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4個中心思想

2021-02-13 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柏拉圖(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古希臘雅典,2400年前。這裡眾生雲集:約有25萬人居住在此。各類精緻的浴場、劇院、神廟、集市、運動場遍布其中。藝術與科學欣欣向榮。你可以南下比雷埃夫斯港買來新鮮海魚。一年中半數以上時間都溫暖舒適。這裡還是世上第一位真正的——也許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的故鄉,他就是柏拉圖。公元前427年,柏拉圖出生在雅典一個顯赫富庶的家庭,年青時他就結識了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成了他的良師益友。他畢生都在努力幫助人們達到一種狀態,他稱之為:εὐδαιμονία「Eudaimonia」這個怪有趣的希臘單詞有點難翻譯:它的意思大約是「幸福」,其實卻更接近「滿足感」,因為「幸福」指持續的歡樂,而「滿足感」與其過程中的巨大苦難更相容,就算是好的生活,苦難也是其中不可避免的組成部分。

柏拉圖寫了36部書,其中大多數是有關政治和道德問題的,也有關於神學和玄學的。這些著作顯然不能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但是我要冒過於簡化柏拉圖的思想之險,以求概括柏拉圖最有名的著作《理想國》所表達的主要政治思想。該書代表了他的理想社會觀。

柏拉圖認為我們生活出錯了很大原因是我們幾乎從不給自己時間認真而有邏輯地思考我們的計劃,這樣導致我們的價值觀、職業生涯和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柏拉圖希望我們的思想建立起秩序和條理。他觀察到我們的想法裡面有多少是源於大眾的想法,希臘人稱作「doxa」,我們稱作常識。在他的36部著作裡,柏拉圖不厭其煩地說明這些常識其實是以訛傳訛、偏見和迷信。關於愛、名譽、金錢和善的通常說法都站不住腳。柏拉圖也注意到那些自大的人是如何被直覺和激情帶領去下結論的,而根據無非是「他們的感覺」,他把這比喻成被蒙住眼睛的野馬拉著跑。

弗洛伊德樂於承認,柏拉圖是心理治療的始祖,他堅持讓我們把想法和情緒訴諸理性。柏拉圖不斷寫道,哲學的精髓是: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 「認識你自己。」

柏拉圖是關於親密關係的理論大師。他的著作《會飲篇》試著解釋愛是什麼。故事講的是一位英俊的詩人Agathon邀請了朋友參加酒宴,討論愛的本質。賓客們對愛是什麼各執己見。柏拉圖給了他的老朋友蘇格拉底—他在這部和所有著作中的主要角色—最有用也最有趣的理論。是這麼說的:當你墜入愛河,其實是你眼中看到了對方身上你不具備的好的特質。可能他們冷靜,你易怒;他們非常自律,你自由散漫;他們口若懸河,你嘴笨木訥。對愛情真正的幻想是通過親近這個人,你可以變得更像他們一點。他們可以幫助你成長,發揮你最大的潛力。在柏拉圖的眼中,愛本質上是一種教育:如果你不想通過一個人提升自己,你不可能真正愛他。愛應該是兩個人想共同成長,並相互幫助對方成長。這意味著你交往的那個人擁有你成長過程中缺失的關鍵部分:你沒有的美德。這些今天聽起來很怪,我們喜歡把愛解釋為尋找一個完美的人。情侶們在激烈的爭辯中有時候對對方說:「如果你愛過我,你就不應該試著改變我。」柏拉圖的觀點完全相反。他希望我們進入一段完全沒有那麼對抗和自以為是的親密關係。我們應該接受我們不完美,允許愛人教我們東西。一段好的親密關係意味著我們不是愛對方本來的樣子,意味著承諾幫助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且忍受不可避免的苦痛—也不阻止對方同樣來提升我們。

柏拉圖在雅典衛城與其他人交流、交談和研究想法

幾乎每個人都愛美,不過我們總覺得美的事物對我們的作用有點神秘,從更大的格局上說,美也沒那麼重要。但柏拉圖認為我們住什麼樣的房子、去什麼樣的神廟、欣賞什麼樣的雕像非常重要。柏拉圖之前沒人問過這個關鍵問題:為什麼我們喜愛美的事物?他發現了一個很吸引人的原因:我們認為它們是「善」的組成部分。我們渴求的善有很多種:和藹、溫柔、和諧、有條理、平和、強壯、莊嚴。這些是人的特質,而物品也有特質。當我們在物品中發現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但缺失的特質,我們會激動,會被感動。所以美的事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即邀請我們以它們的方式發展我們自己,去成為它們的樣子。美可以教育我們的靈魂。同樣的,醜陋也是個嚴肅的事情,因為它展示給我們危險的、有害的特質。它鼓勵我們象它一樣:嚴厲、混亂、自以為是,也讓我們更難以變得明智、和藹和冷靜。柏拉圖理解藝術的治癒作用:詩人和畫家(現今則是記者、電視製片人和設計師)有責任幫助我們過好生活。柏拉圖贊成對藝術進行審查。這並不矛盾。如果藝術家可以幫我們活得好,他們同樣可以給那些不那麼好的態度觀點套上光環。藝術家身份本身並不能保證藝術的力量被善用。這也是柏拉圖認為藝術家應該遵從哲學家工作的原因。哲學家給藝術家正確的觀念並讓他們使得這些觀念既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藝術是為了善而進行的宣傳,或者說廣而告之。 

四、 改造社會

柏拉圖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政府和社會的理想形態。他是第一位烏託邦思想家。這點上他是從雅典的競爭對手斯巴達汲取了靈感。斯巴達是盛產偉大戰士的城邦,斯巴達人所作所為,包括如何養育孩子,如何組織經濟,他們仰慕什麼,他們怎麼做愛,吃些什麼,都只有這一個目標。從軍事的角度,斯巴達超級成功。但柏拉圖不關心這個,他想知道:一個社會如果不為了軍事霸權而是為了滿足感,怎樣才能變得更好?怎樣讓它可靠地幫人們實現成就感?

在他的著作《理想國》中,柏拉圖提出應該進行以下一些改變:雅典社會關注富人,像聲名狼藉的貴族阿爾西比亞德斯,和運動名人,像拳擊手米祿,柏拉圖對他們興致索然:我們讚賞誰非常重要,因為偶像會影響我們的視野、觀點和行為。而糟糕的偶像讓性格缺陷仿佛很有魅力。所以柏拉圖希望給雅典引入些新的偶像,把現在的換成他稱作「衛士」的聰明人,為每個人的發展樹立榜樣。他們為民服務,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博大精深,理應成為社會中最受尊崇的人。現今審查制度讓我們不安,但柏拉圖擔心的是那種錯誤的自由:雅典的一切都太自由,讓最壞的觀點也有市場。狂熱的宗教觀念和看似美好其實危險的觀點煽動起大眾的情緒,把雅典引向災難和戰爭(比如襲擊斯巴達)柏拉圖認為,始終置身於令人困惑的言論風暴中對我們有害,所以他希望限制公共演講和傳教士的活動。如果是現在,他會嚴重質疑大眾媒體是否應當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柏拉圖深信教育,但希望重新組織課程的重點。我們主要學習的不是數學和拼寫,而是怎樣向善:我們應該學習勇敢、自控、理性、獨立和冷靜。為了實踐,柏拉圖創辦了雅典學院,它持續繁榮了400多年。在那裡你可以學到如何生死得宜。如今的學校教育沒了這抱負真是讓人傷心。如果今天牛津或哈佛大學的學生要學習如何生活,教授會叫警察來或者打電話給精神病院。家庭總是在教育上很盡力,有些孩子很幸運,他們的父母懂得平衡,擅長教導,成熟智慧,但父母經常會把他們的困惑和失敗傳遞給孩子。柏拉圖認為養育孩子成人是最難的(也是最需要)的技能之一。他非常同情在糟糕的家庭環境裡被耽誤的孩子。所以他提出,很多孩子如果從那些智慧的衛士而不是父母那裡獲得人生觀會更好,而這些由城邦來承擔費用。他建議應該由比父母更勝任的人來養育相當比例的我們的下一代。

結語:估價柏拉圖的重要性難就難在他對世世代代的影響雖然廣泛而深入,但是卻微妙而間接。除了他的政治學說外,他的道德學和玄學的論述也影響著後來的許多哲學家。柏拉圖的思想引人入勝,閃耀著他的抱負和理想。他想把哲學作為我們改變世界的工具,願世人都能與真理攜行。


簡介:一個寂靜的學術世界,時而喧鬧的學術公號。在信息爆炸,學術脫變的時代,精選政治學、法學、歷史學論文為讀者提供適應時代的跨學科知識服務。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訂閱

相關焦點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柏拉圖式的愛情,我們今天也稱之為「精神戀愛」,是一種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建立在理性、道德、責任之上的,一種純潔愛情。那為什麼柏拉圖和蘇格拉底,會有這樣的愛情觀呢?這就要回到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論。而理念論正是一種注重精神力量的哲學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柏拉圖的「理念論」,開啟了西方哲學世界的大門。
  • 關於柏拉圖的思想總結
    柏拉圖一生都在對政治抱有很高的熱情。他的三次西西里之行表明他已經深深捲入政治的漩渦之中。但是其在政治方向沒有好的機遇,他不得不退而著書,開始探討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的學問,並將其反映在《理想國》、《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一、柏拉圖政治學說的出發點是尋求正義國家的三個階層,即統治者、武士和生產者各自的德行應該是智慧、勇敢和節制。
  • 將唯心主義客觀化,受貴族主義影響,閃光的柏拉圖思想也有局限性
    因為在柏拉圖的心裡,他本人其實是提倡貴族政治的,他認為貴族群體相較於平民來說有著成熟的思想和教育。因此,柏拉圖認為貴族或許能夠在城邦治理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而平民只是過度追求表面化的東西,始終看不到內在的事物本質。
  • 柏拉圖在笑
    柏拉圖哲學對於我仍然顯得高深了一些,因此,完全不能說我對柏拉圖已經有了基本了解。我的有限的知識,只能說是在波普爾指引下所做的思想追蹤——讓人無奈的是,追蹤的竟然全部是柏拉圖哲學中消極的部分。在人類思想歷史上,恐怕沒有一個人像柏拉圖那樣對西方文明產生如此深刻而廣博的影響,有人甚至認為,當代人談論的任何話題,都能夠從柏拉圖那裡找到回應。
  • 柏拉圖觀點總結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柏拉圖是一個考察的重點人物。對於該人物知識點,往往考查觀點和任務的匹配對應。本文在此對柏拉圖的相關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人物簡介:柏拉圖出身貴族家庭,曾隨蘇格拉底學習,因此受到蘇格拉底很大影響。
  • 古希臘三哲之柏拉圖
    柏拉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教育學常考的一個考點,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他是西方第一位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教育家,也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他以畢生精力奉獻於希臘的教育事業,為西方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學習一下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 謝文鬱 | 柏拉圖《蒂邁歐篇》譯註自序
    [3]我的三個學位都和柏拉圖有關。學士論文是關於《智者篇》,碩士論文是關於《蒂邁歐篇》,博士論文是關於西方思想史的自由概念,其中,柏拉圖的自由概念是全部討論的出發點之一。[4]著名柏拉圖研究專家泰勒(A. E. Taylor,著有《柏拉圖蒂邁歐 篇注釋》A Commentary on Plato’s Timaeus, Oxford,1928) 認為,柏拉圖在這篇對話中所表達的思想是「嫁接恩培多克勒的生物學和畢達哥拉斯的數學」,由於柏拉圖在行文中不斷提到所給出的解釋是相似解釋,因此,這個嫁接不是柏拉圖自己真正所主張的思想。參閱第18-19頁。
  • 柏拉圖式愛情
    柏拉圖式戀愛,也稱為柏拉圖式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精神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
  • 曖昧的修辭,曖昧的柏拉圖
    如果說前一個夢預示了柏拉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顯赫地位,後一個夢在理察·瑪巴克(Richard Marback)看來則象徵著後世的評論家在闡釋柏拉圖思想時難以擺脫的困惑。柏拉圖之所以難以捉摸,之所以在後現代文論盛行的今天重新激起了批評界廣泛的興趣,主要原因便在於他對修辭的曖昧態度,而修辭問題無論在柏拉圖的思想體系裡,還是在尼採以來的理論嬗變中,都佔據著重要位置。
  • 柏拉圖
    這本《柏拉圖》是一個美國人寫的,歡快幽默,他說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代言人。
  • 想談一場柏拉圖式的戀愛:別逗了,柏拉圖可不答應
    在情感關係中,有個經典話題——「男女之間有純粹的友誼嗎?」如果有人回答:「有啊,柏拉圖之戀就是純粹的男女關係。」那麼,請趕緊遠離這個人。因為ta根本不了解柏拉圖之戀,不過在濫竽充數而已。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柏拉圖之戀"就是男女間單純心靈上的相互愛慕,而沒有身體上的親密行為。我曾經也是這麼認為的。
  • 講座回顧 | 梁中和:文藝復興時期柏拉圖哲學的勃興
    梁老師認為,了解這一時期對柏拉圖主義的支持與反對不能僅僅從柏拉圖的思想內部去理解,在這一階段,許多學者出於不同的政治上的或者宗教上的目的支持或反對柏拉圖主義,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Decembrio父子,其中父親烏貝託將柏拉圖視作一個政論家,利用他來宣傳自己的政見。梁老師補充道,如果只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很難發現在米蘭和佛羅倫斯爭奪義大利中心地位時,柏拉圖主義曾發揮重要的作用。
  • 雅典學院: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自由的思想高峰
    《雅典學院》經過很多藝術鑑賞家的分析,根據所畫人物的特徵,發現歷史中很多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等都能在這幅畫中找到,所以他們也推斷出來了一些人物。人物之一畫面的中心是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看起來像是一邊走,一邊在談論著什麼重要的事情。
  • 教育學考點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教育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人物,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對於其觀點的內容往往會通過觀點反選、地位反選和多選題等形式來進行考查,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對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觀點加以理解和區分。蘇格拉底與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 柏拉圖的三喻剖析
    柏拉圖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一生留下了許多著作,並且在雅典創辦了舉世聞名的教育機構——學園。柏拉圖對教育有著獨特的認識,他認為如果人想要獲得更高的善,就要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教育,才能撥雲見日。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柏拉圖的優秀教育思想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像是「柏拉圖三喻」就是其中一例。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生死觀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在《斐多》中記錄了蘇格拉底生命最後一天的言行,成為西方哲學史上關於生死問題最經典的著作之一,《斐多》可以說是蘇格拉底的生命絕唱,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柏拉圖自己在蘇格拉底言行基礎上的進一步闡釋。
  • 柏拉圖︱被騙了!他的愛情觀竟然是「同性戀」?
    柏拉圖著書以他的老師蘇格拉底之口表述說,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這誤解來自於柏拉圖的一個有名的著作"理想國"。該書探討如何建構一個理想的國度, 因其或許過於理想化而難以實現, 故有人以此來詮釋何謂柏拉圖式的愛情。 第二個意義也經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誤解。這誤解來自柏拉圖的形上學, 他認為思想的東西才是真實的而我們看見的所謂的」真實世界」的東西反而不是真實的。
  • 情感攻略|柏拉圖式愛情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開放的社會,造就了開放的思想,未婚男女、婚前同居已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了,因為懷了孩子而結婚的人也是多不勝數~其實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情到深處,乾柴烈火,年輕男女不可能沒有這樣的衝動,這是非常現實的。但是柏拉圖式的愛情和這件事恰恰相反,它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面的戀愛。
  • 教育學萌芽之柏拉圖
    教育學在萌芽時期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中國和西方兩個方面來了解,其中西方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古希臘三哲以及古羅馬的昆體良,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二個人——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著有《理想國》、《法律篇》等,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人。1.
  • 柏拉圖的「理念」論美學及其影響
    柏拉圖,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理想國》幾乎和《荷馬史詩》同樣著名。就思想而論,柏拉圖美學奠定了西方古典美學的基礎,他提出的「理念」論美學,歷來被後人重視和研究。正如20世紀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所說的一樣,整個西方哲學史就是對柏拉圖思想的註腳,西方美學也不例外。