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35期:
佛緣專欄:皈依三寶 (上)
編輯:賢護
若有貧窮人 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 而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 與施等無異~(《過去現在因果經》)
皈依三寶,看似是尋常事,實是學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行法。它彷如黑暗中見到光明,孤獨 中見到溫馨,絕望中見到希望,它是人生重要的意義,無盡的寶藏,可靠的依怙。
皈依三寶,是修行的最基礎方法。
修持不好,其他佛法修為都難以成就;修持好,則有無量 功德,切不可輕忽。正如蓮師說:「如果你努力地皈依,就不需要修持太多別的法教。無庸置疑 地,你將會證得佛果。」「所有佛法的修行都囊括在皈依裡。邪見之人是無法了解這個的。」
有人說:「信佛只要心誠,何必一定要皈依?只要做好事,自有好報,何用拘於儀式?自己 依佛陀教法而奉行,定可成佛,何需皈依?」
既然找到了矌世難逢的三寶,為何不抓緊,為何對皈依那麼抗拒?不但心誠說不上,就是對 皈依的認識也成疑呢!做好事固然有好報,但好事能結合佛的法教,則功德無量無邊,非單純的 為善能相比。依教奉行固可成佛,但沒有皈依的加持力,誰敢擔保順利及快速成就。別忘 老、病、死正虎視耽耽,不要太高估自己,不要以為機會及時間常常在旁等候。況且,佛法講 傳承,很多深度的修持沒有皈依的基礎是沒法成就的,嚴格說,更有盜法的罪過。
蓮師說:「假如你不會死去,或確定可以轉世為人,那麼你就不需要皈依。但是,在死後和 中陰時,下三道有著排山倒海的痛楚。」
阿底峽尊者說:
「雖然你已發了所有的誓願,沒有皈依,它們便沒有任何意義。對一般人而 言,誓言是一切事物的基礎,對佛教徒而言,這個基礎便是皈依。」
皈依的好處
《清淨經》:如果皈依的功德利益有有形有相的話,盡虛空界也無法容受。
《日光經》:皈依佛陀的有情眾生,永遠不受魔眾的侵擾,就算他們的戒律不算精嚴,他們的心思混亂,仍然可以得到某種程度上的解脫。
《光輝行》:皈依佛陀的眾生,永遠不墮入三惡道,一旦壽終捨棄人生之後,必當投生天界之中。
雪謙嘉察:只有當你正式皈依,你才進入了佛法的傳承。因為皈依所發的誓言將使你永不落入惡趣,疾病障礙將會消失。
終其一生,你將成就良好的品性,並獲得長壽。最後,你可以清淨兩種障礙,圓滿福德與智慧。
卡盧仁波切:從皈依本身而言,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信心。
貝諾法王:能夠解救我們脫離輪迴的只有三寶,一點都不要懷疑。
皈依的6點殊勝利益有:
1.受保護:皈依後,有了三十六個善神保護。此外,更有三寶的加持,指導,帶領,遠離惡道、八難、向善,向佛道,向目標邁進。
2.受照顧:皈依後,如進入一個無比大的家庭,得到教友、同道的照顧。而佛菩薩的大能,更能加護我們,不愁寂寞。
3.止惡擴善:惡事惡報不會加害,善行善報加強擴大。 4.不驚不懼:在生死中,修行道上,老、病、死中,不驚不懼。非人或不思議侵擾,皆不得便。
5.渡生死:在生死長夜中得到依靠,甚而脫離輪迴。皈依不皈依,可能平時分別不大,但當境界、考驗來時,皈依發揮力量很大,能渡過逆境,尤其生老病死時,助力特大。
6.成佛道上重要第一步:皈依是修行,亦是道上重要的第一步,乃至最後一步,皆不可缺的靠山,「直至菩提我皈依」。
皈依釋義:
皈——回皈,皈向,浪子回頭
依——依靠,依止,依法而行
三寶:
1.佛——十方三世一切佛
2.法—— 所有佛的一切教法,包括經書
3.僧——十方三世賢聖僧,在家出家善知識
皈依要如子憶母,如老找伴般,常時心嚮往,懷念。任何環境喜、怒、哀、樂與共。
皈依三寶目標在離苦得樂,對治煩惱,解脫生死,從根本去做,治本為主,非如世間智慧,只能 治標。認清這一點,不再另覓他途,不再依靠其他神祇,方法。這信心的堅定、累積,有助快速 成就,防止墮落。
佛陀矌劫修行,功德無量無邊,依止佛陀定能沾染無量功德,皈依十方無數佛,功德不可思 議,皈依三世佛,功德更不可思議。法有無量智慧,使我們超脫生死,依法而行,定能了生 脫死。僧有無量的關護,帶領我們出苦海,十方三世僧寶,功德也是無量無邊。可見皈依三寶需 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皈依,功德自然無量無邊。
貝諾法王開示小乘的皈依是從今起至盡形壽,就是這一生來皈依;大乘皈依是由此刻一直到成佛為止。
太虛大師在《菩薩學處》分判:
1.結緣皈依為盡形壽。2.正信皈依為盡未來際。
可見 皈依應盡未來際才能深且廣。
佛陀在原始佛教裡開示: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那是終極的理想,要我們依法而住,作自性皈依。
(下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