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做照亮貧困孩子求學路的一點星光

2020-12-24 瀟湘晨報

2018年9月,李玉告別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兒,奔赴千裡之外的甘肅省清水縣第三中學,開始為期一年的扶貧支教生活。

在甘肅,面對氣候、飲食和語言等方面的諸多不適,李玉及時調整心態,全身心投入工作。按照學校安排,她承擔了七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每個班60多個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能說標準普通話的寥寥無幾,連基本的交流都成問題。針對這種現狀,李玉從漢語拼音的標準讀法起步,幫助孩子們打牢學習的根基。最初一段時間,她的努力並沒有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顯出多大成效。李玉及時總結得失,從深入分析題型、研究出題思路入手,對課程教學和複習進程進行改進,終於讓自己所帶的班的總成績在期末考試中名列前茅。

為儘快拉近和當地孩子心靈上的距離,李玉也想了各種辦法。比如新年時給每個孩子買水杯作為禮物;自費買來一些文具,獎勵完成作業的同學;還從天津買了一些當地難得見到的高級糖果、進口零食什麼的,只要背會一首詩、默寫字詞得了100分,都能得到獎勵。孩子們的積極性又高漲起來,學習成績也是水漲船高。李玉還發動自己的親戚朋友,把家裡閒置的一些衣物寄到清水,捐贈給一些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

在清水期間,李玉利用公開課等形式,努力把自己十多年來積累的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當地同行,助力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促進兩地教科研工作的交流;與此同時,她還積極參與送教育下鄉工作,與鄉村教師溝通交流,幫助大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李玉說,支教生活確實很辛苦,可是看看那些貧困家庭渴望讀書的孩子、看看甘肅當地教師的微薄收入,就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了。在清水一年,對於支教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單靠一已之力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一個地區的落後現狀,但是通過我們每一個支教老師的不懈努力,改變一個班級、帶動一所學校,一批又一批的教師接力延續,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推進西部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得到質的改善。個人,一如夜空中的一點星光,微不足道,但群星匯聚,便會星光燦爛,照亮天宇!

【來源:天津河北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用鏡頭照亮貧困孩子上學路,曾被老師誤解奪走相機
    三十載悠悠歲月,解海龍用鏡頭見證了希望工程的發展過程,以影像的力量推動了中國貧困地區教育的巨變。《大眼睛》。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三合中心學校,蘇明娟每天往返共24裡山路刻苦求學 解海龍攝一生最重要的偶遇決心幫孩子喊出「我要上學」解海龍最早關注農村的基礎教育,始於1986年4月《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
  • 堅守海拔5000米講臺的夫婦:做照亮貧困地區孩子未來的燭光
    「做照亮貧困地區孩子未來的燭光」——記11年堅守海拔5000米講臺的杜安東、曹曉花夫婦「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縣中心小學,是附近4個鄉鎮裡唯一一所完小,方圓100多公裡範圍內的數百名孩子大都在這裡念書。「缺氧嚴重、到了晚上才有電、手機經常沒信號……經過整整一個學期,我們才慢慢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回憶起剛到雙湖時的情景,曹曉花感嘆一心嚮往的高原竟與內地氣候環境、生活條件有著天壤之別。她說:「高反經常讓人頭疼,走幾步路就氣喘籲籲,在雙湖的每一天對身體都是極大的考驗。」
  • 「我的扶貧故事」點燃脫貧希望 照亮求學之路丨天柱縣高釀鎮地佳村...
    2019年,我帶頭落實產業發展,帶領全村種植辣椒共140畝,全村風風火火開展辣椒種植,村指揮所也帶頭種植80畝,帶動70個貧困勞動力參與勞動,給群眾發放工資7萬餘元,望著田間地頭的火紅辣椒連成一片,我感慨一切都值得。
  • 「「十三五」成就巡禮」教育扶貧 鋪平鄉村孩子求學路
    「十三五」以來,高坪區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各項政策措施,大力推進教育扶貧工作,通過開展精準資助、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育基礎設施等一系列舉措, 鋪平鄉村孩子求學路。在高坪區會龍鎮打鐵坳村,駐村工作隊員楊文武經常入戶走訪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向他們宣傳孩子能享受到的教育扶貧政策。「我家有兩個娃娃,享受了『 三免一補』,學雜費、教科書都是免了的,減輕了家裡的負擔,楊老師有時候也來了解情況,感謝現在這麼好的政策。」打鐵坳村4組村民楊方雄感激地說。
  • 「寒門」三姐弟 圓夢求學路
    銅陵新聞網訊(尹傳苗 記者 馬衛東)「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民生工程和扶貧措施的幫扶,讓我家三個孩子都圓了大學夢。」12月17日,面對上門走訪的村鎮幹部,樅陽縣錢橋鎮石馬村村民唐兆國感激地說道。據了解,唐兆國家庭5口人,本人身體不太好,家庭收入主要靠他和妻子吳東蘭從事農業生產,3個孩子讀書都非常刻苦。
  • 重慶師大研支團:如璀璨星光照亮孩子的心靈
    研支團的到來如夜空中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孩子們的心。  紫藤花開,是最美的色彩  今年9月,重慶師範大學研支團分別來到重慶市城口縣巴山學校、明通中學、青少年宮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活動,為山區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 讓寒門學子圓夢求學路 懷寧發放1874餘萬元助學金
    讓寒門學子圓夢求學路 懷寧發放1874餘萬元助學金 2021-01-07 17:18:00   來源:安慶新聞網
  • 照亮「星星的孩子」回家的路
    他們就像天際邊的星星,在黑暗深邃的宇宙中獨自閃耀,因而被稱為 「星星的孩子」。有研究表明, 75%的該症患者存在精神發育遲滯,因此中央民族大學的音樂融合活動充滿了艱難與曲折。  劉暢是中央民族大學琵琶專業的大二學生。「第一次參加活動我就傻眼了,這麼多特殊孩子,怎麼與他們相處啊!」活動進行到一半,有個孩子突然大哭大鬧,情緒一度失控。
  • 「螢火蟲」飛入聯想,公益科技課堂照亮科技求知路
    ——近日,這段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的校訓,和校長張桂梅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走出大山的故事,感動國人。然而,貧困孩子走出「高山」,正面臨著新的「溝壑」。據艾媒諮詢統計,受疫情催化,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增長到3.51億人。
  • 張玫:賣火柴的小姑娘,照亮了慈善的路
    進工廠做工時,她的工資只有25元,每月卻拿出5元,資助一個在報上見到因貧困而上不起學的孩子,一直持續了2年多。每年的春節,孩子都帶著水果來看她,給她磕頭,感謝媽媽的大恩大德。她會扶起孩子,責怪他亂花錢,可以把東西捐給需要的人,多獻一點愛心,回報社會。這個孩子也學會奉獻,有一次一個網吧著火,他主動幫助疏散學生,維持秩序,冒著危險,幫助他人。好多人都記著張玫的好,她自己卻記不住,因為她天天在做,是太陽,是蠟燭,是火把,一直在發光發熱。
  • 張玫:賣火柴的小姑娘,照亮了慈善的路!
    進工廠做工時,她的工資只有25元,每月卻拿出5元,資助一個在報上見到因貧困而上不起學的孩子,一直持續了2年多。每年的春節,孩子都帶著水果來看她,給她磕頭,感謝媽媽的大恩大德。她會扶起孩子,責怪他亂花錢,可以把東西捐給需要的人,多獻一點愛心,回報社會。這個孩子也學會奉獻,有一次一個網吧著火,他主動幫助疏散學生,維持秩序,冒著危險,幫助他人。好多人都記著張玫的好,她自己卻記不住,因為她天天在做,是太陽,是蠟燭,是火把,一直在發光發熱。
  • 求學過程肯定是苦的,但結果是甜的.開學了,看看孫悟空的求學路.
    西遊中最經典的求學故事就是悟空學藝。天天做這些,跟坐冷板凳有什麼區別?特別是筋鬥雲,那個快呀,如果悟空做快遞小哥,絕對是最牛的。悟空離家求學20年,群猴無首,家差點都被別人給端了。 無論是誰,學習一定是個辛苦的過程,這一點家長必須明確告訴孩子
  • 李冰冰哭了,劉昊然笑了,《星光》亮了
    電影頻道發起的大型公益項目「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將深入調研貧困地區的中國電影人之視點呈現於大眾眼前。真實記錄沿途影像的《星光》,對於很多觀者而言都將是刷新他們既有「貧困」與「脫貧」定義的震撼媒介。
  • 延禧攻略李玉原型是誰 皇上為什麼這麼寵溺李玉
    》中,可以看得出來,雖然伴君如伴虎,不過李玉陪伴在皇上身邊,這cp還真的一點危險感都沒有。那麼,皇上又為什麼這麼縱容寵溺李玉?歷史上有李玉這個人嗎?《延禧攻略》中,李玉的原型是誰?在電視劇《延禧攻略》這緊張的劇情中,皇上與李玉這二人組在一起都能夠出相聲集了,一般在皇上身邊的小太監都戰戰兢兢,唯恐哪個地方會出現紕漏,而李玉不但會向太后說明皇上的動向,皇上後宮妃嬪想要接近皇上,很多時候,都要通過李玉。李玉這隱形權力可真的是很大了。
  • 止一原創雜文:青春之歌 第7篇《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
    這首歌曲不僅廣為傳唱,「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更是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歌詞。這首歌曲不僅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也成為了青年人不斷堅持與立志精神的象徵,鄭智化通過飽含激情的歌聲影響了很多懷有夢想的人,照亮了不少年輕人的奮鬥徵途。這首歌曲滲透出鄭智化個人獨特的思想和有別於他人的社會觀察視角,深沉的人文關懷力透紙背。
  • 做一輪明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為了孩子們不像父輩那樣上山放羊,讓他們像我一樣能去看看山外的風景,我堅定地留了下來。留下來,困難隨之撲面而來。道路不通,課本運不進村裡,我就跟另一位老師冒著寒天凍雨走山路,用一根扁擔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和作業本走了一天一夜,把書本完好無缺地運送回來;教師留不住,我就成了「全能教師」,身兼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等各門課程,哪門課沒人教,我就頂上。
  • 「我在扶貧第一線」:扶貧幹部就是一盞明燈,能慢慢照亮貧困群眾的...
    我們馬上跟相關部門研究寫了一個建設食用菌基地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可行性報告,向中車集團扶貧辦和靖西市委市政府做了匯報,他們很支持我們的想法和方案。在項目確立後,我帶領扶貧辦、農業局、祿峒鎮的同志開始了外出考察調研、篩選合作企業、基地選址、市場調查等工作。
  • 用禁毒之火照亮脫貧路
    原標題:用禁毒之火照亮脫貧路 「一朝吸毒,三年戒毒,終生拒毒。希望我的經歷能讓同學們時刻敲響警鐘,遠離毒品。」前不久,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第一中學階梯教室,曾經的「癮君子」楊華如是說。 因曾經吸食毒品,楊華被強戒兩年。
  • 最美「擺渡人」:用愛心鋪就求學路
    為接送孩子,他和另外兩名老師一起考了船員證,三人輪流開船7年,無論冬夏每天凌晨5點起床,早晚當船工約4個小時。接完孩子才能上課。劉老師:我真覺得沒什麼。(川北在線)南剅小學附近,有一個學生專用渡口,302名小學生每天在這裡乘渡輪往返兩岸,而擺渡人則是學校的老師。
  • ...趙薇分享《星光》創作心路,已經陪她走遍大江南北,很「有故事」
    據趙薇向《今日影評》介紹,《星光》這部紀實電影的內在串聯線索也跟生命線有關,從初生嬰兒、求學,然後到成年、壯年,再到老年,其實就是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可以想像到,這是一部鏡頭面對貧困鄉村的紀錄電影,在拍攝過程遇到的困難是不言而喻的。「如此之多的素材如想變為一部90分鐘的影片,真的需要巧心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