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影視劇翻拍越來越多,觀眾反而更喜歡經典老劇?

2020-11-28 羿雲天

備受期待的新版《半生緣》終於在拍完時隔兩年之後開播了。只是和很多翻拍劇的命運一樣,又不得不改了一個聽起來很違和的名字——《情深緣起》。

大概導演和編劇是為了表達劇情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奈何情深緣淺」的意味吧。可是,這部改編自著名作家張愛玲的小說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無論從故事架構、背景、人物設定、批判性和世界觀的表達上都超出了一般愛情小說的世俗寓意,所以才會被一遍又一遍的翻拍。

《半生緣》講述的故事背景是1930年的上海。南京富家子沈世鈞愛上貧家女顧曼楨,但是二人陰差陽錯,終究不能在一起。顧曼楨的姐姐顧曼璐早年因為生活所迫,賣身養家,結婚後為取悅夫婿犧牲親妹妹。

前有2003年首播的蔣勤勤和林心如飾演姐妹的電視劇,拍攝時蔣勤勤27歲,林心如26歲,一個嫵媚,一個清純,演繹出了人設所應有的定位。

豆瓣評分7.1分。

更早期還有一部備受好評的1997年電影版《半生緣》。許鞍華導演,梅豔芳飾演姐姐顧曼璐,吳倩蓮飾演妹妹顧曼楨。彼時的兩人分別是34歲和29歲。

豆瓣上有6萬多人打出了7.8分。

此後時隔15年後再度翻拍,又擱置了兩年再播出,可謂是17年後讓觀眾再度重溫張愛玲最經典的小說。

可是,劉嘉玲和蔣欣的姐妹花卻被批得慘不忍睹。

在小說和劇中,曼楨的姐姐,為了養家小小年紀就去做舞女,年華老去後變為一個二路交際花。可是,從前三集的劇情和妝容來看,這個姐姐卻成為了勸退觀眾的一劑猛藥。

網友的吐槽點集中在:「劉嘉玲54歲在新劇中,梳起來雙馬尾,扮演丫頭,一貫貴氣逼人的大佬,扮起丫頭來這波造型真是一言難盡,感覺能把上海灘滅了。」

更狠的評論則是:「丫頭氣場比老爺都強!」「奶奶的年齡,做孫女。」

其次,就是另一女主角蔣欣,本來飾演的是人設和外形都是外表文靜柔弱,內心善良堅強的妹妹。

偏偏,剛剛從播完的《向陽而生》中依舊被說大骨架的蔣欣,全身上下都給人一種結實的感覺,和患有淋巴瘤的熊頓完全不吻合,這一次在新《半生緣》中演繹柔弱的妹妹依舊是同樣的問題,和柔弱的少女毫無關聯。

再次,就是被吐槽的演員聲音之迷幻。一個說港普的顧曼璐(劉嘉玲 飾),一個臺灣腔的沈世鈞(鄭元暢 飾),蔣欣飾演的顧曼楨和郭曉冬飾演的祝鴻才又說著普通話,姐妹倆的媽媽(吳冕 飾)(仿佛又看到了她在《紅色》中的上海媽媽的影子)說的是上海話……

特別複雜的語言環境和彆扭的說話,又更加深了對觀眾的折磨。

當然,骨架的問題不是蔣欣的錯,劉嘉玲和氣場不夠強大的郭曉冬也只是想突破自己吧?可是,偏偏,這種突破從外形到內在都毀於一旦。說好聽是不符合人設,說難聽就是完全沒有自知之明。

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起來不舒服。」

不要說什麼,「你愛看不看,又沒有人非逼著你看。」

是啊,演員作為一個職業,如果演的好了就被吹上天,演的不好就懟評論者不讓人看,那麼,他們還怎麼進步,整個影視行業還能拍出經典嗎?我可以不看,但是也沒有人非逼著她們演啊!又不缺錢為啥還這樣想不通啊!

「這樣一看,蔣勤勤林心如版真的太好。」

「不關演技,是真的不合適。」

首先,翻拍經典一直是影視劇市場不可或缺和最重要的一派。尤其是那些經典武俠劇和言情劇,瓊瑤被曾經愛她的網友冠了一個「三觀不正」的「罪名」打入深淵後,武俠有金庸古龍,言情有亦舒張愛依然成為無數影視人翻拍的最佳範本。

翻拍本身沒有對錯,只要翻拍的好,觀眾依然會在喜歡劉德華古天樂的同時,把楊過的古天樂奉為經典,《我的前半生》雖然被吐槽搶閨蜜男友三觀不正,但是依然擋不住成為大熱劇集。

可是,偏偏,從《鹿鼎記》到《半生緣》為代表的翻拍劇折射出一個典型現象——

為什麼影視劇翻拍越來越多,觀眾反而更喜歡經典老劇?

其次,翻拍如果只是簡單的換一撥男女主演和配角,重新演繹一遍相同的劇情或者是胡改亂編的劇情,那麼,翻拍的意義就等於是賣假貨。

當然要給年輕演員機會,可是這種製造機會的方式卻總想著投機取巧撿現成,不思進取注水劇,就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

經典之所謂是經典,就是因為觀眾和網友已經非常熟悉,也很難超越。最廣受好評的趙雅芝的《新白娘子傳奇》、83版《射鵰英雄傳》、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98版《水滸傳》,等等。

這麼一對比才發現,八九十年代真的是國產劇的鼎盛時代,本以為那是影視劇市場的開篇時代,誰知道如今看來已然成為不可逾越的高峰時代。

第三,在對比同一部小說改編的新老版本電視劇時,老版其實在開播之初也有很多問題,他們也不是完美的,之前蔣勤勤林心如的版本也被張愛玲的粉絲罵的很慘。

但是有意思的是,每次翻拍的新版播出的時候,卻出現了極大的反轉,有很多網友感嘆,比起新版還更願意去看老版。

最典型的就是張一山版的《鹿鼎記》播出後,帶火了陳小春的《鹿鼎記》以及梁朝偉、梁朝偉的韋小寶,甚至很多人覺得曾經被罵慘的黃曉明版的韋小寶在張一山的襯託下,也變得不那麼油膩了。

還有新舊版本的《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新白娘子傳奇》等等。

近期播出的《亮劍之雷霆戰將》的垃圾片又想讓觀眾重溫李幼斌版的《亮劍》,《瞄準》的撲街又讓很多人覺得《潛伏》和《風箏》才是最好的諜戰片代表,郭靖宇導演的《小娘惹》又勾起了觀眾翻看老版的欲望……

還有題材重複、劇情和人設雷同的《三十而已》火爆之後的撲街劇《誰說我結不了婚》,《羋月傳》之後的《燕雲臺》,拍了一部《漂亮書生》,現在又出來一個《赤狐書生》,同人文化的泛濫甚至爛俗,除了收割粉絲紅利,究竟有什麼價值觀引導呢?

更不用說那些炒CP、魔改、毫無演技的小鮮肉小花們主演的玄幻劇了。

往前推,就是黃曉明劉亦菲版的《神鵰俠侶》帶火了古天樂李若彤的老版,胡一天陳哲遠的《絕代雙驕》遠遠比不上蘇有朋和林志穎,等等。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適用於影視劇市場,真的再合適不過。

第四、好劇是需要時間打磨的,更需要時間的沉澱。

在工業化愈發明顯的當下影視劇市場,拍攝一部劇的周期從原來的幾年到如今的幾個月,再到一部網劇用時一周左右就可以完成。

現在的明星們無論哪部劇,都梳著一樣的髮飾、畫著一樣的美妝紅唇,似乎只要換一套衣服換一個名字就可以無縫進入下一部劇的片場。

從演員到化妝師,再到導演、編劇,都在有限的時間和投資中爭分奪秒地拍攝,卻根本不顧及拍攝的電視劇質量和水準,很多所謂的老戲骨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拍什麼,反正在影視劇寒冬和中老年演員越來越被邊緣化之後,只要有錢賺有戲拍,哪還顧得上管它是什麼故事、什麼設定啊。拍完自己的幾場戲,拿錢走人就可以了。

年輕明星們靠著粉絲紅利和流量不可一世,上了年紀的演員們在流量面前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雖然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卻真的是束手無策愛莫能助,於是就助長了這些流量明星們的更加肆無忌憚。

據自媒體「大詩小歌」講述,以前拍攝一部《西遊記》,在沒有斯坦尼康(攝影機穩定器)、沒有吊車、甚至連備用機都沒有去情況下,所有人為了打贏這一場硬仗,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和困苦,最終用一部300P的一寸機器用六年的時間完成了整部劇的拍攝。

可是誰又能想到,當初看得津津有味萬人空巷,如今過去三十多年依然常播又百看不厭的《西遊記》居然只有短短的25集。

《水滸傳》也是拍攝歷時四年,《紅樓夢》光是主演們集中培訓琴棋書畫禮儀臺詞就花費了半年多。

鄭曉龍改編《甄嬛傳》原著小說劇本就花費了四年時間,《大宅門》的小說藍本更是在郭寶昌的人生變故中修改重寫打磨了40年才最終定型。

李雪健因塑造的宋江深入人心,以至他回家探親時,愛人打電話告訴他千萬別回家,有人要罵他,甚至要打他,說「他把梁山好漢帶上了絕路。」還有觀眾氣得把電視機砸了。

至於伴隨每部經典電視劇而生的片頭片尾曲和插曲更是經久傳唱不衰,成為三代人的經典回憶。

當然,拍攝時間只是其中一環,限於八九十年代的經濟發展的落後環境,拍攝一部電視劇耗費的時長是歷史的必然,可是,為什麼如今設備、技術、服化道越來越先進了,卻很難拍出耐得住時間打磨的經典劇了呢?

是如今的演員不願意吃苦了嗎?是被金錢迷失了雙眼嗎?還是面對娛樂圈太多的誘惑喪失了自我和初心?

好像也不是,但是又和這些原因密不可分。

除了以上的幾點原因,最關鍵的還是在是否真正的用心和如何用心。當一心想要賺快錢的時候,必然會無暇顧及內在的質量和品質,別說是成為經典了,就連看第一遍都無法堅持看完。

好劇是需要時間打磨的,更需要時間的沉澱。

第五、作為演員職業真的需要更強烈的信念感和信仰。

曾經在拍攝轟動一時的1981年的《少林寺》時,李連杰後來回憶,「在當時的拍攝現場幾乎都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常年參加各類比武,因此,他們心中始終深藏堅定的信仰,在沒有動作指導和電腦設計的情況下,拍誰的鏡頭,都是自己設計武打動作,大家拍電影就像是在玩命,用替身在這群人眼裡,簡直就是一種羞辱。」

再看看如今的大部分演員,已經淪落到按時上下班拍戲、為角色增肥減肥、不亂改劇本、不軋戲、不用替身、不摳圖、感冒不休息堅持拍戲就成了被吹的資本。

可是,演員作為一種職業,遵守這些條約,本來就是他們的工作本職啊。為什麼現在反而把本職工作吹成了敬業,稍微努力一點就成了楷模被粉絲吹上了天?!

反而如正午陽光一樣,認真拍戲就「輕鬆突圍」成為了業界典範?!

加之很多未成年粉絲和喪失判斷力的觀眾對那些毫無職業操守明星的無下限包容甚至縱容,營造了一個太寬鬆的環境和犯錯成本太低的輿論氛圍,那些有劣跡的明星演員很快搖身一變又開始換個馬甲賺錢了,你說氣人不。

市場變壞,就是從某些人輕易原諒開始!

信念感和信仰的缺失,已經從娛樂圈蔓延到了越來越多的領域,影視劇不再敢寫敢拍,自然就無法通過藝術作品傳遞更多的更好的價值觀,演員也就沒有了真正的信念和信仰,又怎麼會把演戲當成是一份崇高的吃苦的職業呢?

賺快錢才是硬道理,反正如今的市場已經陷入了人傻錢多的時代,傻子太多了,騙子明顯不夠用了。

奈何,爛劇年年有,那些被拖了好幾年才播的電視劇,本來以為是瑕不掩瑜的寶藏玉石,其實最多也就是一塊又臭又硬的破石頭罷了。

羿雲天,鄭州市作協會員,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相關焦點

  • 都喜歡翻拍經典,可為什麼沒有人敢翻拍《風雲雄霸天下》?
    現如今的影視劇不知何時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那就是喜歡翻拍以前的那種老的電視劇,比如金庸系列的經典武俠作品,小編的印象之中已經不知道有幾部被翻拍了,一個角色從小鮮肉到老臘肉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張臉了。不過不知道為何,現在翻拍的都是類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反而一些很經典的電視劇倒是沒人敢翻拍,比如當年那部《風雲雄霸天下》,小編依稀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還是小學時候,那時候真的是被這部劇的劇情吸引,每天晚上都是偷偷地追著這部電視劇。然而如此經典的電視劇迄今為止卻沒有人敢翻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那麼如此經典的電視劇為什麼現在沒有人敢翻拍呢?
  • 《琅琊榜》《甄嬛傳》……為什麼老劇更「耐刷」?
    《琅琊榜》《甄嬛傳》……為什麼老劇更「耐刷」?新的影視劇層出不窮,我們為什麼願意時不時回到老劇裡?優酷自2017年起啟動「高清修復計劃」,截至目前陸續修復了2000多部經典劇集和電影。數據顯示,去年6月至今,90後成為觀看高清經典影視劇的主力群體,人數超過6000萬,貢獻了42.7%的觀看時長;80後用戶超過4000萬,觀看時長佔比25%;此外,男性用戶更愛重溫經典,佔比達59.8%。
  • 為什麼觀眾更青睞老版電視劇
    一些電視劇經過翻拍之後觀眾感覺比之前的感覺沒意思,這個問題,我的分析是主要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 觀眾受固有思維定式的影響所產生每一部新影視劇,特別是一些由經典著作作為劇本拍攝的,都會獲得更多的觀眾所關注。因為人們想通過電影電視劇這種更加直觀的表現方式來更好的理解自己心目中名著中更多的思想內涵。畢竟讀書來理解和通過銀幕觀看故事情節,完全是倆回事。
  • 又翻拍!改編劇那麼多,為什麼《生化危機》備受期待?
    近幾年國產翻拍劇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或者電視劇,只要有熱度的作品都逃不過被改編翻拍的命運。面對這樣的現狀,許多觀眾紛紛質疑,影視圈是寫不出新的故事了嗎?近日我們童年回憶《飛天小女警》也傳出即將被翻拍的消息,這一消息一經傳出就受到了許多觀眾的質疑,大家都留言表示不要毀童年了。
  • 又翻拍!改編劇那麼多,為什麼《生化危機》備受期待?
    近幾年國產翻拍劇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或者電視劇,只要有熱度的作品都逃不過被改編翻拍的命運。面對這樣的現狀,許多觀眾紛紛質疑,影視圈是寫不出新的故事了嗎?這七年的時間將《生化危機》系列徹底完善,精彩的故事情節,刺激的打鬥場面,還有環環相扣的懸疑內容,這些都讓觀眾魂牽夢縈,《生化危機》稱得上是一部經典的影片。
  • 趙麗穎翻拍經典老劇《上海灘》,靳東出演男主,超越經典有望?
    趙麗穎翻拍經典老劇《上海灘》,靳東出演男主,超越經典有望?早在1980年由周潤發、趙雅芝、呂良偉等主演的《上海灘》在香港無線電視首播,1985年被引進中國內地播出,1990年,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上海灘》名列第一位。
  • 翻拍來了,翻拍真的來了,網傳又有老劇要被翻拍?
    新浪電視稱這兩部劇是翻拍劇,對應的《仙劍奇俠傳1》和《逆水寒》都是口碑熱度兼具的老劇。 諸多因素作用下,《仙劍奇俠傳1》成為經典並不讓人意外。 筆者沒看過《逆水寒》,在此不多做敘述。
  • 「一見楊過誤終生」,《神鵰俠侶》成經典,細數翻拍成功的影視劇
    喜歡看影視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有很多的影視劇都是翻盤的,但是翻拍成功的卻非常的少,那些經典的影視劇無法超越,但是卻有這麼幾部影視劇翻拍以後卻超過了原版成為了經典,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果要說最成功的翻拍劇,最成功的的就是古天樂版的《神鵰下路》,那時候的古天樂還是很白的,這部電視劇上映以後就得到了很多觀眾朋友叫好的呼聲,網上也流傳著「一見楊過誤終生,此後心內再無人
  • 新倩女幽魂人間情:翻拍的作用在於提醒了觀眾這部經典IP的存在
    前言:老版是不可超越的,但影視劇層出不窮,經典多會被湮沒在時代的洪流,翻拍最好的作用在於提醒了觀眾這部經典的存在。陳星旭與經典中的張國榮相比,陳星旭飾演的寧採臣少了幾分單純傻氣,最後的結局甚至有些大豬蹄子的為愛自私,不願分離阻止小倩進入輪迴,不同於老版的寧採臣為了幫助小倩輪迴,最後一面也不曾見到,回頭只餘下一壇骨灰。李凱馨和王祖賢相比較而言,劇中多次露肉漏腿的李凱馨更像是調皮不懂事的鄰家小妹,而王祖賢顯得更加端莊鬼魅嫵媚神秘。
  • 《放羊的星星》又翻拍!還嫌毀掉的經典偶像劇不夠多?
    相應的,我們更忘不了那些年那些影視劇帶給我們的美好回憶,其中臺偶、港劇皆佔了很大比重,如今一再傳出經典翻拍,怎能不惹人急眼? 要知道,光今年,就有兩部極其失敗的經典翻拍偶像劇,它們的出現告訴了觀眾一個道理:翻拍?一巴掌拍翻吧!
  • 日本人翻拍了哪些中國影視劇?國產劇妥妥地扳回一局!
    女主演中村裡帆又是平凡女孩和高貴王子的愛情故事,感覺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灰姑娘這種老套的劇情啊,但是他們拍戀愛劇還是很得心應手的,還是可以期待一下~而這不是日本人第一次翻拍中國電視劇了,其實不僅是中國編劇,日本韓國的編劇近兩年也出現了思路枯竭的情況,不僅瘋狂翻拍動漫和小說,也開始互相翻拍。
  • 日本人翻拍了哪些中國影視劇?我們的國產劇終於扳回一局...
    又是平凡女孩和高貴王子的愛情故事,感覺日本人真的很喜歡灰姑娘這種老套的劇情啊,但是他們拍戀愛劇還是很得心應手的,還是可以期待一下~而這不是日本人第一次翻拍中國電視劇了,其實不僅是中國編劇,日本韓國的編劇近兩年也出現了思路枯竭的情況,不僅瘋狂翻拍動漫和小說,也開始互相翻拍。所以不只是中國人在翻拍日韓劇,日本和韓國也有翻拍中國電視劇,只是數量相對較少而已。
  • 韓國翻拍的四部國產劇,《步步驚心》在列,你更喜歡原版還是翻拍
    韓國翻拍的四部國產劇,《步步驚心》在列,你更喜歡原版還是翻拍一直以來國內翻拍了不少韓國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不可否認的是,大約是從00年代開始,韓國的現代娛樂行業在亞洲一直是領先的,他們的影視劇和偶像明星在亞洲甚至全世界都比較有名。
  • 又一部童年經典劇翻拍,開播20餘年,收視率從未被超越
    又一部童年經典劇翻拍,開播20餘年,收視率從未被超越近年來,改編自熱門IP的影視劇越來越多,這類作品本身就有不少原著粉基礎,另外,加上流量演員加持,基本不用擔心收視率。於是,原創作品也就越來越少。並且,一旦這部劇火了之後,也就難逃被翻拍的命運了。一直以來,翻拍是影視劇市場屢見不鮮的現象,其中改編自金庸、古龍等武俠劇更是數不勝數,比如《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等經典武俠劇,最多的已經翻拍了數十個版本,近年來,翻拍劇的質量一部比一部差,翻拍卻一波接著一波而來,不免讓原著粉大喊不要再毀經典。
  • 《命中注定我愛你》被翻拍,觀眾評價不高,希望這些經典劇能挺住
    邢昭林、梁潔共同演繹的《你是我的命中注定》開播了,這部劇翻拍的是,臺灣知名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主演是阮經天和陳喬恩。《命中注定我愛你》這部劇,我當年真的好喜歡,被陳喬恩的演技所折服,真的超級粉紅。為此,我還去追了那期的《快樂大本營》和小說。
  • 《倚天屠龍記.2019》老壺裝新酒,翻拍有意義嗎
    那為什麼要翻拍呢?直接點播舊作就好了呀。這個要從多個方面考慮。對整個行業而言,整個影視內容豐富了。對翻拍的投資方還有創作人員來說,賺錢了。對導演、演員來說,更多作品問世,知名度提高了。對觀眾而已,精神生活豐富了,有了更多的選擇。這麼說來《倚天屠龍記》翻拍還是有好處的。那麼,為什麼很多經典影視劇一翻拍就遭到口誅筆伐呢?正是因為是經典劇,受關注的人多,自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 穀雨數據丨張一山新劇評分2.9被狂罵,金庸翻拍劇為何越來越爛
    豆瓣差評區,很多人吐槽韋小寶演成了猴子 | 《鹿鼎記》 2018年《新笑傲江湖》才剛剛創下2.5的最低分歷史,轉眼兩年過去,新翻拍的《鹿鼎記》也朝著3分以下快速俯衝。 這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總在翻拍的金庸劇,為什麼越來越差了?
  • ​至今無人翻拍的5部經典劇,尤其是最後一部無人敢翻拍
    現在的電視劇看著越來越不帶勁了,翻拍和改編幾乎是司空見慣,不說劇情雷同吧,有的時候連服飾也雷同,看著都提前不勁來,尤其是人們最喜歡的古裝劇這塊,很多電視劇翻拍到數不清到底是多少個版本了,真是讓人懷疑到人生了,到底是現在的導演和編劇江郎才盡了,還是挑逗消費者的無聊情懷,而且如果翻拍的能比原本更加經典有看頭還好說,關鍵是翻拍的不但是演員演技不到位,達不到原版的效果,呈現不出原版當初的經典,不但浪費了觀眾的一片期望
  • 中華小當家:為什麼新的翻拍不如老番?原因竟然是……
    喜歡我就關注我哦在去年時,小當家遭到了翻拍。老實說在筆者最初聽到不明確的消息時,還略顯激動的很。為什麼激動?因為筆者以為要出後面的劇情了,誰想只是曾經的翻拍。要知道,翻拍經典本就是一個很毒的雷區。電視劇如此,動漫亦如此。在童年,哪怕是現在的記憶中,小當家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筆者幾乎認為進無可進的地步,誰給他的勇氣翻拍呢?雖然,翻拍的畫面和漫畫的原作非常相似,可先入為主的概念下,筆者還是認為,畫面不如前作。
  • 觀眾不買帳、播出即僕街 經典翻拍劇為何越拍越差?
    然而看多了就知道,翻拍偶像劇也是一個技術活,不說劇本和演員,光是灰姑娘邂逅貴公子、失憶、車禍、絕症的橋段,大家就已經看夠了。《命中注定我愛你》《王子變青蛙》《流星花園》……這些都是十幾年前的偶像劇,相比古裝劇,它們的翻拍更依賴當下觀眾的審美和情感需求,變數也更大。僅僅是服化道的升級,很難帶給觀眾新鮮感。偶像劇翻拍,還需要找到與當下觀眾情感契合的共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