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的功德,其殊勝廣大難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經》中,阿難請問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幾所功德?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此閻浮提地縱廣七千由旬,形如車箱,南陝北廣,假使善男子善女人,滿一百年,持於世間一切所有娛樂之具,盡給施與,復以四事具足供養,恭敬體拜,乃至滅度之後,收其舍利起七寶塔,一一塔廟,皆以香花酥油燈燭,作倡伎樂,繪彩幡蓋,種種供養,於汝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否?」阿難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阿難:「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淨作如是言: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得功德於彼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金剛經》說:「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大悲經》卷三禮拜品說:「阿難,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門,汙沙門行,自稱沙門,形似沙門,當有披著袈裟者,於此賢劫彌勒為首,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彼諸沙門如是佛所,於無餘涅槃界,次第當得入般涅槃,無有遺餘。何以故?阿難,如是一切諸沙門中,乃至一稱佛名,一生信者,所作功德,終不虛設。」
第一種經,是總說皈敬三寶的功德,後三種經,是各別贊說皈敬佛、皈敬法、皈敬僧的功德。諸經中讚嘆皈敬三寶的文句很多,這裡僅引四經,以作皈依三寶所獲功德無量的聖教證據。
第一四德
皈依三寶的功德,在《瑜伽師地論》六十四卷中,說獲兩類四種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論說:「受皈依者,獲四功德:一獲廣大福,二獲大歡喜,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
(1) 獲廣大福:即皈依者,由供養現前佛,不現前佛,及塔廟,與法僧,當知獲得無量大福德果報,攝受無量廣大梵福,由此能於無量大劫中不墮惡趣,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的資糧。廣如《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所說供養三寶功德應知。
(2)獲大歡喜:即皈依者,於佛法殊勝功德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皈依三寶故,了知世出世間道,於此事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皈依三寶故,能遠離眾苦及苦因,引發眾樂,及與樂因,如是思惟,發生歡喜。又思惟隨順修道,便能證得速疾通慧,發生歡喜。如是等無量歡喜灌溉其心,數數作意思惟,心常歡喜住,故為獲大歡喜。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卷所說應知。
(3)獲三摩地:這有三種差別:1。得三摩地。2.三摩地圓滿。3.三摩地自在。「皈依三寶者,由發起希求證得殊勝功德的善法欲,具足尸羅,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止觀,正知而住等,對治障礙三摩地的所治法已,創穫初靜慮未至定,是為得三摩地。其次,由已得三摩地,於少分微妙定中,不生喜足,於殊勝的根本定,見勝功德,更起希求意願,勇猛精進,策勵而住,依正方便,獲根本靜慮,得離生喜樂,遍諸身分,無不充滿,無有間隙,遠離諸欲,遠離一切惡不善法,於初靜慮圓滿五支具足安住,是名三摩地圓滿。複次,行者雖然已經證得根本三摩地,但其心中猶為三摩地生起愛、慢、見、疑、無明等煩惱之所染汙,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未名圓滿清淨鮮白。為了使諸煩惱不現起故,為練心調心故,誓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依樂斷樂修,正勤方便,常勤修習。由如是正修行故,於三摩地獲得自在,依止彼定自在性,其心清白,無有瑕穢,乃至獲得第四靜慮,及能引發神通智慧,是名三摩地自在。這得三摩地,三摩地圓滿及三摩地自在,總名無上的世間一切種清淨。」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卷所說應知。
(4)獲大清淨:這是說獲得出世間一切種清淨,此略有五種:1.入聖諦現觀。2.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礙。3.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4.修如所得道。5。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
1.現觀,就是明了現前觀無戲論界境,此境是聖無漏無分別智所證真實,故名聖諦。明了現前觀此聖諦境,故名入聖諦現觀。入聖諦現觀時,光明的無漏智慧生地,如黑暗的有分別煩惱障礙,即時除滅,種種惡不善業,永不現起,於愛盡的寂滅涅槃界中,心善安住,無復退轉,如是心安住時,名已入聖諦現觀。
2.入聖諦現觀以後,為遠離諸餘障礙法,於行住坐臥中,勤修對治,於障礙法,隨所生起,即便遠離,如是名為遠離障礙。
3.復為證得神通智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如於佛法僧戒已得證淨,即以證淨為依止故,於佛法僧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思隨順修道歡喜事故,更能證得速疾通慧,是為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
4.由所生起廣大歡喜灌溉其心,為斷除餘障,為證所餘無漏功德,於少分殊勝所證,心無喜足,於諸善法轉上轉勝微妙處希求而住,復修習如前所得類道,由此修道,獲得殊勝所證法,是名修習如所得道。
5.由精進無間地修道故,所有煩惱無餘永斷,證得五無學蘊,即戒蘊(無漏戒),定蘊(無漏定),慧蘊(無漏慧),解脫蘊(無學勝解),解脫知見蘊(無學正見),名極清淨道。由得無學清淨知見,於無明愛永斷無餘。無明斷故,於現法中證慧解脫;愛斷盡故,於現法中證心解脫。入無學位,名為證得極清淨道果。由證極清淨道果,遠離諸過,住聖所住處,名為功德。如是極清淨道及果與功德,總略說名證得極清淨道及果與功德。
總上所說入聖諦現觀等五種,皆是出世間清淨,故說大清淨。廣如《瑜伽師地論》二十卷所說。皈依三寶的佛弟子,現前雖然未得這些大清淨法,但只要自己依教奉行,是決定可以證得的。
【頭條】:湖北襄樊市驚現我國最早的佛寺「浮屠祠」模型
【觀點】:佛教平等理念對和平與發展的啟導意義
【禪茶一味】:鮑君徽:東亭茶宴
【素食】:玉米粥怎麼煮才更加有營養
【朝聖】:聖跡:佛涅槃地拘屍那迦
【佛藝】:佛塔寶藏的秘密——揭開「七寶供養」之謎(1)
【一日禪】:從人生中覺悟 得到生命的啟示
【覺悟】:深入經藏——皈依三寶 得清淨道 獲生圓滿
【眾生】:侯勇逛南山瞻觀音贊佛教文化
【兩岸】:聞法華輕煩惱 法鼓山將舉辦除夕聞鐘聲祈福法會情
【心靈物語】:隨意寫下的話救了許多人的命
【圖片】:呼和浩特最早的喇嘛寺:大召寺
【書店】:禪宗的極至 以無門為門
【佛教常識】:佛教相信超度亡靈的功用嗎?
【法訊】:法會—上海玉佛寺舉行「庚寅年新春供佛齋天祈福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