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券商反轉來臨 期待「騰必九天」

2020-12-25 百家號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光大證券

報告摘要

事件:

2020年7月2日,上證綜指大漲2.13%,其中券商板塊(申萬二級分類,下同)以7.01%的漲幅領漲,中泰證券、浙商證券、中信建投等十餘家券商漲停。

點評:

券商行業迎來「反轉」。我們在6月22日發布的報告《潛龍在淵,靜待反轉——證券行業2020年下半年投資策略》中提出,券商業務同質化程度較高,Beta屬性較強,截至2020年6月16日,券商板塊估值處在歷史低位,具有戰略性配置價值。截至2020年7月2日,券商板塊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0%,跑贏滬深300指數4 pct,跑贏上證綜指6 pct。

市場政策利好頻出,券商板塊優先受益。進入2020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進入加速階段,政策利好集中釋放,從二月再融資新規落地、三月新《證券法》落地、四月創業板註冊制落地,六月滬指迎來三十年大修,再度釋放積極信號,監管改革力度與決心空前,建議持續關注券商作為資本市場深改首要受益行業的投資價值。

深改「大招頻出」,券商α與β共振可期。

從流動性的角度,上半年資金量持續寬鬆,截至2020年5月31日,A股股基總成交額為79萬億,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3%。7月2日,股市單日成交量再破萬億。截至2020年7月1日,A股兩融餘額達1.18萬億,為近兩年來最高點。

從政策推進的角度,上交所再提單次「T+0」制度試點,A股機構化改革持續推進,外資、理財子、保險資管長期資金入市趨勢不改,券商各條線業務直接利好;

從經營改善的角度,當前情況下,股權質押規模已由高點持續壓降40%,自營業務由方向性逐步向非方向性轉型,券商最困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從外部競爭的角度,對外開放下,綜合實力較強的外資券商進入倒逼內資券商改革,混業經營趨勢下,金融機構內部競爭增加,將改善金融體系運行效率。大型金融機構可通過前中後臺協同,一站式整合資源,滿足客戶需求,地位有望進一步強化。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型券商經營壓力有所加大,借鑑美國投行發展精品特色業務或為可行發展途徑。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在短期內流動性寬鬆預期不改,長期券商馬太效應持續的情況下,推薦(1)業績穩健的龍頭券商,如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H);(2)金融科技實力較強、財富科技雙輪驅動的特色券商,例如華泰證券/HTSC;(3)「T+0」及A股機構化情況下優先受益標的東方財富。

風險提示:

股市大幅下跌、深改效果不達預期。

相關焦點

  • 光大證券證券行業2020年下半年投資策略:潛龍在淵 靜待反轉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光大證券報告摘要疫情擾動致券商股價承壓。資本市場深改進入實質性提速階段,券商行業利好持續釋放。券商各項業務直接受益於資本市場深改。投資建議:券商業務同質化程度較高,Beta屬性較強,當前券商板塊估值處在歷史低位,具有戰略性配置價值,短期內建議關注海外疫情拐點下帶來的大市改善機遇。
  • 光大證券研究所又現多骨幹同時離職 券業為何頻現「組團離職」?
    近來,多家券商首席、明星分析師發生崗位變動。光大證券研究所更是迎來一輪較大範圍的人事動蕩,有媒體報導,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副所長裘孝峰、所長助理金星先後離職,胡雅麗或將加盟中金公司。光大證券和中金公司均未對外回應此事,但有券商從業人員告訴券業觀察,傳聞大概率屬實。
  • 方正證券「意外」變身券商旗手「重組變量」下誰是推手?
    方正證券,意外成為券商板塊A股行情的「引領者」。實際上此前券商股已經頹勢有一段時間。但10月29日,券商股午後被強勢拉升,證券ETF從-0.09%瞬間升到+1.01%。值得關注的是,方正證券領漲,且已經連漲3天,每天漲幅都居前。
  • 光大證券烏龍盤暴露4個漏洞
    和訊股票消息 據香港文匯報訊 由於光大證券(601788,股吧)交易員的錯誤操作,令A股昨日出現巨大的過山車行情,此次「烏龍事件」暴露了A股市場的內控漏洞,光證僅數十億的資金就撬動A股暴漲暴跌。未來中國證監會和券商應以為此教訓,宜大力加強內控,以維護市場穩定和保護投資者利益。
  • 跨境收購歷時五年半 光大證券將全資控股香港新鴻基金融
    11月17日,光大證券在香港收購券商資產新鴻基金融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金融」)的交易,歷時五年多之後終於揭開面紗。買方光大證券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光證金控」)與賣方新鴻基有限公司(下稱「新鴻基有限」)在2015年「舊」協議基礎上,使用了包括認沽期權履行、競業協議、商標使用、優先股發行、股份回購等系列安排,反映最終交易的達成經過複雜磋商。
  • 券商龍頭股有哪些股票?券商概念股一覽
    深圳一名券商營業部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大背景在於炒作金融板塊行情。「券商股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具有配置價值,而國盛金控是券商股中估值比較低的個股,所以受到資金炒作。有些資金想將國盛金控對標光大證券股價走向。」  據了解,光大證券是上一輪券商股行情的「旗手」,在6-7月期間,股價從11元爆炒至31元。
  • 歷時5年,光大證券完成收購新鴻基金融100%股權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背景下,中資券商加快「走出去」步伐,而香港市場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光大證券於11月17日收盤後公告稱,2015年,光大證券全資香港子公司光證金控以40.95億港元從新鴻基有限手中收購新鴻基金融70%股份。
  • 又有券商上市了!「打工皇帝」加盟 更有顧問為中信證券原董事長
    A股今日迎來第39家上市券商。  7月31日,國聯證券成功登錄上交所,成為A股第39家上市券商,也成為繼中銀證券、中泰證券之後,今年第3家登錄A股的券商。
  • 23家上市券商半年報出爐!過半券商淨利增超30% 中原證券卻大降近九成
    過半券商淨利增超30% 中原證券卻大降近九成】上市券商半年報正密集披露。27日晚間,中原證券發布2020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12.5億元的營收,同比下滑2.89%;實現3085.08萬元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87.14%。截至當晚6時,共計23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半年報,中原證券是目前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上市券商。
  • "地震"的不止光大!首席們雲集星散背後的名利博弈
    事實上,並不止光大證券研究所一家人事地震,券商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首席分析師們聚散離合、改換門庭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儼然成了一出出高度吸睛的魔幻大劇。在這魔化大戲背後,則隱含著赤裸裸的名利博弈。裘孝峰曾任銀河證券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後任職光大證券副所長兼石化首席;金星2012年加入中信證券研究部,跟著胡雅麗團隊,2018年加盟光大證券,任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研究所所長助理。這次集體離職動靜很大,不僅高層「批量出走」,且選擇在年底遞交辭呈。對於券商從業者來說,這時候離職,意味著放棄了這一年工作的獎金。至於這次集體倉促出走,確切原因尚無從得知。
  • 多家上市券商三季報亮相,中信證券穩居「一哥」、月賺超14億元
    又一家重量級券商即將登陸A股。不過,證券板塊今日表現乏力,截至收盤,中銀證券、湘財證券等紛紛大跌。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1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這也意味著,中金公司將成為第40家A股上市券商,以及第14家A+H股券商。
  • 光大控股午後跌5.82% 因光大證券捲入烏龍盤
    網易財經8月16日訊 今日權重股集體暴漲,午間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策略投資部門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的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公司正在進行相關核查和處置工作。公司其他經營活動保持正常。受此消息影響,光大證券午後緊急停牌,光大證券第二大股東中國光大控股午後急跌近6%。中國光大國際由升轉跌。截止發稿中國光大控股跌5.82%,報11港元。中國光大國際跌0.72%,報7.12港元。
  • 老牌券商太受傷, 頭牌分析師被「一鍋端」
    近日,伴隨著A股滬指突破前期高點衝至3465點,急先鋒的券商股再次備受市場關注,而這次主角則是光大證券(601788.SH)。有消息顯示,光大證券研究所近期遭遇人事變動,所長胡雅麗、所長助理兼家電消費組首席分析師金星已經正式離職,光大證券副所長兼石油化工首席分析師裘孝峰也即將離職。曾擔任光大證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黨委組織宣傳部部長等職務的王汗青成為新任所長。研究所的一眾首席分析師離職到底是為什麼?年底的這個時刻,是被其他券商集體挖牆腳?還是另有隱情?
  • 光大證券:海爾智家私有化塵埃落地,歸母淨利有望達到150億元
    私有化有望帶來自上而下的經營特徵轉變   首先,從經營特徵邊際變化看,光大證券認為私有化後的海爾智家利益結構邊際得到改善、管理體系得到統一,進一步釋放了公司自上而下推動變革的決心和動力,市場一直期待的利潤修復邏輯有了兌現的土壤
  • 招商證券配股除權日股價上演「過山車」,券商股後市走勢存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與近期山西證券配股89.68%的認購率相比,此次招商證券99.26%的認購率已經創下了券商配股發行認購比例的新高。有分析人士表示,招商證券獲得如此高的認配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二級市場股東對招商證券的認可和支持。
  • 發揮光大優勢,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
    「充分發揮光大優勢,打造財富管理生態圈。」光大證券業務總監梁純良對新財富表示,未來行業的馬太效應、頭部效應將顯著增強,具有全牌照、能夠提供綜合全面服務的金融機構將佔得先機,同時,構築平臺型生態圈,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形成強大的財富管理品牌,將成為財富管理機構發展的必由之路。
  • 券商新三板開戶完成率曝光:95%券商完成指標,華泰開戶最多
    原標題:券商新三板開戶完成率曝光:95%券商完成指標,華泰開戶最多,大限僅3天,中銀、世紀等7家尚未完成新三板開戶仍是各家券商案頭緊迫的KPI,截至5月25日,日均開戶1.18萬戶,超九成券商完成股轉公司下發的任務目標。完成率排名首尾券商相差之大,出人意料,比如,排在首位的安信證券開戶率達86.97%,但排在末位的中銀證券僅完成20.82%。
  • 新浪財經2019(第五屆)券商APP風雲榜獲獎全名單揭曉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2019(第五屆)券商APP風雲榜啟幕!布局金融科技,轉型財富管理,賦能業務鏈條,提效用戶服務……APP作為券商線上服務重要窗口,將更加智能化、數位化、平臺化。未來,券商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高投資效率?如何利用線上優勢賦能券商業務?
  • 光大烏龍指蝴蝶效應 73億玩殘A股
    證監會昨日表示,光大證券自營的策略交易系統存在程序調用錯誤、額度控制失效等設計缺陷,並被連鎖觸發,導致生成巨量市價委託訂單,直接發送至上交所,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這意味著,在量化交易系統下,僅73億元就撬動整個A股市場!  證監會指出,上海證監局已暫停光大證券相關業務。同時,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光大證券正式立案調查。
  • 券商股瘋漲!中信建投市值一度超過中信證券,兩家合併機會有多大?
    在打造航母級券商實際需要下,市場對頭部券商合併期待較高,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合併在技術上不存在問題,A+H的上市公司合併方面,可參考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重組先例。券商概念股上漲6.4%,48隻相關個股集體飄紅,47隻股票漲幅超過5%,今日成交額為1422億元。券商板塊的活躍是滬指攀升的重要力量,在對上證指數貢獻度排名前20的個股中,有7隻個股是券商股,包括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招商證券(港股06099)、華泰證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