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是什麼意思

2021-02-19 牧牛學堂
皈依是什麼意思

佛陀教誨我們,時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法句經》說到:若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由於「正智慧」會了悟四聖諦:「苦聖諦」,「苦因聖諦」,「苦滅聖諦」,「趣向滅苦之道聖諦」,此皈依才是安穩,此皈依無上。如是皈依者,解脫一切苦。

換句話說,皈依佛法僧,我們將會有一個因緣,能夠達到一切苦的止息。但是要達到這一切苦的止息,你並不能夠依靠任何人,你必須親身的精進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奮鬥,修習這「道諦」,或者說「八聖道分」,你才能夠證得智慧,或者說就是指「道智」,才能夠讓你了悟,或者說是證悟「四聖諦」。證悟「四聖諦」之後,一個人才能夠根除一切煩惱,達到苦的止息。只要煩惱還沒有被根除,一個人將不能夠遠離一切苦。

我們是非常幸福的,有這個因緣皈依佛法僧,我們應該珍惜這個善緣。但是一個人如果不正確了解皈依的意義,那麼他很可能還是停留在追求外在力量的保佑,給他一切平安。在其他信仰中,很多時候人們帶著一種「求」的心態:求平安,求受到保佑,沒有危險等等。但是佛陀教誨:如果你要真正遠離一切危險,生活平安幸福快樂,得到保佑,證得真實的皈依,那麼你必須親身的努力,依照佛陀所指出的一個方法,你才能夠真正達到最上最安穩的皈依。《清淨道論》有舉出種種譬喻,從這些譬喻,我們將能夠了解:在佛法的教導,我們並不是向外求,如向外祈求平安等。所以一個人還沒有正確了解佛的教導,他還是有那種向外求的心態,求三寶的保佑。

如果一個人沒有實際精進地去行善,他並不能夠真正得到最上的保佑,最安穩的保佑,或者說「皈依」。「皈依」,在巴利文裡就是指「Sarana」。「Sarana」這個詞的含意,包括受到保佑,受到庇護等等。在佛陀教誨中是指我們是各自的皈依,我們並不能夠向外求皈依。在《清淨道論》說到:「苦諦」如重擔,正如我們肩膀上的一重擔,如果你感覺到非常辛苦,承擔不住,你將如何做呢?你將會把它放下。所以說「苦諦」如重擔,「苦因聖諦」如負重擔,重擔放在你的肩膀上;「滅諦」如放下這個重擔。當你能夠把這個重擔放下,你就會感覺到非常輕鬆,感覺到鬆了一口氣,很舒服。「道諦」或者說「趣向滅苦之道聖諦」如放下這個重擔的方法。當你懂得把這個重擔放下的方法,你實際的去做,最後你就能夠把這個重擔放下,你才能夠過著幸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佛教解釋)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皈依的解釋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迴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迴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小孩子皈投向他母親的懷抱,依靠母親、信賴母親,所以能有安全之感,這一安全感的產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於皈投信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均可稱之為皈依。
  • 【皈依】什麼是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皈依(佛教解釋)  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寶的加持。
  • 皈依是什麼意思?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我們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來說,唯有佛、法、僧三寶才能做我們眾生的依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二、三皈依:(一)、皈依佛:我們皈依佛,向他學習與修學,以他為模範、為導師,這就是所謂的依靠了。
  • 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
  • 何謂「皈依」,「作證人」要什麼資格,「皈依」的力量來自於誰?
    皈依是指承認三寶是我的救護,透過實踐因果而得到解脫。而皈依的方式,我們可以從很有權威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談起,其中關於皈依的方式是這樣的例如A是老師,B是要求皈依的人。B來到A的面前念:「阿闍梨也,存念我某甲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如是三說。
  • 命中注定的皈依
    我便利用這個空檔到誠品書局去逛逛。到了「誠品」,我看到門口有一本書在特價促銷,我走向前一看,是本佛教的《心經》印刷十分精美,價錢很便宜。在貪小便宜的心態下,我雖然不知道「心經「是在講些什麼,仍決定先買回去再說吧。回到家,打開「心經」一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在家修學,三皈依為第一戒
    大家都清楚,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戒,在家戒共分有四種:第一是三皈依戒;第二是五戒;第三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也可以稱為增益戒);第四是菩薩戒。當然菩薩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有些人會懷疑甚至會說三皈依為什麼說是三皈依戒呢?其實我們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說:「受持三皈」,「受持」二字就是戒律。
  • 皈依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也許你是剛剛皈依的佛弟子對於皈依後該如何修行或者說皈依後該做些什麼並不是十分清楚對於皈依後的在家居士來說究竟該如何修學呢?如何學修才能幫助自我提升與減輕煩惱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皈依後首先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恭敬佛寶平時,我們來到寺院好像很恭敬佛像,但心裡卻想的是「佛應當恭敬,可真佛畢竟沒有來呀,這只是佛像而已」......如果我們存有這樣的想法,當佛陀真的來時我們恐怕也很難做到恭敬,因為我們對其聖像都不一定恭敬,就很難說做到對其本尊的恭敬了。
  • 「南無」是什麼意思?
    南無,南無是印度音,翻譯成漢文,就是皈依,就是皈投依靠。猶如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不知會流浪到哪年哪月,總要找個歸宿。我們以智慧圓滿,徹底覺悟的佛陀為師,我們就依靠他了。 我們今天為什麼要皈依啊?我們在生活路上受了多少苦?有時晚上做惡夢,就因為心有恐怖,天天在想怎麼辦怎麼辦?那就快皈依佛呀,好比孩子沒辦法,就撲到媽媽懷抱裡去,因為媽媽的懷抱最安全。南無的意義很多,翻譯成皈依兩個字僅僅是方便,也是對佛的崇敬。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比得上釋迦牟尼佛偉大。孔子最多四書五經,別的宗教只薄薄的一本,釋迦牟尼佛講出來的道理,一部《大藏經》一輩子也學不完,就這樣的智慧圓滿!
  • 皈依佛門之後該做什麼?
    皈依三寶,如同是生命重獲新生,只是發心學佛的開始,也是修行的基礎,相當於是到學校註冊,成為正式的佛弟子。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發心皈依後三寶才剛剛在心中萌芽,若無進一步的呵護和灌溉,這株萌發不久的幼苗很快就會停止生長,甚至逐漸枯乾。
  • 皈依後要吃素?皈依的四點誤區
    現在有許多人因為覺得佛門是勸人向善的,所以願意皈依三寶。但由於對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見上也有一些誤區。比如說:第一點誤區:認為皈依以後就必須吃素。但是要告訴大家,吃素並不是皈依的要求,乃至受了五戒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五戒的不殺生,只是說你不要親自去造殺業,跟吃素是無關的。只有受了菩薩戒的弟子,才在戒條上明文規定說要吃素。第二點誤區:以為皈依三寶以後就是要出家。真正的出家是要捨棄世間一切的家庭人際關係,把自己的生命依託在弘揚佛法和修行解脫上。
  • 其實趙本山範冰冰都已皈依佛門,有什麼可驚訝的?
    一直以來,佛法被大眾誤解太多,加之各種影視作品曲意渲染,人多以為佛門中人必遠離社會,另類得一塌糊塗。曾有到東方尋找禪師的歐洲人問一位印度禪師:「您為什麼要修禪?」 禪師以反問做答:「那你為什麼要吃飯?」再問:「修禪有什麼好處?」禪師再反問:「吃飯有什麼好處?」 其實,學佛之人根本就另類不到哪裡去,就如上面那位禪師的回答。
  • 智淑:皈依,讓心回家
    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我遇到了佛法,走進了沙龍,並且皈依了三寶。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皈依,只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重病患者,在被醫生認定無法醫治後,突然有人告訴自己可能還有希望,於是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繩索,聽話照做。沙龍的學習讓我的痛苦得到了緩解,情緒得到了控制,生活狀態也有所改變,這對我來說是絕望中的希望。
  • 佛學常識:「南無」和南無阿彌陀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不論你去沒去過寺院、誦沒誦過經,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想必你都聽說過,那麼」南無「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南無阿彌陀佛首先,佛教的「南無」這兩個字其實念nā mó,很多人不懂就直接讀出來了,這是會鬧出笑話的。
  • 佛語「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譯成中文後,才知說的是什麼
    但是,一直以來,我們也只是念念,並不是真正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即便是那些信奉佛教的朋友,雖說每日都要念著幾個字,但是,很多也不知道這幾個字的意思。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問問自己身邊信奉佛教的人,看看他們是不是知道。那麼,這句話譯成漢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讓我們來糾正一下「南無阿彌陀佛」的正確讀音——南(nā)無(mó)阿彌陀佛。
  • 凌川夏被爆已皈依佛門,盤點皈依佛門的演藝圈明星
    凌川夏皈依佛門近日,有網友從凌川夏早期微博中扒出凌川夏皈依佛門時發出的照片,原來早在2015年9月12日凌川夏就已在北京龍泉市皈依了佛門,資料顯示凌川夏皈依師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北京龍泉寺住持方丈學誠法師。
  • 你以為自己皈依了,但可能並沒有!
    受皈依者獲得皈依體的關鍵在於三白羯摩,即三說:「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以《業疏》說:「作法之時,知三說已,無作(指皈依體)便生,故能所不昧於作業也。」(據《備覽》第19頁所引)正作法時,必須由授皈依師教導(引導)受者三說。假如授皈依師的口音受者聽不懂,使得受者對三白羯摩的內容不能正確了解、如法隨說的話,皈依體就不能生起。
  • 佛教所說的「皈依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寶麼?
    信佛學佛的人當然有很多,在這些人當中,真正出家的,真正皈依的,經過了佛教的入教儀式的朋友,就比較少見了。我們知道,任何教派的加入,當然都需要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大家不要覺得是走走過場,廣而告之這麼簡單,任何儀式的存在,都有其各種規範,都很莊重,甚至都很威嚴。這真的不是說,哥們,來入我們的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嘻嘻笑笑,馬馬虎虎。
  • 皈依三寶,不墮三途的見證
    民國七十二(一九八三)年,我有機緣皈依三寶,在皈依儀式中,念到「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又經過皈依師父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憶起在轉輪臺排隊時,在我前面的人原本應該投生牛胎,只因他順口念了三皈依,立刻不但不墮三途,反而再得人身,而且生於富貴之家,又有學問。
  • 為何明星們都皈依佛門?
    劉德華法名【慧果居士】(皈依妙靈老和尚);李娜【昌聖法師】;張鐵林【普覺居士】(皈依星雲大師);李連杰、林青霞、張國立【常升居士】和妻子鄧婕(皈依臺灣聖嚴法師);楊紫瓊(皈依聖一法師);孟庭葦(皈依後演唱佛曲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