的自私與虛偽,勢利與狡詐。

官氣在奧楚蔑洛夫身上發揮得登峰造極,奴性亦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處理狗咬人這件小事中,他十分傲氣命令他的助手葉爾德林「你去調查清楚這是誰家的狗,打個報告上來!這條狗得打死才成。不許拖延!」

奧楚蔑洛夫主持「公道」

在得知是將軍哥哥的狗的時候,他整個臉上洋溢著溫情的笑容,「可了不得,主啊!我還不知道呢!他要來住一陣吧?」

而剛才被他一頓說是下賤胚子的畜牲小狗,在他心中立即轉變了地位。「怪不錯的……挺伶俐」,他不惜放低警官的姿態,討好小狗,暱稱它為「小壞蛋」。

契訶夫讓奧楚蔑洛夫自己打自己的臉,上一句態度惡劣,下一句竟笑臉迎人,十分諷刺。

奧楚蔑洛夫一直在囂張地主持公道和討好小狗呵斥赫留金之間轉換,狗咬人這件事沒有變,變的只是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在他心目中,法律非準繩,事實非根據。他既能說:「也該管管不願意遵守法令的老爺們了!」又能問:「要是這樣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讓人碰上,你們知道會怎樣?那兒才不管什麼法律不法律,一轉眼的工夫就叫它斷了氣!」

他根據「狗的背後是誰」,來回切換他的態,對他有好處的他就捧,對他沒好處的他就踩。

奧楚蔑洛夫斷案過程中昧著良心的判決,讓我們看到其兩面三刀、趨炎附勢的內心世界。

奧楚蔑洛夫是一個典型的沙皇走狗,但同時也是一個見風使舵的變色龍。作為一個沙皇政權的走狗,他專制、蠻橫、欺凌百姓。

趨炎附勢的契訶夫

當時俄國反動勢力席捲全國,社會上一片消沉死寂。過去那些自詡進步的資產階級自由派,拼命宣揚「規規矩矩」的生活哲學;而民粹派也妥協了,拋棄了過去的革命傳統。

至於底層人民,更是軟弱可欺、麻木消極,滿足於沒有生氣的庸俗生活。

社會上見風使舵、趨炎附勢之風盛行,這種頑疾是反動的社會政治條件的產物。

契訶夫在《變色龍》裡,通過奧楚洛夫這個典型人物,有力地批判了這種醜惡的行為揭露和批判了在反動政治條件下迎合現實、轉向變節的妥協派和投降派。

03人性虛偽,你我皆是利己主義者

其實我們都是契訶夫筆下的變色龍,我們也會變色。

變色龍隨著環境顏色的改變,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改變身體的顏色,一是能夠隱藏自己,從而獲得食物,二是保護自己,讓天敵看不見忽略自己。

人也一樣,隨時改變自己的態度,一是能從中獲利,二是避免傷害。

變色龍

奧楚蔑洛夫面對「狗咬人」這件事,他每一次的反應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他是善變的,因為不得不變,容不得不變。這種待人處世方式,無非是一部分人為了得到更多利益而採取的一種策略。

不論一百多年前,還是當下,人性總是不變的,永遠把個人利益放在最前面,置其他不顧。故事裡的人來源於生活,也是生活的寫照不一視同仁,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態度默示社會並不平等。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現在還負債前行,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劣根性一直存在。

2017年,賈躍亭項目失利,曾精心栽培的下屬絆他一腳,轉身投奔對手,合作夥伴視他如路人、落井下石,曾經畫大餅的上司躲避敷衍。

上百億的債務落到了賈躍亭的身上,他被萬人唾罵,老賴、混蛋等等標籤被牢牢釘死在他頭上。

辱罵賈躍亭的人不僅僅是樂視的債主,和手持樂視股票的股民,更多的是那些手上沒有一張樂視股票、沒買過一件樂視產品的網民,眼見樂視大廈將傾,差點笑出了聲。

而這些人,在賈躍亭風光的時候,是最高聲追捧他的人。

賈躍亭

一切事物也都可以套在「狗咬人」的事件上,狗的背後站著的是誰不停在變化。我們也根據這些變化做出我們不一樣的判斷,改變立場。

任何一個人,在做出選擇和決定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都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我們都是利己主義者。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資源爭奪的關係,包括財富的爭奪,土地的爭奪,食物的爭奪,權利的爭奪。

這就構成了人的一種心理,通過壓制別人來使自己變強,通過欺負弱小,來獲得虛榮心與滿足感。

利己主義本是人性中無法避免的一種,我們應該要看的,是利己的同時,有沒有「損人」。

就像奧楚蔑洛夫,他就是利己的同時,損害了別人的利益。

我們要直面自己身為人的自私的特點,不必遮遮掩掩,自私已經被深深地刻進人類的基因裡了。只要我們在利己的同時,不要「損人」,那我們還是一個善良的人。

04利己不損人,是為人的道德底線

《變色龍》通過奧楚蔑洛夫五次改變態度,向我們展現人性本就虛偽的真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而趨利,而利己是否損人才是重點。虛偽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善與惡只是達到這個目的手段。

大家都不壞,只是每一個人都帶著私慾,誰都不是高尚的,誰都有缺陷。

這個社會需要更多人發聲,將人性的善發揚傳承。哪怕我們所貫徹的善良,還不夠成熟,甚至只是形式上的偽善。

相關焦點

  • 《變色龍》契訶夫筆下,人與狗之間那啼笑皆非、發人深省的鬧劇
    《變色龍》這部發生在人與狗之間令人啼笑皆非、發人深省的鬧劇,是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一篇課文,至今我仍記得當時的感觸:笑大於悲。悲的感覺自然有,但年少的我們因涉世不深對那種思想感情體會尚淺,只從契訶夫幽默譏諷的筆調之下,清晰地看到奧丘梅洛夫荒唐可笑的一面。
  • 讀契訶夫的《變色龍》,你見過如此見風使舵的人嗎?
    人的面目真的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多次轉換嗎?對此,我表示懷疑。當我看完契訶夫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變色龍》後,書中主人公奧楚蔑洛夫面對於權貴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虛偽嘴臉,著實讓我為百姓們感到忿忿不平。第二次聽說狗是將軍家的,還提議用自己的名義派人把狗送回家。這一次,原告又受到了斥責。緊接著,又從將軍家廚師那得到消息,可以肯定這條狗並非將軍家的。奧楚蔑洛夫決心將狗弄死,幫原告討回公道。還沒等執行命令,廚師又說,這是將軍哥哥的狗。奧楚蔑洛夫又開始讚嘆狗的伶俐,讓廚師將狗帶走。
  • 努力活著的俗人,在塵世中,也變成了契訶夫的變色龍!
    有那麼一點區別:上學的時候,總單純著覺得契訶夫的《變色龍》只是一篇無聊至極的的文章,讀與不讀,也無所謂。而走上社會的時候,卻才發現契訶夫,寫的真是一針見血!也許,讀者中也有沒讀過這篇文章的友友,如果用一句俗話來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應該是:見人下碟子!
  • 《變色龍》優秀教案
    說起人們眼下追求的個性寵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覺是醜陋、可怕的,實蜥蜴中的一種叫變色龍的,它會隨著環境顏色的改變而改變皮膚顏色。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1884年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就叫《變色龍》,其中的奧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變的技能。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說,去了解那裡發生的故事。(板書文題、作者)二、資料助讀契訶夫(1860~1904),是十九世紀末具有世界聲譽的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革新家。
  • 讀文||北大教授:沒有底線倫理,社會會崩潰的
    04羞恥和天性解放並不矛盾,打著羞恥的幌子,約束天性,或打著天性的幌子,搞不知羞恥、不怕丟醜的事情,都是可恥的。這中間有一個「度」存在。但如何掌握好這個度,則自在人心。道德和功利的關係,英國的哲學家傑裡米·邊沁(Jeremy Bentham)就說過:「什麼是道德,就是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 【光明網評論員】「禁看黃片」與虛偽的道德優越感
    《大東公務員行為規範》,規定了「不得存在婚外情」、「不得觀看黃色影視」等要求,遭遇網友吐槽。規範的起草方表示,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公務員在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行為底線應高於普通群眾。        我們先不說公務員的道德底線會不會比普通群眾更高,僅就這條規定的可操作性來看,其中就有很多的虛偽成分。首先在法律上,如果不以贏利為目的或組織他人進行觀看,看黃碟的行為本就不算是違法;其次,在實際操作中,如果看黃碟不違法,又是在私下進行,有關部門也就沒有辦法通過合法的手段去驗證真偽。
  • 如果你沒讀懂變色龍的善變,說明你還年輕
    最經典的,莫過於契訶夫的代表作《變色龍》。契訶夫是俄國著名作家,享有「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的美譽。毛姆曾盛讚他:世界上短篇小說只有兩種,一種是契訶夫式的,另外一種是莫泊桑式的。《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的變臉表演,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翻臉比翻書還快」。
  • 適者生存是利己,善者生存是利他
    荀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提倡「性惡論」,《荀子·性惡》篇裡,他說人天生就喜愛利益和好處,順著這種天性發展下去,就會產生爭奪而失去謙讓;人天生就不願意吃虧,順著這種天性發展下去,就會產生殘害而失去忠信;人天生就喜歡享受,順著這種天性發展下去,就會產生淫亂而失去禮儀和規矩。因此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經由教育來導引向善。
  • 利人有度,利己有方,萬事萬物皆需有度
    在合理的範圍內,利己與利人是統一的。利已與利人發生矛盾時,利己還是利人,要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合理的利他主義也是應當得到贊同的。為人處世中,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相反,如果你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那麼,世界上的路也會處處擋著你,即使是屬於你的也將會變成別人的。
  • 契訶夫《第六病室》:薩哈林島的苦難,隱喻,和對託爾斯泰的反抗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變色龍》,諷刺的就是在恐怖之下,為生存而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小市民。格羅莫夫無法像奧楚蔑洛夫一樣,拋棄自己的良心,被流水打磨成一顆光滑的鵝卵石,他太尖銳,做不到妥協,所以他即使不瘋,遲早有一天會被關進監獄,原因是不夠溫馴。
  • 名著閱讀之《契訶夫短篇小說選》
    二、《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簡介本書所選的作品來自契訶夫創作的前後兩個時期。在早期作品中,除了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具有一定現實批判色彩的《變色龍》之外,還有一些輕鬆詼諧的純幽默小說。《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所選的契訶夫後期小主,以《套中人》最為著名。
  • 做人要不要像「變色龍「一樣
    變色龍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爬行動物,它的皮膚會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它變色的目的是出於保護自己。我覺得這個無可厚非,因為這是本能。後來,有一個小說家契訶夫寫了一篇短篇小說變色龍,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叫奧楚蔑洛夫的警察,他隨著狗主人的變化,對小狗的稱呼和處置方式也不斷發生變化。
  • 為什麼人人都愛契訶夫?
    儘管列依金是契訶夫的恩師,但契訶夫還是用幽默的口吻寫信去表示了異議:「您加長了《玫瑰色的襪子》的結尾,我不反對因為多了一個句子而多得八戈比稿酬,但我以為,這裡與男人不相干……這裡說的僅僅是女人的事……」契訶夫惜字如金,他的小說不少是開門見山的。
  • 翻譯契訶夫的人
    按:中國人對契訶夫並不陌生,他是「俄國頂級短篇小說巨匠」,是精於悲喜交融的「戲劇藝術大師」。沈從文、巴金等諸位作家都受過他的影響,而他的戲劇風格影響著曹禺和夏衍等一批中國戲劇作家,他在沙皇統治時期仍保有的幽默與悲憫渾融的語言風格則與汪曾祺在某種程度上遙相呼應。
  • 契訶夫:凡卡 | 大家
    但《花絮》主編列依金髮表這篇小說時,自作主張在小說結尾處加了一句:「不的,我不去,關於學問上的事兒,我可以跟男人們聊聊。他做了最後的決定。」儘管列依金是契訶夫的恩師,但契訶夫還是用幽默的口吻寫信去表示了異議:「您加長了《玫瑰色的襪子》的結尾,我不反對因為多了一個句子而多得八戈比稿酬,但我以為,這裡與男人不相干……這裡說的僅僅是女人的事……」契訶夫惜字如金,他的小說不少是開門見山的。
  • 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集》——諸位先生,你們的生活是醜惡的
    美國也一樣,《哈利波特》也許銷量很高,但這是通俗作品,不是什麼有深刻的人文思考的東西。俄羅斯.日本.歐洲的一些國家,包括中國,都是有文學傳統的國家。 契訶夫的作品有強烈的批判性和諷刺性,比如《小官員之死》《胖子和瘦子》《變色龍》等,深刻地揭露專制,等級制度,官僚主義,批判自私,冷漠,貪婪,庸俗,奴性,保守等人性弱點。高爾基對契訶夫的評價可以說是最準確的,契訶夫用一種美的誠懇的聲音說「諸位先生,你們的生活是醜惡的」。同時,契訶夫對底層人民有深深的悲憫,他是同情弱小,貧苦,關懷人間疾苦的,如《憂愁》《萬卡》《困》等都很好地表現了這一點。
  • 胖子與瘦子的經典諷刺,變色龍後的又一經典!
    談及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我們不得不想起那初中課本上的變色龍一文,初讀時,只覺得深奧,難以理解,甚至翻譯而來顯得些許生澀!直至今日,站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上,再次翻閱到契訶夫的小說時,卻被其中所蘊含深深的諷刺所震撼,就如我們今天所講的主角——《胖子與瘦子》!
  • 劉洲成家暴 | 虛偽,一塊道德的遮羞布
    如今,網友們翻著劉洲成微博裡一張張「好爸爸」照片,罵他渣男,罵他虛偽。劉洲成說,他和妻女住在九十平的房子裡,連做飯都舒展不開,這不符合他的身份,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所以,為了他所謂符合身份的生活,本來就不紅的劉洲成用「好爸爸」的形象來贏取粉絲的心,誰讓他天生一副好皮囊,抱起孩子來的畫面溫馨又有愛。
  • 【九下薦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考點梳理+在線測試
    ※ 作品概述本書收入的10多篇小說都是契訶夫小說的代表作。這些作品有的反映了底層人民的悲慘生活,有的刻畫了專制制度衛道士的嘴臉,有的反映了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讀他的作品,讀者總有獨立思考的餘地,總會感到回味無窮。他的早期作品多為諷刺幽默小說,但也不乏內容深刻、形式新穎的佳作。如《一個文官的死》《變色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