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淨賺73億,三年淨利複合增長率近50%!陸金所正式赴美IPO,金科獨角獸齊聚資本市場

2021-01-18 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陸金所控股有望成為今年在美股上市的最大中概股IPO,也可能是美國迄今為止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包慧

編   輯丨李伊琳、陳思

部分內容來自經濟觀察報、券商中國

塵埃落定!


北京時間10月8日,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控股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公開招股文件,擬於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LU」。按照市場此前傳聞的20億至3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陸金所或成今年在美股上市的最大中概股IPO。


陸金所此次IPO交易的承銷商「眾星雲集」,為高盛(亞洲)公司、美銀證券、瑞銀證券、滙豐證券(美國)公司、中國平安證券(香港)公司、摩根史坦利、裡昂證券和傑富瑞集團。


此次招股說明書中暫未披露目標融資額。但據了解,2019年12月份的上一輪融資過後,該公司估值已達到394億美元(約2758億人民幣)。


據此前市場傳聞,陸金所控股此次IPO將募集20億至30億美元。而今年上半年,達達、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國內公司紛紛赴美上市,目前陸金所控股融資額度最高。


作為中國平安旗下「孵化」的四大「獨角獸」公司之一,陸金所控股的發展歷程備受各方關注。在此次IPO前,陸金所控股已完成三輪股權融資,前兩輪在2015年、2016年進行,第三輪在2018年和2019年完成。


陸金所控股有望成為今年在美股上市的最大中概股IPO,也可能是美國迄今為止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拆解陸金所控股收入結構,網貸從三千多億降至四百多億



根據招股說明書,2020年上半年,陸金所營收257億元,淨利潤73億元,管理貸款餘額5194億元,財富管理資產規模3747億元。其中,零售信貸主要在「平安普惠」,也是陸金所控股的主要盈利來源。財富管理業務則在小「陸金所」。陸金所控股融資主要用於:產品開發、銷售與營銷活動;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資本支出;技術投資或收購;全球擴張等方面。


招股書顯示,2019年陸金所控股實現營業收入478億元,淨利潤133億元, 2017至2019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達到近50%。從收入結構來看,基於科技平臺的收入成為陸金所控股營收主力,2020年上半年佔比87.7%,這部分收入包括零售信貸交易促成服務費和理財交易服務費。


下圖為收入結構圖,來自於招股文件。 


截至2020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管理貸款餘額5358億元,財富管理資產規模達3783億元。 


兩大主營業務的增長較快。陸金所控股新增貸款總量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分別為3438億元、3970億元和4937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9.8%。即使在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也同比增長24.8%,達到2845億元。 


財富管理業務中,受到網貸等產品調整影響,財富管理平臺收入較往年下降,但客戶資產規模企穩回升,產品調整帶來的轉型陣痛已近尾聲。陸金所控股的網貸存量資產已由2017年的3364億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478億元,業務總佔比從2017年的72.9%降低到當前的12.8%。


非網貸業務則快速增長。投資於現有產品的客戶資產規模(不含網貸)已從2017年的125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69億,在總資產中佔比從2017年的27.1%提升至當前的87.2%,複合增長率達39.4%。現有的產品中,資管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規模、佔比較大。


同期,財富管理平臺客戶留存率與活躍投資者增長均保持持續增長。2017年至2019年,陸金所投資者留存率每年都在90%以上,活躍投資者複合增長率達到14.1%。





招股書顯示,陸金所控股兩大主營業務的用戶群體均以高價值人群為主。其中,借貸用戶的69%為小微企業,75%的財富管理資產由投資超30萬元用戶貢獻。 


財富管理業務註冊用戶4470萬,活躍投資用戶1280萬。平臺管理用戶資產中的近75%資產由投資規模超過30萬元的客戶所貢獻,用戶留存率達95%。其財富管理人均持有資產2.93萬元,是同期前五大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平均用戶資產(8000元)的3倍。 


零售信貸業務中,其貸款業務用戶數達到1340萬,其中員工少於30人且年收入低於500萬的小微企業佔到了69%。招股書稱,「他們所屬的行業多種多樣,包括零售,批發,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經濟活動的多樣性,加上地理位置的差異化,幫助進一步分散我們的風險。」


從逾期率來看,陸金所控股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無抵押貸款30天以上逾期率為3.3%,有抵押貸款30天以上逾期率為1.4%,相比2019年皆有所上升。


逾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不過今年二季度單季度逾期率已下降到了去年同期的水平,並未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三季度信貸表現已從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中基本恢復。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般無抵押貸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下降至2.5%,有抵押貸款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下降至0.9%。


下圖為逾期率數據,來自於招股文件。 


從風控方面來看,自2017年以來,公司由第三方提供擔保的貸款比例從75.4%增長到了95%左右。截至2020年上半年,其自身的信用敞口風險佔比僅為2.8%。


平安普惠已與50多家金融機構建立資金合作關係,零售信貸業務中由第三方提供資金的貸款佔比從2017年的51.8%已上升到2020年中的99.3%。


在借款人中,92%持有信用卡、57%擁有房產、57%沒有未償還的無抵押貸款。借款人平均無抵押借款規模為14.65萬元,有抵押平均借款規模為42.24萬元,遠高於同期前五大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平均5000元借款規模。 


招股書顯示,公司於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完成了總計7.77億美元的A輪融資,於2016年1月完成了9.24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銀集團、國泰君安證券、民生銀行等。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完成了總計14.11億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春華資本、卡達投資局、SBI Holdings、摩根大通、瑞銀、高盛等多家機構。


股東結構來看,機構股東中,平安集團持有公司42.3%的股份,Tun Kung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42.7%的股權。下圖為股權結構圖,來自於招股文件。 

近期,同為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也即將上市,螞蟻集團估值達2500億美元,京東數科估值達2000億元人民幣。





陸金所遞交招股文件,意味著今年第三家金融科技巨頭將登陸資本市場。就在此前,另兩家中國金融科技代表螞蟻集團與京東數科也分別遞交上市申請。


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獨角獸不約而同按下IPO按鈕。


綜合來看,目前非傳統金融機構市場中,金融科技企業綜合實力螞蟻集團與陸金所控股將分別排名第一、第二。與前兩者相比,京東發力點在於「技術」,其優勢體現在全產業鏈金融上。


目前三家公司都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平均複合增長率都高於30%。陸金所控股整體營收與螞蟻仍有差距,與京東數科卻拉開了倍數優勢。


今年8月發布的《2020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以全行業排名來看,螞蟻集團以人民幣1萬億市場價值拔得頭籌(金融科技分榜第1),陸金所控股以人民幣2700億元排名第4(金融科技分榜第2),京東數科以人民幣1300億元位居第12(金融科技分榜第5)。



金融科技市場已經形成頭部市場優勢,以螞蟻和京東數科為代表的TechFin公司,在流量、場景、科技應用上優勢更為突出,陸金所的策略是差異化打法。從招股文件來看,更聚焦中產及以上人群,提供專業大額的信貸及理財服務。


招股書文件顯示,陸金所控股專注於規模大但未被充分服務的中產階層及富裕人群客戶市場,通過兩個中心樞紐:零售信貸和財富管理,輻射百餘金融機構,為投資者提供複合其風險偏好和個性需求的貸款和理財產品。


陸金所自身強調「強金融」的科技能力。例如,在零售信貸方面,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有15年的服務經驗,積累了大量的借款用戶專有數據,基於此建立了專有的風險定價模型,每個借款人包含6000多個預測變量,1063個關鍵變量,其中92%的變量數據為信貸和金融數據,消費和行為數據佔比僅8%,輔助提升高質量借款人的識別和審批效率。


從逾期率來看,平安普惠表現不錯。近3年,平安普惠擔保貸款提供的DPD 30+逾期率保持在0.7%以下,市場同期水平為1.9%以下。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頭部公司短時間相繼登陸資本市場,對行業整體發展將形成示範效應,一方面金融科技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調整後熱度再燃,但對已上市的金融科技概念股而言,或將面臨被市場重新估值的挑戰。


相關焦點

  • 美股打新 | 陸金所(LU.US):美股史上最大金融科技股IPO,預計申購...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零售信貸餘額達5,358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非傳統金融機構市場中排名第二;旗下陸金所平臺財富管理規模達3,783億人民幣,在中國非傳統金融機構市場中排名第三。
  • 陸金所或創美股金融科技最大IPO,名創優品將掛牌紐交所
    目前,陸金所控股主營業務分為零售信貸和財富管理兩大部分,前者主要基於「平安普惠」展開,後者即指「陸金所」平臺。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控股已與超過50家銀行、信託和保險公司合作,累計借款人數為1340萬人;財富管理業務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陸金所控股已與429家機構產品提供方合作,為1280萬活躍投資客戶提供約8600種財富管理產品。
  • 騰訊擬分拆在線音樂業務赴美IPO,傳估值超300億美元
    作者 | Charlotte報導| 投資界PEdaily傳聞已久的騰訊音樂赴美上市,終於得到了官方的確認。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7月9日消息,昨晚騰訊控股(股票代碼:00700)發布公告稱,旗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將分拆謀求赴美IPO。
  •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一年淨賺10億港元 赴港IPO時間引熱議
    藍月亮赴港上市6月29日,清潔劑品牌藍月亮正式提交港股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美銀美林、中金公司、花旗。大家使用過藍月亮這個牌子的洗衣液嗎?小編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買這種洗衣液。據悉,藍月亮一年淨賺10億港元,業績非常厲害。
  • 布局十四五:4500億再造一個金科!
    日前,金科宣布未來5年做到4500億 這在低迷、活下去、近四成房企完不成業績目標的2020年末樓市時刻,好比一個深水炸彈! 什麼叫信心?
  • 早報|借款餘額984億,陸金所回應退出P2P;滴滴順風車召開首次媒體...
    《全球創投風投行業白皮書(2019)》:全球前五大獨角獸中國佔四席《全球創投風投行業白皮書(2019)》發布,據白皮書顯示,隨著創投風投資金越來越多地流入亞太和歐洲地區,美國創投風投整體規模在全球的佔比正逐年下降,而中國得益於創業生態系統的迅速升級,正成為非美國地區崛起最快的國家。在過去三年中,中國已經佔據了全球創投風投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 一年淨賺10個億!藍月亮要上市啦,洗衣液這麼賺錢嗎?
    多次被傳上市的藍月亮,正式啟動IPO計劃。藍月亮赴港上市6月29日,清潔劑品牌藍月亮正式提交港股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美銀美林、中金公司(港股03908)、花旗。根據招股書,公司董事局主席為潘東,執行長為羅秋平。
  • 京東健康、華潤萬象暴漲背後,驚現同一神秘基金,兩日淨賺10億
    當然,京東健康的上漲直接刺激一直被市場認為老大哥的阿里健康(25, 1.10, 4.60%)漲了近6%,市值來到近3400億港元。劉強東持股京東集團4.485億股普通股,佔股15.1%,持股市值1455億港元。劉強東通過京東集團持股68.73%,劉強東身家增了377億港元,較招股價個人浮盈大約150億港元。
  • 瑞麗醫美28日上市:暗盤暴漲150% 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12月24日消息,瑞麗醫美赴港上市,瑞麗醫美公布配售結果,公司定價0.4港元,一手中籤率3%,公開發售超購385倍,創升融資為獨家保薦人,預期股份將於2020年12月28日於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據富途證券暗盤,瑞麗醫美暴漲150%,報價1港元,市值有望超20億港元。瑞麗醫美是一家浙江醫美服務供應商,主營業務為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皮膚美容服務。
  • 「四位一體 生態協同」 金科再創數智生活
    到2025年,金科將力爭實現總銷售規模45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以上。今年11月,金科智慧服務已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截至12月15日,總市值已超過350億港元,位居行業前列,公司順利實現A+H雙資本運作平臺。近年來,金科在智慧服務方面持續保持空間服務增長態勢、聚焦生活服務重點領域、科技服務業務化,努力提升客戶滿意度,實施機制創新策略,打造出了以客戶為中心、全國領先的智慧生活服務商,實現業務規模高速增長。
  • 穿透市場周期、實現永續經營,未來五年金科打算這樣做
    」為內容的高質量發展戰略,正式與大眾見面。金科認為,未來5年地產市場將在總量保持穩定的基礎上有按年微升趨勢,預計2030年至少達到18萬億的市場規模,但行業比拼增速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差異化將會取代規模化,成為新的競爭焦點。
  • 「四位一體 生態協同」戰略全面升級 金科打開未來發展空間
    12月15日,金科股份在上海舉辦"激發新動能 邁向新徵程—金科股份2021-2025年戰略規劃說明會",正式對外發布"四位一體、生態協同"的高質量發展戰略:即精耕地產主業,做強智慧服務,做優科技產業,做實商旅康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產業鏈生態圈;力爭向2025年衝擊4500億元的目標奮鬥,年複合增長率 15%以上,並力爭衝擊更高目標。
  • 一償宿願赴港IPO 細數華圖教育曲折資本路
    3月22日,華圖教育在香港遞交了IPO招股書,這家曾多次和A股上市公司重組但宣告失敗的公考培訓機構,在短暫亮相新三板後,又成為了第一家摘牌赴港的內地企業。回顧華圖教育的曲折資本之路,這家做了快十年的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用淨利潤過億和36.2%的門店年複合增長速度,給傳統教育培訓機構好好站了一次臺,但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華圖也面臨著來自網際網路的競爭。
  • 國臺酒淨利三年增逾4倍 與郎酒競爭「醬酒第二股」
    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醬香型白酒的產能約為50萬-60萬千升,營收約為1100億元,約佔白酒市場的20%。有研究機構認為,未來五年內,白酒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醬香白酒市場規模將達到兩千億。在這場饕餮盛宴中,誰將捷足先登,就有望享受更多的資本紅利。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9月27日,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健康」)正式披露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美銀美林、海通國際、瑞銀,華興資本擔任財務顧問。Analysys易觀在6月份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年度分析2020》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1336.88億元,和2018年相比環比增長35.6%。
  • 員工持股浮虧近2億,金科股份4500億新目標後市值管理痕跡
    「逼迫」員工購房完成業績,員工持股計劃虧損近2億,金科似乎尤為擅長割自家員工的「韭菜」。1月11日,金科發布經營簡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銷售額2233億元,同比增長約20%,踩線完成目標銷售金額2200億元。但根據以往經營簡報,金科從2020年9月以來,銷售額處於下滑狀態,金九銀十期間的月銷售額都沒有超過260億元,僅12月銷售額達到276億元。
  • 深度| 5年衝4500億 金科橫刀立馬勝算幾何
    業績規模層面,金科股份力爭到2025年總銷售規模4500億元以上,年複合增長率15%以上。業務架構層面,金科股份計劃在地產主業精耕、智慧服務做強、科技產業做優、商旅康養做實,進一步整合產業鏈生態圈。這意味著,在地產主業以外,金科未來的主攻方向是產業鏈,抓手是物業、產業和商旅康養。根據金科和多家機構聯合調研的結果,到2030年房地產至少會達到18萬億的市場規模。對比來看,金科規劃2025年銷售超4500億,規模增長的力度,的確不小。
  • 金科股權之爭落幕:融創離場 紅星入局
    融創放手、紅星入局,困擾金科三年多的股權問題終於落下帷幕。2016年,深耕重慶市場18年的金科啟動全國戰略,向千億房企衝刺。同年,看好金科的融創大手筆投資,通過定增成為金科第二大股東。此後,融創又持續加碼,持股增加至29.35%,距大股東持股僅有微弱差距。
  • IPO筆記|貝殼赴美IPO,2019年營收460億,京東健康擬赴港IPO募資10億...
    (IFR)短評:劉強東手裡的獨角獸公司先後傳出IPO消息,今年可能會IPO大豐收。(每經)【呷哺呷哺:預計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近3成,虧損2億-3億】呷哺呷哺發布公盈利預警稱,預計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約29%,虧損在2億元至3億元之間,主要原因在於受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