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訊投資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險對很多家庭和個人顯得越來越重要。保險消費者在選購保險產品時,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認識,不然很容易陷入保險誤區。李女士就因輕信熟人介紹的保險產品隨意投保,最後交了6萬元保費只能退28000,陷入退款無門的套路。
原來,李女士礙於老熟人的情面,投保了兩份某保險公司的保險,每份保險每年繳費1.5萬元,繳費15年。然而李女士發現,這兩份保險的收益並非如當初所說那麼高,而之前給她推銷保險的老同事也已經從保險公司離開。
幾年來,李女士已經交了6萬元,經過協商,保險公司始終堅持退保只能退28000。李女士表示當時因為是熟人找上門,她才答應投保,而業務員在介紹險種時只說高收益,根本沒有說過風險,保險合同裡面的條款也看不明白,保險公司也沒有和她核實過是否完全了解合同條款。
華訊投資看到,有律師建議,要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保險公司在堅守主體責任,明確告知消費者責任與風險並對業務員銷售行為進行約束外,保險消費者在購買保險前也需要仔細研究保險合同條款,不要輕信熟人介紹據所以投保,建議找專業人員進行諮詢,尤其是保險有關的投保年限、收益情況、退保風險等內容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有效規避風險,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現在都要2021年了,華訊投資發現現在很多人購買保險是通過親戚朋友等熟人介紹,而沒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
關於退保大家還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想退保時就要全額退款。保險公司是需要盈利的,保險費收了後會扣除一定的費用,保險前幾年的現金價值是很低的,退保只能拿回很少的本金。買衣服不合身可以退貨,退貨之後還返全款,但是買保險不是這樣的,不能想當然的覺得想退保時就要全額退款。所以我們在購買保險前,這一點一定要明確。
最後,華訊投資建議,其實不管是通過哪種方式購買,前提一定是正確認識保險的內容與風險,並明確自己的需求,再看是否與自己的需求相匹配,而不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等人情原因購買這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