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不能隔離的,還有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情。音樂是有魔力的,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那些讓人感動、讓人振奮、讓人充滿希望的歌曲中,每一個音符都能賜予我們愛的力量。
磐安縣音樂教研組利用老師們錄製「空中課堂」的機會,每周挑選出具有特點的課例,推出「以歌傳情 用曲傳愛」系列課堂,讓這些永恆的音樂去傳遞愛的力量,讓那些優美的樂曲去期待美好的明天。
黃鈺,磐安縣文溪小學音樂教師。自2011年參加工作以來,曾獲得:磐安縣新生代音樂教師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磐安縣中小學音樂青年教師(三年內)賽課一等獎,金華市基礎教育微課評比一等獎,金華市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二等獎等。
樂曲以單一反覆的形式播放,會讓音樂課變得枯燥乏味,失去音樂原本所能帶來的樂趣。為了構建形式多樣,學生自主參與度高的「空中課堂」,我將教學內容確定為《獅王進行曲》,通過分樂段創設音樂繪本故事情境,將抽象的音樂形象化。
「空中課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溝通成為了教學短板。學生們如何才能積極自主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創設:
1.通過樂曲的學習,初步感受音樂作品的表現力,理解音樂形象,提高對音樂的興趣。
2.通過體驗樂曲,用動作和表情表現在音樂中感受到的「獅王」形象;熟悉樂曲的各個音樂主題,了解樂曲的結構。
3.能聽辨出樂曲中演奏獅子走路和吼叫的樂器,唱出樂曲的主題旋律,並能用動作表現出音樂中獅子威武的形象。
學生通過《身體音階歌》的律動、演唱,更快更好的找回課堂歸屬感。
獅王與獅子角色創設,故事情境的編創,學生積極自主的體驗音樂、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在分樂段欣賞的過程中,了解樂段的演奏樂器、音色及力度變化,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並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記憶,將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利用多種形式進行表達。
A樂段:學生體驗獅王行進的步伐,感受莊嚴有力的音樂旋律,隨音樂繪畫旋律線,體驗旋律的行進及重複的規律,哼唱主題旋律並編創歌詞演唱,辨析弦樂組樂器低音區演奏。
1.模仿獅王步伐,感受力度。
提問:你聽,木法沙它來了!它踏著什麼樣的步伐向我們走來了?
2.尋找樂段中旋律的異同及重複次數及規律。
提問:請大家仔細聆聽旋律並思考,旋律線中相同與不同之處。
3.自信莊嚴地演唱「獅王之歌」。
4.聆聽辨析樂段的演奏樂器。
B樂段:雙鋼琴的演奏,創設獅王吼叫的情境,孩子們自主表達音樂力度及音高的變化特點,並通過動作將獅王吼叫形象進行表現。
1.聽辨獅王吼叫的次數。
2.自主表達吼叫聲音樂要素的特點。(音高、力度)
3.動作模仿表現吼叫聲。
4.聆聽辨析樂段的演奏樂器及數量。
A』樂段:這一樂段是A樂段的再現,對於A樂段多種形式的反覆聆聽,學生的課堂記憶效果應該是較為穩定的,樂段的區分相對輕鬆。但是,因為這一樂段的演奏樂器發生了變化,這一個樂段情境創設就變成了獅王與獅子共同出現。
1.尋找樂曲中相似的樂段,加深對樂曲的記憶。
提問:這一段音樂旋律,與之前的哪一個部分是相似的?
2.這一樂段演奏樂器有變化,弦樂器與鋼琴一起出現了。
提問:雖然旋律相同,但是它的演奏樂器、音區卻發生了變化,請大家仔細聆聽並思考,你能聽出它們的不同嗎?
通過全曲聆聽,學生在了解段落結構的前提下,分樂段利用動作將角色表現。揭示樂曲題目,介紹作品信息,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充。
視頻觀賞學生直觀感受作品,並了解樂器的演奏姿勢。課堂小結,激發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得到情感的升華。
未來的日子裡,讓音樂繼續傳遞這份愛的力量,讓我們用滿腔的熱情去期待這個遲來的春天!
「音教那些事兒」微信公眾號與您分享的原創作品(文字、視頻、音頻),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大家支持!
文稿終審:周 前
版面編輯:施婧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