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的皈依

2021-02-18 廣東佛協

緣起:我原來是一個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

人為什麼要去相信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祇?不管他是誰,佛陀、耶穌或默罕默德,生命中沒有他們的存在又有什麼不同呢?還不是一樣吃喝拉撒睡,有錢可賺、有女人可愛,人生不就很美好了嗎?這樣的觀念我一直維持到1992年,我30歲的那一年。

1992年10月10日,原本安排在臺北「白金」錄音室進行「新鴛鴦蝴蝶夢」的混音工作,但是錄音師小鍾因為前一天晚上工作到半夜,爬不起來了,所以取消了錄音。我便利用這個空檔到誠品書局去逛逛。

到了「誠品」,我看到門口有一本書在特價促銷,我走向前一看,是本佛教的《心經》印刷十分精美,價錢很便宜。在貪小便宜的心態下,我雖然不知道「心經「是在講些什麼,仍決定先買回去再說吧。

回到家,打開「心經」一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照著上面的文字念了一遍,突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再念第二遍時,我已能背誦,並且文字上的意思像是有人講解似的,一句一句我都懂了,而且是真的懂,不是一知半解的懂。我感覺好詭異,這部今天才請回家、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心經」我好象是背誦了好幾輩子那樣熟捻,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第二天,我回到了白金錄音室工作。錄音師小鍾見了我直說抱歉,昨天他實在太累了不能工作。我說小鍾:「我接受你的抱歉,但是請你也要接受我的感謝!」,小鍾聽得莫名其妙。「如果不是因為你請假沒來,我大概就沒有機會成佛了!」,小鍾聽了更莫名其妙了。我說:「以後再向你解釋,現在咱們先開工吧!」

小鍾一面工作、我一面在誦「心經」,越念越起勁。小鍾回頭說:「黃先生,你在念經啊?」,我笑著回答他:「對啊!我是在念經啊!」。在臺灣講一個人在念經,通常不是什麼恭維的話,但是我的的確確是在念經。小鍾負責「新鴛鴦蝴蝶夢」的整張混音工作,我們在一起工作了兩個月了,兩個月來我們聊天的內容,不是音樂就是女人,今日一見,黃安先生的改變未免也太大了吧!「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其實三天不見黃安可也要注意喔!他又不曉得飄到什麼思想國度去了。在這個世界上,對於我快速的轉變,唯一不會大驚小怪的,恐怕只有我老婆小丘吧!在我身邊的她清楚的看到;我是多麼的用心學習!多麼熱愛自己的生命。

結束了唱片錄音工作,我有一段長的假期,我又跑到「誠品」去買了第二部佛教經典「觀世音普門品」回家自修。自修完「普門品」之後,我跟小丘商量,我想找個師父皈依,她覺得如何?小丘說這是好事呀!「皈依之後咱們開始吃素好嗎?」小丘原本就是吃得很清淡的人,聽到我決定吃素,她舉雙手贊同。

皈依佛門

因為我完全是自修佛法的,並沒有師父領進門指導,所以要皈依哪為師父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想起我小的時候常隨奶奶去新竹「青草湖」的「一同寺」參加法會,在「一同寺」附近有個「福巖精舍佛學院」,我決定去那裡找師父皈依。

到了「福巖精舍」,我直接走到知客室,告訴接待的法師,表明我是來皈依的,手續或程序是怎樣我不知道,但是我就是要皈依,請師父安排吧!知客室的師父很慈悲,她說可以為我安排住持「真華法師」為我皈依,請我在大雄寶殿稍等。

沒多久,一位身穿架裟的老法師走進了大雄寶殿,他就是真華法師。見到他,我立即下跪,請師父皈依。真華法師當下就替我舉行皈依儀式,從此我就是佛門弟子了!(註:在佛教的戒律中,皈依就如同辦理學校註冊,沒有註冊就不算學校學生,沒有皈依只能算「佛教票友」,不能算是正式的佛門弟子。出家修行的佛弟子有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在家修行的有優婆塞(男眾)、優婆夷(女眾)。像我的情形就是屬於「優婆塞」,俗稱居士。)整個過程簡單隆重,但我卻忘了「供養」師父,雙手合十轉身就走!多年之後,我有機會在其它的場合碰到了真華法師,我對他表示當時我顯得太隨便魯莽了,請他見諒!真華法師說原來多年以前那位魯莽,但極為虔誠的年輕人,就是現在鼎鼎大名的黃安居士啊!我說:「師父,不敢當!不管怎麼說,您是我第一位皈依的師父,我給您頂禮」。

成為佛弟子之後,我對佛法的鑽研更加的精進了。在飲食上,我和小丘、女兒佳佳都吃全素了,在經典的研讀上,我陸續精進了金剛經、法華經、藥師經、阿彌陀佛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六祖壇經等等經典。佛法的智能如醍醐灌頂一般,給了我新的生命高度,讓我能慢慢的平息妄想與煩惱。同時佛法也影響了我在音樂方面的創作,在「救姻緣」的專輯中,這種影響顯而易見。像「樣樣紅」、「世間人」、「回頭是彼岸」等,而「傳燈」則是乾脆以佛教的名詞為歌名了。

佛家講:「千年暗室,一燈即亮!」,但是更重要的是,當自己有所悟、有所獲的時候,應該要將開悟解惑的智能傳給他人。若不是我們的前輩秉持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道,佛教早就滅亡了,也不會有在「東土」的開花結果。(信息來源:新浪佛學)

相關焦點

  • 【皈依】什麼是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皈依的解釋  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迴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迴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天上的壽命雖較人間為長,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盡,死後還墮,故其終非可靠的皈依之處。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樂的究竟解脫之道。佛教的總體,便是佛法僧三寶。  實際上,皈依的傾向,固應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寶開始,皈投三寶,依賴三寶的啟發與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脫道。但當走進了涅槃(解脫)之城,自身的當下,也就是理體的三寶了。
  • 什麼是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皈依?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佛教解釋)皈依,是佛教徒的基礎入門。為皈投或依靠的意思,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皈依的解釋皈依兩字,從字面上解釋,皈是迴轉,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賴。凡是迴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小孩子皈投向他母親的懷抱,依靠母親、信賴母親,所以能有安全之感,這一安全感的產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於皈投信賴而能產生安全感的行為,均可稱之為皈依。
  • 皈依後要吃素?皈依的四點誤區
    現在有許多人因為覺得佛門是勸人向善的,所以願意皈依三寶。但由於對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見上也有一些誤區。比如說:第一點誤區:認為皈依以後就必須吃素。但是要告訴大家,吃素並不是皈依的要求,乃至受了五戒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五戒的不殺生,只是說你不要親自去造殺業,跟吃素是無關的。只有受了菩薩戒的弟子,才在戒條上明文規定說要吃素。第二點誤區:以為皈依三寶以後就是要出家。真正的出家是要捨棄世間一切的家庭人際關係,把自己的生命依託在弘揚佛法和修行解脫上。
  • 皈依是什麼意思
    皈依是什麼意思佛陀教誨我們,時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 凌川夏被爆已皈依佛門,盤點皈依佛門的演藝圈明星
    凌川夏皈依佛門近日,有網友從凌川夏早期微博中扒出凌川夏皈依佛門時發出的照片,原來早在2015年9月12日凌川夏就已在北京龍泉市皈依了佛門,資料顯示凌川夏皈依師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北京龍泉寺住持方丈學誠法師。
  • 何謂「皈依」,「作證人」要什麼資格,「皈依」的力量來自於誰?
    皈依是指承認三寶是我的救護,透過實踐因果而得到解脫。而皈依的方式,我們可以從很有權威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談起,其中關於皈依的方式是這樣的例如A是老師,B是要求皈依的人。B來到A的面前念:「阿闍梨也,存念我某甲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如是三說。
  • 皈依是什麼意思?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我們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來說,唯有佛、法、僧三寶才能做我們眾生的依怙,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二、三皈依:(一)、皈依佛:我們皈依佛,向他學習與修學,以他為模範、為導師,這就是所謂的依靠了。
  • 智淑:皈依,讓心回家
    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我遇到了佛法,走進了沙龍,並且皈依了三寶。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是皈依,只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重病患者,在被醫生認定無法醫治後,突然有人告訴自己可能還有希望,於是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繩索,聽話照做。沙龍的學習讓我的痛苦得到了緩解,情緒得到了控制,生活狀態也有所改變,這對我來說是絕望中的希望。
  • 三皈依有三條戒
    現在許多受過皈依的佛弟子對三皈依是啥都搞不清楚,竟然不知道這三條是戒律,所以很多人都犯了三皈依戒。三皈依戒,第一條,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非但今世不皈依天魔外道,下一世仍然不皈依,要永遠不皈依。第二條,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外道的經典、說法,不能信、不能看、不能聽。第三條,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外道是邪的,所以稱邪眾,你能到他們那兒去嗎?你犯了皈依戒,就失去佛弟子的身份了,好比學生犯了校規,就被開除了。所以為了維護佛教的圓滿純粹性,也為了正法久住,我們這兒不學儒教道教,也不準受儒教道教思想的影響,因為我們是三皈依的佛弟子。
  • 你以為自己皈依了,但可能並沒有!
    《事鈔》云:「《智論》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眾得作,當教言: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說。即發善法。次結云: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結。」(《備覽》第18頁)這裡所說的五眾,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而且一般多由比丘傳授,在沒有比丘時,才能按比丘尼等次序依次進行。
  • 澎恰恰、許效舜 皈依星雲大師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洪佩蓮大樹報導】 2015-09-20藝人澎恰恰和許效舜「鐵獅亮光樂團」,9月20日為佛光山舉辦的護智健走活動,展開「護智不失智、佛光守護你」的倡導短劇及歌唱表演。演出之前,因澎恰恰帶領的樂團請求皈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現身會場,親自為澎恰恰、許效舜及現場醞釀皈依之情已久的民眾,舉辦皈依儀式,場面令人動容。
  • 皈依佛門的明星名人
    劉德華是位虔誠的佛教徒,--法名慧果    劉德華是臺灣靈巖山寺妙蓮老和尚之皈依弟子。據劉德華說,家中父母是信佛的,自小亦有接觸佛教,但都是去寺院拜佛、參觀、遊覽而已,對佛教教義可以說是一知半解。真正認識佛教和皈依佛教,作為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是近這幾年間之事。
  • 皈依三寶,不墮三途的見證
    我看到排在前面的人,原來所披的白布畫的是一隻牛,顯示他將投生為牛;可是聽他自言自語地念:「我某某某願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彌陀佛。」突然旁邊的鬼差馬上把他原來所披的白布拿掉,換上畫有頭戴帽子白面書生的白布,顯示對方將投生為有學問而且富貴之人。我一看覺得奇怪,只喃喃自語地念了幾句,就轉牛身為人身,而且既富貴又有學問。每人披上白布之後,接著就喝孟婆湯,上轉輪臺投胎而去。
  • 在家修學,三皈依為第一戒
    所以,三皈依也是戒,戒是警覺的意思,意義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有一個界限、界址,如土地與土地間有個界址,界址一標定就是要大家遵守,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國與國間也有界址,連大海、海洋也有界址,所以『戒'就是警覺你、提醒你別超越界址。戒也可說是一種約束,約束你不應該做的行為。
  • 皈依了,你就賺大了!不信你看!
    答: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2、什麼是五戒?答: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3、三皈依和受五戒是一回事嗎?答:三皈依是三皈依,五戒是五戒,不是一回事。有人認為皈依,就是要進入一個很嚴格的戒律範圍中,擔心自己畢竟是在家人守不了清規戒律,就怕皈依,不敢皈依。其實皈依不是受戒,皈依就是你成為佛弟子。皈依並不會改變你任何當下的生活習慣。
  • 為何明星們都皈依佛門?
    劉德華法名【慧果居士】(皈依妙靈老和尚);李娜【昌聖法師】;張鐵林【普覺居士】(皈依星雲大師);李連杰、林青霞、張國立【常升居士】和妻子鄧婕(皈依臺灣聖嚴法師);楊紫瓊(皈依聖一法師);孟庭葦(皈依後演唱佛曲專輯);
  • 道教皈依的經寶,為何是「三十六尊經」?
    信士因信奉道教,志心皈真道經師,願受三皈五戒或三皈九戒,禮拜度師成為居士的儀式,即是皈依。皈依以後,一般都會獲取皈依證。皈依道教,是聖賢度人入道的方便法門,可謂第一步上升之路,第一重入德之門。成仙成道,成聖成賢,全部都是從這裡開始。據道經記載,凡修真學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須作難得遭逢之想。
  • 皈依後,怎麼更好的學佛?
    皈依以後就等同說我們是從外門踏入到內門的第一步,我們皈依之前會有很多錯誤的知見,然後走到皈依這一刻是非常不容易,也是自己善根的成熟。我們慢慢地對佛陀、對三寶產生了這種皈依跟信仰,但是光憑這種信仰學佛那是不夠的。
  • 皈依,只可以皈依一次! 拜師,只能拜一個師父!(宣化上人)
    皈依,只可以皈依一次! 拜師,只能拜一個師父!在中國的佛教都是這樣,一聽那個法師最有名,這個法師一來,就要去參師了,偷偷去拜個師父;再聽那一個法師最有名,他來了,又要去參師,皈依了。所謂參師,就是再皈依一次。如果你相信佛的話,第一次已經皈依了,為什麼還要皈依第二次,這不是自己欺騙自己嗎?你若認為:「我第一次不懂得,不知道佛會不會來呢?
  • 答問:佛教的皈依有幾種形式?
    網友提問:佛教的皈依有幾種形式?法嘉宗智回答密宗沒有四皈依。密宗任何一部經典從未把上師和佛法僧並列。密宗是講,皈依上師,皈依佛法僧。網友追問1問:你太無知了,連顯教的早晚課裡都有「四皈依」。而且密法裡有一個四皈依加行,念的就是「四皈依咒」,可能你沒有修過這個加行,所以,你不懂!答:您能把四皈依咒的出處找來麼?別管漢語還是藏語的大藏經。如果找不來,你算謗佛還是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