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科幻電影裡的女神是如何塑造出來的?

2021-03-03 導演幫

科幻電影中的服飾造型是電影內涵的一個重要表達方式,並不單純指其作為衣物的功能本身,更是承載著多元、複雜的文化意義。

好萊塢科幻電影中女性形象的變化是一個冉升的過程,20 世紀 60 年代之後,女權、女性主義的興起,女性在科幻電影這個由男性話語權力所佔據的類型體系中,也逐漸開始擁有了更多的戲份、更加獨立的角色,漸次地開始有更多的科幻電影選擇女性作為主角。

創作於 1979 年的《異形》被認為是將女性作為主角的一部裡程碑式的科幻片,影片中充滿了對女性身體、身份的視覺隱喻。

在這之後,陸續有科幻電影將女性作為表現重點,如《銀翼殺手》中的複製人瑞秋、

《黑客帝國》中的網絡勇士 Trinity、《第五元素》中的「第五元素」莉露等銀幕形象,為觀眾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進入到 21 世紀之後,更有越來越多元和豐富的科幻電影將女性予以呈現,《古墓麗影》裡的蘿拉、《終結者3》中的 T-X、《生化危機》等等,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常常以性感的裝扮、超強的能力、冷豔的容貌為視覺賣點。

但客觀而言科幻電影對其的塑造,實際上仍然是將女性放置在被觀看的客體位置,這種視覺塑造,在超級英雄類的科幻電影中更為明顯,如《鋼鐵俠》身邊的女管家,《X 戰警》中的暴風,《復仇者聯盟》裡的黑寡婦等形象,其還是趨向於凸顯女性的身體特徵,在緊身衣的包裹之下,這些女性看上去十分的性感與美麗。

可見,即便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但女性形象的改變卻還是漫長與艱難的,從科幻影片的配角到主角是一個不小的成就,但如何表現女性主角則似乎是近些年來好萊塢科幻電影開始考慮的問題。

2009 年,《阿凡達》一片中的男女主角皆以「異形」的身體特徵出現,即便擁有性別身份,卻也喪失了部分源自於女性身份的吸引力,一定程度失去了被觀看的價值。

而這部影片中更有品讀價值的女性角色則是格蕾絲博士和女戰士楚迪,影片中兩人都個性獨立、強勢,沒有男性的羈絆,對個人命運擁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操控權力,尤其是格蕾絲博士,不僅擁有優秀的專業背景,而且一反既往敘事模式中對於女性科學家冰冷、無情的形象塑造慣例,變得綜合了感性和理性、智慧與溫情於一身的美好形象,表現出強烈的女性主義色彩。

2012 年《普羅米修斯》中拯救人類的希望落在了叫做伊莉莎白·蕭的身上,她剪著一頭短髮,幹練且具有領導能力,並未刻意強調其女性的身體特徵。

2013 年《地心引力》以桑德拉·布洛克為唯一主角,講述其如何從外星空最終生還於地球的艱險故事,她勇敢獨立並且擁有充分的智慧,保證自己最終得以「重生」。

2014 年《超體》中的 Lucy 更是化身成為了救世主,成為拯救一切的關鍵。

2015 年《超能查派》的女性角色壓根兒從形象到個性都是反常規的,呈現出一個非常「異樣」的母性形象。

若將科幻電影作為理解女性地位的一個窗口的話,那麼顯然科幻電影中女性形象在最近幾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不僅表現在銀幕上戲份的增加,更突出地表現在很多科幻電影開始單純以女性作為主體角色進行故事的展開,並且也開始有意識地隱藏女性的身體特徵。

關注電影中的女性呈現,多從身體、觀看等角度出發,那麼,身體是如何被服飾所包裹和雕塑,就成為女性在大銀幕上被呈現的關鍵切入角度。「服飾在影視中作為一種傳達信息的外在媒介與文化符號,是電影中重要的一環。」作為一種傳播手段與視覺符號,服飾在電影中對於女性的意義更為豐富多彩,女性與服飾也常常被組合為視覺奇觀的一部分,在銀幕上進行呈現。

就電影而言,除開服飾最基本身體保護等功能之外,其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服飾在電影中具備強烈的裝飾性功能。尤其對於商業電影而言,如何呈現美是一個很主要的問題,服飾是具備了強烈視覺感官刺激的電影道具之一,便擔當了此重任。

比如,歷史題材的影片,常常會將華麗的服飾設計作為影片的重要賣點,而且具有設計美感的服裝可以帶給觀眾的視覺享受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電影的服裝設計還具備認知功能。即服裝設計往往與人物的職業、身份、性格等等相關聯,《臥虎藏龍》中的李慕白常身著一身長衫,看上去飄逸、超脫,符合他俠客的性格。《王牌特工》中的特務哈裡身著訂製高級西服套裝,追求細節與其身份特質相得益彰。《沉睡魔咒》中的安吉麗娜·朱莉身著黑色的鬥篷,配合上大紅的唇色與誇張的頭飾,整個角色便洋溢出一種邪惡感。

另外,電影中的服裝設計還具備一種文化特徵,也就是說在好萊塢電影裡,服裝還是區分文化、民族、地域的主要手段。在好萊塢電影中,往往可以明晰地辨別出角色的地域或者文化身份。

那麼,具體到好萊塢科幻電影中,服裝造型除了以上幾種功能之外,其還具備額外的意義與特點延伸。

科幻電影常與未來、想像有關,其服裝設計因此也充斥了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創戰紀》中電子世界角色的衣服貼身而且具備多重功能性,其穿著方式也異於普通服裝,呈現出一種超現實感。

但是,科幻電影的服裝設計並不能是天馬行空的無限暢想,而應該和科幻電影的科幻精神一脈相承,是基於科幻主義之上的對服裝合理的想像和設計。另外,科幻影片在描繪未來社會時,又常常塑造種族對立和階層衝突,這就讓服飾設計也必然地具備了濃重的意識形態色彩,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雲圖》中裴鬥娜和周迅飾演的角色,明顯還是西方視角下的東方娃娃形象。

基於科幻電影服飾造型的基本特徵去觀看新世紀科幻電影中的女性服裝造型的變遷,就會顯露出更多的信息。

以視覺化、奇觀化作為主要吸引力的科幻電影,女性自然而然被這樣一種「觀看」而被納入到科幻電影的圖像表徵之中。

其最為典型的表現特點,便是科幻電影中緊身服飾在女性身上的使用。

在男性對女性軀體和美貌的追求中,科幻電影常會用緊身貼體的服裝造型來呈現電影中的女性形象。

《黑客帝國》中的黑客崔妮蒂常穿著一身黑色的貼身皮衣,不僅塑造了角色凝練的性格特徵,同時讓她作為一個女性的身體曲線畢露。

《X 戰警》中的暴風女和魔形女同樣都身著貼身的衣物,彰顯了其形體特徵。

在另外一些科幻影片中,女性的身體特徵則逐漸被消隱,而其手段則多是通過厚重、寬大、簡樸的服飾設計。

《盜夢空間》中的艾倫·佩吉穿著男性化,而且電影中的角色並未強調性別特徵。

《星際穿越》中的兩位女性,安妮·海瑟薇是優秀的太空人,而傑西卡·查斯坦是位科學家,前者同樣穿著厚重的太空衣,而後者更是穿上了美國男性工人常穿的工裝夾克。這些輪廓剛硬的服飾設計,很難再體貼地襯託出性感的身體曲線。

可見,這些科幻影片想要強調的顯然不是女性常常被觀看的身體形態,反而是其突出的、獨當一面的個人能力。可以說,當下部分科幻影片逐漸在影像空間中還原女性的社會角色,女性開始不再單純地成為順應男性,或者被男性拯救的對象。

實際上,商業電影為了響應消費、娛樂主義的時代,電影中女性作為一種消費商品的意象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很多電影中對女性身體的暴露越來越多,這種用身體凝視吸引消費者的行為無處不在。

從電影產業來看,越來越多的女性導演、製片人活躍在電影製作的前沿,凱薩琳·畢格羅憑藉一部描繪男性的影片《拆彈部隊》獲得 2010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安吉麗娜·朱莉也開始進入到導演拍攝的行列,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演員敢於聲張薪酬平權的話語。

科幻電影具有強大的視覺奇觀式特徵,在當下也被深深地烙印上消費主義的痕跡,愈加符號化和視覺化的形象自然是電影製作者在追求商業利益的行為之下的選擇。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未來科幻電影中的服飾設計,首先應當更加客觀地認識到緊身式的服裝造型設計,其並非僅限於女性形象,很多男性形象也常身著此類衣物。

近年來男色消費文化興起,男性身體開始被以性感的造型設計予以呈現。緊身衣的特質在於其奇觀化和非現實化,這也是科幻電影為了塑造科幻奇觀的一種視覺方式,也是響應消費主義需求的一種主動選擇。

未來科幻電影的服飾設計,毫無疑問會越來越好看,比如在 CG 技術的輔助之下,科幻電影的服裝完全可以被電腦製作出來,而不需要建基於現實中的製作工藝和服飾材質,因此也就有了更大的想像和設計空間,比如《創戰紀》中會發光、變形以及智能交互的服飾,代表了科幻電影的服飾設計的一種前沿。

但這的確彰顯出科幻電影的一種弊病,即過度注重視覺的層面,沒能較好地統籌觀看與思辨之間的複雜關係,而這一點卻是成就一部科幻電影是否經典的關鍵。

在技術發達、視覺文化席捲全球的時代,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不應該僅僅關注視覺層面是否炫麗,比如場景設計是否宏大、服飾是否前衛等等,而應當以故事呈現、人文關懷為基礎,將這些元素有機地融合為一體。

實際上,這也是未來科幻電影的服飾造型所應思考的一種設計思路,即技術的先進並非提供給科幻電影的服飾設計一種無限度試驗場,而視覺策略也並非科幻電影的終極目標。

相關焦點

  • 腦洞那麼大的好萊塢科幻電影《奇異博士》,可不是拍腦門拍出來的
    看了看大家對於該片的評論,大部分觀眾都驚嘆於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奇幻視覺效果,比如,縱橫切割的平行宇宙空間,萬花筒版的空間交疊,打破線性時間的時空流轉。影片上映前,我替電影的贊助方華為榮耀手機在好萊塢Arclight電影院做了包場,好幾個看完電影的朋友都激動地和我說,「這片看得真爽,視效太棒了,腦洞真大,好萊塢的特效太炫了!」
  • 吸毒、躁鬱、再重生,萊亞公主離開四年,好萊塢失去第一科幻女神
    科幻迷一直有一個爭論:誰是科幻片史上的第一女神?有人說是寡姐,有人會說是塞隆,但如果要說一個在好萊塢科幻迷心中最沒有爭議的科幻女神,只能是她——《星球大戰》系列中的萊亞公主。現在,讓我們回到萊亞公主故事的開始,看看這位好萊塢的科幻女神,如何從巔峰墜落,又怎樣從地獄歸來,成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直到永遠回歸原力的懷抱。
  • 佳片有約|《攻殼機動隊》:好萊塢電影如何演繹日漫科幻
    藉由生命與機械的融合是什麼、該如何定義自我、何為真實、何為靈魂等抽象命題的探討,讓「攻殼」成為了動畫電影中一道獨特的風景,讓觀眾體驗了此前在其他科幻作品中未曾體驗過的新鮮感。 好萊塢級別豪華演員配置 從《復仇者聯盟》中威風八面的超級女英雄,到《皮囊之下》嫵媚動人的外星人再到《超體》裡的超級女打手露西...在出演《攻殼機動隊》之前,斯嘉麗已經出演了十幾部科幻題材影片,科幻電影演繹經驗十分豐富,可以說是出演少佐的不二人選。
  • 好萊塢經典科幻電影大盤點,每一部都看過的人寥寥無幾
    說起科幻電影,毫無疑問在全球電影市場上只有好萊塢一家獨大,經濟全球化進程帶動了好萊塢電影走向全球市場,然後稱霸全球,在科幻電影方面更是難逢敵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部好萊塢最具代表性的科幻電影。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上映於2014年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以9.2分的評分榮登豆瓣電影TOP250第19位。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好萊塢電影一向是科幻電影的天堂,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在科幻領域電影這一塊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喜歡好萊塢大片的人一定都知道星戰系列電影在70-90年代都有很深的影響力。星戰的故事結構實際取材於西方神話,並混搭了西部片和日本武士道等文化元素。
  • 受害者、女奴到女戰士:科幻電影裡的女性都在做什麼?
    星美在食用素樸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科幻電影迎來了黃金時期。機槍女神雷普利,第一位強有力的科幻電影女性形象好萊塢女演員斯嘉麗 · 詹森是科幻電影中的熟悉面孔。布拉德皮特的癲狂表演為他贏得奧斯卡提名具有優秀性別意識的科幻作品其實並不少。
  • 科幻電影的源頭:難道不是美國好萊塢?
    說起科幻電影的源頭,如果不了解點兒歷史,也許會有很多人會說出美國好萊塢。的確,好萊塢科幻電影如今興盛於全球電影市場,但要說科幻電影的發源地在哪,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在美國。那麼科幻電影的源頭在哪呢?好萊塢是科幻電影的源頭嗎?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章《<月球旅行記>:從電影對未知探索》以及《<徵服北極>:科幻電影史中的那座「神廟」》中分析了這兩部科幻默片。
  • 佳片有約 |《攻殼機動隊》:好萊塢電影如何演繹日漫科幻
    押井守塑造的賽博世界,不僅體現了對人類存在,靈魂與肉身,生與死母題的思考,還涉及了科技與人倫、道德與犯罪等諸多問題。藉由生命與機械的融合是什麼、該如何定義自我、何為真實、何為靈魂等抽象命題的探討,讓「攻殼」成為了動畫電影中一道獨特的風景,讓觀眾體驗了此前在其他科幻作品中未曾體驗過的新鮮感。
  • 電影如何塑造真實
    本文旨在討論電影藝術塑造真實的方式。從對真實進行定義出發,通過分析,將真實定義為「對認識的妥協」,隨後從電影如何貼合人感性的認識、電影如何貼合人認識的邏輯、電影如何貼合人理性的認識三個層面,結合具體案例進行了討論。
  • 好萊塢裡能打的女神,可不止有寡姐和神奇女俠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近幾年來(以有新片即將或剛剛公映為準),新生代女打星們,是如何演繹硬朗彪悍的嬌媚吧。而步其後塵成為新一代黑人女打星的,還有因《阿凡達》裡把皮膚染成藍色的性感花瓶佐伊·索爾達娜,作為《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中豔驚四座的女戰士,她在科幻電影圈的女神地位已堅不可摧。2011年公映的動作片《致命黑蘭》裡,佐伊單槍匹馬的復仇女神形象徵服了觀眾,儘管票房並不理想,電影公司還是決定投拍其續集。
  • 豆瓣9.4,這部科幻聖經裡有卡梅隆、史匹柏眼中的科幻電影!
    最近,不務正業的卡神倒是又跑去兼任導演、製片人和主持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是一部6集紀錄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擔任主持人,邀請一眾頂級科幻導演、演員、作家,包括史蒂文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基努裡維斯、威爾史密斯等等。海闊天空地探討關於外星人、外太空、時間旅行、人工智慧等神問題。
  • 五部科幻電影推薦,拯救你的劇荒
    電影中關於戰爭、科技、生存、政治、人性的描繪已經使得研究《星球大戰》成為了一門學問,而星戰的成功也是好萊塢科幻電影發展的巨大推動力之一,從《星球大戰》以後,全球科幻電影電影市場上就只有好萊塢科幻電影這一個存在了。
  • 明日上映 好萊塢科幻《分歧者:異類覺醒》
  • 首個機器人電影:日本女機器人進軍好萊塢,擔任科幻大片B主演
    機器人這個東西,雖然經常在科幻電影裡出現,但卻只是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沒錯,現實中的實體AI機器人,在科幻電影裡興起,在科幻電影中成為主角或成為作品主體,但以前從來沒在科幻電影裡出現過。科幻電影裡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都是動作捕捉、CG動畫特效或真人扮演。
  • 盤點好萊塢女神的藝術電影
    行吧,牛逼已經吹出去了,那就來寫一下,好萊塢女神為了藝術而獻身的電影吧。01斯嘉麗詹森提到斯嘉麗詹森,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倉皇一夜》這部電影。我一看,這是新手。確實,寡姐在這部電影中有所獻身,但也有所保留。寡姐作為目前好萊塢一線女星,就連杜蘭特都說過想喝她的洗腳水。曾經也有過全身心為藝術而奉獻的精神,而這部電影就是《皮囊之下》。重點,全身心!
  •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今日上映,「真愛復活」五大看點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在今天正式上映,相信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已經到影院,準備一睹為快了。但是其實說到好萊塢的大片,再科幻、動作、驚悚片這些類型上,確實是另大家十分追捧的。不管是在演員們的演技、電影特效還是電影劇情方面,可以說都是十分新穎有趣的,更帶因為今年來中國市場的活躍,融入中國影院的電影也越來越多。而這部《複製人》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觀看的地方呢?不如小編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走進電影中的「克隆世界」一起來看看吧!看點一:好萊塢科幻男神的基努·裡維斯說到《複製人》這部電影,不知道有多少個人是為了基努·裡維斯而來的呢?
  • 【吧裡扯蛋】科幻電影中存在的「潛規則」
    可很多人卻不知道在科幻電影當中還存在著很多的「潛規則」,觀眾在看過一部電影後會時常吐槽某個細節,細說某個角色,爭論某個話題,在新年到來之際,樓主為大家一一列舉科幻電影當中存在的那些「潛規則」。好萊塢製片方常在電影字幕放映完畢後加一段隱藏劇情,內容包括對片中劇情的解密,為續集埋下伏筆等。通常情況下,懸疑電影和科幻電影的片尾往往會有彩蛋。近些年來彩蛋的手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使用,而近一段時間能將彩蛋運用的頂峰造極的就要屬漫威影業了。
  • 所有和科幻電影有關的,全在這一部紀錄片裡了
    說大神雲集絕對不誇張,幾乎好萊塢所有參與過科幻大片創作的,幕前的幕後的,你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這部紀錄片裡出現了……科幻電影成為了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創造的世界使得觀眾暫時脫離了現實,獲得片刻的超脫。》(臺譯)西德尼·珀喀維茲 《科技之美》安娜李·奈維茨《世界大戰》HG威爾斯《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品是怎樣煉成的》加裡·K·沃爾夫《20世紀50年代的好萊塢及低成本電影的重生》布萊爾·戴維斯《索拉裡斯星》斯坦尼斯拉·萊姆《童年的終結》亞瑟·C·克拉克《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死靈之書》02.外太空《2001太空漫遊》1968《星球大戰》《地心引力
  • 「雜談」科幻電影
    1977年後,科幻電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其中有星戰系列的兩部續集:《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厄文克什納,1980)、《星球大戰:絕地歸來》(裡查德馬昆德,1983),有經典科幻《第三類接觸》(史匹柏,1977)、《異形》(雷德利斯科特,1979)、《星際迷航:無限太空》(羅伯特懷斯,1979,星際迷航的電視劇1966年開始播出,電影較晚)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上)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很多科幻迷對科幻電影的要求甚至更為嚴格,所謂的硬科幻才是他們的心頭好,連國產電影《流浪地球》這種都可能覺得不夠「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