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了嗎?想讓戀童癖和同性戀一樣合法化!!!

2021-02-20 新浪博客

雖然平時刷微博看的內容相對(其實應該是:相當。)多而雜,但也不是什麼消息和新聞都能了解得到的。但就這幾天,我的微博首頁相繼有人在刷和轉發一些討論「戀童癖」的話題,其實儘管如此也依舊沒有引起本人的注意和過多關注。

畢竟這並不是日常裡我最想了解到的資訊的,作為一名普通人最先關注和關心的就是工資收入、房價、醫療衛生,教育等等(說實話,這些才是打工者最關心的生計問題),再有就是一些國家大事。

像「戀童癖」和「孌童」這兩種與心理學、犯罪學、行為學、法律有牽連的特殊行為和群體,對我來說有些遙遠和陌生,儘管上學的時候學過心理學,但到正式上班的時候還真的不接觸,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忽略過去了。

為什麼現在要拿出來討論一下,原因就是開頭我說的,最近幾天我的微博首頁時常能夠看到。

不過,講真,這還不是引起我從心底憤怒的原因。真正讓我轉移視線開始花費一些精力關注的原因就是在7月17日看到有人轉發一位微博博主發的一篇文章。具體的內容就不在這時再花費時間詳細討論。

讓我憤怒的原因不僅僅是這篇文章,還有評論裡一些人的是是而非的觀點和論調。不僅把被社會和法律公認的潛在犯罪行為與同性戀相提並論,還把戀童癖與孌童打揉在一真起混淆模糊兩種行為的真實含義和概念。

不僅拿國內外的名人來為戀童癖洗白,更甚至還拿古代留下來的資料來當論證,證明其在古代就是公開的、正常的、合法化的,而他們雖然打的旗號是為了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戀童癖,以及戀童癖是否危害社會,但其實質則是為了為戀童癖開脫和抹掉一些戀童癖罪犯犯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形象,從而達到讓戀童癖者和同性戀一樣與異性戀、雙性戀同樣公開的、正常的、合法化的生活。

而他們這種做法不僅讓一些有潛在犯罪思想的戀童癖者以及早就有犯罪行為和正在實施犯罪行為的戀童癖者可以堂而皇之的逃避法律和道德上的制裁,還讓社會上無辜的、不明真相的公眾被他們蒙蔽,如果一旦他們所謂的訴求成功的話,將來就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無辜的、天真無瑕的少年兒童受到來自他們的傷害,而實施者不用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再也不擔心被起訴上法庭和進監獄服刑。

關於「戀童癖」與「孌童」的定義,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以及本人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只找到一些在我看來比較可靠的資料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首先,在定義上,「戀童癖」和「孌童」就是兩種不同定義。

「戀童癖」的英文原詞「pedophilia」和「Pedophile」,雖然個別字母不一樣,但兩個英文單詞的意思都是一樣一致的:是以兒童為對象獲得性滿足的一種性變態,所謂兒童指的是性發育(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受害者男孩女孩皆有,學術上,它產生於19世紀末,但在西方公眾話語中的出現,則基本上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的。90年代以後,隨著打擊網絡戀童癖色情犯罪的熱潮,它逐漸成為公眾話語中重要的一個倫理話題。

而「孌童」的定義則是來自於中國古代,「孌」的定義:美好。《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孌。」「童」的定義: (1)年輕的奴隸或奴僕;(2)兒童;少年。而兩個字合成一個詞的定義則是:被當作女性玩弄的美男,供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孩。從字面的含義來看雖然也是指未成年人,但是,需要大家注意到的是,「孌童」裡的「童」只代指性別為男的人,比如:美男、男孩。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甚至留下史料的則基本肯定就是這種,所把玩、玩弄的對象針對年輕男子和美貌男孩,而實施行為的人不僅僅有男性,也有女性,這就更加說明,「孌童」實質上和同性戀還有不同的地方。同性戀指的是兩個男子之間互相對對方有好感和感覺,而「孌童」則是單向的,是實施行為的人像對待寵物和玩具一樣看待被自己看中的年輕男子和美貌男孩,同性戀是雙方有交流有感情,而「孌童」則不然。

從「孌童」說到和同性戀的不同,現在再來說說「孌童」與「戀童癖」的不同,之前說過了「孌童」的實施行為者不僅有成年男性還有成年女性,而「戀童癖」則與其恰恰相反,也可能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對於「戀童癖」群體裡有沒有女性確實沒有經過仔細的、嚴謹的調查和收集相關資料,所以在這裡也真心的、誠懇的希望有相關專業人士提供和補充資料,可以提出意見並幫我修改完善,在此先說聲:謝謝,辛苦了!好了,說完題外話,再來說說本次要討論的問題。就我之前從各方面所了解到的,和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顯示,「戀童癖」群體裡基本是男性,而他們所針對的對象主要只針對未成年的男性,甚至還有未成年的女性。

而「戀童癖」這個詞在以前的傳到中國的時候,被一些不負責任的中國媒體錯誤的翻譯成「孌童」介紹給中國民眾,導致直到現在中國民眾錯誤的以為這兩個詞其實是一個意思。(汗一下,記不清這段話是從哪家媒體官網看到的了,有知道的歡迎提供相關信息。當時看到後,在看完全文的時候忘記保存了。)

說了「戀童癖」與「孌童」的不同定義,也說了兩個不同群體之間的主次對象不同。也更說明了為什麼我會那麼憤怒的原因。

再來提一下其實整個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微博名人許豪傑被人扒出來是戀童癖者,甚至下載上傳和之有關的照片、影片,並和人交流討論,更甚至扒出來許豪傑不僅在新浪微博上關注一些分享和戀童有關照片及視頻的帳號,還在外網上關注了一些戀童癖相關的帳號,甚至自己還專門開了一家相關網站提供下載分享買賣照片、視頻以及其它物品,更甚者,還扒出來貌似他和未成年人有性交易之類的。

其實像許這種人在美國和歐洲一些有相似法律的國家就已經算是犯罪了,警方不會管你是戀童還是孌童,而且這兩個詞還真不能混淆。另外,就算在歐美國家,人家也是還要有區分對待的。在這裡需要重申的是:戀童癖如果只限於幻想並且不傳播和買賣相關產品的話,甚至沒有實質性的和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的,法律認定是不算犯罪。

但是,如果他有傳播和買賣相關產品,並且甚至和未成年人發生了性行為的,就算在歐美國家在法律上那麼較真和政治正確的情況下,同樣認定是犯罪。舉一個近期的例子,是在英國發生的,一個19歲的戀童癖不僅在網上下載收藏和戀童癖有關的相片和影片,更甚至還上傳分享這些,更甚至還在線下和同樣是戀童癖的人交流分享。照微博上的某些人的觀點,像他這樣的沒有實質性犯罪的,就不算犯罪,但真實情況卻是警方抓捕了他,法院還判他坐牢五年,並且不能假釋,就算五年出獄後還要有三年經常上有關機構報導,此人叫:Alan Gray。新聞報導說他下載上傳分享共計兩萬張虐童照片,而這才是他被判刑的原因。 

不錯,確實有相關專家研究得出:「戀童是一種性向表現,有些人天生就是戀童癖,不會隨著時間改變。就像異性戀一樣,戀童是某些人與生俱來的偏好。」許多戀童癖傾向的人可能終生都不會真正地犯罪,但那些實施了犯罪的人,許多看上去又與正常人無異。雖然專家指出「戀童癖」群體裡有許多人不會真正犯罪,但同時也指出「戀童癖」群體裡另外一部分確實實施了犯罪。而現實生活當中,多年來國內國外就相繼報導了不少戀童癖者犯罪的案件和相關事件。

所以,在看到那篇提供了很多佐證來論證「戀童癖」不是犯罪,沒有危害,並且應該像同性戀者一樣公開、公平、合法化的文章本來就讓我十分的氣憤。結果,在慣性驅使下又在該文章下的評論區裡看到有人舉例歐美國家,以及舉例中國古代為例子,甚至從歐美國家的心理學家的研究的結論中有意截取片段來佐證「戀童癖」無罪,合法,「戀童癖」者也有人權,也要像同性戀群體一樣公開、公平、合法化,要求得到國家、社會、法律的認同和理解。再脾氣好也讓這些論調弄得憤怒了。中國的法律本來就薄弱,尤其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有專門的法律法規針對和處理「戀童癖」,之前也不是沒有受害者,但苦於沒有相關的法律保護,所以正義得不到伸張。如果真認同了那些人的訴求,那麼未來的中國還會有多少無辜的、天真無瑕的少年兒童身心受到嚴重的創傷,更甚至伴隨他們一生!

實在太憤怒的結果就是亂七八糟的寫了一篇大論,好與壞也就這樣了,寫了這麼多就是想就此事表達一下我個人的觀戰和看法。同時,也真心呼籲國家相關部門和專家們能真正重視起來,修補有關法律法規,從而達到減少受害者,以及對犯罪的「戀童癖」者們有更有力的法律制裁。從而彰顯民主、人權、公平、公正、和諧給中國的花朵們一個能夠開心自由的在藍天下玩耍的詳和安寧的生活環境,讓他們遠離黑暗、醜陋、骯髒、邪惡,快樂的生活、快樂的成長、快樂的學習。

 

 

相關資料信息來源以及連結:

 

1、【戀童癖】英語怎麼說_在線翻譯_有道詞典

http://dict.youdao.com/search?q=戀童癖&keyfrom=hao360

1、我16歲,我有戀童癖丨深度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0557779913912

2、戀童惡魔瘋傳兩萬張虐童照片,被判五年毫無悔意!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0064119372682632701#related

3、戀童癖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2006561-2123404.html?from=2903811&redirect=merge

4、對孩子威脅最大的不是遊戲,而是戀童癖的明目張胆_鳳凰資訊

http://news.ifeng.com/a/20170717/51447317_0.shtml

5、紐約州籤署法律禁止童婚了,但在美國,童婚現象仍廣泛存在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0884122894924938069#related

相關焦點

  • 戀童癖的「墮落史」
    1895年,英國大文豪奧斯卡·王爾德因「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受審時(當時還未發明「同性戀」這樣的詞),與王爾德發生性行為的美少年的年齡問題並未成為治罪的理由。而王爾德遭審判時那句文藝青年喜歡摘用的「不敢說出名字的愛」,實際上是指年長男性和10來歲男童的結合,而非一般人理解的同性戀。
  • 《頭痛欲裂》救救孩子還是救救戀童癖
    這部電影填補了我的知識盲區,我沒想到世上人人痛恨的戀童癖,其實不是心理疾病。當醫生說他會伴著你到死去,戀童癖和同性戀異性戀一樣,是一種性傾向時候,我震驚了。我沒有想到我們是一類人,一類不被社會接納理解,嘗嘗處於自我懷疑,苦苦掙扎,無處釋放內心壓抑的情緒。我能感受到男主的當時的絕望和悲憤,為什麼多千千萬萬人群裡,偏偏是我,我為什麼與別人不一樣。
  • 《頭痛欲裂》讓人頭痛欲裂的戀童癖
    早些年有想過寫一個關於戀童癖人群這方面的小說,旨在通過幾個不同的極端事件來討論這一行為到底在道德和人道上如何合理存在。不過種種原因把這個題材耽擱了,剛巧今天發現了此片,那我想隨便聊一下。首先,我們到底為什麼會排斥這種情感?我想先不太恰當和嚴謹地列舉一些「非主流」的情感。比如說,同性戀、戀物癖,甚至我認為也包括戀足癖什麼的等等。
  •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這是瘋了嗎? | 一周趨勢看點
    原來這一天,加拿大正式實行了全國性的大麻合法化。大麻合法化的議題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加兩地長期以來都是一個熱門新聞。學術界有專門研究大麻合法化運動的學者,媒界也有專門追蹤大麻問題走向的記者和專欄作家。為什麼一個在華人社會看起來十惡不赦的「毒品」,在西方可以堂而皇之進入合法化的議程,甚至在政治層面有相當的主流勢力給予支持?
  • 關於戀童癖,我們知道的少之又少
    這本書講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和12歲少女洛麗塔之間的禁忌愛戀關係。該書的出版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震動,關於道德倫理的討論,關於戀童癖的爭議一時甚囂塵上。今天洛麗塔已經成為一種「少女風格」的代名詞,背後的「戀童」爭議漸漸被一種風格消費替代,但是它的隱含現象卻從未消失。
  •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為什麼我國騙婚的男同性戀那麼多?該不該結婚
    於是西西給出版社寫了一封信,指出課本中關於同性戀表述的問題,但是出版社和廣東省新聞出版總局都認為這件事沒有錯。於是西西將出版社告上了法庭。後來,出版社修改了部分關於同性戀病態的表述,並做了一些補充作為回應。和西西經歷類似的不僅她一個人,在2015年,中山大學女學生秋白也意識到了這點,她是「反對恐同教材」的第一人。
  • 豆瓣網友瘋了嗎
    同性朋友邀請他去縱情聲色。他拒絕。我真的不能 我女朋友在等我「戀童癖」是一種傾向。對局外者,這傾向要警惕。但對當事人,他無法左右。戀童癖是一種傾向性取向通常是在青春期形成的據我們現在所知 這病已經融入你的生活你的傾向不是你的錯就像同性戀或異性戀者一樣
  • 臺灣同性戀合法化 | 希望有一天中國大陸彩虹飄揚!
    臺灣同性戀合法化了!!!一瞬間,我真的淚目了。我的朋友圈刷爆,上百條信息砸來。當今年過年,我的很多同性戀朋友告訴我,今年最大的願望就是想和自己愛的人結婚,可以叫他父母一聲爹娘時。我們就特別特別特別想落後一次。像你們幾千年前那樣,領一紙婚約,和一愛人歡歡喜喜入洞房。僅此而已。我知道,很多異性戀朋友,是體會不到同性戀這個群體的無奈的。
  • 專欄 中國人真的「接受」同性戀嗎?
    說出這話的是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昨天他在《商業周刊》發表文章,正式宣布出櫃,並希望以此鼓勵更多人一起推動同性戀平權,幫助他人。  近幾年,宣布出櫃的政要、名人、明星層出不窮,承認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國家越來越多,各國影視劇也都開始全力「賣腐」,年輕人群體不再敏感隱晦,逐漸以公開的、戲謔的態度來對待同性戀現象,CP、同人、基友等詞語滿天飛。
  • 「戀童癖就是人渣」?沒那麼簡單
    在業界奉為圭臬的《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自己因為戀童感到痛苦被稱為戀童障礙(Pedophilic disorder),構成臨床上可甄別的戀童障礙,至少具有三個要點:1、長期以來通過對兒童的性活動從而激起反覆的強烈的性喚起,表現為性幻想、性衝動或性行為;2、實施這些性衝動,或者這些性衝動或性幻想引起顯著的痛苦或人際交往困難;3、16歲以上
  • 女生喜歡拉手,是同性戀的一種暗示嗎?從哥哥的《霸王別姬》說起
    也正好趕上哥哥逝世17周年,於是就想寫一篇關於同X戀的文章。,如Xq28、FucM基因 、 Wnt-4基因、Sphinx基因是目前已發現的幾種同性戀基因對於同性戀,研究人員早就從不同的領域和角度對其開展深入的調查和研究。
  • 《頭痛欲裂》戀童癖和異性戀有本質區別嗎?
    我覺得這部影片不是在博取大眾對戀童癖的同情,而是在講克制欲望才能為人。你討厭戀童癖,有錯嗎?沒有!因為討厭是你自己的事,就好比你討厭吃西蘭花,沒有人能說你錯了。但是,如果你到處跟宣揚不要吃西蘭花,甚至不準家裡人吃西蘭花,更甚至去搗毀蔬菜大棚,那顯而易見你錯了。戀童癖就好比你討厭的西蘭花,你可以討厭他,但請不要傷害他。
  • 許豪傑你洗不白的 | 戀童癖科普
    「我們這些戀童癖者,現今被鎮壓被迫害,正如同當年的猶太人和所謂的女巫」。 但是,戀童癖和同性戀,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性戀可以對某個個體產生長時間的愛情,進入關係的雙方是平等和你情我願的,兩個成年同性戀人士可以進入負責任的親密關係。而戀童癖者愛的卻是個體的部分,即年齡。
  • 被這部電影感動哭,豆瓣網友「瘋」了嗎
    豆瓣網友瘋了嗎?在一部新片的評論區,Sir竟看到一個接一個的網友,為一個「罪犯」開脫。把我看哭了。這個xxx是人,不是畜生。這是我第一次同情一個xxx,太令人絕望了。我很想去 但今晚和朋友有約同性朋友邀請他去縱情聲色。他拒絕。我真的不能 我女朋友在等我他有女友?
  • 彩虹旗下的宣言-同性戀是病嗎?
    同性戀,這是一個極其沉重的話題,他數次的提起,又被當政者一次次地掩蓋,他敏感,卻又真實的存在,我們逃避著這個問題,但有一群人真實的存在著讓人心疼。同性戀是罪嗎?是病嗎?是變態嗎?如果是,那只能說,也許愛也是一種原罪,一種病,還是變態?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我們又能做什麼
    不僅普通市民可以隨意毆打同性戀者,警察對此視而不見,而且官方權威在電視上公開發表排斥同性戀的言論,心理學家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精神疾病,應該電擊治療,市長說為了城市的風貌,我們應該消除激進分子、嬉皮士和同性戀。
  • 請尊重同性戀群體, 就像他們尊重你這個異性戀一樣.
    2011年6月17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案,承認同性戀群體和異性戀群體的同等權利。隨後,一些國家開始將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彩虹運動也開始盛行。在此之前,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的年代,相對現代,同性戀群體人數是更少的。
  • 泰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中國離同性婚姻合法化還有多遠?
    不負眾望,泰國於7月8日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草案。雖然只是草案,但這也是亞洲首個官方表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其實,泰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合法化的國家,也不是過於令人驚訝,因為眾所周知的是,泰國盛產人妖,而泰國官方更是定義了18種性別的合理存在,相對來說,泰國在這方面的包容性更強。
  • 彩虹、同性戀與婚姻
    近一年來好像就有英國同性戀合法化;蘋果公司CEO庫克出櫃;作家王小波的遺孀、性學家李銀河與一位跨性別者的戀情曝光;以及年年都有的同性戀大遊行和年年刷屏的張國榮忌日……當然還有剛剛發生的蔡康永在節目錄製現場失聲痛哭和美國同性婚姻合法。
  • 《頭痛欲裂》戀童癖的自我閹割
    這次要聊的話題有點敏感,和前段時間熱門的社會新聞有關。鑑於「鮑毓明性侵養女事件」至今還未蓋棺定論,加害人仍就逍遙法外。我想,我們是時候來探討一下「戀童癖」這個群體本身。有什麼辦法能從源頭上杜絕犯罪,有戀童癖就一定會傷害孩子嗎?對於以上這些問題,我想,接下來要說的這部電影,或許能給出一些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