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手冊⑤風向何處吹:支付寶迎挑戰?銀行迎機遇?

2020-12-24 澎湃新聞
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深圳、蘇州近期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更是讓數萬人得以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腳步聲越來越近。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尚無時間表,但在它真正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讀懂甚至讀透它。為此,澎湃新聞特別製作數字人民幣手冊系列報導,以饗讀者。

數字人民幣漸行漸近,蝴蝶扇動翅膀,「風暴」正在醞釀。

當數字人民幣走進現實,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作為貨幣的新形式,數字人民幣勢必也將給國內經濟體系帶來一系列的變革:

貨幣政策框架是否會有變化?微信支付、支付寶「獨大」的支付體系是否將遭遇挑戰,商業銀行是否將迎機遇……

對貨幣政策會有哪些可能的影響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2019年8月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數字人民幣的雙層運營體系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債權債務關係,為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央行的數字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信用擔保,具有無限法償性。

另外,他也指出,雙層運營體系不會改變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帳戶結構,不會對商業銀行存款貨幣形成競爭。由於不影響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不會強化壓力環境下的順周期效應,這樣就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撰文指出,商業銀行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可加速資金回流商業銀行的速度和效率,促進其發揮金融中介作用,為貨幣政策傳導提供更直接、高效的渠道。

「DC/EP(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回籠的環節,對貨幣體系影響是中性的。另外,一部分存款變成DC/EP的話,會有一些貨幣緊縮效應,但效應規模不會很大,央行貨幣政策很容易對衝。」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對澎湃新聞說道。

中國銀行原副行長、深圳海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王永利撰文指出,以新技術推動新型數字貨幣體系建設,或許可以解決如何科學合理地把握信用貨幣的投放與總量調控的問題。

他提出了「數字貨幣一本帳」設想:央行數字貨幣平臺面向社會開放(開源),所有的社會主體(包括金融機構)直接在央行數字貨幣平臺開立「唯一基礎帳戶」,需要做到實名制,逐筆登記每一筆收付金額並保持帳戶適時餘額,但帳戶餘額僅為備查數據,不予計息;社會主體可以同時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立「業務專用帳戶」,專門記錄戶主開辦具體業務時引發的權利義務變化及其結果。該帳戶與其在央行的基礎帳戶保持勾連,在實名制上可以有所放鬆;社會主體發生數字貨幣收付時,相關信息需要同時傳送央行與業務相關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帳務處理,相關帳戶處理結果要反饋給戶主,以保護戶主利益;央行與經辦業務的金融機構也要逐筆調整往來關係,保持帳務處理上的收支平衡。

「這樣,可以實現央行對數字貨幣收付流通全方位、全流程的嚴密監控,增強數字貨幣反洗錢、反恐怖輸送、反商業賄賂與偷稅漏稅的力度,又可以在央行之外實現有限匿名,適度保護商業秘密與個人隱私,不會對現有貨幣金融體系產生巨大衝擊。」

止步於M0,還是再向前一步?

按照央行的構想,數字人民幣定位於M0,即流通中的現金。

王永利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只是從替代M0起步,但決不應僅僅只局限於此,而應該儘可能替代所有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如果只是替代M0,那將只能影響到貨幣總量中不足4%的部分,對央行數字貨幣政策實施、貨幣總量調控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如果實現央行數字貨幣『一本帳』,則會完全不同,」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應該比現在更加方便人們的貨幣收付,至少不比現在差。否則,就難有競爭力。」

但鄒傳偉認為,央行數字貨幣不太可能從M0擴大至M1(狹義貨幣)、M2(廣義貨幣)。

「從法律關係上來說,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因此只能是M0。因為M2很大一部分是商業銀行的負債,是存款。所以說央行數字貨幣將來變成M2,這個東西在邏輯上實際上就很難通的,」鄒傳偉說,「如果把商業銀行存款變成了數位化的M2,意味著它也像現金一樣可控匿名,相當於把中國的存款回到了非實名開戶的狀態,金融監管很多事就沒法做了。」

他表示,如果DC/EP已經能足夠保障百姓對匿名的需求,不需要商業銀行提供數位化的M2,如果提供數位化的M2,對金融體系的影響會非常大,而且從各個國家的實踐看,不管是零售型的還是批髮型的,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的都是M0。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志誠認為,目前公開明面上的目標是替代M0(現金),也是一個正確的切入點,成功運行之後想要進一步拓展替代M1(狹義貨幣)是非常容易的。

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的關係

對於普通人而言,最大的疑惑可能是: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區別是什麼?

根據澎湃新聞做的網絡調查,近三成受訪者以為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是一回事。

被調查者對數字人民幣概念的了解情況

「支付寶和微信和數字人民幣不是一個維度上的概念,也不存在競爭關係。」10月25日,穆長春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說道。

他認為,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通俗來講它是錢包,在電子支付時代,錢包的內容實際上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在數字人民幣時代,微信和支付寶的這個錢包裡增加了數字人民幣這一項內容,老百姓依然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支付的工具裡面不僅包括刷銀行存款貨幣,還增加了數字人民幣這個選項。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支付寶、微信是前端的支付工具,後端是現金數字,現在支付寶的後端是不能掛現金的,因為現金徹底就是系統以外的,只是掛銀行帳戶。以後支付寶既可以掛數字貨幣,也可以掛銀行的帳戶。 

曾剛認為,除非應用場景有特別大的突破的情況下或者有創新的情況,數字人民幣對大家的支付習慣和目前的支付市場格局不會有太大的直接影響。

他說:「數字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取代現金,提高現金管理的效率,降低現金管理過程中的種種問題,而不是說要實現這個過程,同時要儘可能減少對現有體系的衝擊。」

數字人民幣會改變支付市場格局嗎

在目前行動支付市場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0%以上,同時雙方之間設置了壁壘。數字人民幣以及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出現,會改變這種格局嗎?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認為,預計央行數字貨幣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和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並行,成為主要的支付工具,而不會很快產生替代效應。

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破除對數字人民幣的四個誤解》中補充道:「數字人民幣可以打破支付行業的壁壘,在所支持的銀行和支付工具間實現流通,而支付寶和微信之間無法進行轉帳。」

有學者直言,數字人民幣的推出有打破支付寶、微信支付壟斷的意圖,未來或對支付市場產生衝擊。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王志誠認為,新型網際網路公司利用技術優勢佔領了支付市場,而大型國有銀行這些年也在嘗試進入市場,但因為用戶習慣等成效不夠明顯,「目前找到的是數字貨幣的方式,反壟斷是一個助力。」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郝毅認為,即使微信和支付寶的這個錢包裡也能使用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或也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有影響。

「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將微信、支付寶裡的錢轉到數字人民幣錢包中,這樣可以省去微信支付寶的相關費用。」他說。

王永利在《體驗與支付寶微信支付類似,數字人民幣真正的創新和變革在哪》一文中指出,數字人民幣需要下載的是央行統一的APP,會帶來數字人民幣支付運行體系和機制上的重大變化。

王永利指出,數字人民幣App可以形成全社會最完整的數字人民幣收付大數據,將成為價值巨大的數字資產,並對各金融機構和支付公司的大數據形成替代,其對中國支付體系乃至金融機構市場格局的影響將是非常深刻而巨大的。

「數字人民幣運行模式改變帶來的影響,將使與支付結算緊密相關的銀行卡體系和相關產業,以及非銀行支付機構首當其衝!例如,可能由央行掌控所有數字人民幣的用戶信息和交易數據,並對依靠支付和大數據形成巨額市場價值的螞蟻集團帶來嚴重衝擊。」王永利寫道。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在8月25日公布的招股書中,提示了央行數字貨幣可能帶來的風險,但尚難以評估該項工作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市場會選擇誰?

數字人民幣會不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產生衝擊,關鍵還是要看市場的選擇。我們或能從蘇州的數字人民幣測試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商家側,在澎湃新聞對蘇州試點數字人民幣紅包走訪中,多位商戶都提到數字人民幣當前兌換無需手續費的優勢。不過,有商家提出當前數字人民幣錢包中不計付利息很難鎖住用戶,也有商家建議未來向上下遊推廣。

不過,對於數字人民幣是否會替代支付寶、微信的問題,一位熟食店店員表示:「我覺得取代支付寶、微信可能性不太大,現在用支付寶和微信更多。」

一位電器商戶的店員也認為,未來是數字人民幣錢包與微信、支付寶支付並行的狀態,「不會替代,接受會接受,但大家還會用支付寶、微信,就像四大行再厲害,大家還是會用其他銀行。」

還有一位手機店的店長也表示,共存是最有可能實現的,替代(支付寶、微信支付)不太可能,「除非國家下令只用數字人民幣錢包。」

針對普通大眾,澎湃新聞進行了線上的問卷調查。

對於「是否會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替代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問題,回收的526份有效問卷的結果顯示,42.59%的被調查者表示會同時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微信支付和支付寶,26.05%的被調查者認為要看情況,24.33%的被調查者選擇用數字人民幣錢包代替支付寶、微信支付,只有7.03%的被調查者明確不會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用以替代支付寶、微信支付。

被調查者對未來「是否會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替代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意願程度

其中,年長者對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意願明顯高於年輕者,55歲以上選擇「使用數字人民幣替代支付寶、微信支付」的被調查者比例高達37.5%,而這一比例在25歲以下的人群中只有7.3%。

商業銀行:可甩掉現金管理成本,「馬太效應」加劇?

除了支付市場,數字人民幣會對傳統金融機構產生什麼影響?

曾剛認為,數字人民幣的出現,對銀行業務層面實際除了提高效率以外,降低銀行現金管理成本以外,其他對銀行沒有任何的影響。

他表示,對數字人民幣發行的邏輯,跟今天現金的使用是一樣的,好比去銀行櫃檯或者ATM機把帳戶上的錢取成現金,銀行沒有錢會去找央行,將央行現金庫裡的錢運過去,同時在銀行帳戶上的準備金就減少了。之前運送過程效率不高,也很有安全性問題,還有很多押運人員,以後直接通過帳戶系統發送。

「銀行現在的現金管理成本還是蠻高的,如果以後沒有現金,銀行櫃檯,網點的現金櫃檯都不需要了,成本下降非常快,金庫也不太需要了,ATM機也少了,不需要這些武裝押運人員,然後從社會管理角度,每一個現金後的數字貨幣,央行層面可以追蹤,就可以能夠把控避免現金被用於不法用途,對社會治理管理能力會提升。」他說。

曾剛認為,挑戰在於就是現金管理越來越少,那麼和銀行現金管理相關的這些服務可能要進行調整,櫃檯網點功能要進行徹底的改造,給銀行現金管理提供支持的這些機構,包括驗鈔機生產、武裝車押運這些好像也都不需要。

「數字人民幣對(指定運營機構)商業銀行其實更多的是機遇。」郝毅則認為。

他表示,數字人民幣給了商業銀行又一個重新在零售領域吸引消費者的機會。現階段,零售領域基本上都是微信、支付寶兩家獨大,商業銀行自己的APP使用機會很少,只有在使用銀行卡的時候才會涉及。

數字人民幣時代到來後,商業銀行將可藉助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身份,在數字人民幣流通過程中,將自己的數字人民幣錢包整合到數字人民幣生態中。讓人們在數字人民幣使用過程中,關注到商業銀行投放在錢包中的各種信息(例如,理財產品、其他服務等)。

「如何發展還要看數字人民幣試點後,各商業銀行如何推廣數字人民幣,以及在推廣過程中,讓老百姓使用自己銀行的帳戶兌入、兌回數字人民幣。」郝毅說。

郝毅表示:「從深圳試點情況來看,通過綁定四大國有行銀行卡充值的金額,可以提現回銀行卡。這本身也是吸引消費者繼續使用商業銀行信用卡的一種手段。把流量重新吸引回商業銀行,也有助於商業銀行自己在零售端繼續開發新的場景。」

但對於其他商業銀行,郝毅認為,目前看對非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會產生一些衝擊。

「比如,為了使用數字人民幣,人們就必須要辦四大行的銀行卡,同時接受四大行的服務。這給了那些原本城商行的客戶一個接受四大行服務的機會,這些用戶可能會拋棄城商行轉而選擇四大行。同時,在數字人民幣使用過程中,人們需要把城商行的存款,轉移到四大行的銀行帳戶中,但不可能用5塊轉5塊,一次可能轉了100塊過去,這就可能造成存款從中小銀行向大銀行的『搬移』現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數字人民幣熱度飆升 支付服務商或迎發展機遇
    (原標題:數字人民幣熱度飆升  支付服務商或迎發展機遇) 在2000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人民幣將迎電子版 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有啥不一樣?
    1000年後,從交子到數字貨幣,中國將再次引領貨幣金融領域創新變革。  央行數字貨幣快步走來  如今行動支付高度發達,人們已經習慣只帶手機不帶現金出門。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近日披露,當前網傳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以下簡稱:央行數字貨幣)信息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但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
  • 數字人民幣是「錢」支付寶是「錢包」
    近日,央行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完善了人民幣管理規定,提出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這將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此外,深圳市聯合央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5萬市民共享10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這種種跡象表明,數字人民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數字人民幣和紙幣有何不同?跟支付寶與微信等行動支付有啥區別?什麼時候可以在青島進行試點?
  • 央行的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寶有啥不一樣?
    央行數字貨幣從功能體驗上講,和我們現有的銀行轉帳或者支付寶,沒有太大區別。唯一一個差異點,在於有類似於現金應用的匿名性。 傳統的銀行帳戶,身份信息掌握在商業銀行手裡。商業銀行掌握了用戶的身份和轉帳信息,它們可能出於商業目的利用、甚至無意間洩露用戶隱私。但數字人民幣則有限度地模仿了現金交割的匿名性,我們稱之為「有限匿名性」。
  • 數字人民幣手冊:數字人民幣主場在國內 也要為出海做好準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數字人民幣手冊⑥數字人民幣主場在國內,也要為出海做好準備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
  • 迎挑戰、抓機遇,紅星美羚展民族品牌雄風
    迎挑戰、抓機遇,紅星美羚展民族品牌雄風 2020年12月23日 15: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12月5日,紅星美羚「迎挑戰、抓機遇、展民族品牌雄風——紅星美羚新品發布會」在廣西北海舉行。
  • 數字人民幣手冊6:數字人民幣主場在國內 也要為出海做好準備
    為此,澎湃新聞特別製作數字人民幣手冊系列報導,以饗讀者。相比於比特幣、Libra等跨國界的數字貨幣,數字人民幣主場在國內,試點也集中在小額、高頻、零售的應用場景,但數字人民幣也在為走出國門做充分準備。無論是香港金管局與央行數研所在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研究上的合作,還是海南、河北雄安新區、重慶提出對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的應用探索目標,數字人民幣的推行註定要面對國際市場。
  • 15家商戶一線體驗:數字人民幣能否與支付寶、微信三足鼎立
    「數字人民幣商戶端不需要手續費,就這一條就能秒殺支付寶微信。」孫揚說。郝毅也認為,數字人民幣兌入、兌回不收任何費用可以成為競爭的重要優勢。微信、支付寶在與銀行帳戶進行兌入、兌回操作時,需要手續費。對於個人和商家而言,這是一筆額外的負擔。使用數字人民幣可以節省這筆費用。在走訪中,有4家商戶提到兌回銀行無需手續費這點。
  • 央行官宣數字人民幣 支付寶和微信未來如何?
    由此可知,數字人民幣仍處於「實驗階段」,距離正式推出、全國推廣仍有一段距離。(支付寶和阿里是不是鬆了一口氣呢?)那麼到底什麼是數字人民幣?為什麼要發行數字人民幣?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有什麼區別?它的出現究竟會不會威脅到支付寶和微信呢?
  • 數字人民幣駕到:微信、支付寶們等待戈多
    換句話說,數字人民幣帳戶是一個原生銀行帳戶,裡面的金額相當於本身存在的「一張張錢」;而用戶在第三方支付工具裡開的帳戶只是一個記帳的帳戶,其對應的金額是在商業銀行裡的存款,因此用戶在使用第三方支付時,要關聯銀行卡帳戶上的資金。相比之下,數字人民幣在支付時效率更高,可實現支付即結算。第三方支付機構則必須通過清算機構進行清算。
  • 數字人民幣如何應對天秤幣威脅?微信支付寶抖音應該聯合起來|對話...
    李禮輝指出,美元在Libra的整個貨幣系統裡所佔的比重可能會超過60%,Libra在未來很可能會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美國推行貨幣霸權地位的一個最重要的工具,「一旦Libra發行,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實施以及人民幣的全球化進程都將面臨挑戰」。在Libra的諸多特性中,它背後聯合商業機構的力量不容忽視。
  • 數字人民幣、微信、支付寶,傻傻分不清?看這個,全弄明白
    和微信支付、支付寶有啥不同? 這麼說吧:一個是錢,另一個是錢包 因為數字人民幣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讓一些網友覺得,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差不多。還有網友認為,數字人民幣的出現,將「幹掉」微信支付、支付寶。
  • 香港金管局確認: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雖然數字人民幣尚未有推出的時間表,但相信它將來會為有需要進行跨境零售消費的兩地居民提供多一個支付方式的選項。」香港金管局發言人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時表示:「有關的技術測試只限人民銀行指定的香港銀行(中國銀行(香港))與獲邀參與進行測試的銀行員工(約200名)及商戶參與,就利用數字人民幣作跨境消費作出技術準備。」
  • VIPKID青少兒英語抓機遇迎挑戰打造行業風向標
    近兩年線上教育進入了發展的風口,給不少線上教育機構提供了發展機遇,就拿我們熟悉的VIPKID青少兒英語來說,該平臺嚴控教師團隊質量,有針對性的為每一個孩子制定科學學習方案,抓機遇,迎挑戰,成為國內少有口碑較高的線上教學平臺。
  • 數字人民幣手冊|國家間競爭的終極戰場?大國求穩不求快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數字人民幣手冊③國家間競爭的終極戰場?大國求穩不求快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
  • 數字人民幣冷思考:防範假冒錢包等5個問題要未雨綢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數字人民幣手冊⑦冷思考:防範假冒錢包等5個問題要未雨綢繆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
  • 數字人民幣手冊①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編者按: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進展備受期待。從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專門研究團隊到現在已過去6年,數字人民幣真容初露,目前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等地試點測試。深圳、蘇州近期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更是讓數萬人得以參與其中,數字人民幣腳步聲越來越近。數字人民幣的正式發行尚無時間表,但在它真正到來之前,我們有必要讀懂甚至讀透它。
  • 數字人民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對策,劉洋研究員民生銀行直播解讀
    ▲ 技術路徑看,數字人民幣能在全球傳統銀行體系以外的網絡流轉,形成跨國運行的數字人民幣交易流通網絡,突破線下各國司法行政邊界,以及欠發達地區銀行服務匱乏的障礙,實現更廣泛更合規的全球「脫媒流轉」,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路徑。
  • 數字人民幣又迎新進展!
    數字貨幣誕生後,其相關的金融基礎設施搭建、連接、標準體系等都將成為未來極為重要的工作。對於數字人民幣的兌換及流通,央行數研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商業銀行承擔向公眾兌換數字人民幣的職能,流通服務則可以由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其它中小型銀行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