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恩友歌》或作《耶穌恩友》(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中國基督教協會將這首歌的中文版收錄在《新編讚美詩》的302首,詞作者為約瑟夫·史克來芬。這首讚美詩充滿簡單的歌詞與旋律,但卻對聖經真理做出全面而真摯的詮釋,因此慰藉了無數上帝兒女的心靈。本文為大家推薦的是美國鄉村音樂代表人物阿蘭·傑克遜的經典翻唱版本。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
視頻來源:Alan Jackson
天父花園歌詞字幕製作 ©恩惠
1958年10月17日,阿蘭·傑克遜( Alan Jackson)出生於喬治亞州的紐南市。他很小就開始在教堂唱歌,十幾歲時,就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教會二重唱詩班的一員。
阿蘭·傑克遜也是上世紀90年代最著名的鄉村音樂男歌手,他擅長自主創作並演唱,唱法樸實自然,音樂富有深意。
還有他謙遜、平易近人的性格,同樣備受歌迷喜愛,這也是在他前12年的歌唱生涯中獲得20多首冠軍單曲的重要原因。
《恩友歌》的作者約瑟夫1819年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他的父親是皇家海軍上校。早年他一心想當軍人,但因健康欠佳而輟學。
1842年,他與心愛的姑娘訂婚。就在結婚前夕,他的未婚妻在他們結婚前一夜因船難遇難。為了撫平傷痛,他移民到加拿大。數年後,他再次戀愛,可是就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這位未婚妻也因為肺炎突然病故,這兩次沉重的打擊,讓他痛不欲生。
但是在患難痛苦中,耶穌安慰了他,他決定將自己一切完全交託給主。包括自己的生命、財產和光陰,因為即使失去了未婚妻,主耶穌仍然是他最親密的良友。
約瑟夫從此過上了依照馬太福音登山寶訓為標準的生活。他生性豪爽,樂於助人,經常幫助貧窮人和孤寡,時常帶了一把鋸子,在街頭為貧民,殘障者或寡婦義務作工。在嚴冬時,他將衣服和食物與窮苦的人分享,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
1855年,在那些痛苦的過往和與上帝親密同行的經歷中,約瑟夫寫下了《恩友歌》這首聖詩。他說這首讚美詩是「主耶穌和我一起寫下的。」
後來這首聖詩廣為傳唱,擁有許多語言版本,成為無數基督徒在患難軟弱中的安慰與鼓勵。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何等恩友慈仁救主
All our sins and griefs to bear
負我罪孽擔我憂
What a privilege to carry
何等權利能將萬事
Everything to God in prayer
來到耶穌座前求
O what peace we often forfeit
多少平安我們坐失
O what needless pain we bear
多少痛苦冤枉受
All because we do not carry
都是因為未將萬事
Everything to God in prayer
來到耶穌座前求
Have we trials and temptations
我們有無試探引誘
Is there trouble anywhere
有無難過苦關頭
We should never be discouraged
決不應當因此灰心
Take it to the Lord in prayer
仍當到主座前求
Can we find a friend so faithful
何處能尋這般良友
Who will all our sorrows share
同嘗一切苦與愁
Jesus knows our every weakness
我們弱點主都知道
Take it to the Lord in prayer
放心到主座前求
天父花園原創編輯製作:恩惠
如需修改內容轉載請在後臺回復關鍵詞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