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

2021-02-18 今天

   這本《柏拉圖》是一個美國人寫的,歡快幽默,他說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代言人。

  超逗,他說柏拉圖的生平一看就是後人給安排的,20年為一間隔,20歲跟隨蘇格拉底,40歲建立了他的學派,60歲寫了《理想國》,那麼活了80歲也就順理成章了。

  今天佳蕾還遺憾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其實不遺憾,柏拉圖是通讀過的,包括荷馬史詩,柏拉圖書裡到處是前輩之理念。

  書裡介紹了希臘兩大城邦(雅典跟斯巴達)及其聯盟的相隨相殺,共同打退波斯,波斯之後就一直挑撥,然後:鷸蚌相爭 漁人獲利,被馬其頓統一了,而亞歷山大大帝就是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的學生。至少有一部分真理流傳下來了。

  柏拉圖自己特別想把這一套理念在敘拉古札推行,結果送了自己的密友狄恩的命,他自己也差點被賣成奴隸。

 柏拉圖究竟想幹啥?書裡寫:柏拉圖知道幸福安寧是普通百姓最基本的願望,如果這種希望屢屢化為泡影,他們至少在某些時候會覺得無能為力,作為比雅典市民對理想人格還要偉大的一個人,能夠直接的不斷的面對這悲劇,並且不被它壓倒,蘇格拉底有這種力量,柏拉圖才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人物。他的另一個目的,也許是提醒我們注意自己的有限性。因為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時刻準備重新開始,從來不自以為是,願意每天省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按照不同等級的理念而組織起來的。每個人都有關於自己的善的理念,這種理念對於我們應當如何生活的問題,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德爾斐神諭認識你自己的含義。

   蘇格拉底認為,所有的美德(虔誠,節制,智慧....)本質上是相互聯繫的,只有一種美德那就是勇敢,尚未包括在內。

 

 哈哈,讀著讀著就覺著自己屬於第九階梯。

相關焦點

  • 柏拉圖在笑
    關於這本書,我沒有留下任何印象,但是我牢牢地記住了柏拉圖這個名字。後來在讀書中不斷碰到這個名字,對於柏拉圖也有了一知半解的了解,但是,我從來沒有認真鑽研他。柏拉圖哲學對於我仍然顯得高深了一些,因此,完全不能說我對柏拉圖已經有了基本了解。我的有限的知識,只能說是在波普爾指引下所做的思想追蹤——讓人無奈的是,追蹤的竟然全部是柏拉圖哲學中消極的部分。在人類思想歷史上,恐怕沒有一個人像柏拉圖那樣對西方文明產生如此深刻而廣博的影響,有人甚至認為,當代人談論的任何話題,都能夠從柏拉圖那裡找到回應。
  • 柏拉圖觀點總結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柏拉圖是一個考察的重點人物。對於該人物知識點,往往考查觀點和任務的匹配對應。本文在此對柏拉圖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人物簡介:柏拉圖出身貴族家庭,曾隨蘇格拉底學習,因此受到蘇格拉底很大影響。
  • 柏拉圖式愛情
    柏拉圖式戀愛,也稱為柏拉圖式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
  •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什麼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慢慢地大家就都相信了,認為柏拉圖式的愛情確實和肉體沒有關係,是一種純精神的,理想型的愛情。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柏拉圖式的愛情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我們需要穿越回柏拉圖所在的那個時期的希臘,從他所處的社會,和他的言語中找到答案。
  • 教育學萌芽之柏拉圖
    教育學在萌芽時期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中國和西方兩個方面來了解,其中西方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古希臘三哲以及古羅馬的昆體良,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二個人——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著有《理想國》、《法律篇》等,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人。1.
  • 古希臘三哲之柏拉圖
    柏拉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教育學常考的一個考點,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他是西方第一位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教育家,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以畢生精力奉獻於希臘的教育事業,為西方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學習一下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 關於柏拉圖之戀
    ​​​​​​    柏拉圖的諸多作品多以對話講談的方式進行,主角多為其老師蘇格拉底,而他筆下的蘇格拉底,按照本人的看法,就是代表著柏拉圖的本人
  • 曖昧的修辭,曖昧的柏拉圖
    柏拉圖的命運似乎濃縮在兩個夢裡,一個是蘇格拉底的夢,一個是他自己的夢。據說在柏拉圖第一次拜會恩師的前一天,蘇格拉底夢見一隻美麗的天鵝飛進了自己的懷抱(Diogenes Laertius:3.5)。柏拉圖本人在生命的盡頭也夢見了天鵝:一隻天鵝在樹間飛來飛去,許多射手都把弓箭對準了它,卻沒人能把它射下來(Marback:vii)。
  • 柏拉圖式的愛情
    如果大部分的愛情是在風趣的午後談天裡產生的,情侶在交談時微笑著拾起對方掉落在肩膀上的頭髮,偶爾溫柔地執起對方的手,離別時雙方互換一個頰吻,不用擔心那個吻會太潮溼或火熱,那麼,我們一般會以「柏拉圖式的愛情」來形容那種關係。這其實是天大的誤解,因為柏拉圖關於理想而真實的愛情的看法是多面性的,絕對不能化約為不帶任何性慾的心靈關係。
  • 何謂「柏拉圖式愛情」?
    在古希臘語裡面,「愛情」這個詞演化出了一個主動詞和一個被動詞,我們一般把主動詞翻譯成「愛人」,被動詞翻譯成「情人」,顧名思義,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蘇格拉底擁有無數的愛情和情人,證明了他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成功。我們首先來看看,柏拉圖如何在理論上說明這件事情。
  • 想談一場柏拉圖式的戀愛:別逗了,柏拉圖可不答應
    如果有人回答:「有啊,柏拉圖之戀就是純粹的男女關係。」那麼,請趕緊遠離這個人。因為ta根本不了解柏拉圖之戀,不過在濫竽充數而已。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柏拉圖之戀"就是男女間單純心靈上的相互愛慕,而沒有身體上的親密行為。我曾經也是這麼認為的。但看完《通向哲學的後樓梯》一書後,我發現,「柏拉圖的愛情」完全不等於"柏拉圖之戀"。
  • 柏拉圖的三喻剖析
    柏拉圖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一生留下了許多著作,並且在雅典創辦了舉世聞名的教育機構——學園。柏拉圖對教育有著獨特的認識,他認為如果人想要獲得更高的善,就要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教育,才能撥雲見日。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柏拉圖的優秀教育思想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像是「柏拉圖三喻」就是其中一例。
  •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他的學生柏拉圖就認為民主制是不完滿的。但當代一位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認為,蘇格拉底恰恰是為了維護民主制度而死,他本人讚賞民主制,但柏拉圖歪曲了他的理念。(以前寫了一篇關于波普爾論蘇格拉底的總結:蘇格拉底與民主制)
  • 柏拉圖的4個中心思想
    這裡還是世上第一位真正的——也許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的故鄉,他就是柏拉圖。公元前427年,柏拉圖出生在雅典一個顯赫富庶的家庭,年青時他就結識了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成了他的良師益友。柏拉圖寫了36部書,其中大多數是有關政治和道德問題的,也有關於神學和玄學的。這些著作顯然不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但是我要冒過於簡化柏拉圖的思想之險,以求概括柏拉圖最有名的著作《理想國》所表達的主要政治思想。
  • 關於柏拉圖的思想總結
    柏拉圖一生都在對政治抱有很高的熱情。他的三次西西里之行表明他已經深深捲入政治的漩渦之中。但是其在政治方向沒有好的機遇,他不得不退而著書,開始探討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的學問,並將其反映在《理想國》、《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一、柏拉圖政治學說的出發點是尋求正義國家的三個階層,即統治者、武士和生產者各自的德行應該是智慧、勇敢和節制。
  • 「柏拉圖的洞穴」
    仰望天空 攝影:範南丹攝        有人把這種情節稱為「柏拉圖的洞穴」。 「人類冥頑不靈地流連在柏拉圖的洞穴之中,仍然依其亙古不變的習慣沉浸在純粹的理念影像中沾沾自喜。」人類不厭其煩的探究現實世界,並試圖通過語言、文字、歷史、藝術、科學去表達自己理解的現實世界,其動機則是通過這種表達,宣示人類自身理性的存在,即「我思即我在」。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生死觀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在《斐多》中記錄了蘇格拉底生命最後一天的言行,成為西方哲學史上關於生死問題最經典的著作之一,《斐多》可以說是蘇格拉底的生命絕唱,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柏拉圖自己在蘇格拉底言行基礎上的進一步闡釋。
  • 教育學考點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地位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觀點加以理解和區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 柏拉圖甩手故事的反思
    這時,只有一位學生舉了手,這位學生便是柏拉圖。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哲學並創建了自己的哲學體系,同時,他也培養出了又一位偉大的哲人亞里斯多德。劉哥曰:柏拉圖是他們所有同學中最聰明的嗎?顯然不是。柏拉圖是靠簡單的甩手動作成名家的嗎?顯然不是。高考備考的學生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
  • 柏拉圖的「理念」論美學及其影響
    柏拉圖,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理想國》幾乎和《荷馬史詩》同樣著名。就思想而論,柏拉圖美學奠定了西方古典美學的基礎,他提出的「理念」論美學,歷來被後人重視和研究。正如20世紀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所說的一樣,整個西方哲學史就是對柏拉圖思想的註腳,西方美學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