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太極(3)

2021-03-01 蘇州太極基功堡

鄭曼青在臺灣教了一大批能推能打的弟子。在這些弟子中,又各具特色,有的能打,有的能推,有的精房中術,有的會作文章。

鄭曼青在臺灣教的是鄭子太極拳而不是楊澄甫師的八五大架。鄭子太極拳是鄭曼青在湖南國術館任教管時所編,鄭氏在功夫上身之後,感覺八五大架重複過多,故將其篩減變成鄭子太極三十七式,其特點如下:一曰「美人手」,手型若古典美人,手腕平平,手不露筋;二曰「不出手」,看起來只有手臂運動而無手動,手動身隨,身動手隨,動作非常有韻味;三曰「垂楊柳」,身體如垂楊柳枝,飄來蕩去;四曰「四方步」,鄭子太極拳步法奇特,步子較小,兩足跟踏肩寬之正方形兩對角,轉身不動步,非常靈活;五曰「起腳不過膝」,如左右分腳動作,抬腳離地僅一市尺多一點,決無大陸之「朝天蹬」。拳打得輕鬆,秀美。堪稱鄭子太極絕學(於志鈞語)。

鄭子太極要求脊背豎直,我認為是一種進步,李雅軒打拳也是直脊,其實晚年傅鍾文打拳也是直脊豎背,不同於楊澄甫的身略前傾。鄭子太極的虛腳轉身可能來源於早期鄭曼青同諸同門師兄推手時喜用履勁的原因,鄭曼青自雲,朋履擠按得一履。對一般人來說,虛腳轉身輕鬆易學,但楊氏傳統的實腳轉身每一轉都是一次松胯練習。等你兩胯鬆了以後你就會感覺到還是實腳轉身好。鄭曼青在同楊師學藝時,曾不分日夜,勤奮苦練。功夫出來後才覺八五大架,重複繁雜。太極拳練不出來極其正常,能練出來其實是業力的轉換。鄭氏也曾有過渾身筋骨關節劇痛的過程。不重複繁雜,何來驚世神功。葉秀挺在濱城傳拳時嫌其稍短,曾將鄭子太極拳加長。我認為,鄭子太極拳,儘管是各派太極拳架中的珍品,但仍無法頂替楊氏八五大架。楊澄甫在太極拳練習談中要求,練習拳架每天需七至八遍。換鄭子太極,真下苦功,非日行三十遍不可。

鄭曼青有出版中英文版的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但主要內容仍是鄭曼青之前寫鄭子太極十三篇。出版鄭子十三篇時,鄭曼青曾前去找陳微明師兄寫序,鄭曼青進門先跪,行大禮於師兄。鄭氏心中忐忑,改了老師的拳,不知師兄有見教否?陳微明好好先生,最會做人,溫言軟語,寫序贊之。

《鄭子太極十三篇》中第十三篇述口訣最為重要,文中言,曰松。澄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淨,要全身鬆開。反此則曰,不松,不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

鄭曼青雲,按松之一字,最為難能,如真能松淨,餘皆末事而。

書中的體用歌亦寫得極為精彩:我有一轉語,今為知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又云: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

鄭曼青對中定的解釋最佳:中需時中,定無常定。鄭曼青在臺灣教拳的拳社命名為時中學社,即緣於此。

鄭氏在行拳四十年後曾雲,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吞字用得不好,天之氣可吸,可接,可引,可用,唯不可吞也,此時,鄭氏是粗住的境界。十年後,鄭氏再雲,放下布袋,何其自在,是細住的境界。(完)

安般太極,可以速成的太極!

安般太極:dingbo_0825

蘇州丁波:85729776   

相關焦點

  • 鄭子太極拳源流考
    鄭曼青親赴楊府為師母拿脈診病,只吃幾劑藥,侯夫人便轉危為安,身體逐漸康復。楊澄甫深為感動,視他為群徒之慧星,將楊家秘傳太極拳之口訣秘笈傾囊相授。1933年,楊澄甫決定整理出版《太極拳體用全書》,讓鄭曼青伴隨身邊,筆錄先師們的習拳精粹。該書原版出版發行時,由鄭曼青為其寫序,並參與全書的全部寫作過程,可見楊澄甫對鄭曼青的信任程度。鄭曼青生前,為練武,所拜之師甚多。繼承之法有左家功夫。
  •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評註
    >
  • 第680期:鄭子太極拳的拳理與運動法則
    生平著有《鄭子太極拳十三篇》(1948)、《太極拳淺說》(1956連載於新生報)、《鄭子太極拳自修心法》(1967)、《唐詩箴度》《玉井草堂詩集》《曼青詞選》《曼青寫意》《曼髯三論》《女科新法》《談癌八要》《骨科精微》《老子易知解》《學庸新解》《人文淺說》《論語釋旨》和《易全》等。
  • 阿鄧老師---鄭子太極(下)
    黃性賢晚年功夫爐火純青,同其推手根本無手可推,只要微觸其膚,便會東倒西歪,站立不穩。鄭曼青在臺灣教了一大批能推能打的弟子,在這些弟子中,又各具特色,有的能打,有的能推,有的精房中術,有的會作文章。鄭曼青在臺灣教的是鄭子太極拳而不是楊澄甫師的八五大架。
  •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6~7)
    小則為骨疽骨癆。大則即如天柱之折矣。豈不危哉。善修養者。知其所以然。弗使漸為不振。由萎靡而致為病也。故有臨深履薄之戒曰。正襟危坐。正則不病矣。危則恐其易乎不正。以致其病也。餘乃為留意太極拳者告。曰。豎起脊梁。豎起者。正若串珠累疊。弗令其傾側而已。若緊張矜持。矯枉過正。皆病也。只要知其為危可矣。無以加矣。
  • 學習鄭子太極拳的經驗和心得
    本人練習太極拳至今11年,所習太極拳為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是我太師爺鄭曼青先生簡化楊家太極而來。學習鄭子太極拳的經驗與心得報告: 七年半前,因為感冒久咳導至胸口老疼,看了西醫多次也沒用,醫生說是胸口軟骨因咳嗽受傷,只能吃止痛藥讓它自己慢慢好,沒有其它辦法。因此經人介紹開始學習鄭子太極拳和左家內功心法,在此之前從沒練過太極拳或內功,對太極拳沒什麼認識,只以為是項適合老年人的溫和運動罷了。
  • 太極功夫層次
    3.  練氣以化神。即是養氣藏神之功夫。在練得氣足精滿之後,再朝夕鍛鍊下去,即會發現神明的靈智。有了這種靈智,無論用之於任何事物,都可以達到適當之處,不獨是打拳推手而已。4.  練神以還虛。即是在靜極默篤之後,養虛靈之功夫。在練出了神明靈智之後,又將它藏之於內心骨骼當中,含而不露,從表面上看來,似乎什麼也沒有,然而在實際上,它是包羅萬象的,無所不有的,無所不為的,無所不然的。
  • 話說太極拳(13)|太極拳在香港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他們……(連載)
    話說太極拳(12)|想不到!太極拳是這樣傳到香港的?!(連載)香港的吳式太極拳傳承始自吳鑑泉。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吳鑑泉偕子吳公儀離開上海,來到了當時比較安全的香港,在香港軒尼詩道創建香港鑑泉太極拳社。楊華彪,生於1904年,逝於 2005年,廣東人,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決定定居香港,開始做進口生意。
  • 淺談鄭悟清的實戰能力,冰上練拳停運自如,靠太極平添60年陽壽!
    鄭悟清於1895年在河南溫縣的趙堡鎮出生,當年鄭先生因在而立之年(也就是30歲左右)身患頑疾(據說是叫童子癆)醫藥無望之後,這才拜入了趙堡太極拳第9代宗師和慶喜先生的門下習武強身。即便是技擊實戰的切磋比試中,鄭悟清先生更是以「擊人不露形,以微妙之變化,擊人於丈外」的高絕功夫享譽於整個北方武術界(與鄭伯英先生並稱為「西北太極二鄭」)。
  • 朱銘,太極人生
    提起朱銘,多數人首先會想到他的「太極系列」,在亞洲的多個大城市都能看到這一系列的城雕。「太極系列」始創於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中國功夫正如浪潮般席捲全球,帶動了東方文化的崛起。朱銘創作的「太極系列」在此時應運而生,名揚四海。
  • 太極貴人命(1461)
    太極貴人命(1461)陰曆六月二十九太極貴人世間少子由子固錦添花安石改革整乾坤
  •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馬寧兒結局是好是壞 馬寧兒是誰演的
    ­  《太極宗師之太極門》­  由何澍培執導,鄭嘉穎、唐藝昕、林佑威、白冰、應昊茗、袁冰妍等聯袂出演的民國傳奇大劇《太極宗師之太極門》將於4月17日開播。這部劇講述了"紈絝子弟"朱飄逸在愛妻柳迎春及大批武林義士的幫助下將太極拳發揚光大,最終成為一代太極宗師的傳奇故事。劇中馬寧兒長相俊朗卻很有心機,馬寧兒對朱飄逸的嫉恨讓他走上了不歸路。那麼太極宗師之太極門馬寧兒是誰演的?馬寧兒是好是壞結局是什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介紹。
  • 1050 太極|迷途(1986)
    1984年,太極樂隊成立, 成員:盛旦華(Edde) 、朱翰博(Ricky)、劉賢德(Ernest)、唐奕聰(Gary)。經Edde提議,太極與Trinity合併,鄧祖德任幕後經理人,雷有曜任隊長。曜(主音)暉(主音)明(吉它/主音)華(貝司)博(鼓)德(吉它)聰(琴鍵)七劍合壁。史稱:太極七子。
  • 太極拳與太極
    也有一些人知道太極拳理根太極,但它到底用了太極的什麼理,根在哪一點還是說不出來。 要搞清這一關係,首先要搞清什麼是太極。 好多人認為太極不就是一個圓裡套了兩個小圓,變化成陰陽兩魚的一個圖嘛!這是把太極圖當成太極了!當然,太極圖是太極的一個表述形式,但它所包含的內容卻不是一句話能說完的。
  • 無極而太極
    太極在開闢之前.夫開闢之前作何形狀.蓋未可知.以人身之太極.推之是必為太極也太極之前更有無極愈.不可知孔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未嘗言無極也.然則無極究何如者人之有太極也.由於陰陽交感其未經交感而散於陰陽者無極也.天地渾沌之時.陰陽未分.豈有散於陰陽而待交感之無極乎.不知有後天之陰陽.即有先天之陰陽.開闢以後.後天之陰陽交.而成物之太極.開闢之前.先天之陰陽交而成天之太極.則當先天陰陽之未交其散
  • 香港太極總會第十八屆職員就職典禮
    圖:主禮嘉賓及各門派武術界前輩與本會執行委員拍照留念  香港太極總會於2013年5月18日晚上假座旺角倫敦大酒樓舉行第十八屆職員就職典禮暨慶祝張三丰祖師及鄭天熊宗師誕辰紀念聯歡晚會,當晚高朋滿座,筵開七十餘席,並於會前由各團體嘉賓表演太極武術四十餘項
  • 大型紀錄片《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開拍 再現太極魅力
    圖一:《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現場3月29日上午,由河南998集團、步先影業出品的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太極中國之太極宗師》在鄭州舉行新聞見面會。故事以主人公小陌、外國女記者瑪麗兩個視角為基礎,展示主人公不畏艱難,去偽求真,追溯太極文化真諦的故事,融合了傳統文化太極、太極拳、國際視點等元素,主人公小陌因疾病被遺棄,幸得養父的收留,由於養父(太極迷)的原因,對太極產生濃厚的興趣,養父的去世,讓他徹底成為一個孤獨的人,這個不善交流的小陌背上行囊,肩負養父的遺願,踏上了徵途,期間吸納了各個太極大家的觀點,這些都被國際女記者瑪麗用鏡頭記錄了下來。
  •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人氣」!太極拳進社區,培訓太極拳骨幹力量,建立太極拳教練隊伍,社區太極拳社會體育指導員要達到2人/1000人,要建立固定的太極拳輔導站點,達到5個/10000人,長年組織開展活動,以家庭為載體,通過宣傳培訓、競賽展示等活動,進一步普及太極知識,推廣太極健身理念,倡導太極健康生活方式。
  • 新遊|《太極熊貓3:獵龍》App Store大中華區首發上線
    集眾多特色於一身的2017蝸牛遊戲旗艦級手遊《太極熊貓3:獵龍》在經歷了漫長時間的測試調整之後,終於在今日迎來了AppStore大中華區首發上線,玩家可前往《太極熊貓3:獵龍》官網或在App Store搜索「太極熊貓3」下載遊戲,今天上午10:00,我們伊瓦蘭斯大陸不見不散!
  • 太極玄機,陰陽原理
    是故先賢言:天地一大太極,人身一小太極,然太極者:何也?    王宗嶽之《太極拳論》開明宗義昭示了太極之本質原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幾、陰陽之母也。無極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以上,渾渾穆穆、混混沌沌,所謂大渾沌者,即此時也。    太極者:仍是陰陽未分、而生機已兆如天地未生時,分之機雖動而清氣尚未上升,濁氣亦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