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的上映讓很多軍迷和影迷,在大片缺少的暑期檔,找到了久違的熱情。很多觀影的影迷們關注點也許是奔著劇中的明星去的,畢竟大導演管虎的作品向來都不缺乏關注。當然,作為一個正(槓)經(精)的歷史小編,今天主要還是要說《八佰》這個故事背景中的歷史秘聞。
《八佰》劇照
正如《八佰》中展現的那樣,此次站在勇士們對面的不是別人,正是88師的老對手日本海軍陸戰隊,從一二八第一次上海事變到淞滬會戰,雙方均有交手,那麼很多人就鬱悶了,和勇士們的交手的不是日軍上海派遣軍嗎,怎麼可能是日軍陸戰隊第十特別大隊呢?
影視劇中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水手服)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日本海軍和陸軍中那些奇葩的矛盾了……
日本的海陸軍不和的矛盾由來已久,在最開始維新變法的時候就有海陸兩大派系,海軍派以南九州的薩摩藩為首,而陸軍派則是以本州西部的長州藩為首。這兩個藩的領袖們組成了明治政府最早的內閣,兩藩的爭鬥直接導致了日本的西南戰爭,最終以長州藩獲勝結束,薩摩藩只能控制海軍,從而開啟了日本將近百年的海陸之爭。
在雙方的眼中,對方都是比的敵人更可恨的存在,因而在戰場上誰都想給對方挖坑。
漫畫中的長州藩和薩摩藩
到了抗戰的時候,陸海兩軍為了搶奪支援和擺脫對方的支援紛紛展開各種在後人看起來奇葩的操作,為了支援奪島還有兩棲作戰的戰術需求,陸軍後勤部的改建艦艇甚至是航空母,同時還專門組建了6個海洋師團(就是……陸軍海戰隊,這說法好彆扭~),他們分別是宇都宮14師團、名古屋29師團、弘前36師團、仙臺43師團、熊本46師團和金澤52師團。
陸軍如此針對,海軍也差不到哪裡去。
在日本一般能當得起海軍的人都是武士和中產以上階層(陸軍為中下層),所以海軍天生瞧不起野蠻的陸軍,他們的食堂長期有一個口號,那就是「陸軍與狗不得入內」。不僅如此的日本海軍還專門建造了坦克和成立了海軍陸戰隊,在戰略物資方面海軍不斷扣押陸軍的油料和鋼鐵,讓陸軍沒法發展火炮和坦克(主要是海軍背後有文官集團和財富,看不起鄉下人陸軍)。
戴鋼盔陸戰隊(左)和大蓋帽陸軍(右)
日本海陸兩軍矛盾到什麼程度了呢?
在日軍的二二六事變中,發動叛亂的日軍的陸軍除了逼宮這個任務之外,還摟草打兔子的衝進了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的家中,要不是鈴木跑得快,早已成為這幫少壯派陸軍的刀下亡魂,事變中陸戰隊也不甘示弱,直接派坦克彈壓陸軍……
日軍海陸之間的矛盾的也導致了雙方不可能在一條戰壕上,相互之間挖坑的事情就顯得不是那麼新鮮了。
從第一次上海事變(128)開始,日本海軍先後兩次挑起了戰爭,不過日本海軍陸戰隊是出了名的「說最狠的話,挨最狠的打」,在淞滬會戰中,日本海軍陸戰隊模仿陸軍在宛平事件士兵失蹤的「成功案例,以闖入虹橋機場的兩位士兵被我軍擊斃為藉口,向我軍發難,沒想到被我準備充足的三個教導師(《八佰》勇士們所在部隊88師為三個教導師之一)包圍在租界裡面。瞬間戰場形勢發生逆轉,戰五渣的海軍陸戰隊,根本不是精銳德械師的對手,一直蜷縮在陣地抵抗,這個時候的海軍看著自己的寶貝王牌陸戰,面臨覆滅的危險,不得不向自己的死敵陸軍求援。於是在開戰的第二天,日本內閣緊急召開會議,要求陸軍儘快派遣軍隊乘坐海軍登陸艦前往上海給陸戰隊解圍。
相互鄙視的海陸兩軍
而陸軍則是地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他們一方面慢吞吞的集結第3和第11師團在準備前往上海,企圖借著我軍之手重創這些模仿他們的陸戰隊,而另一方面陸軍則壓根就沒考慮為給虹口租界的那3000陸戰隊解圍,而是將他們當成「中心開花」的誘餌吸引我軍的注意,自己則是在吳淞口登陸,佔領寶山包抄我軍退路,於是就出現了租界的陸戰隊拼命抵擋我軍,損失慘重的局面。
淞滬會戰圖
當然戰後海軍狠狠的在內閣參了陸軍一道,而日本內閣為了平復和獎賞海軍陸戰隊死守虹口的功勞,將進攻四行倉庫這個摘桃子、以及向世界展示日本軍力的機會讓給了陸戰隊,這就有了後面《八佰》中的劇情。
當然在太平洋後期,海軍也經常坑陸軍。
太平洋島嶼的做作所謂得海軍者得天下,在上海被坑慘的海軍又豈能放過坑陸軍的機會,在42年初海軍主的印度洋上,本來希望在掌握制海優勢的時候進攻印度本土,卻讓陸軍以鞏固東南亞為先,拒絕軍登陸。
氣的海軍內部破口大罵陸軍誤國,很快他們也迎來坑陸軍的機會。
突擊瓜島的日本陸軍
42年的瓜島日本海軍承擔著給進攻瓜島的陸軍運送給養和部隊的任務,不過將身之後事交給海軍的日本陸軍就真的成「身後事」了。
日本海軍的在瓜島海域一方面跟美國打的有來有回,但三川艦隊卻只顧消滅美軍主力艦,而放過美軍登陸和運輸艦,讓美軍得以守住日軍的進攻,而另一方面海軍因為在後面的瓜島海戰中喪失制海權,海軍不得不在晚上偷偷的通過「鼠式特快」運送兵員和部隊上島。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坑陸軍還是運氣太差,給養沒送上去多少,反倒是又送上去很多陸軍,讓給養本就不富裕的陸軍更雪上加霜。海軍的坑隊友行為讓將14方面軍設在拉包爾的今村均氣得跳腳,親自帶領部隊去支援瓜島,沒想到自己的運兵船卻被自己海軍的魚雷誤傷,差點被淹死,
到了這說海軍和陸軍沒仇誰也不會信了……
瓜島飢腸轆轆的日軍,有海軍的一份功勞
在二戰中各個國家軍種間的內部矛盾和互坑也是屢禁不止,不過這種互坑上升到仇人之間的程度還真是少見,雖然日本天皇也在從中調停他們,但已經成為世仇和熱衷奪權的日本陸海軍還是沒有妥協的現象。
不過從本質上講,二戰日本這種軍政一體的國家,不同派系之間的行為也是他們窮兵黷武的產物,本身就資源匱乏的日本,也因為海陸將軍互坑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陸軍造艦艇,海軍造坦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日本的戰敗。
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