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全真科儀文昌朝科

2020-12-23 戴仙昇

文昌帝君是掌管士人功名祿位的神仙、星宿,與文曲星、魁星不同,不少人將其混淆。傳世的經典之作《文昌帝君陰騭文》是道教勸善書籍之一。

文昌朝科

鬱郁家國盛,濟濟經道興。天人同其願,縹緲入大乘。

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輪昇。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騰。

舉天尊:更生永命天尊

九十餘化妙難量,一十七世放祥光。百代顯靈垂感應,千秋執政主文章。

常乘白馬遊寰宇,每降飛鸞整紀綱。眾等呼嵩齊頌祝,桂香宮內正稱揚。

舉天尊:更生永命天尊

聖教高明,大地同叨一貫;文昌朗耀,普天共祝千秋。嗣祿宗師,科名倚賴。一十七世之修持,萬方受福;百千萬種之德澤,合宅升遷。

頌祝有心,讚揚無極。法眾虔誠,宣揚妙範。。

舉天尊:道經師寶天尊

梓潼親傳陰騭文,蜀道曾臨降筆勤。今日同申祝賀,福留百粵共沾恩。

功起《三寶香》

稽首皈依道,道在杳冥中。恍惚開祖劫,混沌理難窮,願燒道寶香。道寶香生生長供養。

稽首皈依經,經文煥八方,五千四十八,鳳篆與龍章,願燒經寶香,經寶香生生長供養。

稽首皈依師,師恩莫能量,化胡為佛教,苦海做慈航,願燒師寶香,師寶香生生長供養。

香供養:道經師寶天尊

功說文:

臣聞,帝德無邊,嶽降欣逢二月;聖功有感,嵩辰喜值初三。定名祿以旌揚,聖不自聖;司嗣籍以昭報,仁以礙仁。積德累功,翼士人之有造;降乩垂訓,憫俗子之無知。至孝至仁,易蠢愚而聰穎;不驕不泰,轉災禍為禎祥。體上帝之好生,代天宣化;原下方之浩劫,護國庇民。伏望,雲車俯降,仙旆遙臨。垂百世之儀型,衛此中土;旺千年之香火,佑斯下民。臣等皈命瑤壇,傾心寶座。焚一爐之馨香,徒心如水;賜吝家之福祿,帝德如天。並祝一人有道,五嶽無塵;八方向化,四海昇平。人人長壽,處處豐年。存亡皆利,道俗雙興。傳香有偈,寶號稱揚。

表白舉:香雲達信天尊。

提綱:七曲慈尊真教主,桂香殿上仁孝仙。聖非自聖凡自凡,惟忠惟慈惟孝賢。

祝香神咒:道由心學,心假香傳。

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逕達三、六、九天。(三重)

高上洞玄,元生九天。祖氣太無,眾風徹玄。會親絕散,四清撫閒。帝一上景,連眾攝煙。長契一運,七世投閒。託靈屬命,返華自然。泯邈流輝,六曜沉遷。凌梵御暉,西華彰安。並編帝簡,盡得解源。胎田邃路,世發玉蘭。靈光人輝,混生萬神。

臣等皈命,與道合真。(三重)

提科云:恭對寶殿

表白云:請稱職位。

高功起身稱職:

臣系太上無極大道,玉清金笥寶籙,混元紫府,選仙上品,秉東華演教,龍門正宗,大羅天仙狀元,邱大真人門下,第**代依科闡事小兆臣***率領,兩班皇冠道侶,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臣今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市縣鎮地址某宮觀,祈詞:......臣等下情無任,不勝懇禱之至。惶恐。稽首頓首。爐焚真香,虔誠上啟。

功起身稱職畢,念聖班:

臣等,默運真香,虔誠上啟。渺渺大羅天上,晃晃金闕宮中,虛無自然,玉清聖境,清微天宮,虛無自然,至真妙道,大羅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禹餘天官,太上道君,無量度人,大羅靈寶天尊。太清仙境,大赤天官,太上老君,演教度人,大羅道德天尊。彌羅天宮,昊天至尊,金闕玄穹,拔度生死,金闕玉皇天尊。南極法主,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北極星主,紫微中天,太皇大帝。承天效法,厚德光天聖后,土皇地祗。南極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恭望洪慈,俯垂證鑑。

臣等,再運真香,虔誠上啟。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天府至尊,九宸上帝。五方五靈,五老上帝。四維四極,四方天尊。九天開化,文昌帝君。九天翊化,關聖帝君。九天贊化,孚佑帝君。三帝闕下,列位神員。聖父聖母,至尊上聖。寶光慈濟天尊靈感慈應天尊。注祿定籍天尊。消魔護國天尊。慈悲應感天尊。淪回救苦天尊。消劫行化天尊。隨願靈應天尊。更生永命天尊。衝和洞妙天尊。文昌衍慶真君。文昌司祿真君。文昌萬壽天君。文昌積慶真人。文昌積慶天君。文昌靜應天君。文昌嗣慶天君。文昌襲慶真人。文昌襲慶天君。。恭望洪慈,俯垂證鑑。

臣等,三運真香,虔誠上啟。文童司衡,魁鬥星君。科名司冊,朱衣老仙。雷門送子,高王二帥。天聾地啞,列位侍從。保生護產,衛房聖母。日宮月府,星鬥群真。雷霆天罡,諸大元帥。三帝宮中,一切神祗。本境城隍,當方土地。雲空過往,三界神明。金童玉女,符使功曹。傳經啟教,列代仙師。經筵啟問,無鞅聖眾。侍宸捧御,諸位真仙。悉仗真香,普同供養。(三稱三叩畢)

功俯文:

伏願:暫離金闕,下降香壇;潔備頻繁之儀,俯賜歆鑑之誠。今有祈福迎祥慶賀疏文,謹當敷宣。

功白:表文未進,黃道先開。

提科:金童玉女,捧過函來。

表白宣表......

功說文:

向伸表文,宣白雲周,就於寶殿,用憑火化。

文昌寶誥志心皈命禮

不驕帝境,玉真慶宮,現九十八化之行藏,顯億千萬種之神異。飛鸞開化於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釋教;不驕不樂,職盡乎天地水官。功德難量,威靈莫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祿職貢舉真君。七曲靈應,保德弘仁大帝,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經壇(功曹)土地。神之最靈。升天達地。出幽入冥。為吾關奏。不得留停。有功之日。名書上清。

小贊

文昌大聖,梓潼帝君,一十七世大夫身,處處降洪恩,陰騭科名,萬世沐生成。

誦經功德,不可思議,諸天諸地轉靈機,皇王壽天齊,大道慈悲,萬化樂雍熙。

功起《香花送》

香花送,使者早登程;寶馬金鞍空碧落,祥雲繚繞大羅天;足下彩雲生,隨表去;奏事預叮嚀,上詣諸天並瓊闕,下臨水國及陽寰;符使早登程。

伏以,三界值符使,雲御駕浮空。漸別人間遠,須臾上九重。是乃臣與合眾人等,登上寶殿,拜進祈福迎祥慶賀疏文一函,仰煩值日受事功曹,齎捧疏文,上詣玉真慶宮呈進。

伏願,疏文上達,恩命下頒,仰憑道力,為上良因。志心稱念,飛雲捧送天尊,不可思儀功德。

三禮九叩首 畢

經師互相對禮後 散班。

#玄門道教#

附:文昌帝君戒邪淫文(三篇)

訓飭(chì)士子戒淫文

文帝曰。天道禍淫,其報甚速。人之不畏,夢夢無知。苟行檢之不修,即災殃之立至。嗟(jiē)爾有眾,聽予(yú)訓言。惟惠迪吉,自古云然;不善降殃,昔人明戒。春秋之淫亂,皆敗國而亡家;風雅之刺譏,盡鶉(chún)奔而鵲逐。故逆理乃自戕(qiāng)其性,而貪淫即自奪其名。人事一乖,天心盡怒。桂香上苑(yuàn)。非潔己者難邀;杏宴天恩,豈汙名者可得。予蒞(lì)文衡,嘗垂教示。奈士子止貪半晌(shǎng)之歡,罔(wǎng)惜終身之計。淫人人淫,交手為市,業報慘酷,洗心者誰。吾於二八試闈(wéi),每多臨時去取。一筆勾削,只緣窺(kuī)彼鄰妻;數字增加,端為拒茲(zī)室女。欲聞平地之雷,莫起寸心之火。終年潦倒,豈負學苦文高;一世迍(zhūn)邅(zhān),悉是逾(yú)閒敗節。士人不察於所由,反或怨天而恨地。植來黃甲,只在心田;衣爾紫袍,總由陰騭(zhì)。棘(jí)闈(wéi)滿地皆神,文院三場有鬼。惜哉字字珠璣(jī),忽遇燈煤落卷;悵矣篇篇錦繡。無端墨跡汙文。此時予實主持,孰謂蒼天無眼。榜發三元,為有驚神之德;蓮開並蒂(dì),旋聞墜(zhuì)蕊之兇。倘(tǎng)能持正而不邪,自爾名歸而祿得。特頒(bān)新諭(yù),鹹使聞知。

戒淫聖訓

文帝垂訓曰:吾奉金闕(què)至尊之命,於每月寅卯日,按行酆(fēng)都地獄,考定天下有罪人民事實。見夫黑籍如山,皆是世人一生孽(niè)案。其間作惡多端,惟淫惡之報,天律最嚴。人奸妻女,玷(diàn)人閨(guī)門,在地獄中,受苦五百劫,方得脫生;為騾為馬,又五百劫,乃復人身,為娼為妓。設謀造計,奸宿寡婦尼僧,敗人操履,在地獄中,受苦八百劫,方得脫生;為羊為豕(shǐ),供人宰殺,又八百劫,乃復人身,為瞽(gǔ)為啞。以卑亂尊,以長亂幼,敗壞綱常,在地獄中,受苦一千五百劫,方得脫生;為蛇為鼠,又一千五百劫,方得人身,或在母胎中死,或在孩抱中亡,畢竟不享天年。

更有造作淫書,壞人心術,死入無間地獄,直至其書滅盡,因其書而作惡者,罪報皆空,方得脫生。淫書之為害,不可勝數。常有名閨(guī)淑媛,識字知文,或綠窗晝靜,或青燈夜闌,展卷視之,魂搖魄蕩,不禁慾火之焚,遽(jù)成奔竊之行,致節婦失節,貞女喪貞。更有聰明子弟,秀而有文,一見此書,遂起欲想,或手淫而不制,或目挑而苟從,小則斵(zhuó)喪元陽,少年夭折,大則瀆(dú)亂倫紀,不齒士林。若夫巧作傳奇,當場演出,教習嬖(bì)童,備示淫態,亂人清操,不可勝數。質其根由,皆淫書所致,奈何士子以夙(sù)世之慧根,握七寸之筆管,不思有功於世,積福於身,徒造無窮之孽(niè),幹上帝之怒,自蹈於冰淵火坑而不恤(xù),深可悲也。

戒淫寶訓

孽(niè)海茫茫,首惡無非色慾;塵寰(huán)擾擾,易犯唯有淫邪。拔山蓋世之雄,坐此亡身辱國;繡口錦心之士,因茲(zī)敗節隳(huī)名。始為一念之差,遂至畢生莫贖。何乃淫風日熾,天理淪亡。以當悲當憾之行,反為得計;而眾怒眾賤之事,恬(tián)不知羞。刊淫詞,談麗色;目注道左嬌姿,腸斷簾中窈(yǎo)窕(tiǎo)。若真節,或淑德,可敬可嘉,乃計誘而使無完行;若坤女,若僕妾,宜憐宜憫(mǐn),竟勢迫而玷(diàn)辱終身。既令親族含羞,尤使子孫蒙垢(gòu)。嗟(jiē)乎!總以心昏氣濁,賢遠侫(nìng)親。豈知天地難容,人神共忿(fèn)。或妻女酬償,或子孫受報。絕嗣(sì)之墳墓,無非好色狂徒;妓女之祖宗,儘是貪花浪子。當富則玉樓削籍,應貴則金榜除名。笞(chī)杖徙流大闢(pì),生遭五等之刑,地獄餓鬼畜生,歿(mò)受三途之苦。從前恩愛,至此成空;昔日風流,而今安在?與其後悔已無從,何不早思而勿犯?謹勸青年志士,社會名流,發覺悟之心,破色魔之障。芙蓉白面,不過帶肉骷髏;芍(sháo)藥紅妝,乃是殺人利刃。縱對如玉如花之貌,當存若姊(zǐ)若妹之心。未犯者宜(yí)防失足,曾行者及早回頭。更望展轉流傳,迭(dié)相化導(dǎo)。必使在在齊歸覺路,人人共出迷津。由是首惡既除,眾邪自消。靈臺無滯。世澤垂榮矣(yǐ)。

相關焦點

  • 道教全真科儀丨九皇朝科
    高功起身稱職:臣系太上無極大道,玉清金笥寶籙,混元紫府,選仙上品,秉東華演教,龍門正宗,大羅天仙狀元,邱大真人門下,第**代依科闡事小兆臣***率領,兩班皇冠道侶,誠惶誠恐,稽首頓首。歷史上,道教的九皇會深受民眾信仰,流行於全國各地。其信仰活動已融入風俗之中。清代四川各地辦會期間,民間要禁屠宰,吃素食,即使婚娶者,也只能辦素席。街上飲食店,皆插上黃色三角紙旗,旗上正書:「九皇素食」四字。舊時的成都從八月二十九日起,城鄉飯館食店都要清潔灑掃,門前懸掛特製的「九皇勝會」橫簾、黃紙方燈、黃紙對聯或彩帳,店堂菜牌均用黃色,一律賣素食。
  • 道教全真科儀丨玉皇朝科
    珠懸碧落朝元始,元始說法度群仙。群仙踴躍禮太上,太上彌羅無上天。香供養:玉皇赦罪天尊。功白:臣聞,玄穹垂御,尊居大羅之天,高上臨庭,駕升通明之殿,建皇極於妙有真境之始,尊帝號於太無玄元之先,恢弘大化,利益人天,茲當朝奏,必假香傳。
  • 道教文昌帝君、文昌塔的八個常見問題
    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間之鄉舉裡選,大比制科,服色祿秩,封贈奏予,乃至二府進退等,都歸文昌帝君管理。無論大小考試,還是求官進位,大眾往往都會前往文昌殿內祈求。道教的宮觀中,一般都設有文昌帝君的神位或者造像,供信眾參拜。因此,很多人下意識就認為文昌帝君只是一個「掌管文運、主宰功名的神祇」。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昨天推文中,我們聊了能夠護佑士人學子考試升學工作的幾位道教神明,然鵝但是,關注我們的小夥伴裡果然臥虎藏龍河汾門下人才濟濟,有小夥伴就提出:為啥不把「五文昌」寫全…好吧,今天補上。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道教常做法事道場闡秘
    「道場」是道教習用的術語,在歷史上,可以用來籠統地指稱道教的經誥、戒律、規範、禮儀等。站在了解和研究道教的角度看,道教之成其為道教,不但有其系統的教理教義和信仰,而且有其特定的宗教形式。所謂「道場」,即是對其宗教形式各個方面的概括。與道場意義相同或相近的,還有科教、科範、科戒、科律、儀軌等。
  • 吾今說法度存亡,一切地獄都解脫丨聊聊道教的放焰口、鐵罐施食
    吾今說法度存亡|解讀道教的超度亡靈妙法——鐵罐施食、放焰口唯物主義大行其道,很多人對鐵罐施食、放焰口知之甚少,來很多信眾問:什麼是放焰口?在此,特意開文闡釋一下焰口超度法會的涵義、及其功德。在道教青玄濟煉薩祖鐵罐施食超度法會俗稱放焰口。
  • 二月初三,恭賀文昌帝君聖誕!說一說道教「考神」的來歷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一年之中有許多日子都是道教神仙的聖誕日。農曆二月的神仙聖誕日比較密集,二月初一是四御勾陳大帝和冥神秦廣王的聖誕,初二是保家衛宅的土地神聖誕,二月初三則是掌管天下人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聖誕。
  • 從宗教儀式與戒律看道教的兩種傾向
    杜光庭的《道門科範大全集》收錄的科儀有:生日本名儀、懺禳疾病儀、消災星日曜儀、消災道場儀、靈寶太一祈雨醮儀、祈求雨雪道場儀、靈寶祈求雨雪拜章儀、文昌注篆拜章道場儀、祈嗣拜章大醮儀、誓火禳災道場儀、安宅解犯儀、解禳災星運儀、南北鬥同壇延生醮儀、南北二鬥同醮寶燈儀、北鬥延生清醮儀、北鬥捍厄儀、真武靈應大醮儀、道士修真謝罪儀、上清升化仙度遷神道場儀、東嶽濟度拜章大醮儀等。
  • 道教全真科儀丨邱祖朝科
    懸缽演教,誠為模範之宗源;執笏朝元,恆作班聯之領袖。振佩鏘鏘,令天人之肅靜;遺丹劫劫,俾門弟之修持。嗣續洪規,榆揚偉道。茲當朝奏,必假香傳。此香者,根盤淨土,質毓靈臺。稟乾坤之正無,五芭含芽;合子午之元英,三華萃秀。炷向爐中,端伸供養。舉:香雲達信天尊。提綱:混元頂上迎春開,龍門仙風傳喜音。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春節期間很多人選擇去道教的宮觀裡燒香拜神,燒香是千百年來人們求福祈願的一種表現方式,也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種精神寄託。這也是表達了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祈求神靈保佑自己好運常伴、健康平安。到了宮觀我們會發現裡面有供奉著不同神仙的神殿,如藥王殿裡供奉的是護佑人們健康平安的藥王孫思邈;月老殿裡供奉的是保佑人們婚姻愛情圓滿的月下老人;財神殿裡的神仙是執掌天下財富的財神爺……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神職的神仙,那是因為這些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以此來更好的達到勸化世人積德行善的目的。
  • 農曆二月初三,今日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佛音妙法大智慧文昌帝君,全稱文昌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帝君、文昌君。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文昌帝君與大魁星君、朱衣星君、純陽帝君、關聖帝君,合稱「五文昌」,同受士人學子敬奉。「文昌帝君」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鬥魁前,一說在北鬥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
  • 文昌帝君聖誕,福生無量天尊!
    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農曆二月初三日,是文昌帝君的誕辰,《歷代神仙通鑑》稱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道教稱:「文昌(星)明,文運將興」。歷代帝王對其均有封祀。每逢此日,地方官員、儒學生員均朝拜祭祀。民間還將文昌、三臺、文曲、魁鉞、奎宿或文昌、朱衣、魁星、呂祖、關羽(武聖)合為五文昌祭祀。
  • 文昌星、文曲星、魁星,您能分清嗎?
    《星經》所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鬥魁前,其六星各有名。」《史記天官書》載:「文昌星,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因其與北鬥魁星同為主宰科甲文運的大吉星,所以也經常被人同文曲星混為一體而分不清。 文昌星和文曲星是不同星座的兩碼事,文曲星是北鬥魁星中的其中一顆星,而文昌星則是六顆星的總稱。但文昌星與北鬥魁星太異曲同工而同稱為文昌鬥魁。
  • 文曲星君和文昌帝君的本尊
    道教形成後,以北鬥為天神加以崇拜,並對之作種種神學解釋。《雲笈七籤》卷二十四《總說星》曰:七星第一星「名曰天樞,魂神鬥次;第二星名曰天璇,魂神鬥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機,魄精鬥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權,魄精鬥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靈鬥次行;第六星名曰闓陽,魄靈鬥次行;第七星名曰搖光」。同時又稱北鬥有九星,為九皇之神,謂「北鬥九星,七見(現)二隱」。
  • 考試的守護神——文昌帝君
    文昌,本是星宮名,包括閃顆星,即鬥魁(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古代星相家解釋為主大貴的吉星,道教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以後,文昌星尤為文人學子頂禮膜拜,有謂文昌「職司文武爵祿科舉之本」。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
  • 朝真拜鬥,從五鬥經看道教朝真拜鬥的好處和妙用!
    朝真拜鬥,作為道教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拜鬥,為世人對星宿的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北鬥星君掌消災解厄,南鬥星君掌延壽施福。故拜鬥是一種為人消災解厄、祈福延壽的科儀,亦稱之為朝真禮鬥。然而,在道教除了南鬥、北鬥之外,還有東鬥、西鬥、中鬥合稱五鬥,並且都有相應的經典。筆者將從鬥燈及鬥中法器、五鬥星君、五鬥經等方面對五鬥信仰的做簡單的介紹,以饗讀者。二、五鬥星君簡介五鬥乃東南西北中五方鬥宿也,以北鬥為主,南鬥次之,再次為東鬥與西鬥及中鬥。
  • 文曲星就是文昌帝君,一文看懂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為廣泛的文昌信仰
    同時他被列入道教神仙系統中一位重要的神,勸人廣積陰德,致力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從而實現最高理想。在《文昌化書》中又記載了文昌帝君遇佛授記,那麼文昌帝君與佛教也有不解之緣了。既然文昌帝君在三教中都有如此高的地位,那麼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各階層人們共同崇拜的對象,就理所當然了。要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就不能忽視這一歷史現象。
  • 教你提前布置己亥流年文昌位助旺2019學業運
    實際上,是不同星座的兩碼事,文曲星是北鬥魁星中的其中一顆星,而文昌星則是六顆星的總稱。但文昌星與北鬥魁星太異曲同工而同稱為文昌鬥魁。同時,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奎星,也因主宰科甲文運而稱文昌奎星。中國易卦風水與命理中有文昌星,同是主管文運又注吉祥的貴人星。道教也將其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星君,稱文星,是讀書文人求功名所尊奉的文聖星。
  • 西嶽華山上的道教古蹟
    華山自古就是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洞天。道書記載:第四西嶽華山洞,周圍三百裡,名為「總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由真人惠車子治理。目前華山仍留存有大量與道教有關的文物古蹟,有洞七十二個半,宮觀二十餘座。相傳道家老子曾到過華山,華山北峰的「老君犁溝」,傳說是老子用犁開闢的。在南峰上,至今還有老子當年的煉丹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