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璇 • 2021年01月08日20:55 • 速途網
影視劇《虎媽貓爸》中,「虎媽」畢勝男為了能讓女兒上第一小學,不惜賣房賣車換學區房,還陪女兒「備戰」升學考試。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幼升小」考試是必須要過的一道坎,由於考試中越來越注重對孩子邏輯思維、計算等能力的考查,龐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在線數學思維賽道的火熱。
速途網1月8日訊(報導: 王璇)1月6日,兒童數學思維在線教育品牌「火花思維」被傳正在考慮進行2億-3億美元的美國IPO,對此,有媒體向火花思維方求證,但火花思維回應:不予置評。
截至目前,火花思維共進行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4.4億美元。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的火花思維,是一家3-12歲兒童數學在線教育平臺,旗下有數理思維,大語文、英語三大科目,目前平臺已有超過30萬名在讀學生和超過6千位老師。
一直以來,火花思維在品牌營銷中略顯低調,這與前期注重以轉介紹獲客、而並非進行品牌投放不無關係,隨著規模擴大、資本介入,這隻低調的獨角獸是否在登場前已經做好了準備?後續火花思維又將在哪些方面發力呢?
「燒錢式」營銷存疑,開始向品牌營銷發力比起「燒錢」營銷、搶佔流量的營銷模式,火花思維前期的獲客渠道主要是走口碑轉介紹。火花思維CEO羅劍曾表示,拋棄了全國的市場投放,大規模銷售團隊的路線做增長,換作了做後端做產品,做技術,做研發。
儘管前期沒有選擇高舉高打的「燒錢」式營銷,可從之前的媒體報導中發現,火花思維有意借漲價來刺激消費,且漲價次數頻繁,一度陷入了「漲價式營銷」的旋渦中。 在去年「十一」期間,火花思維針對旗下數理思維AI推出了1699元的優惠價,海報中指出,活動結束後將漲至1999元。據了解,這已經不是火花思維第一次推出「漲價」營銷活動。速途網看到,火花思維分別在去年4月底、9月底均進行了兩次漲價。
從課程測評大v「魚sir家長圈」的價格分析中可以看到,歷經漲價後的火花思維價格於去年上調了不少,與收費最高的掌門少兒思維近乎持平,要知道之前火花與豌豆思維課程的價格相當。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漲價營銷更多的只是短期策略,打的是心理預期牌,長期來看並不可持續,在線教育機構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程質量等方面。」
縱觀在線數學思維賽道異常火熱,不僅有豌豆思維、斑馬思維、瓜瓜龍思維品牌投放密集,還有來自字節跳動品牌、流量以及資本扶持的「你拍一」,各家的新動作也使得這一賽道競爭變得殘酷和激烈,效果營銷不佳的火花思維,繼而轉向了品牌營銷。 去年11月開始,火花思維就在廣東、深圳、東莞等地區開啟了廣告投放,據了解,這也是火花思維初次開始嘗試品牌廣告類相關動作。據官方透露,今年1月,火花思維將在地面廣告之外開始鋪設網際網路渠道的品牌廣告。
從之前火花思維拿到快手投資來看,不禁讓人想到,火花思維很有可能會將快手選做品牌投放的第一站。參考新東方、學而思網校等教育機構在抖音平臺上做私域運營,通過定期開直播、上傳短視頻等進行用戶引流。 臨近年底,各家機構又將迎來「寒假大戰」的時刻,除了產品研發與師資儲備,要想在各家品牌中搶佔用戶心智、增加品牌曝光,想必火花思維在品牌投放上的力度只會增不會減。
教學內容與模式仍需提高標準化儘管火花思維所在的在線數學思維賽道入局者眾多,但卻未能跑出頭部機構,速途網認為,跟語數英科目比起來,少兒數學思維並不是一個剛需高頻的市場,介於目前思維訓練,也沒有教育部等權威部門將其納入教學科目或者教材中,又因為課程的標準化程度不高,各家機構的數學思維課都大同小異。
在速途網看來,火花思維可以考慮通過提升教學內容與模式的標準化程度,來打造差異化。從一些社交平臺中看到,不少家長對於火花思維的教學內容與AI互動的上課模式提出質疑。也有家長反映,火花思維存在部分超綱內容,甚至還曾出現小升初考試範圍的內容。
還有一些學生在小班直播課中聽完講解後,出現坐著、乾等老師批註的情況,課堂時間的延長,加之是網絡授課的模式,老師不在身邊,對於孩子的自控力是一種考驗,反而會影響課堂效率。 據悉,去年7月,主打「真人互動AI」的小火花AI課正式上線,儘管讓孩子有了更多的選擇,但速途網了解到,AI課程雖然趣味十足,但對於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過多的動畫穿插在學習內容中,也容易造成學習節奏拖沓,降低學習積極性。
此外,還有家長指出,AI課程針對超出預設的答案,是無法給出針對性的指導,這意味著AI課程依然在個性化教學與指導中存在不足,目前 AI 技術只能聚焦單方面的講解,而無法與孩子進行開放性的探討。受限於技術的發展,AI互動課在授課效果方面能否與真人老師媲美,仍待驗證。
據中科院發布的《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調研及用戶消費行為報告》,目前中國為在線教育每年花費1萬元以上的家庭比例達61%。伴隨著需求潛力的釋放,行業用戶規模與營收持續擴大,隨著行業標準化程度的提升,教學效果、競爭壁壘與盈利模式將迎來真正的考驗。
前期略顯低調的火花思維,也將在「提速增量」中開啟與時間、資本的賽跑,以期待在訂立賽道標準方面搶佔更多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